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醇对戊二醛鞣制的牛心包抗钙化改性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杨晓涵 李刚 +3 位作者 王湘 姬尚义 陈长春 杨建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索戊二醛鞣制牛心包生物瓣膜新的处理方法,以延缓其钙化进程,从而延长牛心包生物瓣使用寿命。方法:用辛醇对戊二醛鞣制的牛心包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建立大鼠皮下包埋动物模型加速体内钙化的实验方法;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组织钙... 目的:探索戊二醛鞣制牛心包生物瓣膜新的处理方法,以延缓其钙化进程,从而延长牛心包生物瓣使用寿命。方法:用辛醇对戊二醛鞣制的牛心包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建立大鼠皮下包埋动物模型加速体内钙化的实验方法;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组织钙含量,以评价辛醇化学改性对戊二醛鞣制的牛心包钙化的影响。结果:辛醇组和戊二醛牛心包钙含量分别为(113.19±14.86)μg/mg和(256.16±21.52)μg/mg(P< 0.001),辛醇组牛心包试片钙含量明显低于戊二醛组。结论:在戊二醛鞣制的基础上通过辛醇对牛心包进行进一步的化学玫性处理,可显著延缓牛心包的钙化进程,可望成为一种增强牛心包生物瓣耐久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包 生物瓣膜 钙化 戊二醛 辛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附7例报告
2
作者 杨晓涵 李刚 +2 位作者 王湘 谭敏 姬尚义 《罕少疾病杂志》 2006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7月至2005年10月67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所发生的7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7月至2005年10月67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所发生的7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1.5~70岁,平均41.1±24.5岁,其中法洛四联症根治术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人工瓣膜置换术5例,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合并低钾或低镁血症4例,合并高钾血症2例。心律失常发作时间距体外循环结束10~36小时,平均15.5±8.1小时。经静脉应用硫酸镁及利多卡因和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全部患者均成功复律。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电解质失衡是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主要原因,静脉注射硫酸镁、利多卡因和异丙肾上腺素联合应用是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多速 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莉莉 叶晓青 +1 位作者 李坚 杨晓涵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8-980,共3页
目的总结完全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方法完全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110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79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2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6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4例,二尖瓣置换10例,三房心矫治1例,... 目的总结完全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方法完全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110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79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2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6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4例,二尖瓣置换10例,三房心矫治1例,并对体外循环建立方法、体外循环过程及手术后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110例患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为61~364(133±64)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7~192(82.0±44.5)min;术后呼吸辅助时间4.0~26.5(4.5±1.8)h;术后住院时间5~10 d;92例患者围术期未使用血制品(83.6%)。术中1例患者股动静脉插管时未完全肝素化,更换股动静脉插管后顺利体外循环;1例患者插股静脉管导致腹膜后血肿,其余108例无股动静脉插管相关并发症,全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方法安全、可行,开展此手术的初期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闭时间相对较长,应加强体外循环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电视胸腔镜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梁鹏 杨建安 +6 位作者 黄卫 姬尚义 王志伟 王小雷 黄志勇 王湘 杨晓涵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的体外循环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9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第7肋间置入胸腔镜,另选第4肋间打2个手术操作孔,在电视胸腔镜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的体外循环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9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第7肋间置入胸腔镜,另选第4肋间打2个手术操作孔,在电视胸腔镜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结果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体外循环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房室间隔缺损 体外循环 全胸腔镜下的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建安 姬尚义 +5 位作者 梁鹏 李刚 杨晓涵 王湘 郭建州 刘晓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2期930-932,共3页
