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南部构造边界厘定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1
作者 田刚 卢明德 +10 位作者 薛海军 汶小岗 马丽 袁安龙 宋立军 蒲仁海 贾会冲 陈杰 陈硕 吴大林 杨明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22,共15页
有关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伊盟隆起与伊陕斜坡两个构造单元边界的认识至今存在分歧。通过对盆地北部基底起伏、地层展布、基底断裂、构造演化过程及油气分布特征等多方面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盆地北部WE—NE向基底断裂以中元古代之前分隔不同... 有关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伊盟隆起与伊陕斜坡两个构造单元边界的认识至今存在分歧。通过对盆地北部基底起伏、地层展布、基底断裂、构造演化过程及油气分布特征等多方面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盆地北部WE—NE向基底断裂以中元古代之前分隔不同构造单元边界的新召北-泊尔江海子南基底先存断裂带(F4+F10)为界,呈对冲构造样式控制了伊盟隆起的形成;杭锦旗断裂带横贯盆地北部,是由上述基底先存断裂带在加里东期选择性活化、呈雁列式展布的泊尔江海子、乌兰吉林庙和三眼井等大型基底断裂组成。在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杭锦旗断裂带持续继承性活动,控制了盆地北部各时期构造-沉积演化格局。以杭锦旗断裂带为界,南部和北部构造活动强度、烃源岩展布和成熟度、储层特征和物性变化以及油气圈闭类型等均存在较大差异,揭示该断裂带控制了盆地北部油气形成与分布。因此,以杭锦旗断裂带作为伊盟隆起和伊陕斜坡两大构造单元的边界更为合理,这对深化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质认识和指导油气勘探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构造边界 杭锦旗断裂带 伊盟隆起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地盐席发育区输导体系油气运聚物理模拟--以墨西哥湾博格斯盆地Perdido构造带为例
2
作者 樊妍 向才富 +7 位作者 松岭 逄林安 陈经覃 李爱山 陈亮 蒋善斌 司永康 杨明慧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7-361,共15页
博格斯盆地是墨西哥湾西部典型的含盐被动陆缘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其Perdido构造带异地盐席发育区形成了由异地盐席底部构造、断层和古新统—始新统Wilcox组构成的油气输导体系。由于Perdido构造带水体较深且盐构造活动复杂,其异地盐席... 博格斯盆地是墨西哥湾西部典型的含盐被动陆缘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其Perdido构造带异地盐席发育区形成了由异地盐席底部构造、断层和古新统—始新统Wilcox组构成的油气输导体系。由于Perdido构造带水体较深且盐构造活动复杂,其异地盐席发育区的油气输导特征和输导效率不明。因此,定量评价Perdido构造带异地盐席发育区油气输导体系的输导效率、厘清不同类型输导体系输导效率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对减少勘探风险尤为重要。基于地震、钻井和测井等资料,对Perdido构造带异地盐席发育区发育的下倾型、波浪型和上倾型三种形态的油气输导体系开展了油气运聚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表明,与盐席底部砂泥岩相比,三种形态油气输导体系中Wilcox组均呈现更高的输导效率,是油气运移的优势通道。不同形态油气输导体系的输导效率在油气运移的不同时期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始新世末期下倾型输导体系的输导效率最高;渐新世末期上倾型输导体系的输导效率最高。始新世末期和渐新世末期,研究区断层活动性强,促进油气输导。Perdido构造带异地盐席发育区的油气输导效率受输导体系的物性、油气运移距离和源储压差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源储压差为主要控制因素,油气运移距离为次要控制因素,输导体系物性的影响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效率 油气运聚物理模拟 盐构造 Perdido构造带 博格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成因分类与分布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明慧 王嗣敏 +2 位作者 陈善勇 明海会 唐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0-316,共7页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奥陶系潜山可划分为3种类型:1)翘倾断块潜山,是在喜山期扭张运动中发育的翘倾断块,其形成与伸展作用有关,如徐黑、北大港和南大港潜山等;2)层滑冲断潜山,与寒武系内部存在的滑脱断层或盲冲断层有关,一般发育在断块的...