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志艺术设计作品选
1
作者 杨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杨志,男,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城市设计学博士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系我国首位品牌设计学博士),清华大学光华、张仃奖学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城镇品牌形... 杨志,男,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城市设计学博士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系我国首位品牌设计学博士),清华大学光华、张仃奖学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城镇品牌形象设计战略,标识系统规划与设计。主要设计案例有西藏林芝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三亚海棠湾青田民族风情小镇、惠州西湖、辛亥革命纪念公园、莱州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国社区、北京江西商会、鸿泰顺源集团等品牌形象或标识系统设计等。作品先后获教育部、民政部等各类主办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十多个奖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作品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杨志 华南师范大学 设计学院 科学基金资助 品牌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志黑釉剔花陶艺作品选
2
作者 杨志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志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3
作者 杨志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I0006-I000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韧环氧树脂、多元醇分子量及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对复合涂层防护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杨志 张翼 杨慧敏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0-189,共10页
传统涂层因材料单一、综合防护性能较差,将聚醚胺D230、D400、D2000以不同比例固化E51来改善其韧性,作为环氧树脂底层。通过PTMG650与PTMG2000混合来调控聚氨酯微相分离结构,再将有机硅引入改进聚氨酯的力学、防水等性能,将其作为中间... 传统涂层因材料单一、综合防护性能较差,将聚醚胺D230、D400、D2000以不同比例固化E51来改善其韧性,作为环氧树脂底层。通过PTMG650与PTMG2000混合来调控聚氨酯微相分离结构,再将有机硅引入改进聚氨酯的力学、防水等性能,将其作为中间层。二者与聚脲外层制备出一种具有优良耐磨、防腐、抗冲击的复合涂层。结果表明,m(D230)∶m(D2000)=2∶1固化的E51涂层的附着力为1级,伸长率有较明显提升,抗冲击强度达100 cm。m(PTMG2000)∶m(PTMG6500)=1∶2制备的聚氨酯综合性能最佳,将羟基硅氧烷(PDMS)引入聚氨酯中发现,PU/Si-10%拉伸强度为34.07 MPa,伸长率从318.78%增加到343.74%,50%热分解温度较PU-650从363.26℃提升至417.97℃,静态水接触较PU-2000从80.23°升至100.02°,吸水率从2.28%降到1.132%。复合涂层附着力可达1级,远高于ISO 2409—2007要求的3级,冲击强度可达100 cm,远高于GB/T 1732—2020的要求。经过有机硅改性后,阻抗从6.647×10^(7)Ω·cm^(2)升至7.212×10^(7)Ω·cm^(2),30 min磨损量从8.17 mg降低到7.54 mg,防护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防护涂层 增韧环氧树脂 有机硅 改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碳储空间探测与地质评价关键技术
5
作者 李文平 曹丹平 +17 位作者 乔伟 周正武 常庆粮 张松航 刘双星 沈奕 李万军 付欣 刘博 王衍 王启庆 李小琴 杨志 刘聪 张政 徐宏杰 朱振南 程香港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3-2354,共22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双碳”目标驱动下,深部碳储空间的高效开发与安全封存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系统综述了深部咸水层、枯竭油气藏、不可采煤层及玄武岩层等碳储空间的探测技术、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规模化封存的关键理论技术难...