目的总结6例先天性主动脉辫上狭窄(SVAS)术前诊断和外科治疗中的经验、教训和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SVAS患者6例,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1.9~19.0(5.73±6.36)岁,局限性狭窄5例,弥漫性狭窄1例。Williams综合征3例,3例... 目的总结6例先天性主动脉辫上狭窄(SVAS)术前诊断和外科治疗中的经验、教训和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SVAS患者6例,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1.9~19.0(5.73±6.36)岁,局限性狭窄5例,弥漫性狭窄1例。Williams综合征3例,3例并发其他心脏畸形,其中1例同时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瓣下狭窄、主动脉瓣两叶畸形、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和细菌性心内膜炎,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还有1例合并肺动脉狭窄。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有初步诊断,有2例患者手术前做了左心导管和造影,3例行64排螺旋CT扫描,对诊断和手术方案的确定很有意义。手术前检查发现跨狭窄环的压差为45~121mmHg。手术方法:单片法加宽3例,倒"Y"法3例,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左室流出道疏通和动脉导管结扎1例,行肺动脉加宽1例,行动脉导管缝闭1例。结果本组手术无死亡,除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及多种畸形的患者术后出现低心排和呼吸功能不全和感染,其余患者恢复顺利,所有患者痊愈出院。手术后有1例虽然主动脉瓣上狭窄解除理想,但是发现主动脉弓有弥漫性轻度狭窄。结论SVAS经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基本可以诊断,对Williams综合征患者术前应进行更为详细的检查,如果有条件应该考虑行无创伤的64排螺旋CT检查,可以发现合并的畸形如主动脉弓的病变,肺动脉狭窄等;一旦发现主动脉辫上狭窄应该积极手术治疗,否则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和猝死。SVAS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目前不主张应用单片法进行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 WILLIAMS综合征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心脏移植临床经验(附10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姬尚义 姚滨 +9 位作者 杨建安 王小雷 叶晓青 刘志红 陈伟新 陈长春 杨晓涵 谭敏 张艳辉 张玉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11期810-812,共3页
目的总结10例原位心脏移植经验,探讨该方法的近、远期疗效。方法10例心脏移植患者均为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术前左室射血指数(EF)值10%~29%(21.2±3.3)%,10例患者术前均有频发室性早搏。5例患者用标准法,5例为双腔静脉法。供心热缺... 目的总结10例原位心脏移植经验,探讨该方法的近、远期疗效。方法10例心脏移植患者均为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术前左室射血指数(EF)值10%~29%(21.2±3.3)%,10例患者术前均有频发室性早搏。5例患者用标准法,5例为双腔静脉法。供心热缺血时间2.6~6.7(4.2±1.0)min,冷缺血时间110~175(.141.2±16.3)min。抗排斥反应采用环孢素(CSA)+骁悉(MMF)+甲基泼尼松(Pred)三联方案。结果10例患者均在术后1~3个月内康复出院,出院时心功能均恢复到0~Ⅰ级。随访4.0~42.5(36.4±19.6)个月,晚期死亡2人,8人状况良好。结论原位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手段。做好供、受体的选择,血液配型及组织配型,尽量缩短热、冷缺血时间和术中良好的吻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抗排斥反应药物的应用和抗排斥反应的密切观察是取得远期疗效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充血性 心脏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P/N/Si木质素基阻燃剂的制备及其阻燃聚乳酸 被引量:2
7
作者 宋艳 杨晓涵 +2 位作者 林肯 单雪影 李锦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2,共11页
以碱木质素(Lig)为原料,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二乙氨基)水杨醛和9,10-二氢-9-氧-10-磷杂菲-10-氧化物为改性剂,通过三步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含磷、氮、硅元素的木质素基阻燃剂(FR-Lig)。热失重分析表明,与Lig相比,FR-Lig在空气中具有... 以碱木质素(Lig)为原料,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二乙氨基)水杨醛和9,10-二氢-9-氧-10-磷杂菲-10-氧化物为改性剂,通过三步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含磷、氮、硅元素的木质素基阻燃剂(FR-Lig)。热失重分析表明,与Lig相比,FR-Lig在空气中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和成炭能力,其T5%提高了45℃,550℃时的残留量由1.8%提高到31.6%。