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5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文水彩作品欣赏
1
作者 杨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2-272,共1页
杨文(1978-),男,汉,湖南益阳人,硕士,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本作品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在高职艺术院校中的创新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 杨文(1978-),男,汉,湖南益阳人,硕士,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本作品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在高职艺术院校中的创新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XJK013CTW024)阶段性成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文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文水彩作品欣赏
2
作者 杨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8-258,共1页
关键词 杨文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文〖水彩作品〗
3
作者 杨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5-305,共1页
关键词 水彩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铼钼合金管双轴应力下的微观组织演变研究
4
作者 姜玮 王卫军 +3 位作者 张国栋 雷华桢 杨文 高进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682,共6页
为了获得低铼钼合金管在高温双轴应力作用下的变形机制,研究了低铼钼合金管在1350 K、双轴应力(环向应力分别为36 MPa和60 MPa)下的微观组织演变过程。通过EBSD、TEM、XRD和EDS对双轴应力实验前后的低铼钼合金管样品进行对比分析,获得... 为了获得低铼钼合金管在高温双轴应力作用下的变形机制,研究了低铼钼合金管在1350 K、双轴应力(环向应力分别为36 MPa和60 MPa)下的微观组织演变过程。通过EBSD、TEM、XRD和EDS对双轴应力实验前后的低铼钼合金管样品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了样品晶粒尺寸、晶体取向、晶胞参数和位错等特征变化,推测了其变形机制与微观组织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原材料去应力退火态微观组织为柱状晶粒,且沿轴向具有<101>方向性;环向应力36 MPa样品在环向变形量达8%过程中,晶体结构发生再结晶与晶粒长大,并失去<101>方向性,变形机制以位错滑移和晶界滑移为主;环向应力60 MPa样品在环向变形量达19%过程中,部分晶粒发生再结晶,部分晶粒发生大量变形并失去结晶性,除此之外,变形机制还包含晶界滑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铼钼合金 双轴应力 再结晶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电池全英文课程教学
5
作者 李亚琼 张立峰 +4 位作者 任英 姜东滨 杨文 段豪剑 王祎 《中国冶金教育》 2025年第1期48-49,53,共3页
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全英文教学,以及加强学习互助小组建设等措施,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英语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为新能源领域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 全英文课程 太阳能电池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NGPTL4、CTRP3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冯季 杨文 +3 位作者 卫志锋 孙亦兵 刘淑婷 赵东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57-59,共3页
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慢行肾脏病的末期,通常由糖尿病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病、遗传性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疾病发展而成^([1])。出现不可逆的肾衰竭,常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作为重要... 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慢行肾脏病的末期,通常由糖尿病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病、遗传性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疾病发展而成^([1])。出现不可逆的肾衰竭,常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作为重要的替代疗法之一^([2])。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透析病人血管通路建立的首选方法^([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气水平井带压修井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7
作者 杨青松 文绍桃 +4 位作者 王斐 杨文 杨飞 翟洪柱 何兆纬 《石油矿场机械》 2025年第2期83-91,共9页
