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粘连蛋白靶向JAK/STAT3信号通路调控粘连性肠梗阻的机制
1
作者 吴天山 +1 位作者 杨新文 郭飞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究纤维粘连蛋白(FN)靶向JAK/STAT3信号通路调控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行肠切除手术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5例(观察组),同期行腹股沟疝手术患者65例(对照组),取患者肠组织及术前血液样本,采用... 目的:探究纤维粘连蛋白(FN)靶向JAK/STAT3信号通路调控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行肠切除手术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5例(观察组),同期行腹股沟疝手术患者65例(对照组),取患者肠组织及术前血液样本,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肠组织样本中FN、STAT3、p-STAT3基因及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样本中FN表达。体外培养人肠上皮细胞系HIEC-6,采用慢病毒转染抑制细胞FN表达,采用CCK8、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FN对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同时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实验检测FN对细胞STAT3、p-STAT3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肠组织中F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较高(P<0.05),STAT3、p-STAT3 mRNA及蛋白表达则明显较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中分泌型FN含量也明显较高(P<0.05)。体外实验显示,与NC siRNA组HIEC-6细胞比较,LV-FN siRNA组HIEC-6细胞在48、72、96、120 h的增殖率均明显较低(P<0.05),细胞迁移能力也明显较低(P<0.05),其F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较低(P<0.05),STAT3、p-STAT3 mRNA及蛋白则明显较高(P<0.05)。结论:纤维粘连蛋白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肠组织及血清中呈明显高表达,可通过JAK/STAT3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影响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引起病变肠段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粘连蛋白 JAK/STAT3信号通路 粘连性肠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附加变形对列车通过超大跨度铁路桥梁的动力影响
2
作者 孙志昂 杨新文 +1 位作者 赵文博 戚志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0-17,共8页
极端温差作用等复杂边界条件会引起高速铁路桥梁的特殊附加变形,影响轨道几何形位,增加桥上高速列车运行失稳的风险。针对我国高速铁路某长江大桥的长期监测与现场测试数据,分析温度与风速等环境数据的历史极值,研究轨道几何形位特征与... 极端温差作用等复杂边界条件会引起高速铁路桥梁的特殊附加变形,影响轨道几何形位,增加桥上高速列车运行失稳的风险。针对我国高速铁路某长江大桥的长期监测与现场测试数据,分析温度与风速等环境数据的历史极值,研究轨道几何形位特征与高速综合检测车过桥的动力响应。建立有限元模型探究梁轨附加变形对轨道几何形位的影响,开展车辆-轨道-桥梁耦合系统有限元方法与多体动力学计算联合仿真分析,探究大温差作用对高速列车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某长江大桥的长期监测数据显示,最高气温实测值为41.3℃,最低气温实测值为-8.9℃,1 h内温度骤升最大值为4.9℃,1 h内温度骤降最大值为-10.7℃;(2)现场测试显示,某长江大桥的轨道几何形位良好,轨道质量指数合格,轮轨相互作用与车体动力响应正常;(3)仿真计算显示,大温差作用导致钢轨伸缩量最大达到630.19 mm,轨道局部高低偏差最大达到19.89 mm,超过容许限值,桥上行车出现偏载,主跨桥墩和钢轨伸缩调节器附近的列车运行垂向Sperling平稳性指标达到2.72,车体低频横向晃动也有所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特大跨度桥梁 温差作用 列车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轮轨噪声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3
作者 杨新文 王金 练松良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0-108,共9页