然后将FR-Lig用于制备全生物基阻燃聚乳酸复合材料(FR-Lig/PLA),对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燃烧行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R-Lig的加入可提高PLA的阻燃性能,当添加量为20%时,LOI值可增加至27.5%,垂直燃烧Ul-94过V-0级;即使质量分数10%的加入,也可使PLA的LOI值增加2个数值,UL-94由无等级提高至V-2级,对应PLA的拉伸强度为41.8 MPa,与纯PLA相比,冲击强度可提升约60%;而且,FR-Lig/PLA材料的热稳定性能、耐火性能和抑烟能力得到了提升。此外,残炭的表征及PLA的热重-红外联用分析表明,气相阻燃和凝聚相阻燃在PLA中共同发挥作用,以后者为主,并提出了可能的阻燃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质素 生物基阻燃剂 聚乳酸 阻燃性能 热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果实冷害形成过程关键代谢途径的转录组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露凡 杨晓涵 +4 位作者 王雨萱 戴冰儿 杜习杰 郑小林 宦晨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5,共10页
桃子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易产生冷害(chilling index, CI),严重影响其商品性。为探究桃果实冷害形成过程中各类代谢途径的变化规律,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了‘湖景蜜露’桃果实在低温和常温货架期贮藏过程中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在桃果... 桃子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易产生冷害(chilling index, CI),严重影响其商品性。为探究桃果实冷害形成过程中各类代谢途径的变化规律,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了‘湖景蜜露’桃果实在低温和常温货架期贮藏过程中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在桃果实贮藏过程中共鉴定出125条代谢途径发生变化。通过对其中5条关键代谢途径的分析发现,在桃果实冷害形成过程中伴随着氧化/还原型谷胱甘肽转化途径、蔗糖合成分解途径、果胶降解途径的激活,以及淀粉合成途径、茉莉酸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的抑制。这些代谢途径的变化可能涉及桃果实受到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该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桃果实冷害的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果实 低温胁迫 转录组学 代谢途径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空气净化器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4
9
作者 乔鑫 罗卫东 +2 位作者 刘晶茹 杨晓涵 黄嘉诚 《山西建筑》 2015年第24期177-178,共2页
针对现今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阐述了室内空气净化器的发展历史,并对其产销量现状进行了介绍,归纳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室内净化器技术的特点,以提高空气净化技术水平,从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关键词 空气净化器 室内空气污染 技术特点 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高新第六高级中学图书馆援建,西安,陕西,中国
10
作者 杨晓涵 +5 位作者 刘怡嘉 牟子雍 郭铭杰 王琛 胡祎航 孔锦权(摄影) 《世界建筑》 2024年第3期92-93,共2页
本项目是配合“三星(中国)半导体社会公益事业”完成的陕西希望工程首个“乡村校园图书馆”,也是陕西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战略的重点项目之一,目标是为陕西乡村教育的文化赋能提供物质载体。这个低造价的小型图书馆基于对校园总体关系的... 本项目是配合“三星(中国)半导体社会公益事业”完成的陕西希望工程首个“乡村校园图书馆”,也是陕西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战略的重点项目之一,目标是为陕西乡村教育的文化赋能提供物质载体。这个低造价的小型图书馆基于对校园总体关系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图书馆 乡村教育 高级中学 重点项目 校园图书馆 社会公益事业 低造价 希望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1例
11
作者 罗令夫 姬尚义 +1 位作者 李刚 杨晓涵 《罕少疾病杂志》 2011年第6期54-55,共2页
1 病例资料 病史简介:患儿,女,1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1年余"入院.入院体查:BP105/63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型偏瘦,双眼突出.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触及震颤,心率101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4/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 1 病例资料 病史简介:患儿,女,1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1年余"入院.入院体查:BP105/63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型偏瘦,双眼突出.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触及震颤,心率101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4/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P2亢进,S2固定分裂.入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心功能Ⅱ级.患儿既往体健,近年来时感心悸,近期体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甲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行牵引式马铃薯挖掘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吕金庆 孙贺 +2 位作者 兑瀚 杨晓涵 刘志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103,共6页