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奥陶系潜山可划分为3种类型:1)翘倾断块潜山,是在喜山期扭张运动中发育的翘倾断块,其形成与伸展作用有关,如徐黑、北大港和南大港潜山等;2)层滑冲断潜山,与寒武系内部存在的滑脱断层或盲冲断层有关,一般发育在断块的内部,燕山早期形成,如千米桥、孔西潜山以及发育在徐黑翘倾断块内部的潜山等;3)背斜潜山,可分为挤压背斜潜山和滚动背斜潜山,前者是在燕山早期扭压过程中形成的挤压背斜潜山如乌马营潜山,后者是在沧东断层伸展中上盘发育的滚动背斜潜山如孔店、王官屯潜山等。翘倾断块潜山位于黄骅坳陷的东南侧和西北侧,与埕西断层和沧东断层的伸展活动有关;背斜潜山自北向南依次分布于中南区的孔店、军马站、王官屯和乌马营以及东光潜山等;层滑冲断潜山主要发育在翘倾断块内部,黄骅坳陷中南区的层滑冲断方向从东南指向西北,而北区的层滑冲断方向则从西北指向东南,呈左行扭压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潜山 分类 分布 奥陶系 黄骅坳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褶皱冲断带的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明慧 金之钧 +4 位作者 吕修祥 孙冬胜 彭更新 雷刚林 张国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1-4,共4页
根据地面地质调查和地震剖面解释 ,认为库车褶皱冲断带具有分带组合的构造特点 ,即由南侧的滑脱褶皱和北侧的断展褶皱相互匹配 ,实例有喀桑托开背斜与吉迪克背斜、吐孜麻扎背斜与大宛齐背斜、亚克里克背斜与米斯坎塔格背斜以及东秋里塔... 根据地面地质调查和地震剖面解释 ,认为库车褶皱冲断带具有分带组合的构造特点 ,即由南侧的滑脱褶皱和北侧的断展褶皱相互匹配 ,实例有喀桑托开背斜与吉迪克背斜、吐孜麻扎背斜与大宛齐背斜、亚克里克背斜与米斯坎塔格背斜以及东秋里塔格背斜与亚肯背斜等 .除了南北分带、上下分层和东西分段特征外 ,库车褶皱冲断带还具有构造分块特点 ,自西向东依次可分却勒、克拉、迪那和阳霞 4大区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褶皱冲断带 油气聚集 前陆盆地 地层 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坳陷东部西倾断裂的构造负反转过程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明慧 刘池阳 斌谊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37,共3页
冀中坳陷东部西倾断裂在早第三纪发生构造负反转。采用零点、距离 位移曲线和生长指数等定量分析方法 ,讨论了断裂的构造负反转过程。结果表明 ,断裂的主反转期是早第三纪早期 ,构造反转结束于早第三纪中晚期。负反转构造对潜山油气藏... 冀中坳陷东部西倾断裂在早第三纪发生构造负反转。采用零点、距离 位移曲线和生长指数等定量分析方法 ,讨论了断裂的构造负反转过程。结果表明 ,断裂的主反转期是早第三纪早期 ,构造反转结束于早第三纪中晚期。负反转构造对潜山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坳陷 西倾断裂 早第三纪 负反转构造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西部类前陆盆地特征及含油气性 被引量:32
6
作者 杨明慧 刘池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6-49,共4页
中国中西部类前陆盆地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改造型盆地 ,垂向上由不同时期的原型盆地叠加构成叠合盆地 ,并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受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影响和成盆构造应力场控制 ,在盆地充填中配置不同的沉积体系 ,组合成不同的沉积层序。因此 ,... 中国中西部类前陆盆地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改造型盆地 ,垂向上由不同时期的原型盆地叠加构成叠合盆地 ,并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受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影响和成盆构造应力场控制 ,在盆地充填中配置不同的沉积体系 ,组合成不同的沉积层序。因此 ,构造和沉积作用是控制该类盆地多期次成烃成藏的主要因素。此类盆地的发育过程至少具备两期成烃成藏条件 ,而沉积层序本身具备生储盖组合条件。在前陆型改造盆地油气勘探中除注意成烃条件以外 ,还要通过恢复盆地原型及其叠合方式、恢复盆地沉积充填的沉积体系配置等 ,加强成藏及后期保存条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成烃成藏 中国中西部 含油气性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中生代陆相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及多种能源矿产聚集 被引量:29
7