轨道交通噪声影响乘客和沿线居民的身心健康,控制轨道交通噪声辐射是当前国家和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轮轨噪声是轨道交通噪声中非常重要的噪声源,是由轮轨表面粗糙度和表面不连续的几何缺陷等激扰产生的轮轨高频振动或曲线轨道产生... 轨道交通噪声影响乘客和沿线居民的身心健康,控制轨道交通噪声辐射是当前国家和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轮轨噪声是轨道交通噪声中非常重要的噪声源,是由轮轨表面粗糙度和表面不连续的几何缺陷等激扰产生的轮轨高频振动或曲线轨道产生的轮轨摩擦振动向空中辐射而产生的。研究轨道交通轮轨噪声的产生机理、激扰源和控制方法可促进轨道交通的技术创新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对国内外轨道交通轮轨噪声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轮轨噪声产生机理、激扰源及控制技术等;并对比了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状况,指出我国为适应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在减振降噪理论和技术方面进一步重点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高频振动 轮轨噪声 机理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对南方鲇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杨新文 +1 位作者 冷向军 吴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7,35,共6页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0.3 g/kg的脂肪酶,饲喂平均体重(57.6±0.02)g的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60 d,测定南方鲇的生长性能、饲料表观消化率、消化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添加0.1 g/kg和0.3 g/kg的脂肪酶...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0.3 g/kg的脂肪酶,饲喂平均体重(57.6±0.02)g的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60 d,测定南方鲇的生长性能、饲料表观消化率、消化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添加0.1 g/kg和0.3 g/kg的脂肪酶,增重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0%和5.8%,但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系数分别下降了5.0%和6.6%,差异显著(P<0.05),肥满度和粗脂肪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对内脏指数、肝脏指数、肠脂指数、胰蛋白酶活力、肠蛋白酶活力、肠脂肪酶活力及血液生化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0.3 g/kg的脂肪酶显著提高胰脂肪酶活力(P<0.05),添加0.1 g/kg的脂肪酶对胰脂肪酶活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在脂肪水平为10%的饲料中添加0.3 g/kg的脂肪酶可以提高胰脂肪酶活力,提高脂肪消化率,改善饲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 脂肪酶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作用下双块式无砟轨道与路基垂向耦合振动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新文 宫全美 +1 位作者 周顺华 练松良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5-83,共9页
针对双块式无砟轨道和路基的结构特点,建立车辆-轨道-路基垂向耦合动力学频域分析模型,模型充分考虑机车车辆、双块式无砟轨道和路基的相互耦合作用。车体、转向架和轮对被视为多刚体系统,一系和二系悬挂用弹簧阻尼元件模拟;双块式无砟... 针对双块式无砟轨道和路基的结构特点,建立车辆-轨道-路基垂向耦合动力学频域分析模型,模型充分考虑机车车辆、双块式无砟轨道和路基的相互耦合作用。车体、转向架和轮对被视为多刚体系统,一系和二系悬挂用弹簧阻尼元件模拟;双块式无砟轨道和路基系统视为多层叠合梁模型,彼此用弹簧阻尼元件联结。推导双块式无砟轨道和路基系统振动响应的解析表达式,计算得出轨道和路基耦合系统的动柔度特性,结合虚拟激励法提出该模型在轨道随机不平顺激励时动力学响应的求解方法,分析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双块式无砟轨道和路基的随机振动响应及其振动传递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10~5 000Hz频率范围内,钢轨的动柔度幅值远大于道床与路基的动柔度幅值,而道床动柔度幅值在30Hz以上频段大于路基的动柔度幅值;钢轨振动的能量分布频段较道床和路基要宽,道床和路基振动主要集中于163.9Hz左右频段;对于无砟轨道和路基耦合系统的振动功率,钢轨最大,道床次之,路基最小;道床和路基振动功率在100Hz以上中高频段,衰减比较快,而在100Hz以下低频段,其衰减不明显;在300Hz以上高频段,钢轨-路基间振动衰减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受钢轨-道床间振动衰减波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 无砟轨道 耦合振动 随机振动 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无砟轨道吸声板降噪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新文 翟婉明 刘荣珍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42,共5页
