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DM网节点单元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怿菲 毛智礼 +1 位作者 方强 曾平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29,共3页
针对WDM光网中各种硬件故障,采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讨论了一种分布式节点单元监测技术,并给出了主要的监测管理信息模型。
关键词 WDM 节点单元 信息模型 故障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图像特征的图像分类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怿菲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14期81-82,86,共3页
图像分类是色域匹配的关键环节,不同类型的图像采用不同的匹配方法。针对如何有效分类图像,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像特征的图像分类算法。首先建立图像颜色的三个通道特征统计模型和基于空间灰度级的纹理统计、边缘特征的统计模型,然后根据... 图像分类是色域匹配的关键环节,不同类型的图像采用不同的匹配方法。针对如何有效分类图像,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像特征的图像分类算法。首先建立图像颜色的三个通道特征统计模型和基于空间灰度级的纹理统计、边缘特征的统计模型,然后根据模型计算出图像的三类特征值,利用特征统计评判和神经网络技术分析计算数据,最后得出图像类型。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有较高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特征 图像分类 颜色 纹理 边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网监测系统的GIS模块实现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怿菲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35,共3页
主要研究了GIS技术在光缆网络监测系统中的应用。针对系统GIS模块实现中的三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图形、属性数据分开独立存储管理同时通过图元ID值建立关联的数据管理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类数据双向查询的模型,最后讨论了故障点地理... 主要研究了GIS技术在光缆网络监测系统中的应用。针对系统GIS模块实现中的三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图形、属性数据分开独立存储管理同时通过图元ID值建立关联的数据管理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类数据双向查询的模型,最后讨论了故障点地理位置的映射标注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缆网络 监测 GIS(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PC的扭振信号测量系统实现研究
4
作者 杨怿菲 唐小华 王花朋 《电子科技》 2009年第2期14-17,共4页
提出一种用SOPC技术实现轴系扭振测量的方案。在分析轴系扭振测量原理的基础上,采用软硬件协同设计思想,选用Altera公司的NIOSⅡ嵌入式CPU制作硬件电路开发板。设计了FPGA硬件模块和用户自定义Avalon流模式采集输入控制器模块。实现了... 提出一种用SOPC技术实现轴系扭振测量的方案。在分析轴系扭振测量原理的基础上,采用软硬件协同设计思想,选用Altera公司的NIOSⅡ嵌入式CPU制作硬件电路开发板。设计了FPGA硬件模块和用户自定义Avalon流模式采集输入控制器模块。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计算、数据发送及LCD显示控制等程序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PC 扭振测量 FPGA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怿菲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9-42,共4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电子设备电磁干扰的控制问题,通过实例讨论了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并在器件选用、滤波、屏蔽、布线和接地等几方面对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电子设备 电磁兼容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网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杨怿菲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9-21,37,共4页
针对光网运营中断纤故障发生概率较大的问题,设计研制了光网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由监测中心和若干监测站及数据通信网组成。介绍了系统结构和工作流程,详细讨论了系统软件GIS模块和数据通信模块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光网 监测 系统结构 GIS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隔离器结构设计与实验性能测试(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田燕宁 方强 +3 位作者 王永昌 孙爱晶 杨怿菲 牛建卫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46,共4页