针对长庆油田部分致密气水平井出现油管穿孔、节流器故障等问题,根据管串基本尺寸、结构特点、井筒压力、井筒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设备配套和压力控制工艺技术,形成了带压修井处理节流器工艺。结合现场管内异常复杂情况,通过管柱力学分... 针对长庆油田部分致密气水平井出现油管穿孔、节流器故障等问题,根据管串基本尺寸、结构特点、井筒压力、井筒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设备配套和压力控制工艺技术,形成了带压修井处理节流器工艺。结合现场管内异常复杂情况,通过管柱力学分析、计算中和点及油管无支撑长度控制,以及油管压力控制、带压倒扣、对扣等工艺技术的优化应用,形成了关键井控技术推荐方法,保障了工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该工艺克服了常规修井污染储层、影响产能、作业后排液复产困难、废液处理等问题,现场在30口水平井进行了成功应用,恢复气井产能可达每年近5.0×10^(9) m^(3),涵盖油管穿孔、断脱、节流器断脱、变形、砂埋等复杂工况,最高作业压力23 MPa,有效验证了工艺的可靠性,已成为低渗透致密气藏水平井井筒故障治理的一项重要技术,为气田安全经济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水平井 带压修井 井控技术 气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钼蠕变行为的原子级模拟研究
8
作者 倪伟轩 贾丽霞 +4 位作者 豆艳坤 贺新福 曹金利 王东杰 杨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6-676,共11页
钼(Mo)合金因具有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用于高温环境。其中,蠕变性能是高温环境用材料的重要性能之一。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纳米晶Mo的蠕变行为,通过模拟不同晶粒尺寸的纳米晶Mo在不同温度和应力条件下的拉伸蠕变行为,分析... 钼(Mo)合金因具有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用于高温环境。其中,蠕变性能是高温环境用材料的重要性能之一。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纳米晶Mo的蠕变行为,通过模拟不同晶粒尺寸的纳米晶Mo在不同温度和应力条件下的拉伸蠕变行为,分析了晶粒尺寸、施加应力及温度对蠕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应力增加均会加速蠕变过程,同时晶粒尺寸较小时蠕变现象更明显。通过对蠕变过程中的原子位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位错密度和晶粒在蠕变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原子的近邻位置环境会发生变化,这是由空位沿晶界扩散引起的。在本文所采用的模拟条件下,模拟结果表明,Coble蠕变是引起纳米晶Mo变形的主要机制。本文为理解纳米晶Mo在温度条件为800~1400 K下的蠕变机制提供了依据,对于纳米晶Mo在核工业设计中的潜在应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Mo 蠕变行为 分子动力学模拟 晶界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及热处理对核用TiVTaNb难熔高熵合金冲击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殷雪 豆艳坤 +3 位作者 贺新福 靳柯 杨文 徐海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2-460,共9页
难熔高熵合金是由多种难熔元素形成等原子比或近等原子比的多主元合金,由于其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辐照性能,有望作为新型抗辐照结构材料应用于新一代先进核能反应堆系统。本文针对具有强塑性匹配的TiVTaNb高熵合金,... 难熔高熵合金是由多种难熔元素形成等原子比或近等原子比的多主元合金,由于其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辐照性能,有望作为新型抗辐照结构材料应用于新一代先进核能反应堆系统。本文针对具有强塑性匹配的TiVTaNb高熵合金,研究了冷轧及热处理对TiVTaNb难熔高熵合金冲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冷轧及热处理可显著提升合金的冲击性能,均匀态TiVTaNb合金的冲击吸收能为11.92 J,为铸态TiVTaNb合金冲击吸收能(5.15 J)的2.3倍,均匀态TiVTaNb合金的裂纹形成能及裂纹扩展能均提高,分别为铸态TiVTaNb合金的1.33、2.88倍。均匀态合金的冲击断口上出现了明显的纤维区,且剪切唇面积及弯曲程度均明显大于铸态。铸态合金冲击断口上的韧窝小且浅,而均匀态合金断口上的韧窝相对大且深,并且在大韧窝中还分布着许多小韧窝,可更多的耗散冲击能量。铸态及均匀态合金的冲击变形均由位错和孪晶协同主导,但是均匀化后的合金在冲击变形过程中位错密度明显升高,变形孪晶数量增多,为合金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冲击性能改善和抗裂性能增强的主要原因。相关结果将为核反应堆先进结构材料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熔高熵合金 冷轧及热处理 冲击性能 抗裂性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羧甲基纤维素包裹铜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牛奶中诺氟沙星
10
作者 李胜男 胡民康 +3 位作者 秦伯扬 杨文 冯俊 杜海军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1,共8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包覆的铜纳米颗粒(copper nanoparticles,Cu NPs)和碳黑(carbon black,CB)为原料,制备CMC@Cu/CB复合材料,构建检测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X)的高灵敏度电化学传感器。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 以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包覆的铜纳米颗粒(copper nanoparticles,Cu NPs)和碳黑(carbon black,CB)为原料,制备CMC@Cu/CB复合材料,构建检测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X)的高灵敏度电化学传感器。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CMC@Cu/CB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在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表面滴铸复合材料悬浮液,制备CMC@Cu/CB/GCE传感器。结果表明:CMC@Cu/CB/GCE呈均匀分散球状,传感器对NFX具有良好的电流响应,线性范围为0.4~100.0μmol/L,检出限为0.24μmol/L(R_(SN)=3),此外,该修饰电极对实际样品中NFX的测定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对牛奶提取物中NFX的加标回收率为98.8%~112.5%。同时,由于实验过程中原材料价格低廉,传感器的制备成本极低,在实际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诺氟沙星 铜纳米颗粒 羧甲基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传输原理教学中的数学建模