铁路无砟轨道区段的噪声辐射比有砟轨道区段严重,常采用轨道表面铺设吸声板来降低轮轨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了控制铁路无砟轨道区段的轮轨噪声辐射,根据微穿孔板吸声理论建立多孔吸声板吸声系数计算模型,并将计算得到的吸声系数输... 铁路无砟轨道区段的噪声辐射比有砟轨道区段严重,常采用轨道表面铺设吸声板来降低轮轨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了控制铁路无砟轨道区段的轮轨噪声辐射,根据微穿孔板吸声理论建立多孔吸声板吸声系数计算模型,并将计算得到的吸声系数输入到轮轨噪声预测系统中,得出轨旁噪声的频谱和等效声级,分析多孔吸声板的空隙率、厚度和孔径对降低轮轨噪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多孔吸声板的空隙率越大,对轮轨噪声的吸声效果越好,但太大的空隙率会降低对中高频轮轨噪声的吸收,建议空隙率应该控制在0.4%~0.6%之间为宜;多孔吸声板厚度越大,对轮轨噪声的吸声效果越好,但板厚过大会影响到其他行车安全问题,板厚应控制在既能高效降低噪声、又能保证行车安全的限值之内;多孔吸声板的孔径越大,对轮轨噪声吸声效果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吸声板 降噪效果 吸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轮扁疤激起的轮轨冲击噪声机理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杨新文 翟婉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6-49,共4页
为了预测和控制快速和准高速线路上车轮扁疤激起的轮轨冲击噪声,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声辐射理论,建立了基于车辆-轨道相互作用的轮轨冲击噪声预测模型,编制轮轨噪声仿真程序计算分析了车轮扁疤激扰下轮轨冲击噪声的特性。结... 为了预测和控制快速和准高速线路上车轮扁疤激起的轮轨冲击噪声,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声辐射理论,建立了基于车辆-轨道相互作用的轮轨冲击噪声预测模型,编制轮轨噪声仿真程序计算分析了车轮扁疤激扰下轮轨冲击噪声的特性。结果表明:(1)车轮扁疤是造成轮轨冲击噪声的重要源泉;(2)车轮扁疤引起的冲击噪声主要集中在250 Hz以上频段;(3)车轮扁疤引起的轮轨冲击噪声跟扁疤长度、扁疤个数以及列车运行速度有很大的关系;(4)车轮新扁疤比旧扁疤激起的轮轨冲击噪声大2 dB(A)~3 d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车轮扁疤 轮轨噪声 冲击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轴重重载铁路轮轨滑动接触引起的钢轨热相变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新文 顾少杰 +1 位作者 周顺华 练松良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4-90,共7页
轮轨接触热损伤是重载铁路轮轨结构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当重载列车机车加速牵引时,轮轨接触界面间发生相对滑动,轮轨相对滑动会导致轮轨接触区出现较高的接触温升,这种接触温升积累到车轮和钢轨材料的相变时会发生相变,从而导致轮轨接... 轮轨接触热损伤是重载铁路轮轨结构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当重载列车机车加速牵引时,轮轨接触界面间发生相对滑动,轮轨相对滑动会导致轮轨接触区出现较高的接触温升,这种接触温升积累到车轮和钢轨材料的相变时会发生相变,从而导致轮轨接触表面的擦伤、裂纹和剥离等。本文将钢轨看作是弹性半空间体。首先利用轮对切片投影法计算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然后利用接触弹性方法计算了轮轨接触斑和法向接触应力,最后将得到的轮轨法向接触应力施加到钢轨弹性半空间模型中,利用Matlab软件编制了轮轨接触热效应分析程序,计算分析了轮轨接触的热效应,并研究了钢轨材料马氏体层产生的厚度、位置及其分布。针对不同的轮对横移量、车轮移动速度、摩擦因数和相对滑动速度进行了钢轨的温度场研究。结果表明:轮轨滑动接触热效应剧烈,温升可以达到奥氏体化临界点,形成脆硬的马氏体。计算结果也表明,利用弹性半空间假设研究轮轨接触热效应问题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轮轨接触 热效应 温升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轮滚过钢轨错牙接头处产生的轮轨冲击噪声机理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新文 石广田 张小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9-63,共5页
