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赫兹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现状
1
作者 郭缘森 陈利刚 +6 位作者 颜识涵 付颖 邱付成 杨忠波 张明焜 汤明杰 王化斌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2-656,共15页
近年来,太赫兹(Terahertz,THz)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发展迅速。科技工作者利用THz技术在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及生物个体等层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为生物医学研究和诊疗提供了新视角和手段。作者从THz光谱检测、成像... 近年来,太赫兹(Terahertz,THz)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发展迅速。科技工作者利用THz技术在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及生物个体等层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为生物医学研究和诊疗提供了新视角和手段。作者从THz光谱检测、成像及生物效应三个方面总结了THz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THz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生物医学应用 光谱 成像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水事故下锆合金包壳塑性变形及失效行为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育峰 崔怡然 杨忠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08-317,共10页
锆合金是目前轻水堆广泛使用的燃料元件包壳材料,失水事故(LOCA)下燃料包壳的性能是目前国内外科学家广泛关注的重点。随着更高的燃耗要求和国产锆合金的推广,国产锆合金在高燃耗下的LOCA中的塑性变形及失效性能成为当前重点关注的方向... 锆合金是目前轻水堆广泛使用的燃料元件包壳材料,失水事故(LOCA)下燃料包壳的性能是目前国内外科学家广泛关注的重点。随着更高的燃耗要求和国产锆合金的推广,国产锆合金在高燃耗下的LOCA中的塑性变形及失效性能成为当前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对LOCA工况下锆合金塑性变形及失效行为的重要研究成果,总结了锆合金的氧化、氢化、脆化过程,及温度、应力、合金元素、预氧化、预氢化、淬火温度等因素对LOCA工况下锆合金塑性变形及失效的影响,讨论了塑性变形失效的微观机制,提出了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水事故 燃料元件包壳 锆合金 塑性变形 二次氢化 氧化 淬火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的近场超空间分辨指纹光谱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忠波 王化斌 +7 位作者 彭晓昱 施长城 夏良平 汤明杰 常天英 魏东山 杜春雷 崔洪亮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8,共12页
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的近场超空间分辨指纹光谱技术在分子识别及组分鉴别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扫描探针显微技术与不同的光谱联合使用,发展出了不同的具有纳米级分辨的指纹光谱技术,其中包括针尖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纳米级分辨率... 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的近场超空间分辨指纹光谱技术在分子识别及组分鉴别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扫描探针显微技术与不同的光谱联合使用,发展出了不同的具有纳米级分辨的指纹光谱技术,其中包括针尖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纳米级分辨率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及散射式的扫描近场太赫兹光谱技术.这三种散射式的扫描近场光学显微技术在实现方式上有所不同,在近场指纹识别方面可以相互补充.该综述主要对三种近场超空间分辨指纹光谱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比较,并且对这三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指纹识别 针尖增强拉曼散射 纳米级分辨率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散射式的扫描近场太赫兹光谱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钛酸锶钡(Ba_(0.5)Sr_(0.5)TiO_3)粉体的微波水热合成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忠波 常爱民 +3 位作者 赵青 孙永欣 刘力 文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8-581,共4页