11
作者 姜东滨 任英 +4 位作者 杨文 李亚琼 王祎 段豪剑 张立峰 《中国冶金教育》 2025年第1期64-65,69,共3页
根据冶金传输原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建立数学模型获得不同条件下速度场、温度场、浓度场分布,加深学生对冶金传输原理方程的理解掌握,了解热量传输、动量传输、质量传输行为。学生通过远程登录连接服务器,可以随时随地对模型进行二次开... 根据冶金传输原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建立数学模型获得不同条件下速度场、温度场、浓度场分布,加深学生对冶金传输原理方程的理解掌握,了解热量传输、动量传输、质量传输行为。学生通过远程登录连接服务器,可以随时随地对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建模 传输原理 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柴油顺序输送混油规律模拟
12
作者 刘翠伟 艾丽纳 +4 位作者 杜长慧 聂超飞 杨文 裴业斌 欧维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3,共9页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中的不相容模型,建立甲醇/柴油顺序输送的数值模型,进行甲醇/柴油在3种管径、管长、倾角下不同输送顺序下的数值模拟,并与经验计算值进行对比验证,进而分析总结不同工况条件对混油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管长...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中的不相容模型,建立甲醇/柴油顺序输送的数值模型,进行甲醇/柴油在3种管径、管长、倾角下不同输送顺序下的数值模拟,并与经验计算值进行对比验证,进而分析总结不同工况条件对混油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管长和流速条件下,不同输送顺序下,管径越大管道中产生的混油量越少;在相同管径和流速条件下,管长越长混油量增长速率越快;在相同高差倾角条件下,上坡工况密度大油品前行时产生的混油量更大,轻质油品前行随倾角的增加会抑制混油量的产生;在下坡工况时随倾角的增加混油量会逐渐增加,重质油品后行会产生更多的混油量,因此在甲醇/成品油顺序输送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落差地形的出现。建议在实际运行管道中应尽量采用大管径且密度小的甲醇前行以减少管道中混油量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柴油 数值模拟 顺序输送 混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EP背景下辽宁省民营外贸企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13
作者 杨文 崔凯 《现代营销(下)》 2025年第1期16-18,共3页
RCEP作为当今世界规模较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为成员国间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制度保障。在此背景下,辽宁民营外贸企业既迎来市场扩展、贸易便利化、产业链优化与产业升级、中小企业发展等多重机遇,也面临着规则适应、市场... RCEP作为当今世界规模较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为成员国间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制度保障。在此背景下,辽宁民营外贸企业既迎来市场扩展、贸易便利化、产业链优化与产业升级、中小企业发展等多重机遇,也面临着规则适应、市场竞争加剧、知识产权保护等挑战。通过分析这些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加强RCEP规则的宣讲与培训,加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水平等对策,旨在帮助辽宁民营外贸企业把握RCEP机遇,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辽宁民营外贸企业 机遇 挑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管理标准化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路径研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文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10期181-183,共3页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要求。质量管理标准化作为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规范操作流程、统一技术标准、优化管理体系,实现了质量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本文分...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要求。质量管理标准化作为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规范操作流程、统一技术标准、优化管理体系,实现了质量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本文分析了质量管理标准化在建筑工程关键环节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实施标准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推行信息化与智能化手段等内容。此外,探讨了如何通过标准化手段解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 标准化 建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辐照脆化预测模型建立及验证