当列车通过钢轨错牙接头时,会产生强烈的冲击并引起冲击噪声。为了探明铁路线上列车通过钢轨错牙接头处产生的轮轨冲击噪声,建立了基于车轮-轨道相互作用的轮轨冲击噪声预测模型,计算分析了钢轨错牙接头激扰下轮轨冲击力和冲击噪声的特... 当列车通过钢轨错牙接头时,会产生强烈的冲击并引起冲击噪声。为了探明铁路线上列车通过钢轨错牙接头处产生的轮轨冲击噪声,建立了基于车轮-轨道相互作用的轮轨冲击噪声预测模型,计算分析了钢轨错牙接头激扰下轮轨冲击力和冲击噪声的特性。结果表明:车轮通过钢轨错牙接头时会产生剧烈的冲击力和冲击噪声;迎轮错牙引起的轮轨冲击力峰值比送轮错牙接头要大210.5 kN,而引起的冲击噪声比送轮错牙接头大10~20 dB(A)。错牙高度越大其引起的轮轨冲击力和轮轨冲击噪声也越大。钢轨错牙高度增加0.5 mm时,轮轨冲击力最大峰值约增大60~90 kN,而轮轨冲击噪声在全频段都会增加1~3 dB(A),钢轨错牙引起的轮轨冲击力与冲击噪声成正比关系。随着车轮运行速度的增加,其激发的轮轨冲击力相应地增加,P1力变化比P2力明显,车轮速度在100 km/h以上钢轨错牙引起的轮轨冲击噪声变化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车轮 钢轨接头 轮轨冲击 冲击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轮辐板开孔对车轮振动噪声辐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新文 石广田 建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8-64,共7页
以我国地铁列车常用车轮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辐板无孔及分别开4,6和8个孔共4种车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用Block Lanzos法进行车轮模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态叠加法对车轮振动频响进行分析;利用声学边界元软件LMS Virtual.Lab A... 以我国地铁列车常用车轮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辐板无孔及分别开4,6和8个孔共4种车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用Block Lanzos法进行车轮模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态叠加法对车轮振动频响进行分析;利用声学边界元软件LMS Virtual.Lab Acoustics建立车轮边界元模型,并将车轮表面振动频响结果作为速度边界条件,采用直接边界元法分析车轮振动噪声的辐射特性.结果表明:在车轮辐板上开孔有利于降低20~800Hz中低频段车轮振动噪声的辐射效率,而且辐板上开孔数越多,中低频车轮振动噪声的辐射效率也越低;但是,辐板上的开孔数越多,800~2 000Hz车轮振动噪声的辐射效率也随之增加;随着辐板开孔数的增加,250~450Hz车轮振动噪声的辐射功率随之降低;辐板开孔会改变1 000 Hz以上高频车轮振动噪声的辐射功率主频;车轮振动噪声的辐射声场并不是简单的单极子声场,辐板开孔对车轮振动噪声辐射声场的指向性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 振动噪声 降噪 辐板孔 有限元法 边界元法 声辐射功率 声辐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通过钢轨焊接接头时引起的轮轨冲击噪声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新文 翟婉明 和振兴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3-147,187,共6页
高速铁路采用无缝钢轨铺设,大大地降低了轮轨通过钢轨接头时产生的轮轨冲击噪声。但是由于焊接钢轨时工艺不良和焊接材料与钢轨材料间存在性能差异等原因,车轮滚过这些焊接接头时产生的轮轨噪声远大于其它地方。为了探明钢轨焊接接头对... 高速铁路采用无缝钢轨铺设,大大地降低了轮轨通过钢轨接头时产生的轮轨冲击噪声。但是由于焊接钢轨时工艺不良和焊接材料与钢轨材料间存在性能差异等原因,车轮滚过这些焊接接头时产生的轮轨噪声远大于其它地方。为了探明钢轨焊接接头对轮轨噪声的影响,综合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随机振动理论和声辐射理论建立了轮轨噪声预测模型,计算分析了高速列车通过钢轨焊接接头时的轮轨噪声。研究结果表明:焊缝凸台引起的轮轨冲击噪声主要集中在1 250 Hz~3 000 Hz范围内。钢轨凹陷型焊缝引起的轮轨冲击噪声主要集中在400 Hz~1 250Hz范围内。钢轨焊缝处短波不平顺波长增大,轮轨噪声声级最大值有所减小;短波不平顺波深增大,轮轨噪声声级最大值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耦合动力学 钢轨焊缝 振动 轮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板声辐射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新文 翟婉明 和振兴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8,共5页