作者 杨明慧 刘池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3-570,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下中侏罗统发育的大型陆相盆地层序类型包括河流层序、湖泊层序和湖泊三角洲层序等,并构成上三叠统河流-湖泊-湖泊三角洲和下中侏罗统河流-湖泊三角洲-河流-湖泊层序序列。构造沉降的幕次、周期性控制层序的旋回...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下中侏罗统发育的大型陆相盆地层序类型包括河流层序、湖泊层序和湖泊三角洲层序等,并构成上三叠统河流-湖泊-湖泊三角洲和下中侏罗统河流-湖泊三角洲-河流-湖泊层序序列。构造沉降的幕次、周期性控制层序的旋回性与层序内部发展的阶段性;古气候制约烃源岩和煤层的形成与保存;沉积物供给影响陆相盆地的可容纳空间变化;湖平面变化受构造、物源及古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是陆相盆地层序形成的主要因素。多种能源矿产聚集与层序地层格架有关。低位体系域发育良好的储层,形成延长组三角洲砂体和延安组河道砂体的地层-岩性油气藏;湖进体系域的密集段是最佳的烃源岩和盖层,延安组煤层发育在湖进体系域晚期的废弃三角洲平原之上。除了高位体系域外,直罗组低位体系域的下切谷和辫状河道砂体也是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重要成矿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盆地层序 层序地层格架 能源矿产 中生代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坳陷北区古近纪构造-沉积关系双向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明慧 刘池阳 +1 位作者 孙冬胜 赵红格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2-15,27,共5页
从构造对沉积控制及沉积对构造响应等两个方面分析冀中坳陷古近纪构造与沉积关系 .结果表明 :1断块翘倾运动控制凹陷的沉积物源 ,控制沉积相的空间配置关系和沉积相带变化 ;2轴向倾斜运动控制沉积中心的迁移 ;3基底差异升降运动控制盆... 从构造对沉积控制及沉积对构造响应等两个方面分析冀中坳陷古近纪构造与沉积关系 .结果表明 :1断块翘倾运动控制凹陷的沉积物源 ,控制沉积相的空间配置关系和沉积相带变化 ;2轴向倾斜运动控制沉积中心的迁移 ;3基底差异升降运动控制盆地的沉积分区 ;4水进期 ,沉积范围不断扩展 ,沉积物呈强烈的上超样式 ,显示凹陷呈现加速沉降特征 ;5水退期 ,沉积面积逐步缩小 ,沉积厚度减薄 ,沉积序列向上变粗显示基底处于减速沉降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坳陷 古近纪 构造运动 沉积作用 耦合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张盆地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明慧 刘池阳 魏永佩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4期1-5,共5页
通过对扭张盆地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归纳该类盆地的成盆模式、构造特点和沉积特点。认为扭张盆地的发育主要具有张性盆地的构造特点,但在沉积特点方面又与扭压盆地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其研究既具有区域地质研究的理论意义,也具有... 通过对扭张盆地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归纳该类盆地的成盆模式、构造特点和沉积特点。认为扭张盆地的发育主要具有张性盆地的构造特点,但在沉积特点方面又与扭压盆地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其研究既具有区域地质研究的理论意义,也具有油气勘探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张盆地 成型模式 构造特征 沉积特征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潜山多样性及其成藏要素比较分析 被引量:51
10
作者 杨明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3-631,638,共10页
据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油气成藏要素分析,认为渤海湾盆地潜山在岩性、结构和成因等方面具有多样性特征。岩性包括变质岩、沉积岩(碳酸盐岩、碎屑岩)和火山岩;结构可分单一结构和复式结构;而在成因上有逆冲、伸展和走滑作用。变质岩、... 据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油气成藏要素分析,认为渤海湾盆地潜山在岩性、结构和成因等方面具有多样性特征。岩性包括变质岩、沉积岩(碳酸盐岩、碎屑岩)和火山岩;结构可分单一结构和复式结构;而在成因上有逆冲、伸展和走滑作用。变质岩、火山岩潜山主要见于盆地东部的辽河、渤中和济阳坳陷;翘倾断块碳酸盐岩潜山见于冀中坳陷;而碳酸盐岩内幕潜山见于黄骅、济阳坳陷。储集空间是潜山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变质岩、火山岩潜山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碳酸盐岩潜山除裂缝储层外,另一储集空间是溶蚀的孔、洞、缝。其中,变质岩潜山的裂缝发育受岩性、地貌和构造应力影响;碳酸盐岩潜山的孔、洞、缝发育则与岩性、层位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空间 成藏要素 潜山多样性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岛市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普惠制培训”促就业