15
作者 贾丽霞 王东杰 +2 位作者 贺新福 吴石 杨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35-1645,共11页
奥氏体不锈钢因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是反应堆内重要的结构材料。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奥氏体不锈钢会遭受中子辐照引起微观结构变化,从而导致断裂韧性下降,影响其服役行为。在反应堆延寿时需考虑奥氏体不锈钢的辐照脆化行为,即断裂韧性降... 奥氏体不锈钢因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是反应堆内重要的结构材料。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奥氏体不锈钢会遭受中子辐照引起微观结构变化,从而导致断裂韧性下降,影响其服役行为。在反应堆延寿时需考虑奥氏体不锈钢的辐照脆化行为,即断裂韧性降低行为。辐照后断裂韧性实验数据较少,而辐照后拉伸性能实验数据较多,根据断裂韧性与拉伸性能的关系,可以用辐照后拉伸性能数据实现对辐照后断裂韧性的行为预测。为预测奥氏体不锈钢辐照脆化性能,首先根据辐照硬化和辐照后微观结构信息关联模型,利用辐照后微观结构信息实现对辐照后拉伸屈服应力的预测;再根据辐照硬化和断裂韧性的关联模型,利用辐照前的均匀延伸率、屈服应力/流体应力和断裂韧性,结合拟合获得的辐照后流体应力、均匀延伸率,实现奥氏体不锈钢辐照后断裂韧性预测,即实现对奥氏体不锈钢辐照脆化的预测。通过以上步骤,可基于辐照后微观结构信息直接预测奥氏体不锈钢辐照后的断裂韧性。利用文献中获得的奥氏体不锈钢辐照后微观结构实验数据对辐照后断裂韧性进行预测,断裂韧性预测值与文献中报道的奥氏体不锈钢断裂韧性实验值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辐照后出现的位错环是引起奥氏体不锈钢辐照脆化的主要微观结构。未来可根据实验测得或模拟计算获得的辐照后微观结构信息,实现对奥氏体不锈钢辐照脆化的预测,为反应堆延寿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内构件 奥氏体不锈钢 断裂韧性 辐照脆化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碰撞缺陷数据库的源项对辐照微结构演化影响团簇动力学模拟研究
16
作者 王东杰 潘才富 +3 位作者 吴石 贺新福 豆艳坤 杨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4-1355,共12页
团簇动力学(CD)方法是模拟核材料在高能粒子辐照下微观结构演化的重要方法之一,源项是团簇动力学方法的关键输入。经典CD方法中源项通常采用经验拟合得到,未能充分利用原子尺度获得的初始缺陷信息。随着分子动力学等方法的发展,级联碰... 团簇动力学(CD)方法是模拟核材料在高能粒子辐照下微观结构演化的重要方法之一,源项是团簇动力学方法的关键输入。经典CD方法中源项通常采用经验拟合得到,未能充分利用原子尺度获得的初始缺陷信息。随着分子动力学等方法的发展,级联碰撞缺陷数据库大为丰富,结合初级离位原子(PKA)能谱足以得到更为合理的源项。由于级联碰撞缺陷数据库的能量值数量相对于准连续PKA能谱仍然偏少,本文提出了5种从准连续PKA能谱得到级联能量分立值的抽样算法,并基于团簇动力学方法模拟低剂量中子辐照纯钨实验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动力学 源项 PKA能谱 级联碰撞缺陷数据库 抽样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铁路限界入侵检测方法
17
作者 杨文 胡昊 +2 位作者 李凌志 冯爽 吴浩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8-1343,共16页
当异物侵入铁路界限内,会极大地威胁铁路运营安全及乘客生命财产安全,常见入侵目标有闲杂人员与落石、树枝等,但在铁路复杂开放环境中小尺度与小样本入侵目标识别较难。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聚焦扩散网络的铁路限界异物入侵检... 当异物侵入铁路界限内,会极大地威胁铁路运营安全及乘客生命财产安全,常见入侵目标有闲杂人员与落石、树枝等,但在铁路复杂开放环境中小尺度与小样本入侵目标识别较难。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聚焦扩散网络的铁路限界异物入侵检测方法。首先,针对边端计算设备的算力制约问题,对基准模型的主干网络结构进行了轻量化改进,降低了计算消耗,同时维持了相近的检测精度;其次,提出了特征聚焦扩散金字塔网络,改进基准模型的颈部网络结构,强化了不同层级特征间的有效交互,提升了不同尺度目标识别能力;然后,通过动态检测头对基准模型进行改进,改善了在深度网络中目标细粒度特征信息丢失的情况;最后,通过损失函数的改进,让模型更加注重小样本、难识别类型的目标特征信息,并有效提升在此类情况下的识别能力。针对铁路异物入侵真实样本少的问题,模拟采集大量不同场景的异物入侵数据,构建了数据集。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增加改进模块,本文所提方法的识别准确率持续上升,最终改进模型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4.9%,相比基准模型提高了3.7个百分点。对比多种主流目标检测方法,在小目标识别能力提升最为显著,识别率到达了最高的91.3%。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改进模型在实际复杂铁路环境下能有效识别入侵目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限界入侵 特征聚焦扩散金字塔网络 动态检测头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常样本检测的叶片修复机器人手眼标定优化方法
18
作者 杨文 沙玲 +2 位作者 范狄庆 张海峰 白家宇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3,共13页