板式轨道的噪声辐射比有砟轨道严重。为预测板式轨道的噪声辐射,根据虚功原理或者哈密尔顿原理建立轨道板的振动方程,并通过傅立叶变换得到轨道板在稳态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然后用边界元法建立轨道板的声学边界元模型,以轨道板的... 板式轨道的噪声辐射比有砟轨道严重。为预测板式轨道的噪声辐射,根据虚功原理或者哈密尔顿原理建立轨道板的振动方程,并通过傅立叶变换得到轨道板在稳态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然后用边界元法建立轨道板的声学边界元模型,以轨道板的振动响应作为边界条件计算轨道板的声辐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轨道板的声辐射效率与频率的关系具有随频率变化的复杂特性,呈非线性,不能用1个简单的解析表达式描述;轨道板的厚度对声辐射效率没有影响,对轨道板的声辐射功率低频段影响较大,高频段影响较小;轨道板面积对轨道板声辐射效率的影响较大,对轨道板声辐射功率的影响甚微;轨道板下橡胶垫板对轨道板的振动和声辐射在50Hz以下及1000Hz以上频段时影响较大,在50~1000Hz频段影响较小;博格轨道板的声辐射效率和声辐射功率在30Hz以下频段时,低于A型轨道板,其他频段均大于A型轨道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轨道 轨道板 振动响应 声辐射 有限元法 边界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轴重重载列车轮轨法向接触应力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新文 顾少杰 练松良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25,共7页
轮轨接触应力对轮轨磨耗和滚动接触疲劳影响较大,因此精确计算轮轨接触点与接触应力非常重要。本文基于重载铁路轮轨标准型面,利用改进的轮对轴向切片投影法,准确找到轮轨多点接触。引入弹性压缩量,找到接触斑,利用一种精确计算轮... 轮轨接触应力对轮轨磨耗和滚动接触疲劳影响较大,因此精确计算轮轨接触点与接触应力非常重要。本文基于重载铁路轮轨标准型面,利用改进的轮对轴向切片投影法,准确找到轮轨多点接触。引入弹性压缩量,找到接触斑,利用一种精确计算轮轨接触应力的方法求得轮轨法向接触应力,并考虑轮轨摇头角和侧滚角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寻找轮轨多点接触与计算轮轨接触应力时结果较为准确、直接和全面;轮轨接触斑随着轮对横移和摇头角变化,呈现非椭圆形状;一侧车轮轮缘和轨距角处接触,曲率半径较小,轮轨法向接触应力最大值可达3400 M Pa ,而另一侧轮轨的法向接触应力均小于2000 M Pa。在轮对横移量为0~3 mm时,摇头角的增加使右轮轨接触斑面积减小,相应的接触应力增大;在轮对横移量为4~9 mm时,摇头角的增加使右轮轨接触斑面积增大,相应的接触应力减小;摇头角的增加对左轮轨接触状态有利,但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轮轨接触 多点接触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轮轨噪声理论计算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新文 翟婉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135,共3页
轮轨噪声是铁路主要的噪声源。针对高速铁路轮轨噪声辐射问题,综合运用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与噪声辐射理论,建立高速铁路轮轨噪声预测模型,应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高速铁路轮轨噪声产生机理、辐射特性、传播规律以及控制技术。... 轮轨噪声是铁路主要的噪声源。针对高速铁路轮轨噪声辐射问题,综合运用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与噪声辐射理论,建立高速铁路轮轨噪声预测模型,应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高速铁路轮轨噪声产生机理、辐射特性、传播规律以及控制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耦合动力学 轮轨噪声 有限元法 边界元法 声辐射 吸声板 声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运行产生的轮轨噪声预测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新文 翟婉明 和振兴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9-94,共6页
轮轨噪声随着列车运营速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大,综合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随机振动理论和声辐射理论,预测由轮轨表面粗糙度、接触不连续几何缺陷等激起的高速列车轮轨噪声,建立轮轨噪声预测模型,并开发相应软件WRNOISE(Wheel/rail Noi... 轮轨噪声随着列车运营速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大,综合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随机振动理论和声辐射理论,预测由轮轨表面粗糙度、接触不连续几何缺陷等激起的高速列车轮轨噪声,建立轮轨噪声预测模型,并开发相应软件WRNOISE(Wheel/rail Noise)。