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体积力法的艏艉对称型船舶回转操纵数值研究
1
作者 薛顺 杨旺林 +3 位作者 陆晔 纪仁玮 栗铭鑫 李永正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1,共7页
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基于STAR-CCM+软件对一种新型首尾对称肥大型船舶回转性能进行数值预报。首先采用重叠网格和螺旋桨体积力相结合的方法,数值模拟该船舶在不同工况(静水、波浪)下的回转... 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基于STAR-CCM+软件对一种新型首尾对称肥大型船舶回转性能进行数值预报。首先采用重叠网格和螺旋桨体积力相结合的方法,数值模拟该船舶在不同工况(静水、波浪)下的回转试验,重点分析了该船舶的回转半径和初始转首性能,其次对比了其在波浪条件下的回转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船具有优良的回转能力,其回转半径较小,但在转向初期响应缓慢,表现出较差的初始转首性,并且其回转性能受到波浪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类似船型的设计优化提供重要参考,未来将致力于通过设计和操纵策略的调整,进一步提升该船型的操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首尾对称型船舶 船舶回转 操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滑行艇横摇运动模式实验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旺林 徐海通 +1 位作者 杨松林 张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30,35,共5页
以1艘无人滑行艇为模型,在船模不同吃水和倾斜角度的情况下进行横摇衰减试验,得到一系列横摇角速度变化曲线。分别建立线性、非线性横摇衰减运动模式系统辨识的数学模型,以系统辨识原理为基础,确立目标函数。改编基于Visual Basic 6.0... 以1艘无人滑行艇为模型,在船模不同吃水和倾斜角度的情况下进行横摇衰减试验,得到一系列横摇角速度变化曲线。分别建立线性、非线性横摇衰减运动模式系统辨识的数学模型,以系统辨识原理为基础,确立目标函数。改编基于Visual Basic 6.0的遗传算法系统辨识程序,通过2种系统对无人滑行艇横摇的试验数据分别进行辨识,验证所改编程序的可行性。选取典型的小角度和大角度的辨识结果,对2种数学模型下的辨识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对于无人滑行艇,非线性数学模型的辨识结果较好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滑行艇 横摇运动模式 船模试验 系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体船横摇运动模式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夏志平 文逸彦 +3 位作者 杨松林 杨旺林 夏炎 翁维豪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36,59,共5页
对新型三体船模型在不同吃水下横摇运动模式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惯性测量系统MTI-G测得横摇衰减角速度曲线,并利用基于遗传寻优的系统辨识方法,进行横摇运动模式的辨识分析,验证该辨识模型及其方法的可行性;通过优化计算确定该船型在不... 对新型三体船模型在不同吃水下横摇运动模式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惯性测量系统MTI-G测得横摇衰减角速度曲线,并利用基于遗传寻优的系统辨识方法,进行横摇运动模式的辨识分析,验证该辨识模型及其方法的可行性;通过优化计算确定该船型在不同吃水下的横摇运动微分方程,初步探讨影响横摇运动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该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为此类三体船耐波性的深入分析和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三体船 横摇运动 船模实验 辨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型红外模拟器的光机系统设计
4
作者 李泽宣 杨旺林 +2 位作者 金尚忠 吴柯萱 徐紫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5-213,共9页
为满足红外成像器的仿真需求,避免目前红外模拟器的光学系统因采用TIR棱镜和离轴抛物面镜进行分光造成的体积过大、能量利用率低、照明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二次成像的远心光路投影系统和黑体组合反射镜的临界照明系统,有效地压缩了系统... 为满足红外成像器的仿真需求,避免目前红外模拟器的光学系统因采用TIR棱镜和离轴抛物面镜进行分光造成的体积过大、能量利用率低、照明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二次成像的远心光路投影系统和黑体组合反射镜的临界照明系统,有效地压缩了系统的整体尺寸,提高了系统的均匀性。采用ZEMAX进行光路分析,设计结果表明,投影系统在36 lp/mm处MTF优于0.5、波像差小于0.076 7λ、畸变小于1%,照明系统的均匀性大于98%;采用ANSYS进行力学分析,表明一阶模态频率为212 Hz,最大应力满足要求。红外模拟器尺寸小于400 mm×300 mm×400 mm,将红外模拟器与红外成像器进行对接模拟测试,验证了系统可在中波波段提供稳定的红外动态场景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动态场景模拟器 数字微镜器件 半实物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扫描宽范围多波长成像测温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孙红胜 梁新刚 +2 位作者 马维刚 邱超 杨旺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34,共7页
