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IFT算法的大场景视频拼接算法及优化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思燕 贺国旗 刘如意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86-291,共6页
目前大量的由独立视频设备获取的小场景视频信息难以满足大场景下信息处理的要求,而通过多设备人工查阅的方式又存在效率低下、信息冗余和碎片化等问题。文中研究了大场景视频拼接技术,利用SIFT算法的尺度不变特性对关键点进行特征匹配... 目前大量的由独立视频设备获取的小场景视频信息难以满足大场景下信息处理的要求,而通过多设备人工查阅的方式又存在效率低下、信息冗余和碎片化等问题。文中研究了大场景视频拼接技术,利用SIFT算法的尺度不变特性对关键点进行特征匹配,通过仿射矩阵变形完成对图像的拼接工作。在此过程中,对传统的SIFT拼接算法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主要是基于距离的优化算法来完善视频拼接的效果;对SIFT特征点匹配、加权优化算法、关键帧提取的技术等进行并行加速,以提高拼接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方法能更好地提取视频中的关键信息,以实现更好的视频拼接效果。在视觉效果上,所提方法得到的拼接结果中不存在传统方法出现的两幅图像的交接线。此外,在MATLAB环境下分别对关键点检测和拼接部分进行了加速优化,优化后的关键点检测效率提高了约20%,拼接部分的效率提高了将近57%。在C++环境下,关键点的检测效率提升了14%,拼接部分的检测效率提升了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拼接 SIFT特征点匹配 加权优化算法 关键帧 并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高阶图模型与蚁群优化的图像匹配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思燕 曹文灿 李世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9-164,共6页
图像匹配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针对基于图结构模型的图像匹配方法,研究了图模型框架的建立方法以及二阶约束和高阶约束下的图匹配算法框架.为了克服传统的求驻点的优化方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不足,采用蚁群算法优化目标... 图像匹配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针对基于图结构模型的图像匹配方法,研究了图模型框架的建立方法以及二阶约束和高阶约束下的图匹配算法框架.为了克服传统的求驻点的优化方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不足,采用蚁群算法优化目标函数,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高阶图匹配方法.该算法使用张量值计算启发因子提供先验知识,然后根据启发因子和信息素计算转移概率,最后利用搜索到的解对信息素进行局部更新和全局更新.实验表明,该算法能获得比较高的匹配精度,并且在形变噪声、外点和视角变化等因素的干扰下仍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匹配 蚁群算法 高阶图匹配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HT的多目标检测自适应终止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思燕 贺国旗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6-535,共10页
针对广义霍夫变换(Generalized Hough transform,GHT)在多目标检测时存在的难以自适应终止的问题,提出基于霍夫空间局部峰值变化率的GHT多目标检测自适应终止算法。该算法主要依据待检测图像的霍夫空间中目标区域的局部峰值之间差异较小... 针对广义霍夫变换(Generalized Hough transform,GHT)在多目标检测时存在的难以自适应终止的问题,提出基于霍夫空间局部峰值变化率的GHT多目标检测自适应终止算法。该算法主要依据待检测图像的霍夫空间中目标区域的局部峰值之间差异较小,而有目标区域与无目标区域的局部峰值之间差异较大的规律,使得GHT类算法可以自适应终止。该算法的主要步骤为:首先通过GHT算法获得目标在原始图像中的累计匹配分布,并对分布结果进行降序排序,再根据累计峰值的平均变化率自适应地检测出多个目标识别结果,并终止算法。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算法,该算法在没有明显增加算法复杂度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图像中存在的多目标信息,并且能够实现多目标检测算法的自适应终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霍夫变换 多目标检测 霍夫空间 峰值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点标记技术在恶意代码分析中的应用
4
作者 杨思燕 归达伟 杨元柱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76-80,共5页
利用虚拟机技术对恶意代码进行动态分析的方法成为目前安全领域研究的重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理论方面,而相关的应用较少。提出以基于全系统模拟器QEMU作为监控平台,通过编写远程控制模块,对目标程序进行动态的实时分析,提... 利用虚拟机技术对恶意代码进行动态分析的方法成为目前安全领域研究的重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理论方面,而相关的应用较少。提出以基于全系统模拟器QEMU作为监控平台,通过编写远程控制模块,对目标程序进行动态的实时分析,提取出目标程序的API调用序列以及对应的参数信息,并利用污点标记技术对产生的数据进行关联,有效地提取出目标代码的行为特征,给判断未知程序是否为恶意代码提供了依据。实验表明,相比同类工具,自动分析平台具有更好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代码 行为监控 QEMU 动态污点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Clinux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架构 被引量:21
5
作者 苗启广 魏乐 +1 位作者 王宝树 杨思燕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6期881-883,共3页