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双碳”目标驱动下,深部碳储空间的高效开发与安全封存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系统综述了深部咸水层、枯竭油气藏、不可采煤层及玄武岩层等碳储空间的探测技术、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规模化封存的关键理论技术难题。结果表明:CO_(2)注入引发的多场耦合效应(热-流-力-化学)可能导致断层活化、盖层泄漏及地震风险,需通过多物理场数值模拟与动态监测构建风险评估框架。深部咸水层占我国理论封存潜力的98.64%,但其非均质性显著,适宜性评价需结合地质稳定性(断裂发育、盖层封闭性)和封存能力(孔隙率、渗透率)构建多尺度指标体系,联合层次分析法、GIS及机器学习方法优化选址决策。针对深部碳储空间复杂性,地震与电法联合探测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储层识别精度,其中全波形反演(FWI)可刻画孔隙-裂隙结构,重磁反演技术实现深部构造建模,多物理场数据融合技术降低反演多解性。在煤矿绿色转型方面,创新提出“负碳充填”技术,通过CO_(2)矿化钢渣、粉煤灰等工业固废制备充填材料,实现高固碳率,同时兼顾生态修复与动力灾害防控。深部不可采煤层CO_(2)封存与煤层气驱替(ECBM)协同效应显著,需优化压裂—驱替—封存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采空区CO_(2)封存则面临碎裂煤岩体复杂渗流-吸附机理挑战,需构建多相动态模型评估游离态、吸附态及溶解态封存潜力。潜力计算方法随储层类型差异显著,咸水层采用封存机理法(构造圈闭、溶解、矿化耦合),枯竭油气藏结合物质平衡法与数值模拟,煤层依赖吸附容量与置换效率评估。注入技术创新方面,微纳米气泡注入技术可提升CO_(2)溶解率,玄武岩“水混合溶解态注入”模式实现高矿化率。未来需强化多学科交叉,通过多物理场联合智能探测与精细成像,突破多类型、立体碳储空间精细探测的行业难题,研发深部负碳高效充填开采材料与技术装备;构建深部立体集成空间CO_(2)封存潜力计算与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形成技术标准体系和信息决策系统,为“双碳”目标下地质封存规模化应用提供理论与工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碳储空间 多场耦合 地质评价 探测技术 固碳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甲烷传感器阵列构建及其硫化氢识别方法研究
6
作者 张凯 曾敏 杨志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57,62,共5页
在海洋甲烷(CH_(4))探测过程中,常常伴有强腐蚀性有害气体硫化氢(H_(2)S),它能使CH_(4)传感器的敏感材料发生中毒失效。为快速分析CH_(4)气体中是否含有H_(2)S气体,选用两类CH_(4)半导体传感器进行2×3组阵。通过采集电路串接的程... 在海洋甲烷(CH_(4))探测过程中,常常伴有强腐蚀性有害气体硫化氢(H_(2)S),它能使CH_(4)传感器的敏感材料发生中毒失效。为快速分析CH_(4)气体中是否含有H_(2)S气体,选用两类CH_(4)半导体传感器进行2×3组阵。通过采集电路串接的程控电位器精确调整传感器灵敏度,使传感器阵列的输出具有特征图谱数据,依据特征图谱数据内在的排列关系能快速对CH_(4)和H_(2)S气体进行分类。该传感器阵列输出特征图谱数据对识别单一CH_(4)气体、单一H_(2)S气体、CH_(4)+H_(2)S混合气体的准确率优于99%以上,为快速评估H_(2)S气体对CH_(4)传感器的有害影响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传感器 传感器阵列 硫化氢检测 气体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推动、注意力配置与中国政策扩散模式——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志 曹现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6,共12页
传统渐进模式和以政策爆发为典型样态的非渐进模式,共同勾绘出中国政策扩散实践的整体图景,但鲜有研究对二者的生成机理进行比较阐释。依循注意力基础观的“情境—过程—结果”逻辑进路,注意力视域下的中国政策扩散分析框架包含“高位... 传统渐进模式和以政策爆发为典型样态的非渐进模式,共同勾绘出中国政策扩散实践的整体图景,但鲜有研究对二者的生成机理进行比较阐释。依循注意力基础观的“情境—过程—结果”逻辑进路,注意力视域下的中国政策扩散分析框架包含“高位推动—府际注意力配置—政策扩散”三大核心链条。多案例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由高位推动嵌入主导的“吸纳-辐射”过程,是诱致压力型体制下大规模政策扩散的决定性力量;受府际注意力配置机制驱动,地方源创新的竞争性政绩建构,实现了对上级注意力的有效吸引,高层注意力的纵向传导,催化下级潜在采纳者注意力的再分配与聚合,形构出“地方首创—上级吸纳推广—地方跟进采纳”的一般扩散路径。不同高位推动策略所蕴含的政治势能存在结构性差异,约束政策采纳议程设置的响应速度和集中程度,最终形塑出渐进或爆发的差异化政策扩散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扩散 注意力配置 高位推动 政策爆发 政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多联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3E综合性能研究
8
作者 翟璇 杨志 +3 位作者 罗方 张文挺 王楠 王江峰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24,共10页
