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栽培季节番茄果实芳香物质的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明惠 陈海丽 +2 位作者 唐晓伟 朱月林 刘明池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13,共6页
以佳粉15号番茄为试材,研究了秋冬茬、春茬两个不同栽培季节日光温室内营养液栽培的番茄成熟果实中主要芳香物质、脂肪酸含量及脂氧合酶活性的差异。研究发现:秋冬茬番茄果实中脂肪酸含量高于春茬,而春茬番茄果实中芳香物质含量和脂氧... 以佳粉15号番茄为试材,研究了秋冬茬、春茬两个不同栽培季节日光温室内营养液栽培的番茄成熟果实中主要芳香物质、脂肪酸含量及脂氧合酶活性的差异。研究发现:秋冬茬番茄果实中脂肪酸含量高于春茬,而春茬番茄果实中芳香物质含量和脂氧合酶活性均显著高于秋冬茬。在秋冬茬和春茬番茄果实中分别检测到37种和48种芳香物质,其中秋冬茬番茄果实中芳香物质含量仅为304.58μg.kg-1,而春茬番茄果实中含量高达702.39μg·kg-1,是秋冬茬的2.3倍。结果表明,春茬番茄果实风味明显好于秋冬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栽培季节 芳香物质 脂肪酸 脂氧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钯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明惠 刘满红 +2 位作者 曹秋娥 赵霞 李祖碧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5-317,共3页
根据在 H2 SO4 介质中钯 ( )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二甲基黄的褪色反应 ,提出了测定钯的新催化光度法。钯浓度在 0 .0~ 6.0μg/2 5 m 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速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 2 .1 9× 1 0 - 3μg /m L。对 3.0μg/2 5... 根据在 H2 SO4 介质中钯 ( )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二甲基黄的褪色反应 ,提出了测定钯的新催化光度法。钯浓度在 0 .0~ 6.0μg/2 5 m 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速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 2 .1 9× 1 0 - 3μg /m L。对 3.0μg/2 5 m L钯 ( )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 .78% ( n=1 1 )。此法用于某些催化剂中钯的测定 ,标准加入回收率为 99.5 %~ 1 0 4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测定 高碘酸钾 二甲基黄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抑氧化藏红T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铱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明惠 郭洁 +1 位作者 杨志洁 李祖碧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23-724,732,共3页
基于在稀硫酸介质中,痕量铱对溴酸钾氧化藏红T褪色反应的阻抑作用,建立了一个测定痕量铱的动力学光度法。非催化体系与催化体系在53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差值与铱的浓度在0.08~0.18μg/25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03×10-1... 基于在稀硫酸介质中,痕量铱对溴酸钾氧化藏红T褪色反应的阻抑作用,建立了一个测定痕量铱的动力学光度法。非催化体系与催化体系在53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差值与铱的浓度在0.08~0.18μg/25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03×10-11g·ml-1。对0.15μg/25ml铱(Ⅳ)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6%。方法用于冶金产品及岩矿中铱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2%~1.88%,加标回收率为98.6%~1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光度法 阻抑氧化 藏红T 溴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胭脂红B光度法测定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及其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明惠 王颖臻 +1 位作者 曹秋娥 丁中涛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0-152,共3页
基于Fenton反应所产生的羟自由基(·OH)与偶氮胭脂红B作用后使其吸光度降低,利用吸光度值的变化,建立一种以偶氮胭脂红B作指示剂的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羟自由基的新方法。在研究反应条件对测定影响的基础上,确定了体系的最佳测定条件,... 基于Fenton反应所产生的羟自由基(·OH)与偶氮胭脂红B作用后使其吸光度降低,利用吸光度值的变化,建立一种以偶氮胭脂红B作指示剂的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羟自由基的新方法。在研究反应条件对测定影响的基础上,确定了体系的最佳测定条件,同时利用所建立的新方法对一些抗氧化剂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证明该体系可作为筛选抗氧化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偶氮胭脂红B 羟自由基 FENTON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结合啁啾太赫兹脉冲控制CO分子取向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明惠 金琪 +2 位作者 刘劲松 王可嘉 杨振刚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5-740,共6页
为了研究啁啾太赫兹脉冲诱导后的CO分子取向,采用刚性转子近似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为了在较低太赫兹场强时获得较好的取向效果,采用了飞秒激光结合啁啾太赫兹脉冲的方案。结果表明,分子取向程度可增强... 为了研究啁啾太赫兹脉冲诱导后的CO分子取向,采用刚性转子近似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为了在较低太赫兹场强时获得较好的取向效果,采用了飞秒激光结合啁啾太赫兹脉冲的方案。结果表明,分子取向程度可增强81%。在有限温度条件下,飞秒激光结合啁啾太赫兹脉冲诱导分子取向的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相对于少周期太赫兹脉冲,啁啾太赫兹脉冲有诱导分子取向的优越性。这一结果对提高CO分子取向程度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物理 分子取向 刚性转子模型 啁啾太赫兹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射诱发自由基体系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满红 杨明惠 +2 位作者 刘晓芳 陈海云 高云涛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6,共3页