介绍了嵌入式Linux系统的背景、现状,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基于uClinux的嵌入式系统的架构方案。针 对目前嵌入式软件开发进度缓慢的现状,提出了一个基于uClinux的软件快速开发方案,并展示了一个利用PC 机模拟嵌入式环境快速开发具体应用的... 介绍了嵌入式Linux系统的背景、现状,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基于uClinux的嵌入式系统的架构方案。针 对目前嵌入式软件开发进度缓慢的现状,提出了一个基于uClinux的软件快速开发方案,并展示了一个利用PC 机模拟嵌入式环境快速开发具体应用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LINUX 嵌入式 LINUX系统 软件开发架构 MICROWINDOW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nux的ATM 网卡驱动程序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4
6
作者 苗启广 杨思燕 +1 位作者 王宝树 刘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5-56,177,共3页
简要介绍了基于IDT77211芯片的ATM网卡的基本硬件结构,分析了Linux下网络驱动程序的体系结构。着重论述了Linux下ATM网卡驱动程序的基本软件模块以及驱动程序的加载模式。最后给出了驱动软件的测试结果。
关键词 LINUX操作系统 ATM驱动程序 网络接口卡 CIPOA 中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化疗病人心理失衡原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 被引量:76
7
作者 李玉英 杨思燕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5期49-50,共2页
恶性肿瘤化疗病人对自身所患疾病和对化疗所致的毒性反应产生恐惧 ,以及文化休克和角色改变 ,引起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而导致心理失衡 ,通过心理护理使病人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正确认识疾病和化疗 ,尽快适应环境和病人角色 ,以稳定情绪 。
关键词 肿瘤 化疗病人 心理失衡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军用地图控件的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苗启广 杨思燕 +1 位作者 王宝树 刘磊 《电光与控制》 2003年第3期56-60,共5页
GIS在现代军事、国防和现代工业中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地图在现代战争和工业应用中也是非常重要 ,而控件技术是现在发展迅猛的新技术。本文根据笔者开发军用地图控件的实践 ,主要介绍了将GIS技术应用到军事地图领域、设计军用地图控件的... GIS在现代军事、国防和现代工业中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地图在现代战争和工业应用中也是非常重要 ,而控件技术是现在发展迅猛的新技术。本文根据笔者开发军用地图控件的实践 ,主要介绍了将GIS技术应用到军事地图领域、设计军用地图控件的一种方案。同时 ,分析了军用电子地图的功能 ,讨论了研究军用电子地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地图控件 莫卡托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OS环境下PCI设备通用驱动程序设计
9
作者 苗启广 杨思燕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4年第7期89-92,共4页
本文介绍了PCI设备的基本硬件特性 ,提出了在PSOS环境下PCI设备驱动程序的基本结构 。
关键词 程序设计 设备驱动程序 PSOS PCI设备 图形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环境视野下微生物研究现状浅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秋瑜 杨思燕 +2 位作者 刘小虎 刘毅 刘晖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年第6期79-85,共7页
构建一个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建成环境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建筑环境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就是通过研究建筑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通过设计改善微生物群落质量,使其更有利于人体健康。运用文献综... 构建一个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建成环境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建筑环境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就是通过研究建筑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通过设计改善微生物群落质量,使其更有利于人体健康。运用文献综述法和比较分析归纳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的最新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指出建筑环境对微生物组成与分布的影响路径和建筑环境微生物学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一、探索环境微生物对建筑与城市环境健康的影响机制;二、研究建筑和城市居住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分布的时空特征,建立环境微生物维度的建筑分类体系;三、提供使用者在建筑室内环境中的健康"路线图",从而通过调控室内环境的设计要素,降低和控制使用者的健康风险。得出以下结论:当前研究存在深度不够、侧重于环境数据分析和多学科综合研究薄弱等问题,最终未来的研究将呈现出从定性分析向定量模拟方向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环境微生物学 建筑设计决策 微生物群落 健康建筑 城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