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死亡脂质过氧化损伤调控通路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1
作者 姚亚妮 夏欢 +1 位作者 冯婷婷 杨新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3-797,共5页
目的 在动物水平探讨铁死亡脂质过氧化损伤调控通路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发病机制。方法 建立PD斑马鱼动物模型,取受精后48 h斑马鱼胚胎为对照组(n=100),200μmol/L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 目的 在动物水平探讨铁死亡脂质过氧化损伤调控通路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发病机制。方法 建立PD斑马鱼动物模型,取受精后48 h斑马鱼胚胎为对照组(n=100),200μmol/L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 MPTP)为MPTP组(n=100),200μmol/L的MPTP+1.5μg/ml诺米芬辛为诺米芬辛组(n=100)。对受精后5 d斑马鱼进行行为学分析(检测运动能力、运动速率及运动距离);免疫荧光检测斑马鱼脑内α突触核蛋白和酪氨酸羟化酶表达,评估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s, DA)活性;检测铁、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及脂质过氧化水平,包括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 LPO)、丙二醛、活性氧,验证铁沉积可能通过铁死亡的脂质过氧化代谢调控机制引起DA损伤。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PTP组运动速率和运动距离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PTP组比较,诺米芬辛组运动速率和运动距离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PTP组DA损伤明显增加,诺米芬辛组DA损伤明显轻于MPTP组。各组CA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MPTP组铁、LPO和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GSH、GPX4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8.18±143.42 vs 478.53±112.58,P<0.05;1.71±0.11 vs 1.48±0.14,P<0.05;4.50±0.64 vs 4.23±0.13,P<0.05;38.93±1.72 vs 45.97±2.32,P<0.05;0.17±0.03 vs 0.39±0.04,P<0.05);与MPTP组比较,诺米芬辛组GSH、GPX4水平明显升高,铁、LPO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79±1.02 vs 38.93±1.72,P<0.05;0.26±0.05 vs 0.17±0.03,P<0.05;326.75±110.95 vs 838.18±143.42,P<0.05;1.01±0.27 vs 1.71±0.11,P<0.05)。活性氧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MPTP组及诺米芬辛组活性氧阳性细胞占比分别为直方图:31.6%、46.2%、31.3%,散点图:62.4%、73.0%、65.7%。结论 在MPTP诱导的斑马鱼基础上,PD斑马鱼存在铁死亡。从动物水平阐明铁沉积引起DA损伤与铁死亡脂质过氧化代谢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斑马鱼 铁死亡 过氧化脂质类 多巴胺能神经元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环修饰的昆虫激肽模拟物的合成及杀蚜活性
2
作者 张馨元 李欣潞 +4 位作者 张怡萌 陈黛妮 孙文玉 钟震宇 杨新玲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9,共7页
为寻找新型杀蚜化合物,为农业生产提供更有效的虫害治理方案,本研究以课题组前期发现的高活性昆虫激肽模拟物Ⅳ-3为先导化合物,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用吡啶环取代Ⅳ-3 N端肉桂酰基团的苯乙烯部分,并保持其余四肽结构不变,设计并采用Fmoc... 为寻找新型杀蚜化合物,为农业生产提供更有效的虫害治理方案,本研究以课题组前期发现的高活性昆虫激肽模拟物Ⅳ-3为先导化合物,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用吡啶环取代Ⅳ-3 N端肉桂酰基团的苯乙烯部分,并保持其余四肽结构不变,设计并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获得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结构均通过1H NMR、HRMS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大豆蚜均具有杀蚜活性,其中Ⅱ-10(LC_(50)=4.5μmol/L)的活性优于先导化合物Ⅳ-3(LC_(50)=16.63μmol/L)和商品化杀蚜剂吡蚜酮(LC_(50)=19.75μmol/L)。初步构效关系分析表明,杀蚜活性受吡啶环上取代基的位置和种类影响:当取代基相同时,4-位取代活性最佳;当取代基位置相同时,则以CF3取代活性最佳;吡啶环与羰基之间的碳链长度对活性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对新型小肽类杀蚜剂的创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激肽模拟物 吡啶 合成 杀蚜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酶:一种新型靶标在农业杀菌剂开发中的潜在应用
3
作者 路星星 孙腾达 +4 位作者 徐欢 杨新玲 刘西莉 张晓鸣 凌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0-300,共11页
目前杀菌剂分子设计多依赖于已知的靶标蛋白,但重复针对相同靶标使用杀菌剂,无疑会增大有害生物对药剂的交互抗性风险。因此,基于新的作用靶标开发新型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可以有效解决病原菌对现有杀菌剂的抗性难题。漆酶是二羟基萘黑色... 目前杀菌剂分子设计多依赖于已知的靶标蛋白,但重复针对相同靶标使用杀菌剂,无疑会增大有害生物对药剂的交互抗性风险。因此,基于新的作用靶标开发新型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可以有效解决病原菌对现有杀菌剂的抗性难题。漆酶是二羟基萘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目前许多研究表明其缺失可使真菌生长发育及致病侵染受到影响,可作为农用杀菌剂潜在靶标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介绍了漆酶的结构与功能,并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有漆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作为潜在杀菌剂的研究进展,可为更多新型漆酶抑制剂作为杀菌剂的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杀菌剂靶标 漆酶抑制剂 抑菌活性 氨基硫脲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及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变化观察
