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冲击波的生物效应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志焕 朱佩芳 +9 位作者 蒋建新 尹志勇 周继红 李晓炎 宁心 刘大维 冯刚 张良 张秀岫 杨在亮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研究了水下冲击波的生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冲击伤死亡率高,肺仍然是水下冲击波致伤和致死的主要靶器官,肠道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而肝、脾、肾等脏器和体表很少发生损伤;初步的量效关系分析表明,引起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冲击伤... 研究了水下冲击波的生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冲击伤死亡率高,肺仍然是水下冲击波致伤和致死的主要靶器官,肠道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而肝、脾、肾等脏器和体表很少发生损伤;初步的量效关系分析表明,引起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冲击伤的冲量值分别为121.1~142.0、142.0~214.3、247.8~322.6和322.6~579.8kP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冲击波生物效应 水力爆炸 冲击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伤复合高速破片致伤的损伤特点和冲击伤防护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志焕 黄建钊 +4 位作者 王正国 冷华光 李晓炎 尹友国 张均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2-166,共5页
探讨了冲击伤复合高速破片致伤的损伤特点及复合材料对冲击伤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肢体高速破片致伤对肺冲击伤具有加重作用,加重效应主要发生在原发冲击伤部位,加重效应的机理可能与压力波引起的血流扰动有关。利用复合材料防护可... 探讨了冲击伤复合高速破片致伤的损伤特点及复合材料对冲击伤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肢体高速破片致伤对肺冲击伤具有加重作用,加重效应主要发生在原发冲击伤部位,加重效应的机理可能与压力波引起的血流扰动有关。利用复合材料防护可减轻肺冲击伤程度,降低动物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伤 高速破片 防护效应 破片致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口冲击波的生物效应及其对人员内脏损伤的安全限值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志焕 王正国 +12 位作者 唐承功 冷华光 刘大维 李晓炎 尹友国 马孝华 姚德胜 刘正邦 陈田 陈遗爱 乔英娥 李敬魁 赵博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9-45,共7页
本文通过对绵羊TNT化爆试验,生物激波管试验和火炮现场试验资料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探讨了冲击波物理参数与内脏损伤的关系,制定了炮口冲击波对人员内脏损伤的安全限值。该限值可作为部队作战、训练的依据,也可作为武器科研论证,... 本文通过对绵羊TNT化爆试验,生物激波管试验和火炮现场试验资料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探讨了冲击波物理参数与内脏损伤的关系,制定了炮口冲击波对人员内脏损伤的安全限值。该限值可作为部队作战、训练的依据,也可作为武器科研论证,设计和试验的依据,对判定各种爆炸物爆炸引起的人员内脏损伤也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火器伤 炮口冲击波 内脏损伤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冲击波对人员内脏损伤的危险性估计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志焕 王正国 +4 位作者 唐承功 刘大维 姚德胜 刘正邦 陈田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3-88,共6页
本文通过对绵羊TNT化爆试验,生物激波管试验和火炮现场试验资料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探讨了冲击波物理参数与人员内脏损伤的关系,制定了弱冲击波对人员内脏损伤的安全限值,该限值可作为部队作战、训练的依据,也可作为武器研究、论证、设计... 本文通过对绵羊TNT化爆试验,生物激波管试验和火炮现场试验资料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探讨了冲击波物理参数与人员内脏损伤的关系,制定了弱冲击波对人员内脏损伤的安全限值,该限值可作为部队作战、训练的依据,也可作为武器研究、论证、设计、试验和弱冲击波防护的依据,对判定各种爆炸物爆炸引起的人员内脏损伤情况亦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冲击波 内脏损伤 安全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冲击伤的量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志焕 朱佩芳 +8 位作者 蒋建新 王正国 李晓炎 宁心 尹志勇 周继红 冯刚 刘大维 肖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5-96,102,共3页