与已有的轮轨噪声预测模型TWINS(Track-Wheel Interaction Noise Software)比较,预测的噪声主频和变化趋势与TWINS的预测结果一致;与STTIN(Simulation of Train-Track Interaction Noise)模型相比,预测模型考虑车轮辐板和钢轨轨腰横向振动噪声的贡献;与有砟和无砟轨道路基区段噪声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WRNOISE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仍存在一定差异,但从轮轨噪声辐射主导频率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高速列车 轮轨噪声 车辆-轨道动力学 噪声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底部动力吸振器对钢轨振动与噪声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新文 赵治钧 +1 位作者 钱鼎玮 张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50,共9页
为分析钢轨底部动力吸振器对钢轨振动特性和声辐射特性的影响,建立钢轨振动-声辐射模型.首先,根据铁路板式轨道实际拓扑结构建立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采用直接法求解钢轨结构的特征值问题;其次,计算分析了钢轨在垂向单位力激励下的导纳... 为分析钢轨底部动力吸振器对钢轨振动特性和声辐射特性的影响,建立钢轨振动-声辐射模型.首先,根据铁路板式轨道实际拓扑结构建立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采用直接法求解钢轨结构的特征值问题;其次,计算分析了钢轨在垂向单位力激励下的导纳特性与振动衰减率;再次,利用轮轨滚动噪声预测模型计算分析了动力吸振器对钢轨声辐射功率的影响;最后,对轨底动力吸振器的参数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轨底动力吸振器的减振频段为750~1650 Hz,降噪频段为800 Hz以上;吸振器的质量比越大其减振降噪水平越高,但减振降噪水平的提高效率越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大吸振器刚度可略微提高降噪水平,但是刚度过大会加剧钢轨的振动及其纵向传播;阻尼系数影响减振降噪作用频率的带宽,需要保证足够大且与吸振器质量、刚度相匹配.对钢轨底部动力吸振器减振降噪作用和参数影响的计算分析可以为钢轨轨底动力吸振器的参数设计以及低噪声钢轨的选型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 动力吸振器 振动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SKL15扣件弹条断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新文 张英杰 +1 位作者 刘姝彤 王小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9,共10页
为了分析高速铁路运营线路扣件弹条断裂原因,以SKL15型弹条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测试与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现场调查线路的波磨情况与弹条的振动响应特性;其次,建立扣件系统有限元模型,分析弹条在自由状态和安装状态下... 为了分析高速铁路运营线路扣件弹条断裂原因,以SKL15型弹条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测试与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现场调查线路的波磨情况与弹条的振动响应特性;其次,建立扣件系统有限元模型,分析弹条在自由状态和安装状态下的模态特征,并进行基于模态叠加法的谐响应分析,通过对比现场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证明模型的可靠性;最后,结合测试结果和线路运营情况,分析造成弹条断裂的原因并提出整治措施。结果表明:造成弹条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列车以120 km/h的时速通过显著波长为50~60 mm的波磨区段时所激发的载荷频率与安装状态下的弹条模态频率(550~650 Hz)十分接近,从而引起弹条强烈的共振作用,导致弹条跟端应力显著增大,最终引发疲劳损伤。针对这一原因,提出了如钢轨打磨、列车调速、弹条结构优化等一系列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弹条断裂 波磨 频响分析 模态分析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客运专线吸声式声屏障降噪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新文 和振兴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5-78,81,共5页