4
作者 李沛珊 夏欢 杨新玲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分析二者与PD发病的相关性及对PD发病的预测效能,以明确VDR基因多态性及血清25(OH)D水平与PD发病的关系。方法 纳入178例PD患者(PD组)及同时...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分析二者与PD发病的相关性及对PD发病的预测效能,以明确VDR基因多态性及血清25(OH)D水平与PD发病的关系。方法 纳入178例PD患者(PD组)及同时期185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采用PCR法和DNA测序法检测VDR基因FokⅠ(rs2228570)和BsmⅠ(rs1544410)位点的基因分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清25(OH)D,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发病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对PD发病的预测效能。结果 PD组FokI位点T等位基因与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8.6%、25.3%,对照组分别为37.7%、15.1%,两组比较,χ2分别为8.516、10.383,P分别为0.004、0.001。PD组BsmⅠ位点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D组血清25(OH)D水平为(16.06±6.04)ng/mL,对照组为(19.22±6.32)ng/mL,两组比较,t=-4.873,P=0.000。PD组TC型、CC型患者血清25(O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3.093、3.329,P分别为0.002、0.001)。当血清25(OH)D水平一致时,基因型TT、TC分别是基因型CC患PD风险的2.527及1.888倍(P均<0.05)。当基因型一致时,血清25(OH)D水平缺乏是充足水平人群患PD风险的1.918倍(P<0.05)。当基因型为TT且伴25(OH)D缺乏、基因型为TC伴25(OH)D缺乏人群患PD的风险分别是基因型为CC伴25(OH)D充足人群的4.818、3.822倍(P均<0.05)。FokⅠ位点基因型TT预测PD发病的ROC下AUC为0.610,95%CI为0.532~0.687,诊断界值为0.502,灵敏度74.5%,特异度47.4%;血清25(OH)D水平缺乏预测PD发病的ROC下AUC为0.576,95%CI为0.517~0.635,诊断界值0.466,灵敏度72.5%,特异度42.7%;基因型TT联合血清25(OH)D缺乏预测PD发病ROC下AUC为0.693,95%CI为0.588~0.798,灵敏度64.2%,特异度74.5%。结论 VDR基因FokⅠ位点T等位基因与TT基因型频率高,血清25(OH)D水平低;FokⅠ位点T等位基因和维生素D缺乏单独及共同存在均可促进PD发生,二者对PD发病风险的预测效能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基因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维生素D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调控下免疫相关血浆蛋白对帕金森病的效应
5
作者 王子豪 李沛珊 +3 位作者 夏欢 杜心雨 克力比奴尔·塞地尔丁 杨新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6-810,共5页
目的 探讨免疫相关血浆蛋白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联系。方法 通过对4907种免疫相关血浆蛋白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血浆蛋白对PD风险的直接影响。研究还利用单细胞核RNA测序数据进行蛋白表达分析。结... 目的 探讨免疫相关血浆蛋白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联系。方法 通过对4907种免疫相关血浆蛋白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血浆蛋白对PD风险的直接影响。研究还利用单细胞核RNA测序数据进行蛋白表达分析。结果 4种免疫相关蛋白质脑源性多巴胺营养因子(cerebral dopamine neurotrophic factor, CDNF)、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免疫球蛋白G Fc受体2a(FCGR2A)、血红蛋白β亚基(HBB)与PD风险存在潜在联系;其中,CDNF、CTSB、HBB表达增高有助于降低PD风险(OR=0.871,95%CI:0.779~0.973,P=0.015;OR=0.835,95%CI:0.758~0.920,P=0.001;OR=0.735,95%CI:0.631~0.857,P=0.001),而FCGR2A表达增高与PD风险增高相关(OR=1.137,95%CI:1.058~1.223,P=0.001)。单细胞测序分析蛋白表达及其在脑中不同细胞类型中分布,CDNF、CTSB在大脑的多种细胞中大量表达;FCGR2A主要在大脑小胶质细胞中表达;HBB在大脑中几乎不表达。结论 研究揭示了CDNF、CTSB、FCGR2A及HBB 4种蛋白质与PD风险的潜在关联,强调了PD遗传风险变异通过调节这些免疫相关蛋白表达来影响PD发生。此外,单细胞表达数据揭示相关免疫蛋白在大脑的表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组织蛋白酶B 血蛋白质类 脑源性多巴胺营养因子 血红蛋白β亚基 单细胞测序 免疫球蛋白G Fc受体2a(FCGR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β-法尼烯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新玲 黄文耀 +3 位作者 凌云 阚伟 方宇凌 张钟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57-1661,共5页
对 [反 ]-β-法尼烯 ( EBF)类似物的骨架结构原子进行改造 ,引入吡虫啉系列活性基团 ,设计合成了 1 3个结构新颖的 EBF类似物 ,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这些化合物对蚜虫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尤其在低浓度时活性更明显 ,... 对 [反 ]-β-法尼烯 ( EBF)类似物的骨架结构原子进行改造 ,引入吡虫啉系列活性基团 ,设计合成了 1 3个结构新颖的 EBF类似物 ,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这些化合物对蚜虫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尤其在低浓度时活性更明显 ,如质量浓度为 2 5 mg/L时 , 1 0 和 1 3对蚜虫的抑制率分别为 93 .1 %和87.1 % ,远高于同浓度下吡虫啉的抑制率 ( 66.7%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β-法尼烯 [反]-β-法尼烯类似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新型酰基脲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新玲 王道全 +3 位作者 陈馥衡 凌云 张钟宁 尚稚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5-398,共4页