目的 探讨水下冲击伤的量效关系。方法 成年杂种犬 6 1只 ,用 2 0 0、5 0 0和 1 0 0 0gTNT水下爆炸致水下冲击伤 ,PCB水下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 ,观察伤后 6h动物存活情况 ,分析冲击波物理参数与伤情间的关系。结果  6 1只犬... 目的 探讨水下冲击伤的量效关系。方法 成年杂种犬 6 1只 ,用 2 0 0、5 0 0和 1 0 0 0gTNT水下爆炸致水下冲击伤 ,PCB水下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 ,观察伤后 6h动物存活情况 ,分析冲击波物理参数与伤情间的关系。结果  6 1只犬中 ,死亡 2 3只 ,死亡率为 3 7 70 % ,死亡原因主要为严重肺出血和肺水肿、胃肠道穿孔及肝脾破裂。半数致死 ( 5 / 1 0 )冲量为 3 3 7 7± 1 4 3kPa·ms,引起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水下冲击伤的冲量分别为 1 4 0 6± 3 4 2、1 99 2± 2 5 2、2 4 7 8± 6 9 6和 4 78 7±1 83 8kPa·ms。结论 冲击波物理参数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早期救治的重点是积极有效地处理严重肺损伤、胃肠道穿孔和肝脾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冲击伤 水下冲击波 量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口冲击波对炮手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志焕 姚德胜 +2 位作者 王正国 刘正邦 唐承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12-413,共2页
随着武器的不断更新,威力日益增加,武器本身对暴露于军事环境中操作人员经受多次,短时,低强度冲击波作用的危害已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炮口冲击波对炮手的影响,从而为炮手的安全和防护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 随着武器的不断更新,威力日益增加,武器本身对暴露于军事环境中操作人员经受多次,短时,低强度冲击波作用的危害已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炮口冲击波对炮手的影响,从而为炮手的安全和防护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受试对象 10名炮手,年龄19岁~21岁,经体检合格后列入参试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器 冲击波 炮手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压力对大鼠冲击伤伤情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志焕 尹友国 +2 位作者 李晓炎 翁格文 刘大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74-276,共3页
文中介绍了不同环境压力(53.99kPa、61.33kPa和96.60kPa)对大鼠冲击伤伤情的影响。冲击波超压峰值为190.40kPa,正压持续时间为10ms,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气压降低,冲击波所引起的大鼠死亡率明显... 文中介绍了不同环境压力(53.99kPa、61.33kPa和96.60kPa)对大鼠冲击伤伤情的影响。冲击波超压峰值为190.40kPa,正压持续时间为10ms,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气压降低,冲击波所引起的大鼠死亡率明显增加,肺损伤程度明显加重。伤后6h时53.99kPa、61.33kPa和96.60kPa暴露组的死亡率分别36.8%、25%和0%,肺出血面积分别为653.21±652.25mm2、313.50±357.25mm2和63.75±69.01mm2,肺体指数分别为1.505%±0.77%、1.31%±0.65%和0.93%±0.21%。结果揭示环境气压降低可降低动物对冲击波的耐受性,使死亡率增加,肺损伤程度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伤 死亡率 环境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口冲击波引起的山羊病理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志焕 王正国 +7 位作者 李晓炎 周继红 李兵仓 叶经方 刘世平 顾金良 夏言 章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39-641,共3页
目的 探讨炮口冲击波对山羊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方法 用 12 5mm火炮单发发射穿甲弹 ,进行大体形态学、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肺是炮口冲击波作用最敏感的内脏器官 ,大体解剖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出血 ;光镜观察可见肺泡出血、水肿 ... 目的 探讨炮口冲击波对山羊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方法 用 12 5mm火炮单发发射穿甲弹 ,进行大体形态学、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肺是炮口冲击波作用最敏感的内脏器官 ,大体解剖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出血 ;光镜观察可见肺泡出血、水肿 ,肺泡明显扩张 ,肺不张和炎细胞浸润 ;电镜观察可见肺泡上皮肿胀、变性、微绒毛减少 ,肺泡隔增生纤维化。上呼吸道和胃肠道对炮口冲击波也较为敏感 ,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粘膜和浆膜下出血。结论 炮口冲击波可引起明显的内脏器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口冲击波 冲击伤 病理形态学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冲击波重复作用的生物效应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志焕 唐承功 +3 位作者 王正国 姚德胜 刘正邦 陈田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0-176,共7页
实验动物为体重15.2~42.4kg的绵羊和山羊共46只。用TNT化爆和BST-Ⅰ型激波管致伤,伤后6小时进行形态学检查,以确定重复冲击的效应。结果表明多次重复冲击可使损伤显示累加效应,表现为损伤的发生率和程度增加,损伤阈值降低。