为了降低叶片修复机器人视觉系统中随机误差对手眼标定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异常样本检测的手眼标定优化方法。首先,建立手眼矩阵的线性方程,通过奇异值分解(SVD)求解手眼矩阵的初始值;随后,利用初始值对样本进行反演操作,并基于Z-分... 为了降低叶片修复机器人视觉系统中随机误差对手眼标定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异常样本检测的手眼标定优化方法。首先,建立手眼矩阵的线性方程,通过奇异值分解(SVD)求解手眼矩阵的初始值;随后,利用初始值对样本进行反演操作,并基于Z-分数检测和剔除异常样本,以获取更高准确性的手眼矩阵;最后,将得到的手眼矩阵作为优化的初始值,采用单位四元数表示旋转,并使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初始值进一步优化,最终得到手眼矩阵。在搭载双目深度相机的叶片修复机器人上进行了手眼标定实验,通过TCP标定工具获取目标点的真实坐标,利用所提方法得到的手眼矩阵预测坐标与真实坐标的平均欧式距离为0.858mm,且方差稳定在0.1以内。相比其他对比方法,本文方法有效减少了随机误差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Z-分数 LEVENBERG-MARQUARDT 手眼标定 TCP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中心城区城市空间扩展特征识别与未来演化模拟分析
19
作者 官冬杰 李梦丹 +1 位作者 周李磊 杨文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4期133-146,共14页
城市时空演化特征模拟及驱动因素探究,可为区域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基于城市空间扩展判别模式、空间扩展特征测度指标和PLUS模型,探究1980—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的城市扩展模式,分析空间格局变化特征... 城市时空演化特征模拟及驱动因素探究,可为区域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基于城市空间扩展判别模式、空间扩展特征测度指标和PLUS模型,探究1980—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的城市扩展模式,分析空间格局变化特征,预测未来城市扩展趋势并揭示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80—2020年,随着重庆市中心城区各方位扩展分异性缓慢上升,城市破碎化程度加剧,形成“多方向、多扩展翼、多条带”扩展模式,呈现“西快东慢、西南-东北延伸”分布格局;2)1980—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扩展速度和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城市扩展方向由内部和边缘式填充向外部发展,城市形态由逐渐趋于紧凑向逐渐趋于松散、破碎和不规则化分布;3)未来203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仍将向外围扩展,扩展速度有所减缓,扩展方向差异性明显,经济和规划政策因素的影响作用愈发凸显;4)地形、GDP、距水域的距离、距离道路距离和开发区规划是影响重庆市城市扩展快慢的主要驱动力。受地理条件限制,在“多方向、多条带”城市分布格局下,经济、交通、政策为核心的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驱动重庆市中心城区空间扩展的关键。建议未来充分发挥经济战略的动能作用,完善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合作模式,响应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号召,增强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力;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区县间交通路网,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以提升城市空间内部结构,带动区域发展;同时,考虑重庆市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及农耕地保护区域,将市政府生境保护纳入城市未来发展规划中,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统筹环境与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扩展 空间格局 驱动因素 PLUS模型 重庆市中心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低分子肽双重乳液体外模拟消化吸收特性研究
20
作者 郭晓琳 杨文 +6 位作者 林海生 陈忠琴 曹文红 高加龙 谭明堂 章超桦 郑惠娜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3,94,共14页
牡蛎低分子肽(low molecular weight oyster peptides,LOPs)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是存在腥味及易于被胃肠消化液降解的缺陷,采用双重乳液包封LOPs可显著改善其腥味,然而其消化吸收特性相关研究较少。以LOPs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界面性质,采... 牡蛎低分子肽(low molecular weight oyster peptides,LOPs)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是存在腥味及易于被胃肠消化液降解的缺陷,采用双重乳液包封LOPs可显著改善其腥味,然而其消化吸收特性相关研究较少。以LOPs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界面性质,采用W_(1)/O/W_(2)型双重乳液封装LOPs,利用体外模拟消化及单层Cac o-2细胞模型研究LOPs的消化吸收特性。研究结果显示:LOPs具有较好的亲水性但不具有降低油水间界面张力的能力。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LOPs双重乳液平均粒径由最初的(725.5±25.4)nm先增至(944.6±21.8)nm,最后降低为(772.8±21.4)nm;包封率由88.35%逐步降至30.01%;光学显微图像显示,乳液在胃消化模拟阶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聚集,并于肠道消化阶段出现破裂。单层Cac o-2细胞模型的体外模拟吸收实验结果显示,LOPs的转运方式为被动扩散,而LOPs双重乳液的转运机制为外流效应。LOPs双重乳液能有效提高LOPs的生物利用率,对LOPs具有良好的保护与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低分子肽 双重乳液 界面张力 模拟消化 单层Cac o-2细胞模型 吸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