设计并合成了21个新型含呋喃环的双酰基脲化合物,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几丁质抑制活性.
关键词 双酰基脲 生物活性 杀虫剂 几丁质抑制剂 酰基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噻二唑环磺酰脲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新玲 陈馥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34-236,共3页
新型含噻二唑环磺酰脲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杨新玲,陈馥衡(北京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北京,100094)关键词噻二唑,磺酰脲,合成,生物活性磺酰脲是70年代末出现的一类新型超高效除草剂[1],它以极低的用量和良好的环... 新型含噻二唑环磺酰脲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杨新玲,陈馥衡(北京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北京,100094)关键词噻二唑,磺酰脲,合成,生物活性磺酰脲是70年代末出现的一类新型超高效除草剂[1],它以极低的用量和良好的环境安全性而引起世人注目。2-氨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二唑 磺酰脲 合成 生物活性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elin和下丘脑神经肽Y在2型糖尿病大鼠发病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新玲 杨长春 +4 位作者 冀素晓 李杰 杨银玲 张鸿雁 张松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2-1204,共3页
目的观察在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形成过程中ghrelin和下丘脑神经肽Y(NPY)的变化,探讨ghrelin及NPY在T2DM大鼠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15只、高脂饮食诱导肥胖(DIO)4周组(DIO 4周组)15只(高脂饮食喂养4周)、D... 目的观察在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形成过程中ghrelin和下丘脑神经肽Y(NPY)的变化,探讨ghrelin及NPY在T2DM大鼠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15只、高脂饮食诱导肥胖(DIO)4周组(DIO 4周组)15只(高脂饮食喂养4周)、DIO 8周组15只(高脂饮食喂养8周)和T2DM组15只。以DIO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15mg/kg)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空腹血浆及胃组织匀浆ghrelin水平;RT-PCR法检测下丘脑NPY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IO4周组、DIO8周组和T2DM组大鼠血浆和胃组织ghrelin水平明显降低(P<0.01),NPY mRNA表达明显升高[(1.18±0.14)、(1.54±0.09)和(1.82±0.12)vs(0.88±0.17),P<0.01]。NPY mRNA与ghrelin水平呈负相关(r=-0.989,P<0.01)。结论 ghrelin可能通过刺激下丘脑NPY的合成和分泌,共同参与T2DM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促生长素 下丘脑 神经肽Y 糖尿病 2型 链脲菌素 RNA 信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春红S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测定尿蛋白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新玲 王恩波 +1 位作者 刘霞 吴惠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0-181,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尿蛋白质测定方法.方法 以Ph 4.2 B-R缓冲液为介质,在λex=λem=306 nm测定丽春红S(poncesu S,PS)与蛋白质结合产物的共振光散射(RLS)强度,用清蛋白标准液绘制工作曲线.结果 结合物RLS强度与蛋白质浓度成线...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尿蛋白质测定方法.方法 以Ph 4.2 B-R缓冲液为介质,在λex=λem=306 nm测定丽春红S(poncesu S,PS)与蛋白质结合产物的共振光散射(RLS)强度,用清蛋白标准液绘制工作曲线.结果 结合物RLS强度与蛋白质浓度成线性关系,直线回归方程:△I=2.24c-0.41,相关系数r=0.999,线性范围为0~1 500 mg/L,最低检测限1.48mg/L.平均回收率为102.8%,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09%、5.40%.标本测定结果与丽春红S法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丽春红S共振光散射法测定尿蛋白,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 蛋白质 丽春红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新玲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中医药治疗 疗效观察 辨证施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及其功能类似物与赤霉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李冬玲 段红霞 +3 位作者 刘鸿晨 王珊珊 彭炜 杨新玲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1-608,共8页