关键词 空气冲击波 重复作用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冲击波所致损伤的特点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志焕 王正国 +3 位作者 唐承功 姚德胜 刘正邦 陈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现代火器,如大口径火炮,反坦克火箭和导弹等发射时产生的冲击波,一般强度较低,作用时间较短,被称之为弱冲击波或低强度冲击波。本研究旨在通过TNT化爆和火炮现场试验,探讨弱冲击波所致损伤的特点,从而为其防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 现代火器,如大口径火炮,反坦克火箭和导弹等发射时产生的冲击波,一般强度较低,作用时间较短,被称之为弱冲击波或低强度冲击波。本研究旨在通过TNT化爆和火炮现场试验,探讨弱冲击波所致损伤的特点,从而为其防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实验方法 雌雄兼有的绵羊97只,体重15.2~42.4kg。成年杂种狗18只,体重9.0~18.7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冲击波 野战外科学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炮口冲击波的生物效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志焕 王正国 +7 位作者 唐承功 张清华 刘大维 姚德胜 刘正邦 张华 陈田 乔英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75-377,共3页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多次低强度冲击波对内脏器官的效应。实验动物为雌雄两性绵羊36只,用10kgTNT药柱单次和多次爆炸致伤。伤后6~13h作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单次爆炸后,肺损伤的阈值为37.27kPa,胃肠道为41.0kPa,而上呼吸道直到77.0kP...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多次低强度冲击波对内脏器官的效应。实验动物为雌雄两性绵羊36只,用10kgTNT药柱单次和多次爆炸致伤。伤后6~13h作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单次爆炸后,肺损伤的阈值为37.27kPa,胃肠道为41.0kPa,而上呼吸道直到77.0kPa时仍为阴性。多次爆炸致伤后,肺、胃肠道和上呼吸道的损伤阈值分别为20.2、20.2和40.89kPa。结果提示经受多次低强度冲击波作用时,肺仍是内脏损伤最敏感的器官,与单次致伤比,可显示相加效应,损伤阈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伤 生物效应 损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延长正压作用时间和重复作用生物效应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志焕 唐承功 +11 位作者 王正国 冷华光 李晓炎 尹友国 马孝华 杨映波 周蓉 姚德胜 陈田 陈遗爱 李敬魁 刘正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绵羊和山羊各8只,用BST-Ⅰ型生物激波管致伤,以观察延长冲击波正压作用时间和重复冲击对伤情的影响。结果发现随正压作用时间延长和冲击次数增加,冲击伤的发生率升高,程度加重。提示在一定峰压条件下,冲击波正压作用时间和冲击次数对伤... 绵羊和山羊各8只,用BST-Ⅰ型生物激波管致伤,以观察延长冲击波正压作用时间和重复冲击对伤情的影响。结果发现随正压作用时间延长和冲击次数增加,冲击伤的发生率升高,程度加重。提示在一定峰压条件下,冲击波正压作用时间和冲击次数对伤情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正压作用时间 重复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伤类、伤情的特点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志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6-317,共2页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伤类、伤情的特点630042重庆第二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杨志焕关键词战争;创伤和损伤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826.5海湾战争是历史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场局部战争,它给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卫勤保障...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伤类、伤情的特点630042重庆第二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杨志焕关键词战争;创伤和损伤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826.5海湾战争是历史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场局部战争,它给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卫勤保障带来了许多新的启示。由于高技术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条件下 战争 创伤 伤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后T-AOC、SOD、MDA的特点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3
14