声屏障是隔断客运专线环境噪声传播途径的降噪方式之一,工程上常用的计算声屏障插入损失的方法是基于演算性质的方法,很难实现声屏障的精确设计。为了预测铁路客运专线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利用边界元法建立铁路客运专线声屏障降噪预测模型... 声屏障是隔断客运专线环境噪声传播途径的降噪方式之一,工程上常用的计算声屏障插入损失的方法是基于演算性质的方法,很难实现声屏障的精确设计。为了预测铁路客运专线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利用边界元法建立铁路客运专线声屏障降噪预测模型,对声屏障插入损失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声屏障对高频噪声辐射的降噪效果比低频噪声的要好;(2)客运专线声屏障由于吸附材料的不同,它们的降噪效果表现得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客运专线 声屏障 边界元法 插入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MDs对浮置板轨道结构隔振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新文 建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7-93,共7页
本文建立车辆-浮置板轨道-MTMDs(调谐质量阻尼器)垂向耦合振动频域模型,其中车辆被视为2个转向架双层悬挂的多刚体系统、钢轨被视为离散点支承的无限长Timoshenko梁、浮置板被视为Kirchhoff薄板结构、MTMDs简化为质量-弹簧模型、扣件和... 本文建立车辆-浮置板轨道-MTMDs(调谐质量阻尼器)垂向耦合振动频域模型,其中车辆被视为2个转向架双层悬挂的多刚体系统、钢轨被视为离散点支承的无限长Timoshenko梁、浮置板被视为Kirchhoff薄板结构、MTMDs简化为质量-弹簧模型、扣件和板下钢弹簧被视为线性弹簧阻尼单元,通过Matlab软件编制程序计算分析在轨道不平顺作用下MTMDs及MTMDs与基体的质量比对浮置板隔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轨道不平顺激励下,针对浮置板轨道固有频率设计的MTMDs能够较有效抑制浮置板结构在固有频率附近的振动放大,同时也能减小扣件系统的力传递率和浮置板垂向振动加速度;MTMDs质量的变化在浮置板固有频率附近产生较大影响,在其他频段几乎不产生影响。在浮置板轨道固有频率附近,随着MTMDs质量的增加,浮置板轨道力传递率峰值、扣件的力传递率峰值以及浮置板垂向加速度功率谱峰值越小,其振动控制率越大。MTMDs总质量与浮置板质量比为0.1时,其在浮置板固有频率附近对浮置板力传递的控制率达到30%以上,已较好抑制浮置板在固有频率附近对振动的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浮置板轨道 耦合振动 MTMDs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例晚期胰头癌患者姑息性手术预后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新文 徐新建 王喜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12期964-967,985,共5页
目的:分析晚期胰头癌行姑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姑息手术术式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2月92例行姑息手术治疗的晚期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电话随访及定期门诊复查等随访方式,根据手术方式将... 目的:分析晚期胰头癌行姑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姑息手术术式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2月92例行姑息手术治疗的晚期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电话随访及定期门诊复查等随访方式,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胆肠吻合术组、胆肠+胃肠吻合术组、胆总管支架置入术组及PTCD(胆道外引流)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术后生存期、黄疸消退情况、营养改善情况等指标。结果:本组晚期胰腺癌患者术后总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48 d,4种手术方式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51,P <0.001);4种姑息性手术方式中以胆肠+胃肠吻合术组中位生存时间(164 d)较长,生存率高于其他3种手术方式。通过COX多因素分析,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年龄对患者生存时间有影响。4种手术方式减黄效果均较好,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营养状况:4种手术方式中,胆肠+胃肠手术方式者术后白蛋白水平增长最快,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均高于其他手术方式(P <0.001)。结论:4种姑息性手术方式中以胆肠吻合术附加胃肠吻合术组延长中位生存时间、术后生存率及营养改善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已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的应尽可能施行胆肠吻合加胃肠吻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癌 姑息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