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气顶吹自热炉熔池内速度场温度场数值模型
1
作者 杨慧振 姚刚 +2 位作者 王华 蔡乔方 彭世恒 《有色金属》 CSCD 1998年第1期63-66,共4页
结合我国引进氧气顶吹自热熔炼技术处理二次铜精矿直接生产粗铜的实际,探讨纯氧自热熔炼熔化机理。在冷态模型试验和热态试生产的基础上,建立了氧气顶吹自热炉内高温熔体的速度场和温度场数值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 结合我国引进氧气顶吹自热熔炼技术处理二次铜精矿直接生产粗铜的实际,探讨纯氧自热熔炼熔化机理。在冷态模型试验和热态试生产的基础上,建立了氧气顶吹自热炉内高温熔体的速度场和温度场数值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此模型可以用于指导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热熔炼 速度场 温度场 数值模型 炼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铜富氧吹炼工艺的模型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扣根 洪新 +2 位作者 杨慧振 蔡乔方 俱拴霞 《有色金属》 CSCD 1999年第2期42-46,共5页
开发了铜转炉富氧吹炼冰铜过程的动态物料和能量控制模型及富氧吹炼节能模型,分析计算富氧浓度对物料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并预测富氧对转炉烟气在生成量、吹炼时间、冷料加入量的影响情况,结果与实践生产数据吻合较好.根据开发的模型... 开发了铜转炉富氧吹炼冰铜过程的动态物料和能量控制模型及富氧吹炼节能模型,分析计算富氧浓度对物料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并预测富氧对转炉烟气在生成量、吹炼时间、冷料加入量的影响情况,结果与实践生产数据吻合较好.根据开发的模型,可以进一步利用计算机模拟和仿真实际生产,优化富氧吹炼工艺参数,并寻求最佳富氧浓度,指导冰铜富氧吹炼生产的操作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铜 富氧吹炼 模型 火法冶金 炼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复分解法由天青石制备碳酸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雯 朱云 杨慧振 《有色金属》 CSCD 2000年第2期68-71,共4页
提出还原-复分解法制备碳酸锶的新工艺。分析了还原剂、温度和时间对锶浸出率的影响,研究了氯化锶溶液中脱除杂质的方法和效果。
关键词 天青石 还原-复分解法 碳酸锶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吹炼风口区炉衬蚀损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震 缪兴义 +5 位作者 张隽 王勇 杨慧振 郭森魁 朱祖泽 何蔼平 《有色金属》 CSCD 2000年第2期53-56,共4页
冰钢转炉在吹炼过程中风口区及风口上方区域炉衬蚀损严重,其蚀损状况决定炉寿高低。通过对富氧吹炼前后被腐蚀镁砖样的X射线衍射分析和光学显微分析表明,富氧吹炼前风口区以金属Cu沿耐火砖裂缝与毛细孔侵染为主,风口上方区域则以... 冰钢转炉在吹炼过程中风口区及风口上方区域炉衬蚀损严重,其蚀损状况决定炉寿高低。通过对富氧吹炼前后被腐蚀镁砖样的X射线衍射分析和光学显微分析表明,富氧吹炼前风口区以金属Cu沿耐火砖裂缝与毛细孔侵染为主,风口上方区域则以Cu_2S为主,伴有少量的金属Cu和Fe_3O_4。而采用富氧后均为以金属Cu为主,伴有少量的Cu_2S和Fe_3O_4。风口上方区域炉衬被侵蚀的状况有明显减轻。研究还表明吹炼的热力学条件和流体力学因素对炉衬的蚀损有影响。 研究结果为富氧吹炼条件下改进炉衬结构、工艺操作和提高炉寿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在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上述部位改用镍铬砖后,炉寿提高到400炉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富氧吹炼 炉衬缺损 炼风 风口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