作者 殷作明 胡德耀 +7 位作者 李素芝 叶峰 石权贵 宋俊 刘良明 杨志焕 陈永龙 刘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9-812,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平战时肢体火器伤后血浆及伤道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 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 将2 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 ,每...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平战时肢体火器伤后血浆及伤道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 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 将2 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 ,每组8头,在不同环境下致伤;分别于伤前、伤后不同时相点采集中静脉血和伤道肌肉组织定量测定T AOC、SOD、MDA。结果 ①平原平时组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 AOC伤后均持续下降,在伤后1~2d降至最低点,此后逐渐上升;SOD、MDA均在伤后3 0min~2h即有升高,至6h时达最高点,此后逐渐下降,组织中3d恢复到较低水平,血浆中5d恢复至正常水平。②高原平时组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 AOC、SOD、MDA变化规律与平原平时组相似,但变化的幅度大、持续的时间长。③高原战时组与高原平时组相比,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 AOC在伤前即有显著降低,SOD、MDA显著增高,伤后各指标升高或降低的程度、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高原平时组,峰值出现的时间也有所提前。结论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后全身和局部伤道组织的损伤程度重于高原平时组,而高原平时组的损伤又重于平原平时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高寒 战争环境 枪弹伤 总抗氧化能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肢体火器伤后应激反应的特点 被引量:21
15
作者 殷作明 胡德耀 +6 位作者 李素芝 杨志焕 叶峰 刘良明 石权贵 宋俊 林秀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81-583,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全身应激反应的特点。方法 将2 4头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 ,每组8只、复制肢体火器伤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10、3 0min、2、6、12、2 4、48、72...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全身应激反应的特点。方法 将2 4头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 ,每组8只、复制肢体火器伤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10、3 0min、2、6、12、2 4、48、72、12 0h采静脉血测定血浆氢化可的松和肾上腺素。结果 3组猪血浆氢化可的松含量均于伤后10min明显升高、3 0min达高峰,高原战时致伤组血浆氢化可的松含量增高幅度最大,约为高原平时致伤组的2倍、平原平时致伤组的4倍;高原战时致伤组血浆肾上腺素含量于伤后10min明显升高并达高峰,约为伤前的40倍、高原平时致伤组的1 5倍、平原平时致伤组的1 8倍。平原平时致伤组血浆氢化可的松和肾上腺素含量均在伤后48h恢复到正常水平,高原平时致伤组在伤后72h时恢复到正常水平,高原战时致伤组在伤前血浆氢化可的松和肾上腺素含量就大大高于其它两组,一直到伤后12 0h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高原高寒环境战时猪肢体枪弹伤后全身应激反应明显重于高原平时致伤组和平原平时致伤组,而且持续的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高寒 战争 枪弹伤 应激反应 氢化可的松 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冲击波和空气冲击波传播速度及物理参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宁心 李晓炎 +8 位作者 杨志焕 朱佩芳 蒋建新 尹志勇 周继红 冯刚 刘大维 张良 肖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水下冲击波和空气冲击波的传播速度和物理参数。方法 分别用 2 0 0、5 0 0和 1 0 0 0 gTNT进行水下和空气中爆炸 ,用美国PCB公司生产的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 ,分析冲击波的传播速度、超压峰值、正向持续时间和... 目的 对比研究水下冲击波和空气冲击波的传播速度和物理参数。方法 分别用 2 0 0、5 0 0和 1 0 0 0 gTNT进行水下和空气中爆炸 ,用美国PCB公司生产的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 ,分析冲击波的传播速度、超压峰值、正向持续时间和冲量。结果 水下冲击波传播速度快、峰值压力高、冲量较大 ,但持续时间短 ,同空气冲击波相比 ,传播速度为空气冲击波的 3 70~ 4 3 0倍 ,超压峰值为2 2 7 1 5~2 4 7 86倍 ,冲量为 8 4 8~ 1 1 80倍。结论 水下冲击波较空气冲击波传播速度快 ,峰值压力高 ,冲量大 ,这对评价水下冲击伤伤情和防治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冲击波 空气冲击波 传播速度 物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传播的三个时段模拟实验中动物肺的损伤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海斌 王正国 +5 位作者 杨志焕 刘宝松 李晓炎 宁心 翁格文 石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4-269,共6页
利用自制的冲击波分段模拟舱 ,对 6 0只家兔和 2 0只大鼠进行了冲击波分段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肺冲击伤可能主要发生在冲击波减压段 ;冲击波压缩段可能不直接引起明显的肺损伤 。