采用微波水热法合成了纳米晶钛酸锶钡(Ba0.5Sr0.5TiO3)粉体,通过XRD、TEM、SEM等分析手段表征粉体,研究了微波水热合成反应温度、时间和前驱物浓度对反应产物形貌、粒度的影响,获得了制备纳米晶钛酸锶钡粉体的最优工艺参数。实... 采用微波水热法合成了纳米晶钛酸锶钡(Ba0.5Sr0.5TiO3)粉体,通过XRD、TEM、SEM等分析手段表征粉体,研究了微波水热合成反应温度、时间和前驱物浓度对反应产物形貌、粒度的影响,获得了制备纳米晶钛酸锶钡粉体的最优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水热反应温度为195℃、反应时间20-30min、前驱物浓度为0.16mol/L时获得的粉体粒径小而且均匀,粉体平均粒度为6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水热 钛酸锶钡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耐腐蚀性能及氧化特性概述 被引量:32
5
作者 杨忠波 赵文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20-125,共6页
归纳了研究锆合金腐蚀方面的一些重要结果,总结了合金元素、第二相、β固溶热处理、累积退火参数、中间退火以及最终退火热处理对锆合金显微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讨论了锆合金氧化膜显微组织与腐蚀行为的关系,提出了如何提高锆... 归纳了研究锆合金腐蚀方面的一些重要结果,总结了合金元素、第二相、β固溶热处理、累积退火参数、中间退火以及最终退火热处理对锆合金显微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讨论了锆合金氧化膜显微组织与腐蚀行为的关系,提出了如何提高锆合金抗腐蚀性能的一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腐蚀 合金成分 热处理 氧化膜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T陶瓷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忠波 常爱民 +3 位作者 赵青 刘力 文彬 孙永欣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8-200,共3页
采用微波水热法合成了纳米晶钛酸锶钡(Ba0.6Sr0.4TiO3,简称BST)粉体,并将粉体烧结成陶瓷,对样品的介电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分析了材料的介电性能,并与传统制备工艺获得的样品进行了性能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水热法获得的BST粉体较... 采用微波水热法合成了纳米晶钛酸锶钡(Ba0.6Sr0.4TiO3,简称BST)粉体,并将粉体烧结成陶瓷,对样品的介电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分析了材料的介电性能,并与传统制备工艺获得的样品进行了性能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水热法获得的BST粉体较细,其合成温度和烧结成瓷温度较传统制备工艺大幅降低,分别为195℃和1 230℃,可以获得晶粒尺寸在3μm以下的陶瓷。随着晶粒的减小,BST陶瓷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降低,尤其是介电损耗因子有较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水热 钛酸锶钡陶瓷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节水灌溉在烤烟栽培中的可行性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忠波 娄桂兰 +2 位作者 王成忠 崔成哲 刘继续 《黑龙江水利科技》 1998年第2期83-84,共2页
滴灌是现代灌溉方法最省水的一种先进灌溉技术.滴灌适应性强,无论何种地形和土壤都可以使用,对于缺水的丘陵漫岗地区或沙漠绿洲尤为适用.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滴灌 烤烟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xSn-1Nb-0.3Fe合金在LiOH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睿睿 杨忠波 +2 位作者 程竹青 蒋明忠 苗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67-1870,共4页
研究了不同Sn含量的Zr-xSn-1Nb-0.3Fe(x=0~1.5)合金在360℃、18.6 MPa、0.01 mol/L的LiO H水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340 d腐蚀结果表明,Sn质量含量从1.5%降低至0.6%时,合金试样的腐蚀增重明显降低,进一步降低Sn含量时,腐蚀增重... 研究了不同Sn含量的Zr-xSn-1Nb-0.3Fe(x=0~1.5)合金在360℃、18.6 MPa、0.01 mol/L的LiO H水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340 d腐蚀结果表明,Sn质量含量从1.5%降低至0.6%时,合金试样的腐蚀增重明显降低,进一步降低Sn含量时,腐蚀增重反而增加;采用T EM表征合金试样的显微组织发现,随着Sn含量的变化,合金中第二相的大小及分布相似,但面密度随着Sn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分析Sn对Zr-Sn-Nb-Fe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机理,认为固溶在α-Zr中的Sn含量是引起耐腐蚀性能差别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腐蚀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高燕 杨忠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1期45-45,共1页
