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TAG-1与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纳冬梅
胡继良
文艳红
杨振九
孙强
林文娟
-
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神经科
广东省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 南山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9期12-14,共3页
-
基金
广东省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002174)
-
文摘
目的研究微环境蛋白TAG-1与神经干细胞分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干细胞中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并过表达TAG-1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神经干细胞中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中过表达TAG-1以后,干性相关基因nestin和转录因子SOX2(SRY-box2)表达降低,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微管蛋白βⅢ(neuronal classⅢβ-Tubulin,Tuj1)和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升高。结论 TAG-1可能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其分子调节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关键词
TAG-1
神经干细胞
分化
-
Keywords
TAG-1
Neural stem ceils
Differentiation
-
分类号
R394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
-
题名仿真三维虚拟支架技术在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罗杰
杨振九
王皓
廖煜君
吴剑煌
张朋
-
机构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241-244,共4页
-
基金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基金资助课题(JCYJ2013040215227278)
-
文摘
目的探讨仿真三维虚拟支架技术在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动脉狭窄支架介入治疗患者34例,分为2组。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3D-DSA)组2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2.5岁;通过3D-DSA重建方法,确定脑动脉狭窄的程度和部位,运用虚拟支架血管分析程序,得到脑动脉狭窄的虚拟支架数据参数,并指导血管内治疗。对照组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4.3岁;采用普通脑血管造影指导血管内治疗。结果与普通DSA相比,3D-DSA重建图像能够多角度清晰地观察和显示脑动脉狭窄的部位、形态、狭窄程度;以虚拟支架技术的数据参数为依据,选择相应型号的支架行介入治疗效果更满意。结论 3D-DSA虚拟支架技术对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有指导价值,便于施术者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支架。
-
关键词
脑动脉狭窄
虚拟支架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支架
-
Keywords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virtual stenting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stent
-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5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孙强
纳冬梅
徐菲
魏强国
杨振九
-
机构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
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3期145-145,共1页
-
文摘
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0月53例CVST患者的病因和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完全康复,主要病症和临床症状基本消失,MRV显示静脉窦完全再通;15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减轻,MRV显示静脉窦部分再通,有部分阻塞;死亡6例。结论:CVST的差异性很大,应及时行头颅CT、MRI、MRV或DSA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
关键词
脑静脉窦
血栓形成
早期诊断和治疗
-
分类号
R743.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