以分布式多联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储能系统各部件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系统热力学特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等的3E评价指标;分析了储气罐压力、储热水罐温度和季节温度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储热水罐温度的变化对系统热力学特... 以分布式多联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储能系统各部件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系统热力学特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等的3E评价指标;分析了储气罐压力、储热水罐温度和季节温度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储热水罐温度的变化对系统热力学特性参数的影响相对较大,系统热力性能整体上冬季较好,春秋季居中,夏季最后;利用遗传算法对系统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分析,获得系统最优储能密度为50.68MJ/m 3,系统往返效率为54.56%,系统度电成本为1.045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联产 压缩空气储能 系统3E性能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滤效应影响的废弃石粉-黏土浆液性能研究
9
作者 陈新明 陈姣姣 +3 位作者 刘晓辉 焦华喆 杨志 杨柳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6-115,共10页
利用一种灌浆材料压滤效应模拟装置(FSD),开展对考虑灌浆压力、浆体流变、黏土灰分、浆液浓度和废弃石粉粒度组成(FSD影响因素)的浆液性能研究。结合FTIR、TG-DTG、SEM、EDS、AFM、ICP-AES和IC微观表征手段,解释其性能发展机理。受压滤... 利用一种灌浆材料压滤效应模拟装置(FSD),开展对考虑灌浆压力、浆体流变、黏土灰分、浆液浓度和废弃石粉粒度组成(FSD影响因素)的浆液性能研究。结合FTIR、TG-DTG、SEM、EDS、AFM、ICP-AES和IC微观表征手段,解释其性能发展机理。受压滤效应影响,浆液碱性环境变强,活性颗粒数量增多,CaCO_(3)与黏粒晶体之间充分团聚,结晶程度增加;阳离子交换容量升高,钙硅铝基相和硅铝酸盐聚合体生成量增加。基体颗粒间表面水撑开晶层,塑性黏度和屈服应力降低。游离氧化钙减少,浆液硬化后固结收缩率均小于1%。水灰比减小,浆液灌入裂隙固结成模和间歇总时间缩短。单位体积内,团簇状聚合体结构物分散空间被压缩,Al^(3+)和Ca^(2+)的溶出率降低。在煤矿灌浆行业中使用废弃石粉和黏土,不仅可以降低项目成本,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和土污染。采用研究提出的最佳的浆液配比和灌浆压力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浆液灌浆性能良好,可被考虑用于矿区岩溶裂隙带形式的充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石粉 黏土 灌浆浆液 压滤效应 灌浆性能 性能发展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锰酸锂电池的碳热还原—酸浸回收工艺研究
10
作者 杨志 李京伟 +4 位作者 林银河 陈晨 王大龙 鲁颖炜 汤文明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9-466,共8页
研究了采用碳热还原—酸浸联合回收工艺从退役锰酸锂电池中回收有价成分锰和锂。对锰酸锂和石墨混合粉体进行碳热还原焙烧,采用XRD、XRF、SEM、TG-DTA等技术对焙烧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650℃下焙烧180 min效果最佳,焙烧产品中锰酸... 研究了采用碳热还原—酸浸联合回收工艺从退役锰酸锂电池中回收有价成分锰和锂。对锰酸锂和石墨混合粉体进行碳热还原焙烧,采用XRD、XRF、SEM、TG-DTA等技术对焙烧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650℃下焙烧180 min效果最佳,焙烧产品中锰酸锂完全转化成一氧化锰和碳酸锂;样品粉末中碳酸锂可以通过水浸提取,碳酸锂浸出率为86.15%;利用硫酸酸浸提取锰离子,在酸浸浓度3.5 mol/L、酸浸温度60℃、酸浸时间3 h、液固体积质量比8/1的条件下,锰离子浸出率最高为88%。该方法可以实现从正极材料中同步高效回收锰和锂的目的,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锰酸锂电池 碳热还原 浸出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治理视角下祠堂建筑更新策略研究
11
作者 赵伟 杨炳鑫 杨志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5,共7页