关键词 冲击波 肺损伤 传播 模拟实验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海斌 杨志焕 +1 位作者 宁心 李晓炎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6-196,共11页
冲击波研究长期以来用于解决超音速飞行、宇宙飞船重返大气层等相关的高速气体动力学问题.近30年来,冲击波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医学领域.本文从阐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工作原理开始,对体外冲击波碎除肾结石和尿道结石的作用机制(如应力作... 冲击波研究长期以来用于解决超音速飞行、宇宙飞船重返大气层等相关的高速气体动力学问题.近30年来,冲击波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医学领域.本文从阐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工作原理开始,对体外冲击波碎除肾结石和尿道结石的作用机制(如应力作用、空化效应)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假关节、肩周炎、网球肘及其他骨科疾病的临床疗效.通过认识气泡崩裂产生的微型水喷射的特点,综述了水中微爆炸、激光聚焦产生的微型水喷射和微型冲击波进行血运重建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认识基于冲击波的DNA/药物的定向转运技术,综述了液态DNA转运、粉末状药物转运、分子转移入胞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此外,还介绍了冲击波在兽医学中用于治疗马、犬等动物的跟腱、韧带和骨的损伤的疗效.最后,展望了今后值得研究的几个领域:冲击波的新波源、冲击波治疗的新设备、冲击波技术在脑血栓血运重建和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临床治疗 兽医学 脑血栓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地塞米松对犬严重肺冲击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单佑安 蒋建新 +4 位作者 杨志焕 李晓炎 邱俊 朱佩芳 王正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35-937,共3页
目的 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对犬严重肺冲击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18条成年犬随机分为对照组 (T0 )与治疗组 (Tdex) ,用BST 1生物激波管造成犬严重肺冲击伤。T0 组伤后即刻给予半卧位、吸氧、补液、抗感染等处理 ;Tdex组在以上处理基础... 目的 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对犬严重肺冲击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18条成年犬随机分为对照组 (T0 )与治疗组 (Tdex) ,用BST 1生物激波管造成犬严重肺冲击伤。T0 组伤后即刻给予半卧位、吸氧、补液、抗感染等处理 ;Tdex组在以上处理基础上分 3次 (伤后 0 .5、8、12h)给予总量 11mg/kg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 ,于致伤后 0、0 .5、2、4、6、8、12h检测血流动力学与血气指标 ,观察伤后 2 4h内平均肺体指数及死亡率。结果 T0 组伤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发生严重紊乱 ,HR、sBP出现一过性下降 ,CI、CO、LCW、PaO2 及SO2 指标明显下降而SVR、SVRI显著增高 ,伤后 2 4h肺体指数为 ( 1 83±0 3 8) % ,死亡率为 40 % ;Tdex组伤后HR、sBP、CI没有明显下降 ,与T0 组相比 ,伤后 0 .5hsBP显著增高 (P <0 .0 5 ) ,伤后 4~8hLCW也显著增高 (P <0 .0 5 ) ,伤后 6~ 12hSVR显著降低 (P <0 .0 1) ,SVRI也显著降低 (P <0 .0 5 ) ,伤后 2 4h肺体指数仅为 ( 1.3 2± 0 .2 1) % (P <0 .0 5 ) ,死亡率仅为 14 .3 % ,但对血气指标紊乱没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冲击伤 地塞米松 血流动力学 血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水下冲击伤后主要脏器的病理学变化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波 刘大维 +3 位作者 蒋建新 杨志焕 朱佩芳 王正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38-940,共3页
目的 观察动物水下冲击伤后主要脏器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采用大体、光镜和电镜的方法观察不同致伤条件下 2 0只成年狗伤后 6h的肺脏、小肠及心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损伤动物大体解剖可见明显肺出血、水肿。镜下见不同程度的肺泡内出... 目的 观察动物水下冲击伤后主要脏器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采用大体、光镜和电镜的方法观察不同致伤条件下 2 0只成年狗伤后 6h的肺脏、小肠及心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损伤动物大体解剖可见明显肺出血、水肿。镜下见不同程度的肺泡内出血 ,水肿液填充 ,肺泡壁断裂并相互融合 ;肺泡壁的超微结构显示肺泡细胞线粒体空泡变、毛细血管内皮破坏等。以出血为主的肠道损伤明显可见。结论 严重的肺出血、水肿可能是水下冲击伤动物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动物伤情的严重程度与水下冲击波的峰值压力 /正向冲量两参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冲击伤 肺出血 肺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