赤霉素是一类以贝壳杉烯为骨架的植物激素,现已鉴定出136种赤霉素结构,但仅有少部分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生理功能。近年来,赤霉素受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最近成功鉴定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GA3/GA4-GID1A-DELLA... 赤霉素是一类以贝壳杉烯为骨架的植物激素,现已鉴定出136种赤霉素结构,但仅有少部分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生理功能。近年来,赤霉素受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最近成功鉴定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GA3/GA4-GID1A-DELLA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这为基于受体蛋白结构进行新型赤霉素功能类似物的生物合理设计奠定了重要基础。主要针对赤霉素及其功能类似物的化学结构与合成、赤霉素受体蛋白的结构特征及其与赤霉素类化合物分子间的相互识别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能够为以生物靶标蛋白为导向,开发新型骨架的赤霉素功能类似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赤霉素功能类似物 赤霉素受体 分子识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苯甲醛缩氨基硫脲(脲、硝基胍)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小菜蛾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振 董玮 +2 位作者 徐焱 梁沛 杨新玲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4-268,共5页
酪氨酸酶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酶,控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即可调节昆虫的生长行为。以苯甲醛缩氨基硫脲为母体化合物,通过变换硫脲结构片段,设计了18个结构类似的苯甲醛缩氨基硫脲(脲、硝基胍)类化合物,以取代苯甲醛、氨基硫脲... 酪氨酸酶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酶,控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即可调节昆虫的生长行为。以苯甲醛缩氨基硫脲为母体化合物,通过变换硫脲结构片段,设计了18个结构类似的苯甲醛缩氨基硫脲(脲、硝基胍)类化合物,以取代苯甲醛、氨基硫脲、水合肼等为原料经1~2步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其结构通过红外、核磁共振氢谱、质谱(ESI)表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硫脲类化合物对小菜蛾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脲(硝基胍)类化合物,说明硫脲结构的存在对化合物的活性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脲(脲 硝基胍) 合成 酪氨酸酶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琼脂糖凝胶的简易制备技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绍林 吴惠毅 +2 位作者 杨新玲 杨晋 孙召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超薄琼脂糖凝胶 简易制备技术 电泳 凝胶载体 玻璃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噻吩杂环衍生化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合成及其气相色谱分离性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美杨 凌云 +1 位作者 申刚义 杨新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3-497,共5页
设计合成了新的噻吩杂环衍生化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2,6-二-O-戊基-3-O-[(2-甲酰基)-噻吩基]-β-CD,研究了色谱分离性能.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对各类有机化合物,特别是芳香族位置异构体及对映异构体有较好的分离能力,并对含多手性中心的菊... 设计合成了新的噻吩杂环衍生化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2,6-二-O-戊基-3-O-[(2-甲酰基)-噻吩基]-β-CD,研究了色谱分离性能.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对各类有机化合物,特别是芳香族位置异构体及对映异构体有较好的分离能力,并对含多手性中心的菊酸衍生物具有一定的分离效果,显示了较强的立体选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衍生物 噻吩 气相色谱固定相 异构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蛋白SDS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惠毅 孙召东 +3 位作者 刘安定 仇为民 赵绍林 杨新玲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目的 建立应用于临床的尿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琼脂糖凝胶 (AGE)电泳方法。方法 分别对Ⅰ、Ⅱ、Ⅲ、Ⅳ型 4种琼脂糖、不同的缓冲对、电压和电泳时间进行实验 ,确定最佳的分离条件 ,建立测定方法。结果 当Ⅳ型琼脂糖凝胶浓度为4... 目的 建立应用于临床的尿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琼脂糖凝胶 (AGE)电泳方法。方法 分别对Ⅰ、Ⅱ、Ⅲ、Ⅳ型 4种琼脂糖、不同的缓冲对、电压和电泳时间进行实验 ,确定最佳的分离条件 ,建立测定方法。结果 当Ⅳ型琼脂糖凝胶浓度为4 0g/L ,SDS含量为 1g/L ,在pH 7.0的AMP 咪唑 HCl缓冲体系下进行电泳 ,可以有效地将尿蛋白按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 5 7份临床尿蛋白阳性标本电泳结果表明 ,生理性蛋白尿 2 4例 ,中、高分子蛋白尿 5例 ,小分子蛋白尿 11例和混合型蛋白尿 17例。结论 本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成本低廉等优点 ,可以将尿蛋白按分子量大小分为小分子、中分子以及混合型 ,对肾脏疾病的受损部位和损伤程度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适于基层实验室的常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 临床应用 蛋白尿 SDS 琼脂糖凝胶电泳 阳性标本 中分子 小分子 AMP 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LD同工酶异常区带的检出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惠毅 杨庆祥 +3 位作者 杨晋 赵绍林 杨新玲 马建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 探讨电泳法检测LD同工酶时位于LD5阴极侧异常区带 (LD6)的电泳特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LD6的电泳特性、热稳定性、抑制剂的影响、显色底物成份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 ,并动态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液酶学指标变化规律。... 