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说的艺术--爱丽丝·门罗访谈录 被引量:20
1
作者 爱丽丝·门罗 珍妮·麦卡洛克 +1 位作者 莫娜·辛普森 杨振同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5-202,共18页
二0一三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于一九三一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温厄姆镇的一个以饲养狐狸和水貂为业的牧场主家庭,自幼酷爱读书,十几岁时开始写作,一九五。年在西安大略大学就读期间发表了第一篇作... 二0一三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于一九三一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温厄姆镇的一个以饲养狐狸和水貂为业的牧场主家庭,自幼酷爱读书,十几岁时开始写作,一九五。年在西安大略大学就读期间发表了第一篇作品,一九六八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一鸣惊人,荣获当年加拿大最高文学奖——加拿大总督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集 加拿大安大略省 访谈录 诺贝尔文学奖 艺术 获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作家·城市
2
作者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杨振同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9-166,共8页
二○一四年十月九日,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利用记忆的艺术激发出了最无法捕捉到的人类的命运,并揭示了德国占领时期的生活世界"。译者以为,除了这些理由外,"生逢其时"、"生逢其地"也... 二○一四年十月九日,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利用记忆的艺术激发出了最无法捕捉到的人类的命运,并揭示了德国占领时期的生活世界"。译者以为,除了这些理由外,"生逢其时"、"生逢其地"也是莫迪亚诺获此殊荣的重要原因。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诺贝尔奖文学评委会选中莫迪亚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亚 生逢其时 帕特里克 人类的命运 诺贝尔文学奖 希区柯克 十九世纪 电影导演 安娜·卡列尼娜 一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贝尔讲座:没有打赢的仗
3
作者 杨振同(译)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0-178,196,共10页
我并不是孤立地站在这领奖台上……我的周围都是声音,成百个声音。这些声音从我童年时代起就一直伴随我左右。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我们喜欢在外面疯玩儿,但到了晚上,劳累了一天的村妇们就在她们的小屋旁边放上长板凳,聚在一起,她们的... 我并不是孤立地站在这领奖台上……我的周围都是声音,成百个声音。这些声音从我童年时代起就一直伴随我左右。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我们喜欢在外面疯玩儿,但到了晚上,劳累了一天的村妇们就在她们的小屋旁边放上长板凳,聚在一起,她们的声音就像磁铁一样把我们吸引了过去。她们这些人哪一个也没有男人,没有父亲,没有兄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不记得我们村子里有男人:战争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俄罗斯人 苏联人 受苦受难 对我说 医护兵 我爱 转瞬之间 知识分子家庭 一个女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