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高校科研评价的思考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忠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3-156,共4页
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普遍推行以科研业绩点和科研成果数量为核心的计量评价方法,主要用以评价高水平的自然科学成果。虽然具有简单易行和便于操作的优点,但如果将其简单套用和无限扩大,在实施中不仅会严重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还会引发... 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普遍推行以科研业绩点和科研成果数量为核心的计量评价方法,主要用以评价高水平的自然科学成果。虽然具有简单易行和便于操作的优点,但如果将其简单套用和无限扩大,在实施中不仅会严重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还会引发部分教师急功近利和单打独斗的行为,造成学科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因此,根据事物同类可比的原则,结合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学科的不同门类、研究者的不同年龄阶段和职称层次特点,针对研究内容、性质、目标与任务等各方面的差异,赋予各类科研工作以不同的评价内涵和要求,采用分类分层评价方法,适度淡化科研评价激励的约束功能,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学研究 自然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科学”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一般地方高校的科研定位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忠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6-98,共3页
在“大科学”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一般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科研条件,根据教学与地方经济的实际需要,将科研重点定位在把最新学术成果向教学内容的转化上,广泛开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学研究;定位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长链的中下游... 在“大科学”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一般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科研条件,根据教学与地方经济的实际需要,将科研重点定位在把最新学术成果向教学内容的转化上,广泛开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学研究;定位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长链的中下游,突出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定位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与地方科技文化事业的结合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科学 大众教育 一般地方高校 科学研究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忠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82,共5页
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不仅在于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区域根植性和公共属性、科技资源的系统性和共享性等,使其区域统筹共享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基础;而且在于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西安地区中央与地方、军用与民... 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不仅在于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区域根植性和公共属性、科技资源的系统性和共享性等,使其区域统筹共享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基础;而且在于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西安地区中央与地方、军用与民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条块、部门单位分割壁垒,实现区域科技资源在区域层面的有效流动、整合和共享,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变区内科技资源优势存量为科技与经济增量。为了实现通过建设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建成强区富民的创新型区域的根本目标,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以军民结合促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内军工科技资源;以统筹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为重点,全面带动和优化区域科技资源,提高综合利用区域科技资源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国家科技 统筹科技资源 改革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研分类评价探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忠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4,20,共7页
应按照事物同类可比原则,针对科学研究中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等不同类型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门类在研究内容与性质、目的与任务等各方面的差异,赋予各类科研工作不同的评价内涵和... 应按照事物同类可比原则,针对科学研究中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等不同类型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门类在研究内容与性质、目的与任务等各方面的差异,赋予各类科研工作不同的评价内涵和要求,建立健全高校科研分类、分学科评价的制度保障体系和差异化的评价体系。并适度淡化科研评价激励约束功能,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学研究 分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及其建设原则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忠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46,共5页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不仅在创新要素构成的层次与边界,而且在创新活动的功能与定位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两者又在诸多方面存在一致性联系和互融互动性的联系。从而决定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不仅在创新要素构成的层次与边界,而且在创新活动的功能与定位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两者又在诸多方面存在一致性联系和互融互动性的联系。从而决定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效益最大化原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天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机制体制改革探索和创新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忠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48-52,共5页
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科技资源最为丰裕的地区之一,但区内科技资源占有主体和创新实力存在国家强、地方弱,军工强、民用弱,高校科研院所强、企业弱等显著特征。以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为契机,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 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科技资源最为丰裕的地区之一,但区内科技资源占有主体和创新实力存在国家强、地方弱,军工强、民用弱,高校科研院所强、企业弱等显著特征。以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为契机,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统筹科技资源成功的经验,强化科技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探索科技资源流动共享机制、军民结合和科技互动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利用和对接强大的军工科技资源,制定科技人员评价考核激励政策,大力开展制度创新,逐步解决统筹科技资源的深层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关中-天水经济区 科技资源 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 体制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技产业要参与社会经济大循环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忠泰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2年第6期81-82,共2页