建立了紫外辐射诱发活性氧自由基体系和检测自由基的新方法。采用该方法测定了抗氧化剂三七皂苷Rb1,三七皂苷Rg1,芦荟多糖,野甘草多糖,凤尾茶多糖,抗坏血酸的抗氧化活性和去除氧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植物活性多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 建立了紫外辐射诱发活性氧自由基体系和检测自由基的新方法。采用该方法测定了抗氧化剂三七皂苷Rb1,三七皂苷Rg1,芦荟多糖,野甘草多糖,凤尾茶多糖,抗坏血酸的抗氧化活性和去除氧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植物活性多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效果较抗坏血酸(维生素C)效果好,此法可用于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剂的筛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 氧自由基 罗丹明B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辐照降解壳聚糖的工艺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波 赵榆林 +1 位作者 杨万明 杨明惠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60-662,共3页
采用γ射线辐照降解壳聚糖,对反应的工艺和壳聚糖辐照降解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态辐照200 kGy后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4×104壳聚糖,液态辐照110 kGy后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5×103的低聚壳聚糖,但辐照降解加工效率低。采用... 采用γ射线辐照降解壳聚糖,对反应的工艺和壳聚糖辐照降解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态辐照200 kGy后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4×104壳聚糖,液态辐照110 kGy后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5×103的低聚壳聚糖,但辐照降解加工效率低。采用固态加液态的辐照降解方法,辐照处理效率提高。壳聚糖辐照降解符合无规降解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辐照 降解 工艺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钌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I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钌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孝容 杨明惠 +2 位作者 李崇宁 李祖碧 曹秋娥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69-471,共3页
在 H3 PO4、90± 0 .5°C水浴条件下 ,Ru( )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 I的褪色反应基础上 ,提出了测定钌的新催化光度法。钌质量浓度在 0~ 0 .0 8μg/1 0 m 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检出限为3.47× 1 0 -4μg/m L。对 0 .0 5 ... 在 H3 PO4、90± 0 .5°C水浴条件下 ,Ru( )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 I的褪色反应基础上 ,提出了测定钌的新催化光度法。钌质量浓度在 0~ 0 .0 8μg/1 0 m 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检出限为3.47× 1 0 -4μg/m L。对 0 .0 5 μg/1 0 m L Ru( )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 .47% ( n=1 0 )。该催化反应是一级反应 ,表观活化能为 5 8.82 k J/mol。此法已用于了某些冶金产品和矿石中钌的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 1 .73%~ 2 .0 3% ,标准加入回收率为 97%~ 1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高碘酸钾 偶氮胂I 催化光度法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环糊精在二元包合体系中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波 赵榆林 +1 位作者 辛小燕 杨明惠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92-294,304,共4页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盐酸小檗碱-环糊精包合物,利用IR、XRD、TEM和释放度研究盐酸小檗碱-环糊精在二元包合体系中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β-CD·BH的IR谱在1730~1650cm-1出现伸缩振动吸收峰,峰的位置和强度较BH有改变。β-CD·...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盐酸小檗碱-环糊精包合物,利用IR、XRD、TEM和释放度研究盐酸小檗碱-环糊精在二元包合体系中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β-CD·BH的IR谱在1730~1650cm-1出现伸缩振动吸收峰,峰的位置和强度较BH有改变。β-CD·BH出现了新的X射线衍射峰。β-CD·BH的TEM照片显示包合物粒子中环糊精包埋药物的结构。RM-β-CD·BH溶出速度加快,有增溶作用;而β-CD·BH的溶出速度减慢,出现缓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Β-环糊精 包合物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二甲酚橙显色快速测定植物叶上的铅含量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杨志洁 郭洁 +1 位作者 杜建华 杨明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12-412,414,共2页