随着技术进步,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亟需设计治理的同步提升。本研究以广州陈家祠为例,探讨了不可移动文物在现代社会转型中的重要性。通过设计治理策略,陈家祠成功转型为公共文化空间,促进了文化保护与社会创新,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随着技术进步,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亟需设计治理的同步提升。本研究以广州陈家祠为例,探讨了不可移动文物在现代社会转型中的重要性。通过设计治理策略,陈家祠成功转型为公共文化空间,促进了文化保护与社会创新,增强了社区凝聚力。研究进一步分析了祠堂在建筑修缮、资源整合、文化价值提升和宗族凝聚力强化中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力。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创新框架设计治理模型图示,该图示通过文化传承、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与社区参与四个核心要素整合文化传承、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与社区参与为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型提供新视角,解决了传统与现代、宗族与国家关系的转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治理 乡村振兴 民族认同 社会创新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风沙区不同下垫面及土地利用类型的风力侵蚀特征——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12
作者 杨志 张国军 +4 位作者 管凝 任正龑 魏小燕 徐志友 程金花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研究宁夏干旱风沙区的风力侵蚀特征,明确不同下垫面类型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风蚀情况,对当地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在宁夏盐池县,对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以及灌木林地和荒草地这5种下垫面类型的... 研究宁夏干旱风沙区的风力侵蚀特征,明确不同下垫面类型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风蚀情况,对当地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在宁夏盐池县,对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以及灌木林地和荒草地这5种下垫面类型的风蚀模数进行测量,并用集沙仪法测量其输沙率,同时通过风蚀圈测定耕地、灌木林地和草地这几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的风蚀情况。结果表明:1)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灌木林地和荒草地的月平均风力侵蚀模数分别为6 521.82、5 888.18、6 735.09、6 101.45和4 076.91 t/km^(2),荒草地最低;2)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灌木林地和荒草地的月平均蠕移输沙率依次为0.65、0.71、0.64、0.55和0.68 g/(m^(2)·min),月平均全方位输沙率依次为2.80、0.82、0.75、0.68和0.56 g/(m^(2)·min);3)宁夏干旱风沙区风蚀圈产沙量依次为耕地>灌木林地>草地。较大面积的沙蒿覆盖能够抑制沙丘的风蚀情况,且草本的种植能较好地减少风蚀,因此沙蒿等草本植物能够对宁夏干旱风沙区的风蚀防控及水土资源改良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 沙蒿 灌木林地 草地 宁夏干旱风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水华暴发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莲 郑志伟 +4 位作者 杨志 杨晴 邹曦 万成炎 张云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5-1035,I0003-I0005,共14页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支流水华频发,尤以小江情况最为严重,给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带来较大隐患。为探究支流水华暴发特征和主控因素,于20142021年小江水华暴发期间在小江高阳江段进行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调查,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支流水华频发,尤以小江情况最为严重,给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带来较大隐患。为探究支流水华暴发特征和主控因素,于20142021年小江水华暴发期间在小江高阳江段进行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调查,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百分比相似性分析以及基于距离的线性模型等方法,对小江水华暴发期间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在不同年份不同水层间的差异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江水华暴发期内,浮游植物的种类数在43~70种之间,其中2015年蓝藻种类数明显减少,2018年以后硅藻种类数明显减少;采样期间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在0.66×10^(6)~61.28×10^(6)cells/L之间,同期表层细胞密度明显高于中层和底层;各层水体间水华微囊藻、铜绿微囊藻、不定微囊藻等10种藻的密度存在明显差异,是主要差异种;显著影响表层、中层和底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动的环境因子是水位的日平均变幅;水位的日平均变幅与藻类优势种拟合关系显示,当日水位下降幅度在0.5 m以上时,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会呈指数级减少。