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金代符牌制度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春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76-81,共6页
符牌是古代皇帝或朝廷传达命令、派遣使节或调动兵马的凭证。金代符牌制度的变革与其历史进程密切相关,穆宗、太祖、熙宗和章宗朝对符制皆有建树,侧面反映了金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特点、军事体制、边境形势和外交关系。
关键词
金代
符制
符牌
信牌
递牌
金牌
银牌
虎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和韵:以“韵”为起点与目标的创作方式——中国古代和韵诗盛行原因及创作心理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春俏
吉新宏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7-101,共5页
和韵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重要的诗歌创作形式。和韵之风的盛行,标志着诗歌社会功能的转变,使得押韵由一种高难度的技术要求,演变成最具操作性的方便法门。古典诗歌发展到晚期,作诗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作韵"。在和韵这种创作模式...
和韵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重要的诗歌创作形式。和韵之风的盛行,标志着诗歌社会功能的转变,使得押韵由一种高难度的技术要求,演变成最具操作性的方便法门。古典诗歌发展到晚期,作诗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作韵"。在和韵这种创作模式中,人们满足于对典范的追慕,对传统与权威的认同,严重束缚了整个社会群体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剖析和韵诗盛行的原因及创作心理,有助于深入了解唐代之后古典诗歌的创作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韵
押韵
酬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许敬宗奏请《切韵》窄韵“合而用之”考辨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春俏
阙建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6,共6页
许敬宗奏请《切韵》窄韵"合而用之",一直被认为是出于科举考试规范用韵的需要。但史料比勘与初唐诗文用韵的统计分析表明:许敬宗对《切韵》的改革,并非为科举制定官韵,而是为宫廷诗歌创作提供用韵依据;其时间也可上推至唐太...
许敬宗奏请《切韵》窄韵"合而用之",一直被认为是出于科举考试规范用韵的需要。但史料比勘与初唐诗文用韵的统计分析表明:许敬宗对《切韵》的改革,并非为科举制定官韵,而是为宫廷诗歌创作提供用韵依据;其时间也可上推至唐太宗贞观年间,而不是通常认为的高宗、武后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敬宗
《切韵》
科举
用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试帖诗限韵及用韵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春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3,共6页
自乾隆二十二年,清代乡、会试均增加五言八韵唐律一首,通称"试帖诗"。这是一种有着严格程式要求的诗歌体裁,尤以事先限定韵部为突出特征。会试及顺天府乡试诗题均由皇帝钦命,同时指定一字作为韵部,其他各省乡试则由主考官命...
自乾隆二十二年,清代乡、会试均增加五言八韵唐律一首,通称"试帖诗"。这是一种有着严格程式要求的诗歌体裁,尤以事先限定韵部为突出特征。会试及顺天府乡试诗题均由皇帝钦命,同时指定一字作为韵部,其他各省乡试则由主考官命题限韵。从限韵角度对这些试帖诗进行统计分析,为研究清代科举、文学、文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试帖诗
限韵
韵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平水韵”若干问题的再考辨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春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40-145,共6页
从明清直至近现代,学术界关于长期作为古典诗歌押韵标准的"平水韵"存在诸多争论,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疑点。文献研究表明:《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的刊刻者刘渊并非南宋人,此书实际刊刻于当时蒙古国控制之下的山西平水;...
从明清直至近现代,学术界关于长期作为古典诗歌押韵标准的"平水韵"存在诸多争论,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疑点。文献研究表明:《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的刊刻者刘渊并非南宋人,此书实际刊刻于当时蒙古国控制之下的山西平水;而《平水新刊韵略》则是金代官韵的增补本,刊刻地点不是平水,而是开封;刊刻者王文郁也并未如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进行过韵部合并的工作。分为106或107部的"平水韵",实际是金代政府为适应科举中诗赋考试的需要,根据北宋《礼部韵略》合并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水韵
刘渊
王文郁
科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金代符牌制度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春俏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76-81,共6页
文摘
符牌是古代皇帝或朝廷传达命令、派遣使节或调动兵马的凭证。金代符牌制度的变革与其历史进程密切相关,穆宗、太祖、熙宗和章宗朝对符制皆有建树,侧面反映了金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特点、军事体制、边境形势和外交关系。
关键词
金代
符制
符牌
信牌
递牌
金牌
银牌
虎符
Keywords
Jin Dynasty
token system
token
letter token
delivery token
golden token
silver token
tiger token
分类号
K24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和韵:以“韵”为起点与目标的创作方式——中国古代和韵诗盛行原因及创作心理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春俏
吉新宏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7-101,共5页
文摘
和韵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重要的诗歌创作形式。和韵之风的盛行,标志着诗歌社会功能的转变,使得押韵由一种高难度的技术要求,演变成最具操作性的方便法门。古典诗歌发展到晚期,作诗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作韵"。在和韵这种创作模式中,人们满足于对典范的追慕,对传统与权威的认同,严重束缚了整个社会群体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剖析和韵诗盛行的原因及创作心理,有助于深入了解唐代之后古典诗歌的创作状况。
关键词
和韵
押韵
酬和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许敬宗奏请《切韵》窄韵“合而用之”考辨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春俏
阙建华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6,共6页
文摘
许敬宗奏请《切韵》窄韵"合而用之",一直被认为是出于科举考试规范用韵的需要。但史料比勘与初唐诗文用韵的统计分析表明:许敬宗对《切韵》的改革,并非为科举制定官韵,而是为宫廷诗歌创作提供用韵依据;其时间也可上推至唐太宗贞观年间,而不是通常认为的高宗、武后时期。
关键词
许敬宗
《切韵》
科举
用韵
Keywords
Xu Jingzong
Essentials in Rhyming( Chieh -Yun)
imperial examinations
application of rhymes in po-etry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试帖诗限韵及用韵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春俏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3,共6页
文摘
自乾隆二十二年,清代乡、会试均增加五言八韵唐律一首,通称"试帖诗"。这是一种有着严格程式要求的诗歌体裁,尤以事先限定韵部为突出特征。会试及顺天府乡试诗题均由皇帝钦命,同时指定一字作为韵部,其他各省乡试则由主考官命题限韵。从限韵角度对这些试帖诗进行统计分析,为研究清代科举、文学、文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关键词
科举
试帖诗
限韵
韵部
Keywords
the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
the poems written for Imperial Examination
a poem
rhyme category
分类号
I207.2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平水韵”若干问题的再考辨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春俏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40-145,共6页
文摘
从明清直至近现代,学术界关于长期作为古典诗歌押韵标准的"平水韵"存在诸多争论,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疑点。文献研究表明:《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的刊刻者刘渊并非南宋人,此书实际刊刻于当时蒙古国控制之下的山西平水;而《平水新刊韵略》则是金代官韵的增补本,刊刻地点不是平水,而是开封;刊刻者王文郁也并未如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进行过韵部合并的工作。分为106或107部的"平水韵",实际是金代政府为适应科举中诗赋考试的需要,根据北宋《礼部韵略》合并而成的。
关键词
平水韵
刘渊
王文郁
科举
分类号
I207.2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金代符牌制度
杨春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和韵:以“韵”为起点与目标的创作方式——中国古代和韵诗盛行原因及创作心理探析
杨春俏
吉新宏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许敬宗奏请《切韵》窄韵“合而用之”考辨
杨春俏
阙建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清代试帖诗限韵及用韵分析
杨春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关于“平水韵”若干问题的再考辨
杨春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