随着喉镜在ICU中的广泛应用,我们采用喉镜直视下为困难插胃管患者插管,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困难插胃管患者12例,男5例、女6例,年龄23~66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脑梗死3例、肺部感染3例、颅骨骨折2例。
关键词 喉镜直视 临床应用 胃管插管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资料 肺部感染 颅骨骨折 插胃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移复式广角喉镜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忠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可移复式广角喉镜 研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新锆合金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婧 杨忠波 +2 位作者 朱其猛 刘然超 梁波 《中国核电》 2020年第6期842-846,共5页
采用高频疲劳试验机对SZA-4和SZA-6两种国产新锆合金进行了320℃、343℃及385℃疲劳试验,用SEM分析了疲劳断口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温度从320℃增加至343℃,两种合金疲劳极限均明显下降,但试验温度进一步增加至385℃时,疲劳极限不变;... 采用高频疲劳试验机对SZA-4和SZA-6两种国产新锆合金进行了320℃、343℃及385℃疲劳试验,用SEM分析了疲劳断口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温度从320℃增加至343℃,两种合金疲劳极限均明显下降,但试验温度进一步增加至385℃时,疲劳极限不变;SZA-4的疲劳极限下降趋势对温度的敏感性比SZA-6高,疲劳试样最后的断裂方式为典型的微孔聚集型韧性断裂,韧窝表现为抛物线孔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寿命 疲劳极限 温度影响 韧性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鸡胚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忠波 高广蕊 《养殖技术顾问》 2008年第6期26-26,共1页
在现代化大规模的饲养和孵化条件下,由于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一般已不主张对孵化过程中落盘前的种蛋进行照蛋。但作为诊断胚胎病的一种方法,我们在种蛋孵化过程中,于一定期限内通过照蛋能够了解胚胎的发育情况,以确定孵化措施... 在现代化大规模的饲养和孵化条件下,由于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一般已不主张对孵化过程中落盘前的种蛋进行照蛋。但作为诊断胚胎病的一种方法,我们在种蛋孵化过程中,于一定期限内通过照蛋能够了解胚胎的发育情况,以确定孵化措施是否正确。同时,测定受精率以尽快地掌握种蛋的受精情况。孵化第5天照蛋,蛋黄的投影已伸向蛋的尖端,且不能自由移动,伸达整个卵黄表面的血管十分明显,已形成一个丰富的血管网,色泽暗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治 鸡胚 孵化条件 孵化过程 受精率 胚胎病 种蛋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压水堆国产新锆合金内压爆破力学性能研究
13
作者 朱勇辉 杨忠波 +1 位作者 洪晓峰 朱其猛 《中国核电》 2019年第1期46-50,共5页
采用内压爆破实验研究了去应力、部分再结晶及再结晶退火状态的SZA-4、SZA-6两种国产新锆合金室温及385℃下的内压爆破性能,用SEM分析了爆破断口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在两种试验温度下,合金管材爆破压力及屈服压力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呈下... 采用内压爆破实验研究了去应力、部分再结晶及再结晶退火状态的SZA-4、SZA-6两种国产新锆合金室温及385℃下的内压爆破性能,用SEM分析了爆破断口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在两种试验温度下,合金管材爆破压力及屈服压力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再结晶态管材延伸率整体高于去应力态以及部分再结晶态管材。爆破断口均为细小韧窝形貌,并存在轴向的微裂纹,爆破过程为由内壁向外壁的韧性撕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内压爆破 力学性能 先进压水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软骨素掺假鉴定的太赫兹和红外光谱对比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莹莹 刘钟栋 +6 位作者 杨忠波 汤明杰 云小玲 何石轩 施长城 魏东山 王化斌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80,91,共7页