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支流水华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小江 水华暴发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位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木尔地区天牛种类及诱捕剂诱捕效果研究
14
作者 杨志 周永亚 +2 位作者 陈汝婷 迟德富 宇佳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1期17-23,28,共8页
为了掌握阿木尔地区天牛种类、成虫发生期和发生量及不同诱捕剂的诱捕效果,在该地区9个林场中使用3种引诱剂开展了天牛诱捕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9个林场共诱捕天牛8004头,阿木尔地区发生的天牛种类有4个亚科8属9种,9种天牛中有5种为... 为了掌握阿木尔地区天牛种类、成虫发生期和发生量及不同诱捕剂的诱捕效果,在该地区9个林场中使用3种引诱剂开展了天牛诱捕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9个林场共诱捕天牛8004头,阿木尔地区发生的天牛种类有4个亚科8属9种,9种天牛中有5种为松材线虫病潜在媒介天牛,分别为云杉大墨天牛(Monochamus urussovi)、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脊鞘幽天牛(Asemum striatum)、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和灰长角天牛(Acanthocinus aedilis),分别占诱捕总量的61.28%、11.26%、6.16%、3.40%和2.37%。(2)9个林场中依林、红旗和依东林场天牛发生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场(P<0.05),而青松和龙河林场天牛发生量则显著低于其他林场(P<0.05)。(3)该地区天牛成虫羽化较多时间为7月,6月次之,5月和8月天牛成虫羽化较少。其中羽化高峰期为5月的有密皱皮花天牛(Rhagium inquisitor rugipenne),6月的有云杉花墨天牛、脊鞘幽天牛和红缘欧眼花天牛(Euracmaeops septentrionis),7月的有云杉大墨天牛、褐梗天牛、暗伪花天牛(Anastrangalia scotodes),而灰长角天牛和紫扁胸天牛(Callidium violaceum)成虫仅在5、6月活动,且无明显羽化高峰期。(4)FJ-Ma型诱芯对灰长角天牛、褐梗天牛、密皱皮花天牛和紫扁胸天牛有较好诱捕效果(P<0.05),APF-I持久增强型诱芯对云杉大墨天牛有较好诱捕效果(P<0.05),松墨天牛引诱剂则对云杉花墨天牛的诱捕效果较好(P<0.05);3种诱芯对脊鞘幽天牛、暗伪花天牛和红缘欧眼花天牛的诱捕效果差异均不明显(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牛 成虫 发生状况 引诱剂 诱捕效果 阿木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涨渡湖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生态风险浅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纯 张东亚 +3 位作者 刘宏高 陈威 赵媛 杨志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185,共8页
了解涨渡湖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对环境的影响,为长江中下游湖泊重金属风险评价和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数据。2022年7月在涨渡湖水系设置11个采样点采集沉积物样品,并测定样品中Cr、Mn、As、Ni、Cu、Zn、Cd和Pb共8种重金属的含量,同时分析样品... 了解涨渡湖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对环境的影响,为长江中下游湖泊重金属风险评价和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数据。2022年7月在涨渡湖水系设置11个采样点采集沉积物样品,并测定样品中Cr、Mn、As、Ni、Cu、Zn、Cd和Pb共8种重金属的含量,同时分析样品沉积物中微塑料吸附重金属的种类,并评估了重金属生态风险。结果显示:涨渡湖水系不同研究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不同,表现为邻近干支流>连通水道>阻隔湖泊;沉积物中微塑料表面吸附重金属包括Zn、Ag和Sn,其中,Zn和Ag占微塑料表面吸附元素百分比较高,分别为20.01%和8.49%。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涨渡湖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I_(PL)平均值为1.15,处于中等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_(R)平均值为78.96,处于低度污染水平。