11
作者 杨明慧 《中国就业》 2013年第7期61-61,共1页
日前,辽宁省葫芦岛市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葫芦岛新希望职业培训学校联合组织的2013年第一期焊工培训已圆满结束。本次培训对全体学员详细讲解焊接基础知识、金属材料和焊接分析及焊接方法、初级焊工所需理论基础知识... 日前,辽宁省葫芦岛市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葫芦岛新希望职业培训学校联合组织的2013年第一期焊工培训已圆满结束。本次培训对全体学员详细讲解焊接基础知识、金属材料和焊接分析及焊接方法、初级焊工所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与技巧、主要设备使用、调整和维护保养知识、熟识各种焊接材料、正确使用各种焊机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开发区 焊工培训 葫芦岛市 普惠制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基础知识 焊接材料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药类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明慧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0年第8期203-204,共2页
伴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以及医疗流通领域"两票制"改革的推行,生物医药企业的内部控制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针对新政策环境下生物医药企业的内控问题展开了若干探讨与分析,并对生物医药类企业在新环境下的内控建... 伴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以及医疗流通领域"两票制"改革的推行,生物医药企业的内部控制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针对新政策环境下生物医药企业的内控问题展开了若干探讨与分析,并对生物医药类企业在新环境下的内控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改善生物医药类企业的内控建设的效率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药 内部控制 涉税风险 研发支出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股份支付方式的个人所得税筹划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明慧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年第4期52-54,共3页
股份支付问题是目前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实务界也在探索各种激励方式,以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但委托代理成本仅是总体成本的一部分,本文将着重从税务成本的角度探讨股份支付方式的选择问题,从而在实现委托代理成本降低的情况下,能够促进... 股份支付问题是目前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实务界也在探索各种激励方式,以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但委托代理成本仅是总体成本的一部分,本文将着重从税务成本的角度探讨股份支付方式的选择问题,从而在实现委托代理成本降低的情况下,能够促进有效激励机制的顺利运作,以此为企业决策者在处理股权激励问题上,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税收筹划 权益结算 现金结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盆地超压体系划分及其与油气运聚关系 被引量:27
14
作者 孙冬胜 金之钧 +2 位作者 吕修祥 杨明慧 周新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20,38,共8页
以生成油气的烃源岩为线索 ,依据超压成因的主控因素 ,将沉积盆地中超压体系划分为两类 :即深部超压体系及浅部超压体系。前者具有成熟至过成熟的烃源岩 ,超压分布广 ,尤其是在中新生代盆地 ;而后者缺乏成熟的烃源岩 ,且分布局限 ,一般... 以生成油气的烃源岩为线索 ,依据超压成因的主控因素 ,将沉积盆地中超压体系划分为两类 :即深部超压体系及浅部超压体系。前者具有成熟至过成熟的烃源岩 ,超压分布广 ,尤其是在中新生代盆地 ;而后者缺乏成熟的烃源岩 ,且分布局限 ,一般仅见于前陆盆地 ,也就是在前陆盆地存在双超压体系。深部超压体系的形成与生烃作用密切相关 ,其他因素只是促使压力的进一步增大 ,而上部超压体系的形成则是后期构造侧向挤压的结果。正确区分两类超压体系 ,对于探讨油气生成、运移及聚集成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油气勘探的角度分析 ,深部超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它是油气生成的化学反应炉 ,油气运移的原动力 ,并决定油气的运移相态、方式及成藏特征等。深部超压体系一般难以成藏 ,但构造抬升或断裂作用使原有的温压平衡系统遭受破坏时也可以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超压体系 浅部超压体系 封盖层 烃源岩 构造挤压 油气运聚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温宿凸起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25