研究太赫兹时域光谱(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THz-TDS)技术和红外光谱技术用于硫酸软骨素掺假鉴定的可行性.将六偏磷酸钠混入鲨鱼硫酸软骨素中的样品作为掺假研究对象,利用上述两种技术对样品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THz光... 研究太赫兹时域光谱(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THz-TDS)技术和红外光谱技术用于硫酸软骨素掺假鉴定的可行性.将六偏磷酸钠混入鲨鱼硫酸软骨素中的样品作为掺假研究对象,利用上述两种技术对样品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THz光谱和红外光谱谱图中六偏磷酸钠标样、鲨鱼硫酸软骨素标样与掺假(混合)样品谱线均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可用于鉴别鲨鱼硫酸软骨素的六偏磷酸钠掺假.实验结果表明,此两种技术能够鉴别的六偏磷酸钠:鲨鱼硫酸软骨素最低质量比分别为1:15和1:1,THz-TDS表现出较为灵敏的检测性能;综合考虑,THz-TDS技术可以比较好的用于鲨鱼硫酸软骨素的六偏磷酸钠掺假检测.本工作为发展一种基于THz-TDS技术的准确、快速和无损鉴别鲨鱼硫酸软骨素掺假的新型光谱技术奠定了前期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检测 硫酸软骨素 六偏磷酸钠 食品掺假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肉组织的近场太赫兹成像检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卫东 耿国帅 +5 位作者 杨忠波 李丹丹 王岩 许红梅 崔洪亮 王化斌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9-774,共6页
利用搭建的基于光电导微探针的近场太赫兹(Terahertz,THz)系统对新鲜猪肉组织切片进行了成像检测研究,结果发现近场THz成像可以很好地区分猪肉组织中的脂肪组织区域和肌肉组织区域,其成像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远场THz时域光谱成像系统。研... 利用搭建的基于光电导微探针的近场太赫兹(Terahertz,THz)系统对新鲜猪肉组织切片进行了成像检测研究,结果发现近场THz成像可以很好地区分猪肉组织中的脂肪组织区域和肌肉组织区域,其成像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远场THz时域光谱成像系统。研究表明了基于光电导微探针的近场THz成像技术在生物样品检测方面的可行性,展示出该技术在生物医学检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近场成像 猪肉组织 光电导微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Sn-Nb-Fe-V合金包壳管加工过程中第二相的演变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宗佩 易伟 +2 位作者 杨忠波 程竹青 陈波全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5-391,共7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Zr-0.2Sn-1.3Nb-0.2Fe-0.05V合金经热挤压、冷轧、中间退火包壳管坯以及经终轧及最终退火后成品管材第二相特征。结果表明,热挤压产生的β-Zr及第二相沿管坯轴向呈流线状分布,随着...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Zr-0.2Sn-1.3Nb-0.2Fe-0.05V合金经热挤压、冷轧、中间退火包壳管坯以及经终轧及最终退火后成品管材第二相特征。结果表明,热挤压产生的β-Zr及第二相沿管坯轴向呈流线状分布,随着冷轧和退火的进行,亚稳相β-Zr发生分解,第二相逐渐均匀化,最终呈细小、均匀、弥散分布。合金成品管材第二相主要为BCC结构的β-Nb,含有少量FCC结构的Zr(NbFeV)_2。加工过程中析出相的平均直径变化不大,均小于100 nm。合金包壳管第二相尺寸分布与热处理过程中含Nb第二相溶解析出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Sn-Nb-Fe-V合金 包壳管 加工过程 第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锶钡(Ba_(0.6)Sr_(0.4)TiO_3)纳米粉体的微波水热法合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绍钢 赵青 +1 位作者 常爱民 杨忠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95-98,108,共5页
采用微波水热法成功合成了钛酸锶钡(Ba0.6Sr0.4TiO3)纳米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浓度对微波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合成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195℃,反应时间20~30min,Ba2+: Sr2+:Ti4+=3:2:1,Ba(NO3)2浓度为0.12... 采用微波水热法成功合成了钛酸锶钡(Ba0.6Sr0.4TiO3)纳米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浓度对微波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合成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195℃,反应时间20~30min,Ba2+: Sr2+:Ti4+=3:2:1,Ba(NO3)2浓度为0.12mol/L,KOH浓度为0.6mol/L。在以上工艺参数条件下,能获得分布均匀,结晶完好,平均粒径为60nm的Ba0.6Sr0.4TiO3纳米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水热 钛酸锶钡 纳米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波长金属块阵列的太赫兹传感芯片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思江 毛洪艳 +4 位作者 夏良平 杨忠波 魏东山 崔洪亮 杜春雷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7,共6页
