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预处理神经干细胞移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的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栋 杨文桢 +2 位作者 侯博儒 康军林 任海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63-1272,共10页
目的比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预处理对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修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出生1 d C57BL/6小鼠,分离NSCs体外培养及鉴定。10周龄健康C57BL/6小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A组(n=20)为假手术组,B(n=20)、C(n=20)、D(n=... 目的比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预处理对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修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出生1 d C57BL/6小鼠,分离NSCs体外培养及鉴定。10周龄健康C57BL/6小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A组(n=20)为假手术组,B(n=20)、C(n=20)、D(n=45)、E(n=45)组采用光化学诱导法建立急性脑缺血模型。造模24 h后,D组行单纯NSCs移植,E组行BDNF预处理的NSCs移植,C组移植等量溶剂。移植前1 d,移植后3 d、7 d、14 d、21 d、28 d,行加速转棒测试及前肢抓力测试,移植后28 d,D、E组取5只小鼠行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移植后3 d、7 d、14d、21 d、28 d,加速转棒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E组、D组、B组(P<0.05);移植后14 d、21 d、28 d,前肢抓力由大到小依次为E组、D组、B组(P<0.05)。移植后28 d,D组、E组均发现Edu/GFAP双阳性细胞及Edu/MAP-2双阳性细胞。结论 NSCs移植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行为功能恢复,经BDNF预处理后有更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干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体外培养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神经元凋亡及其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姚焱鹏 张新定 +2 位作者 韩彦明 杨文桢 霍龙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6只,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T)、损伤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应用自由落体法建立中度颅脑损伤的大鼠模型,采用原...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6只,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T)、损伤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应用自由落体法建立中度颅脑损伤的大鼠模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脑挫伤灶旁周围半影区的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HBOT组与损伤对照组相比,凋亡细胞数和Caspase-3阳性表达均有不同水平降低,Bcl-2表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假手术组各指标均为阴性。结论:HBO对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HBOT对促凋亡蛋白Caspase-3的抑制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促进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颅脑损伤 细胞凋亡 CASPASE-3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自噬在缺血性脑卒中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栋 侯博儒 +2 位作者 杨文桢 康军林 任海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16-1419,共4页
自噬在调控缺血性脑卒中后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缺血性脑卒中后,小胶质细胞自噬与其介导神经炎症的相互作用具体调节机制十分复杂,涉及众多分子参与。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受体及其相关物质可能是参与调控小胶... 自噬在调控缺血性脑卒中后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缺血性脑卒中后,小胶质细胞自噬与其介导神经炎症的相互作用具体调节机制十分复杂,涉及众多分子参与。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受体及其相关物质可能是参与调控小胶质细胞自噬的潜在机制。自噬抑制剂和小胶质细胞受体靶向治疗可能会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策略。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后小胶质细胞自噬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小胶质细胞 自噬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小胶质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栋 侯博儒 +2 位作者 杨文桢 康军林 任海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5,共4页
小胶质细胞是脑内固有免疫细胞,激活后分泌的一系列有害物质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炎性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超氧化物、一氧化氮、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其激活机制涉及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oll样受体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嘌... 小胶质细胞是脑内固有免疫细胞,激活后分泌的一系列有害物质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炎性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超氧化物、一氧化氮、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其激活机制涉及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oll样受体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嘌呤受体等。小胶质细胞受体的靶向干预可能成为缺血性脑卒中新的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小胶质细胞 损伤 受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对小鼠颅脑创伤相关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严贵忠 王登峰 +3 位作者 杨文桢 刘吉星 侯博儒 任海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7-550,589,共5页
目的探索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小鼠颅脑创伤急性胃黏膜病变模型中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40只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模型组+GGA组(C组)、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D组)。模型制作采用Feeney改良方法制成颅脑... 目的探索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小鼠颅脑创伤急性胃黏膜病变模型中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40只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模型组+GGA组(C组)、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D组)。模型制作采用Feeney改良方法制成颅脑创伤急性胃黏膜病变模型;C组同时给予HSP70诱导剂GGA(geranylgeranylacetone,800mg/kg)灌胃。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TUNEL法检测小鼠脑组织及胃黏膜内HSP70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 B组小鼠脑组织挫伤及胃黏膜损伤范围大于A、C组(P<0.05)。B组小鼠脑组织及胃黏膜内HSP70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高于A组(P<0.05);B、D组脑组织和胃黏膜内细胞凋亡最明显,明显高于A、C组(P<0.05);经GGA灌胃后HSP70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C组的HSP70表达高于B、D组,而细胞凋亡指数低于B、D组(P<0.05)。结论 GGA灌胃后能够诱导HSP70在脑组织和胃黏膜内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途径是HSP70保护脑组织和胃黏膜的机制之一;GGA可以用于颅脑创伤急性胃黏膜病变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急性胃黏膜病变 热休克蛋白70(HSP70)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的综合防制
6
作者 朱相如 应朝明 杨文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母猪 繁殖呼吸综合征 症状 诊断 综合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