针对目前我国马铃薯挖掘机存在的机具作业阻力较大、易堵塞及明薯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牵引式马铃薯挖掘机,通过对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的阐述及对挖掘铲工作部件关键尺寸的理论分析,得到了机具挖掘铲、分离输送装置等关键部件的具体... 针对目前我国马铃薯挖掘机存在的机具作业阻力较大、易堵塞及明薯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牵引式马铃薯挖掘机,通过对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的阐述及对挖掘铲工作部件关键尺寸的理论分析,得到了机具挖掘铲、分离输送装置等关键部件的具体结构尺寸。对整机的作业性能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能够一次性完成挖掘、薯土分离及成条铺放等作业,挖掘深度符合马铃薯收获要求,机具的伤薯率较低、明薯率较高,各项指标均满足马铃薯的收获要求,且作业稳定性较好,提高了马铃薯的收获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挖掘机 挖掘铲 升运链 双行牵引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13
作者 胡琪坤 杨晓涵 戴鹏礼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本文从国家、省级宏观背景和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求出发,在对水资源状况、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目标双导向进行研究,从充分利用本地水、科学调配长江水、系统利用黄河水等方面,提出郑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本文从国家、省级宏观背景和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求出发,在对水资源状况、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目标双导向进行研究,从充分利用本地水、科学调配长江水、系统利用黄河水等方面,提出郑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以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提升供水保障能力,为郑州市建成具有显著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市 水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引导下的遥操作脑室穿刺手术机器人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晓涵 孙振 +1 位作者 齐岩松 王君臣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1-320,共10页
脑室穿刺引流手术是颅脑损伤急救的重要手段。但该术式存在颅骨开孔费时费力、有经验医师缺乏时难以实施等问题。为了简化急救流程、降低急救手术要求,研制了图像引导下的遥操作脑室穿刺手术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包括遥操作穿刺执行器系... 脑室穿刺引流手术是颅脑损伤急救的重要手段。但该术式存在颅骨开孔费时费力、有经验医师缺乏时难以实施等问题。为了简化急救流程、降低急救手术要求,研制了图像引导下的遥操作脑室穿刺手术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包括遥操作穿刺执行器系统、机械臂、术前规划系统和视觉导航系统。采用压力传感器差分式布局设计基于EtherCAT总线的颅骨穿刺执行器;使用基于B样条变换的可变性配准在CT、MR融合图像上进行手术规划和视觉导航;在双目视觉引导下使7自由度冗余机械臂按照术前规划的路径以指定的姿态定位颅骨穿刺执行器到起始位置;采用人在环操作模式,使用视觉化工具函式库(VTK)对操作可视化,在视觉与力觉双重反馈下进行颅骨穿刺。针对3D打印颅骨模型进行穿刺实验,表明机器人穿刺误差为0.74 mm;针对一条比格犬进行动物实验,表明穿刺误差1.22 mm,与经验丰富的急救医生操作精度相当,表明该机器人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穿刺引流术 力反馈 图像配准 遥操作 机器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聚多巴胺的制备并用于水产养殖水样中阳离子染料的萃取检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晓涵 吴雯倩 +3 位作者 王彬 林风 吴小海 卢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5-205,共11页
利用多巴胺(DA)中的儿茶酚基团能与金属有机骨架晶体(MOFs)中金属离子螯合的原理,以ZIF-67为模板,经DA蚀刻-自聚合形成具有孔洞结构的聚多巴胺(PDA)壳层,制备了磁性-MOFs-PDA(Fe3O4@Z67D)新型材料。多种表征手段验证了材料的形貌、结构... 利用多巴胺(DA)中的儿茶酚基团能与金属有机骨架晶体(MOFs)中金属离子螯合的原理,以ZIF-67为模板,经DA蚀刻-自聚合形成具有孔洞结构的聚多巴胺(PDA)壳层,制备了磁性-MOFs-PDA(Fe3O4@Z67D)新型材料。多种表征手段验证了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性能。新型材料具有亲水性的表面、纳米级的孔径,以及良好的磁响应,被用作磁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手段,建立了萃取检测亚甲蓝(MB)和结晶紫(CV)两种阳离子染料的新方法。在最优的萃取和色谱分析条件下,MB和CV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200μg/L和0.01~50μg/L,检出限分别为0.04μg/L和0.008μg/L,对两种染料的富集因子分别为777和688。新型材料重复使用10次,其萃取性能未见发生变化。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检测淡水鱼养殖用水中痕量的MB和CV,加标回收率为82.0%~109.0%,RSD低于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聚多巴胺 磁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阳离子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成炭剂的制备及在膨胀阻燃聚丙烯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晓涵 宋艳 +1 位作者 林肯 李锦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9-46,共8页