我国高校科技产业要进一步快速发展 ,并实现与高校教学、科研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必须走出校园 ,参与社会经济大循环 ,实现高校科技产业的社会化。
关键词 高校 科技产业 大学科技企业 社会化 体制改革 产学研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关中高新带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忠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4年第4期32-35,共4页
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关中地区及其已建成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东部开发时期深圳在沿海开放时的地位和作用、上海在沿江开放时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类似,也具有率先发展的区位优势、政治经济优势及科教... 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关中地区及其已建成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东部开发时期深圳在沿海开放时的地位和作用、上海在沿江开放时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类似,也具有率先发展的区位优势、政治经济优势及科教与高科技产业优势,并对推动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驱动和示范引导作用。因此,按照国家《"十五"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中提出的西部大开发要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重点开发的战略要求,应把关中高新带建成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西部大开发 重点区域 陕西关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对称现象的深层原因——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忠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3-145,共3页
以陕西为代表的我国不少地区严重存在着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对称的现象。对此,人们从体制、资金、人才等多方面找了不少原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收效甚微。其根本症结原本在于陕西等地科技知识生产的性质来源和成果结构本身有问题,科技... 以陕西为代表的我国不少地区严重存在着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对称的现象。对此,人们从体制、资金、人才等多方面找了不少原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收效甚微。其根本症结原本在于陕西等地科技知识生产的性质来源和成果结构本身有问题,科技相对优势实际上是远离生产实际的基础研究成果(论文)的优势和壮国威型的国防科技的优势,这些成果和优势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很难也不可能转化为当地的经济实力的。问题的关键是要改善科技知识生产的类型和结构,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国防科技 技术创新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科技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忠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9-34,共6页
陕西具有显著的科技教育优势,但经济发展却严重滞后,科教优势始终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其内在原因在于陕西科技知识生产的性质来源和成果结构本身有问题,科技优势实际上是远离生产实际的基础研究成果(论文)的优势、壮国威型的国防科技优... 陕西具有显著的科技教育优势,但经济发展却严重滞后,科教优势始终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其内在原因在于陕西科技知识生产的性质来源和成果结构本身有问题,科技优势实际上是远离生产实际的基础研究成果(论文)的优势、壮国威型的国防科技优势和高校人才资源优势,这些成果和优势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很难也不可能转化为当地的经济实力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改善科技知识生产的类型和结构,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加大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力度,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上下游顺畅的互动与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科技优势 经济优势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型小企业的创办模式及发展条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忠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7-59,共3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适应现代科技生产一体化发展规律的要求,科技型小企业得到迅猛发展.相当多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大力创办科技小企业,在实践中形成了大学衍生模式、园区孵化模式、科研机构转制模式、... 20世纪70年代以来,适应现代科技生产一体化发展规律的要求,科技型小企业得到迅猛发展.相当多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大力创办科技小企业,在实践中形成了大学衍生模式、园区孵化模式、科研机构转制模式、大型企业派生模式和自主创业等5种模式.政府及社会各方面,要努力创造适应科技型小企业发展特殊要求的条件,推动其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小企业 创办模式 发展条件 科技生产一体化 自主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立依托关中高新带驱动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忠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1,共5页
本文论述了确立依托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驱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制约关中高新带发展的“瓶颈”约束,提出了面向西部大开发推进关中高新带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发展战略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 西部大开发 陕西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关中高新带驱动作用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忠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0-53,共4页
依靠高科技产业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当今国內外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治隽斯?中高新带具有的优势与驱动途径,提出了强化关中高新带驱动作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 西部大开发 关中高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陕区域自主创新路径和模式选择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忠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0-34,共5页