关键词 植物叶 测定 二甲酚橙 光度法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产小百部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欢 王家鹏 +2 位作者 朱丽 蔡乐 杨明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7-644,共8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层析、ODS反相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滇产小百部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 NMR、13C NMR、MS等波谱学技术对所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小百部中共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2-deo...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层析、ODS反相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滇产小百部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 NMR、13C NMR、MS等波谱学技术对所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小百部中共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2-deoxy-20-hydroxyecdysone(1),20-hydroxyecdysone(2),ajugasterone C(3),ajugasterone C-2-ethyl ester(4),calonysterone(5),2-deoxyecdysone(6),ergosterol(7),胡萝卜苷(8),小百部苷A(9),小百部苷B(10),filiasparoside B(11),filiasparoside C(12),filiasparoside D(13),asparagusin A(14)。研究表明小百部中主要以甾酮和甾体皂苷类化合物为主,其中化合物1、3、4、6、7为首次从小百部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百部 甾酮 甾体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单宁橡子作猪饲料的饲养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世伟 李德宏 +2 位作者 王永龙 杨明惠 罗安治 《养猪》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10,共1页
山毛榉科植物所结的果实通称橡子。青杠树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四川尤以川东地区居多,橡子产量极高,是一种十分丰富的野生资源。据试验,5千克橡子可代替4.1千克玉米,但味涩、适口性差,过去未能发掘利用。目前,在饲料资... 山毛榉科植物所结的果实通称橡子。青杠树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四川尤以川东地区居多,橡子产量极高,是一种十分丰富的野生资源。据试验,5千克橡子可代替4.1千克玉米,但味涩、适口性差,过去未能发掘利用。目前,在饲料资源不足,人畜争粮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单宁橡子 饲料 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生石仙桃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军 郭洁 +3 位作者 秦泽敏 付欢 朱秀英 杨明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31-1534,共4页
采用柱色谱方法首次对岩生石仙桃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岩生石仙桃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棕榈酸甲酯(1),油酸甲酯(2),正癸烷(3),1-十二醇(4),... 采用柱色谱方法首次对岩生石仙桃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岩生石仙桃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棕榈酸甲酯(1),油酸甲酯(2),正癸烷(3),1-十二醇(4),β-谷甾酮(5),香草醛(6),4-羟-3,5-二甲氧基苯甲醛(7),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丙酮(8),对羟基苯丙酸甲酯(9),2,5-二甲氧基苯醌(10),ephemeranthoquinone(11)。化合物(1~11)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和9,10首次从石仙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岩生石仙桃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石韦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伏雪梅 张菊 +5 位作者 晏和贵 胡军 陆安梅 秦泽敏 陈旭冰 杨明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49-1551,共3页
为研究西南石韦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技术进行化合物分离和纯化,通过NMR、MS等分析方法对西南石韦化学成分进行鉴定,从西南石韦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出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圣草酚(1)、3',5',5... 为研究西南石韦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技术进行化合物分离和纯化,通过NMR、MS等分析方法对西南石韦化学成分进行鉴定,从西南石韦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出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圣草酚(1)、3',5',5,7-四羟基二氢黄酮(2)、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3)、3',4',5,7-四羟基二氢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4),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石韦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项目管理法降低给药错误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玉珍 李淑瑶 +2 位作者 区秀丽 杨明惠 区丽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9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法降低给药错误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014年医院54例给药错误不良事件的原因及环节,运用项目管理方法,进行根本原因分析(RCA),完善查对流程及指引,进行系统的培训,督导培训效果,持续改进实施效...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法降低给药错误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014年医院54例给药错误不良事件的原因及环节,运用项目管理方法,进行根本原因分析(RCA),完善查对流程及指引,进行系统的培训,督导培训效果,持续改进实施效果。比较项目管理实施前后护士核对考核成绩,记录2013年—2017年给药错误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项目管理法实施后,护士核对考核成绩为(87. 12±6. 17)分,较实施前(83. 88±6. 06)分有明显提升。2015年—2017年,患者手腕带信息的完整性占抽查例次的94. 90%~98. 25%,查对制度的执行及格率为94. 95%~99. 75%。2015年—2017年3年给药错误占护理不良事件的比率逐年下降。结论项目管理法能规范护士的临床操作行为,有效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 给药错误 护理质量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