15
作者 吕修祥 金之钧 +3 位作者 周新源 杨明慧 马玉杰 张存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1,25,共6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性剖面与地震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温宿凸起的油气前景进行了研究。野外调查结果证实,乌什凹陷发育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3套烃源岩及多套储盖组合。烃源岩热演化史及地面油苗显示证实本区有油气...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性剖面与地震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温宿凸起的油气前景进行了研究。野外调查结果证实,乌什凹陷发育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3套烃源岩及多套储盖组合。烃源岩热演化史及地面油苗显示证实本区有油气运移聚集的条件和历史。地震资料显示喜马拉雅晚期运动导致与逆冲断层伴生的挤压构造十分发育,以挤压背斜为主体的构造构成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温宿凸起在地质历史时期曾与塔北隆起连为一体,是长期继承性发育的古凸起,古近纪卡拉玉尔滚大型走滑断层将其与塔北隆起分开。温宿凸起被乌什和阿瓦提两个已证实被具有生烃能力的生烃凹陷所挟持,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同时存在碳酸盐岩和砂岩两类多个勘探目的层。乌什凹陷温宿凸起无疑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具有良好前景的战略接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乌什凹陷 温宿凸起 油气勘探 油气成藏条件 油气聚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膏盐岩对异常高压保存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5
16
作者 徐士林 吕修祥 +2 位作者 杨明慧 马玉杰 刘洛夫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5-8,共4页
近年来 ,库车坳陷所发现的大中型天然气田 (藏 )几乎都具有异常高压的特征 ,且在纵向剖面上异常高压位于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和新近系吉迪克组膏盐岩之下 .这说明了库车坳陷天然气的富集成藏与异常高压密不可分 ,而异常压力又与膏盐岩有... 近年来 ,库车坳陷所发现的大中型天然气田 (藏 )几乎都具有异常高压的特征 ,且在纵向剖面上异常高压位于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和新近系吉迪克组膏盐岩之下 .这说明了库车坳陷天然气的富集成藏与异常高压密不可分 ,而异常压力又与膏盐岩有十分重要的关系 .因此 ,研究膏盐岩与异常高压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高压气藏的成藏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库车坳陷地质概况、膏盐的分布特征及地层压力特征的研究 ,探讨了膏盐岩对异常高压的控制作用 .结果表明 :在平面上 ,库车坳陷膏盐的分布从盆地边缘向盆地中心逐渐加厚 ,具有西部厚、东部薄的特点 .而异常高压的分布呈南北分带的反“S”型 ,高压区分布在中带 ,表现为受膏盐岩分布的控制 .膏盐岩不但具有强烈的塑性 ,而且本身具有很高的突破压力和超压 ,对异常高压起到了压力和物性的双重封闭 ,有效地阻止了异常高压的泄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膏盐岩 异常高压 塔里木盆地 地层压力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坳陷马西断裂带分段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22
17
作者 孙冬胜 刘池阳 +3 位作者 杨明慧 杜金虎 张以明 张锐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8-244,共7页