提出一种功能复用光隔离器设计方案。在传统光隔离器中加入了透镜对,两透镜间拥有一个相邻共焦面,具有空间光交叉功能,能实现功能复用光隔离器输入输出多尾纤之间的对应耦合;二者结合组成空间复用功能系统,使光隔离器具有功能复用的作... 提出一种功能复用光隔离器设计方案。在传统光隔离器中加入了透镜对,两透镜间拥有一个相邻共焦面,具有空间光交叉功能,能实现功能复用光隔离器输入输出多尾纤之间的对应耦合;二者结合组成空间复用功能系统,使光隔离器具有功能复用的作用。该光隔离器的主要性能测量结果表明,所设计的1550nm双通道功能复用光隔离器两个通道的插入损耗分别为0.43dB和0.31dB,隔离度分别为43dB和40dB,两个功能隔离器之间的串扰都大于60dB,达到了隔离器需要满足的性能指标,在低插损、高隔离的基础上具有功能复用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隔离器 双尾纤 隔离度 插入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易于实现的电磁兼容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尚建荣 杨怿菲 徐静萍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84,共3页
针对车辆电磁兼容性问题,研究了不同方位接地与不接地时电磁波照射车辆时表面电流分布,得出接地后最大表面电流均有一定程度降低,对于高斯脉冲入射方向与车轴成30°角时,垂直面内接地后电流强度由111.57 A/m降为17.322 A/m,水平面... 针对车辆电磁兼容性问题,研究了不同方位接地与不接地时电磁波照射车辆时表面电流分布,得出接地后最大表面电流均有一定程度降低,对于高斯脉冲入射方向与车轴成30°角时,垂直面内接地后电流强度由111.57 A/m降为17.322 A/m,水平面内接地后电流强度由22.566 A/m降为11.458 A/m。测试结果表明:接地是降低车辆表面电流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提高车辆在高威胁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表面电流 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源并行化算法的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薇薇 杨怿菲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115,共5页
针对在绘制具有真实感的图形中光照处理模块串行处理速度慢的问题,提出多光源光照算法的并行化,采用负载均衡的并行策略,重新优化计算模型,单独计算环境光、散射光、镜面光及衰减因子后叠加在一起。计算不同的PE(处理单元)个数使用了不... 针对在绘制具有真实感的图形中光照处理模块串行处理速度慢的问题,提出多光源光照算法的并行化,采用负载均衡的并行策略,重新优化计算模型,单独计算环境光、散射光、镜面光及衰减因子后叠加在一起。计算不同的PE(处理单元)个数使用了不同的分配方案来提高处理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将多光源光照算法并行化,可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多核处理器的处理能力,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源 并行化 真实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宽带梳状线电调滤波器的设计
10
作者 张薇薇 杨怿菲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6-148,153,共4页
提出了一种宽带梳妆线电调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采用四阶变容管加载终端短路式,滤波器输入端配有单级自偏中放电路,在带内起伏较小且在频率低端的损耗也较小。经过测试表明,该滤波器的工作频段为668.6 MHz^1 300 MHz,插损小于6 dB,3 dB带... 提出了一种宽带梳妆线电调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采用四阶变容管加载终端短路式,滤波器输入端配有单级自偏中放电路,在带内起伏较小且在频率低端的损耗也较小。经过测试表明,该滤波器的工作频段为668.6 MHz^1 300 MHz,插损小于6 dB,3 dB带宽小于5%,矩形系数为5时,阻带抑制为4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调滤波器 梳状线 变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参数法的车载天线耦合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怿菲 朱瑛 刘尔雅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65,共4页
为研究车载天线系统电磁兼容性,在ANSA软件中建立全尺寸装甲车辆电磁仿真简化模型。基于广义S参数理论,给出收发天线间的电磁耦合度表达式。利用CST仿真分析了理想导体平面上收发天线对、装甲车辆车载收发天线间两种电磁耦合度。结果表... 为研究车载天线系统电磁兼容性,在ANSA软件中建立全尺寸装甲车辆电磁仿真简化模型。基于广义S参数理论,给出收发天线间的电磁耦合度表达式。利用CST仿真分析了理想导体平面上收发天线对、装甲车辆车载收发天线间两种电磁耦合度。结果表明,天线间距减小,车载天线间的耦合度非线性变化,但基本呈增加趋势。收发天线工作于谐振频率62.5 MHz时,电磁耦合度最小,谐振频率附近出现两个电磁耦合度最大峰值。发射天线的3次谐波与接收天线的电磁耦合度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天线 耦合度 电磁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