陕西、四川两省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着区域科技与区域经济、地方科技与国家科技、中心城与其它地市科技布局、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非平衡性的特征和内在缺陷。其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应充分利用国家科技优势,选择区域自主创... 陕西、四川两省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着区域科技与区域经济、地方科技与国家科技、中心城与其它地市科技布局、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非平衡性的特征和内在缺陷。其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应充分利用国家科技优势,选择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正向路径";重视富有地域特色的原始创新,着重开展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四川 自主创新 区域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差异的陕西区域创新体系完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忠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4-57,共4页
虽然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在诸多方面存在一致性和互融互动性的联系,但其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不仅在创新要素构成的层次与边界,而且在创新活动的功能与定位等方面都与国家创新系统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陕西区域创新体系却... 虽然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在诸多方面存在一致性和互融互动性的联系,但其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不仅在创新要素构成的层次与边界,而且在创新活动的功能与定位等方面都与国家创新系统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陕西区域创新体系却存在着简单对应和复制国家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缺乏互融互动和区域内空间布局不均衡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陕西区域创新效益的提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高新带深化带动西部大开发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忠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78,共4页
依靠高新技术产业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当今国内外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带动西部大开发的内在要求。西部重点经济带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和较好的技术创新基础,已逐步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陕西关中和成—绵—渝两条高... 依靠高新技术产业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当今国内外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带动西部大开发的内在要求。西部重点经济带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和较好的技术创新基础,已逐步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陕西关中和成—绵—渝两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对推动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发挥了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出应确立依托西部高新带深化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新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 成-绵-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 西部大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知识商品的特殊性
17
作者 杨忠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知识商品 特殊性 存在形态 使用价值 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的几个误区
18
作者 杨忠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目前,人们对企业技术创新还存在着单纯从技术角度理解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当成技术的创新和重大企业轻小企业,忽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以及片面理解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化,忽视企业之外科技力量吸收等三个方面的认识误区。这些思想... 目前,人们对企业技术创新还存在着单纯从技术角度理解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当成技术的创新和重大企业轻小企业,忽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以及片面理解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化,忽视企业之外科技力量吸收等三个方面的认识误区。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已严重束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 认识误区 创新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科技创新演进脉络和战略进路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忠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6,共9页
本文在梳理总结改革开放40年科技创新演进脉络的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战略进路要以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思想为指导,依靠科技创新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从"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的战略转变;以科技惠... 本文在梳理总结改革开放40年科技创新演进脉络的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战略进路要以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思想为指导,依靠科技创新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从"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的战略转变;以科技惠民论的思想为导向,实现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和为了人的发展;以坚持"国家为主导、地方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系统推进的思想为指导,调整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以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的思想为导向,建立更加开放包容宽松的创新型生态系统,使他们"名利双收";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方向,做好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切实加强原始创新;以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创新新引擎"点火系"的思想为指导,突破体制机制藩篱,促进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世界科技强国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高校科研奖励过度问题研究——知识发展流程视角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忠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3-119,共7页
从70所公立样本高校“科研奖励办法”政策文本内容及其7类16种奖项共计651频次计量结果发现:科研成果尤其是学术论文是奖励对象的重点;奖励对象多少与样本高校类型和层次呈反方向变化;各类型高校对ESI高被引论文等特别是教学型高校对各... 从70所公立样本高校“科研奖励办法”政策文本内容及其7类16种奖项共计651频次计量结果发现:科研成果尤其是学术论文是奖励对象的重点;奖励对象多少与样本高校类型和层次呈反方向变化;各类型高校对ESI高被引论文等特别是教学型高校对各个等级科研项目存在严重的重复奖;科研项目奖励金额大小与高校类型和层次也呈反方向变化,一些教学型高校对各级科研项目奖励金额往往存在大于或等于科研项目经费本身等极不合理的现象。公立高校的科研奖励和奖励过度违背科研劳动及知识发展流程理论。最后提出对策:提高保健层,试行年薪制;保障基本承认层,提高声誉奖;完善和规范提高层与特别奖励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高校 科研奖励 科研劳动 知识发展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