马西断裂是饶阳凹陷马西洼槽的边界断层 ,也是一条重要的控油断层。在大量地震剖面解释及构造变形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等 ,将马西断裂划分为 3段 :即北部显著走滑段、中部主升降段及南部帚状撒开段。马西断裂发育于... 马西断裂是饶阳凹陷马西洼槽的边界断层 ,也是一条重要的控油断层。在大量地震剖面解释及构造变形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等 ,将马西断裂划分为 3段 :即北部显著走滑段、中部主升降段及南部帚状撒开段。马西断裂发育于前古近纪阜平变质核杂岩侧向伸展的大型拆离滑覆构造前缘的逆冲断裂带 ,在古近纪区域右旋剪张应力作用下发生强烈的伸展裂陷 ,并于古近纪末及新近纪末分别发生了左行及右行走滑活动 ,北部显著走滑段是在古近纪末走滑活动中贯通并发生统一的运动。断层的多期走滑活动不仅有利于油气运移 ,同时也形成一系列圈闭构造。但同一断层的不同部位在同期的构造活动中形成不同类型的圈闭构造 ,并且后期的构造对前期构造具有明显的改造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分段性 伴生构造 油气 古新近纪 马西断裂 饶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湾坳陷辽西低凸起潜山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50
18
作者 吕丁友 杨明慧 +4 位作者 周心怀 魏刚 刘乐 李春霞 郑晓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0-496,共7页
辽东湾坳陷辽西低凸起具有明确的南、中、北3段构造分段特征,潜山构造样式呈典型的翘倾断块状态,潜山地层结构由太古界变质岩、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和中生界火山岩构成3层复式结构。辽西低凸起潜山油气聚集主要与两个因素相关:一是古近... 辽东湾坳陷辽西低凸起具有明确的南、中、北3段构造分段特征,潜山构造样式呈典型的翘倾断块状态,潜山地层结构由太古界变质岩、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和中生界火山岩构成3层复式结构。辽西低凸起潜山油气聚集主要与两个因素相关:一是古近系是否发育储层,二是辽中凹陷油气资源是否充足。因此,大规模的潜山油气聚集多是在主断槽油气供应充分、且潜山上覆古近系缺乏优质储层的情况下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构造 油气聚集 辽西低凸起 辽东湾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油田侏罗系延安组油藏成藏规律 被引量:26
19
作者 兰朝利 王建国 +3 位作者 周晓峰 代金友 杨明慧 崔志员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48,113-114,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油田主要勘探开发层位延安组平面展布特征变化较大,影响了对其油藏成藏规律的认识。在研究区延安组基本成藏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延安组油藏成藏规律。延安组油藏原油主要来自延长组长6、长7段炭质泥岩或油页岩;生...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油田主要勘探开发层位延安组平面展布特征变化较大,影响了对其油藏成藏规律的认识。在研究区延安组基本成藏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延安组油藏成藏规律。延安组油藏原油主要来自延长组长6、长7段炭质泥岩或油页岩;生烃期晚于圈闭形成期,有利于油气聚集;油气在早白垩世末期通过断层、裂缝与延长组顶部不整合输导进入延安组成藏。构造是控制延安组油藏成藏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砂体分布与保存条件;北东向砂体与东西向斜坡配置形成构造-岩性油藏,局部砂体向上超覆尖灭形成地层超覆油藏;研究区北、东部保存条件好,其内部的低幅度背斜、鼻状构造处于最有利成藏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成藏规律 延安组 彭阳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前陆盆地迪那2气田成藏机理及成藏年代 被引量:29
20
作者 孙冬胜 金之钧 +2 位作者 吕修祥 周新源 杨明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9-564,591,共7页
库车前陆盆地具有典型的双超压体系。深部超压体系的形成过程与源岩快速大量的生气作用密切有关 ,同时也决定了中生界源岩生成的天然气主要以水溶气形式存在。上部超压体系具有常压成藏的特点 ,当深部超压体系中的天然气沿断裂以混相涌... 库车前陆盆地具有典型的双超压体系。深部超压体系的形成过程与源岩快速大量的生气作用密切有关 ,同时也决定了中生界源岩生成的天然气主要以水溶气形式存在。上部超压体系具有常压成藏的特点 ,当深部超压体系中的天然气沿断裂以混相涌流方式进入上部常压环境后 ,发生脱气析出并聚集成藏 ,其后 ,经构造运动进一步的挤压作用形成上部超压体系。迪那 2气田是上部超压体系中的天然气成藏。在圈闭发育史及源岩生烃史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储层流体包裹体及自生矿物伊利石的K/Ar测年数据 ,认为迪那 2气田发生过 3期油气的充注 ,古近纪末期为液态烃注入 ,但遭受破坏 ;库车早中期为气液两相注入 ;库车晚期及西域早期为天然气注入 ,第三期是成藏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年代 成藏机理 双超压体系 水溶气 迪那2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