多波长测温是一种先进的辐射测温技术,其原理是假定发射率光谱模型,利用测得的多波长辐射与波长发射率函数关系,求得目标的真温和发射率。多波长成像测温技术通过探测目标的多波长辐射图像信息,反演计算得到目标的温场分布。针对基于彩... 多波长测温是一种先进的辐射测温技术,其原理是假定发射率光谱模型,利用测得的多波长辐射与波长发射率函数关系,求得目标的真温和发射率。多波长成像测温技术通过探测目标的多波长辐射图像信息,反演计算得到目标的温场分布。针对基于彩色CCD的多波长成像测温不能适应非线性光谱发射率模型、测温动态范围较窄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光阑处非等比例滤色分光的四波长无扫描成像测温方法,有效压缩了波段成像带宽,形成了四个窄波段的成像探测,适用于非线性光谱发射率模型目标宽动态范围温场测量。根据提出的测温方法研制了四波长成像测温仪。测温仪主要由窗口、中性衰减片、四色滤光片、光学物镜镜头、可见/近红外集成传感器、测量控制单元及软件等部分组成。测温仪软件由目标四个波长的单色成像图像,得到目标的真温温场分布。在激光加热条件下对800~2500℃目标高温温场进行了试验测试,测量结果与热电偶数据比对表明误差小于1%,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较好的动态范围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测温 多波长 无扫描 宽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旺林 《云南农业》 2003年第4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科学技术 对策 农用技术 农业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低温环境下超大面源黑体现场校准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玉国 孙红胜 +4 位作者 魏树弟 杨旺林 任小婉 孙广尉 张林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4-199,共6页
红外辐射面源黑体应用于特定红外特性目标的模拟,各种红外探测、制导系统的外场测试。随着空间应用的红外成像器的口径的增大,红外辐射面源的口径也相应增大,为了保证超大辐射面黑体的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必须对其在真空低温条件下进行性... 红外辐射面源黑体应用于特定红外特性目标的模拟,各种红外探测、制导系统的外场测试。随着空间应用的红外成像器的口径的增大,红外辐射面源的口径也相应增大,为了保证超大辐射面黑体的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必须对其在真空低温条件下进行性能校准。但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应计量标准,无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可靠。设计了一种真空低温环境下超大面源黑体现场校准装置,实现对超大面源黑体的发射率、辐射温度、温场均匀性、温度稳定性等性能参数的校准,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实现了真空低温环境下超大面源黑体的参数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低环境 空间应用 超大面源黑体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Vinci技术数字对焦重构算法研究与实现
8
作者 彭丁国 袁艳 +1 位作者 周志良 杨旺林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4期91-94,共4页
数字对焦光场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成像技术,利用光学手段获取四维光场信息,通过重构二维空间信息和一维深度信息,达到先拍摄后对焦的目的。研究光场图像数字对焦重构算法,利用TI公司推出的DaVinci系列处理器DM6467对数字对焦重构... 数字对焦光场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成像技术,利用光学手段获取四维光场信息,通过重构二维空间信息和一维深度信息,达到先拍摄后对焦的目的。研究光场图像数字对焦重构算法,利用TI公司推出的DaVinci系列处理器DM6467对数字对焦重构算法进行硬件仿真,通过改变对焦系数,得到不同深度的对焦图像。同时,根据C64x+DSP核的特点,通过循环分解、项目级优化等方法对代码进行一定的优化,使代码执行效率提高了18倍左右,对实现光场成像系统的小型化和实时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对焦 图像重构 DM6467 算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