以碱木质素为模板、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一步法合成了含有硅元素和碳碳双键等结构的木质素基成炭剂(MLig)。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MLig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及成炭能力,明显优于未改性碱木质素。将MLig作为成炭剂... 以碱木质素为模板、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一步法合成了含有硅元素和碳碳双键等结构的木质素基成炭剂(MLig)。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MLig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及成炭能力,明显优于未改性碱木质素。将MLig作为成炭剂,用于制备膨胀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MLig/IFR/PP),通过极限氧指数测定仪、垂直燃烧测定仪、热失重分析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分别对阻燃聚丙烯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阻燃剂质量分数为30%、MLig与季戊四醇质量比为1:3时,MLig/IFR/PP的极限氧指数(LOI)值可达32%,UL-94垂直燃烧过V-0级,明显优于含未改性木质素膨胀阻燃聚丙烯(Lig/IFR/PP);同时,当阻燃剂质量分数降至25%时,MLig/IFR/PP的阻燃性能仍优于含30%阻燃剂的Lig/IFR/PP。此外,与Lig/IFR/PP相比,MLig/IFR/PP的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均得到了改善,其中冲击强度提升了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质素 成炭剂 聚丙烯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止于观看:社会史视角的时尚30年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晓涵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5-7,共3页
我们对于时尚的认知应该具有多视角、多文化立场、跨知识领域的整体性。“不止于观看”展览的策展工作围绕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30年(1993~2022)获奖作品及文献资料展开研究,以《新史学》(New History)主张的“总体历史(Total... 我们对于时尚的认知应该具有多视角、多文化立场、跨知识领域的整体性。“不止于观看”展览的策展工作围绕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30年(1993~2022)获奖作品及文献资料展开研究,以《新史学》(New History)主张的“总体历史(Total History)”观为理论基础,将获奖作品与同年的相关社会事件并置,形成社会史视角的30年时尚史。本文对“不止于观看”展览的策展思路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讨论,其中包括策展思想、策展方法和混融性叙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史 策展思想 策展方法 混融性叙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控制性水位确定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琪坤 戴鹏礼 杨晓涵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2期239-240,共2页
在地下水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地下水功能区的地下水开发利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rcGIS软件将各指标值在空间上进行分布,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权重,进行地下水各功能分区开发利用风险相对值计算,... 在地下水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地下水功能区的地下水开发利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rcGIS软件将各指标值在空间上进行分布,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权重,进行地下水各功能分区开发利用风险相对值计算,进而建立起地下水开发利用风险与地下水控制性关键水位对应的关系,从而确定出不同含水层不同规划期的控制性关键水位,为地下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水位 风险分析 地下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瓣环成形术对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锐 王湘 +3 位作者 杨晓涵 于洪涛 李刚 杨建安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5期49-52,共4页
目的探究人工瓣环成形术对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C"型人工硬环成型组(A组)和改良De Vega组(B组)。分别于... 目的探究人工瓣环成形术对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C"型人工硬环成型组(A组)和改良De Vega组(B组)。分别于术前、术后7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右心房横径、右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面积等指标;术后随访3年,观察两组患者三尖瓣反流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右心房横径、右心室内径、LVEF、PASP和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面积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三尖瓣反流情况均有显著改善,A组患者术后右心房横径、右心室内径、PASP和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面积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术后LVEF水平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在术后随访的3年时间内,A组出现3例反流患者,反流量为(8.64±1.51)ml;B组出现4例反流患者,反流量为(12.21±2.04)ml;A组患者术后反流量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瓣环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其中期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瓣环成形术 改良De Vega成形术 功能性三尖瓣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