光波波段的生化传感器件已很常见且可实现单分子探测,但由于光波波长在纳米量级,制作出的器件的结构尺寸小、加工难度大、传感重复性较差。因此,本文提出一种亚波长金属块阵列结构的太赫兹(Terahertz,THz)传感芯片,在理论上基于法布里-... 光波波段的生化传感器件已很常见且可实现单分子探测,但由于光波波长在纳米量级,制作出的器件的结构尺寸小、加工难度大、传感重复性较差。因此,本文提出一种亚波长金属块阵列结构的太赫兹(Terahertz,THz)传感芯片,在理论上基于法布里-珀罗(FP)共振建立了其传感模型,结合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亚波长金属结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对其传感灵敏度的影响规律。然后采用正交光刻工艺制作出了结构均一的传感芯片,传感实验表明,该芯片对0.025 mol/L的D(+)-葡萄糖水溶液可产生53 GHz的频移量,传感灵敏度高,有望应用于高灵敏的太赫兹生物传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金属结构 正交光刻 太赫兹 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Sn-Nb-Fe系锆合金中第二相粒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范清松 杨忠波 +3 位作者 周军 石明华 陈鑫 李中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118,共9页
本文归纳了近些年国内外关于Zr-Sn-Nb-Fe系锆合金第二相方面的一些重要研究结果,总结了Sn,Nb,Fe等合金元素对Zr-Sn-Nb-Fe系锆合金中第二相特征(晶体结构、成分、尺寸、分布等)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第二相在加工热处理过程中的析出及演变机... 本文归纳了近些年国内外关于Zr-Sn-Nb-Fe系锆合金第二相方面的一些重要研究结果,总结了Sn,Nb,Fe等合金元素对Zr-Sn-Nb-Fe系锆合金中第二相特征(晶体结构、成分、尺寸、分布等)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第二相在加工热处理过程中的析出及演变机制,并指出如何改善第二相类型、尺寸、分布等的一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Sn-Nb-Fe系锆合金 第二相粒子 合金元素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孪晶强化合金制备技术与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韩基鸿 张洋 +3 位作者 马亚玺 刘力源 杨忠波 张中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13-126,共14页
近年来,纳米孪晶强化由于在提高合金强度的同时还保持良好塑性的特点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纳米孪晶强化中,孪晶界是位错运动的二维界面障碍,这种界面障碍能够通过减少位错平均自由程来提升合金的加工硬化率和抗拉强度。此外,孪... 近年来,纳米孪晶强化由于在提高合金强度的同时还保持良好塑性的特点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纳米孪晶强化中,孪晶界是位错运动的二维界面障碍,这种界面障碍能够通过减少位错平均自由程来提升合金的加工硬化率和抗拉强度。此外,孪晶片层厚度与强化效果遵循Hall-Petch关系,孪晶片层厚度越小意味着孪晶界的密度越高,孪晶界和位错的相互作用将更加频繁。纳米孪晶强化技术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多种合金体系。本文重点分析研究了高熵合金、TWIP钢、铝合金、铜合金和不锈钢中纳米孪晶强化技术的应用情况。首先,围绕纳米级变形孪晶和纳米级生长孪晶介绍了纳米孪晶的形成机理与制备方法。制备纳米级变形孪晶时,通常需要驱动肖克莱不全位错的运动;制备纳米级生长孪晶则需要控制微观局部应力集中和应力松弛,应力松弛使局部应力得到释放,进而形成低能的纳米级生长孪晶。然后,归纳了层错能对纳米孪晶形成的影响,概述了几种合金元素对层错能的影响规律,总结了评估层错能的四种方法,分析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协调孪生机制的一般规律,即如何协调滑移-孪生两种机制的竞争关系,因此制备纳米孪晶需要协调好合金体系、层错能、温度、应变速率与孪生应力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了纳米孪晶强化在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具有常规结构的材料相比,具有纳米孪晶结构的材料通常表现出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强塑性和断裂韧性。纳米孪晶甚至有望优化其他性能,将纳米孪晶引入到合金中有望为材料性能优化提供更多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错能 温度 应变速率 孪生应力 纳米孪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