目的 探讨电泳法检测LD同工酶时位于LD5阴极侧异常区带 (LD6)的电泳特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LD6的电泳特性、热稳定性、抑制剂的影响、显色底物成份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 ,并动态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液酶学指标变化规律。结果 用乙醇取代显色液中的乳酸锂时 ,LD6显色明显增强 ,氰化钾可以完全抑制LD6活性 ;去除显色液中的乳酸锂时 ,LD6显色减弱 ,但仍然可见 ;LD6在 4℃保存至少稳定 7天 ,5 6℃加热 1h活性变化不大 ;4例AMI患者在出现LD6后 8~ 30h内全部死亡。结论 LD6是一种醇脱氢酶 ,它是肝小叶受损的标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 乳酸脱氢酶 同工酶 电泳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哒嗪酮环酰肼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凌云 陈海锋 +1 位作者 刘佳 杨新玲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30,共6页
哒嗪酮杂环是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重要结构片段,在前期研究基础之上,在3(2H)-哒嗪酮的5位上引入酰肼活性基团,设计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哒嗪酮环酰肼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通过1H NMR、IR、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 哒嗪酮杂环是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重要结构片段,在前期研究基础之上,在3(2H)-哒嗪酮的5位上引入酰肼活性基团,设计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哒嗪酮环酰肼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通过1H NMR、IR、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蚜虫Aphis fabae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7d在500mg/L普筛浓度时,蚜虫死亡率达73.9%,但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和红蜘蛛Tetranchus urticae的生物活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哒嗪酮 酰肼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吡啶杂环β-环糊精固定相的制备及其气相色谱分离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申刚义 崔箭 +2 位作者 杨新玲 周美杨 凌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2-224,共3页
关键词 环糊精固定相 分离性能 气相色谱 杂环 超分子体系 手性固定相 制备 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多巴胺细胞凋亡与Fas基因表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夏欢 罗琴 +2 位作者 王玉玲 高华 杨新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4期4-6,30,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Fas基因mRNA抑制后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中多巴胺细胞的抗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将75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大鼠脑黑质内注入生理盐水;PD组:脑黑质内注射6-OHDA;Fas siRNA组:脑黑质内注射Fas基... 目的探讨Fas基因mRNA抑制后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中多巴胺细胞的抗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将75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大鼠脑黑质内注入生理盐水;PD组:脑黑质内注射6-OHDA;Fas siRNA组:脑黑质内注射Fas基因抑制剂Fas siRNA,2 d后注射同剂量的6-OHDA;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脑黑质内分别注射Fas siRNA阳性对照物、阴性对照物,2 d后注射同剂量的6-OHDA。采用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印迹杂交技术检测多巴胺阳性细胞数、Fas-mRNA及Fas-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PD组大鼠的TH阳性细胞计数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Fas siRNA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的TH阳性细胞计数多于PD组(P<0.05);大鼠的TH阳性细胞计数多于阴性对照组(P<0.05)。PD组大鼠的Fas-mRNA及Fas-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Fas siRNA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的Fas-mRNA及Fas-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PD组(P<0.05);Fas siRNA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的Fas-mRNA及Fas-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Fas基因的表达被抑制后可有效减少多巴胺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凋亡 FAS基因 RNA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