综合结果表明,涨渡湖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总体处于低-中等污染水平,其中长江干支流江段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高于连通水道和阻隔湖泊,这种重金属分布和污染格局主要受研究区域周围环境、人类活动和水文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微塑料 生态风险 涨渡湖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田地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永仁 薛晓波 +3 位作者 沙旦提·阿不都外力 阿曼古丽·朱马汉 刘娜娜 杨志 《草食家畜》 2024年第4期55-60,共6页
【目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方法】应用文献分析法与统计分析方法对和田地区畜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目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方法】应用文献分析法与统计分析方法对和田地区畜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从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饲草料供应体系不完善、肉类产品供需矛盾突出、畜牧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机制不强、畜牧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不完善等方面分析和田地区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并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强饲草料供应体系建设、加强畜产品供给能力提升与市场体系构建、加强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提高畜牧业产业发展支撑能力等政策建议。【结论】探讨和田地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对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经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及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建议 和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宜宾-江津段漂流性鱼卵纵向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关系
17
作者 陈小娟 杨志 +4 位作者 朱其广 曹俊 董纯 朱俊 潘增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203,共11页
通过2023年4-7月对长江上游宜宾、合江和江津断面鱼类早期资源的逐日监测,了解漂流性鱼卵种类组成、鱼卵径流量、产卵高峰期及产卵场的纵向分布特征,分析逐日产卵径流量变动与水文、水温条件的关系,明晰不同断面鱼卵径流量峰值出现的流... 通过2023年4-7月对长江上游宜宾、合江和江津断面鱼类早期资源的逐日监测,了解漂流性鱼卵种类组成、鱼卵径流量、产卵高峰期及产卵场的纵向分布特征,分析逐日产卵径流量变动与水文、水温条件的关系,明晰不同断面鱼卵径流量峰值出现的流量区间,辨识影响鱼卵径流量变动的关键环境要素。结果表明:共采集到漂流性鱼卵24种,包括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鱼卵8种,其中红唇薄鳅(Leptobotia rubrilabris)、长薄鳅(L.elongata)、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流经宜宾、合江和江津断面的漂流性鱼卵总径流量分别为729.45×10^(4)、17301.92×10^(4)和76027.44×10^(4)粒,鱼卵总径流量从上游到下游呈明显增加的特征;3个断面鱼卵径流量的高峰期出现在5月下旬以后,其中宜宾断面最早,江津断面次之,合江断面最晚;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后,保护区干流江段产卵场的纵向分布特征发生了明显改变,主要产卵场位置下移;流量上涨量、水位上涨量和流量日上涨率是影响3个断面鱼卵径流量变动的最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上游保护区干流鱼类早期资源保护、生态调度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漂流性卵鱼类 鱼类早期资源 鱼卵径流量 产卵场 纵向分布 长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涨渡湖水系沉积物微塑料分布与赋存特征
18
作者 董纯 时玉龙 +5 位作者 刘宏高 杨志 陈威 周连凤 金瑶 李博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0-177,共8页
探究微塑料在涨渡湖水系的分布和赋存特征,可为湖泊沉积物微塑料老化及生物毒性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在阻隔湖泊涨渡湖、七湖、陶家大湖、邻近长江干支流和连通水道设置11个采样点,通过采集表层沉积物,分析了长江-涨渡湖水系沉积物微... 探究微塑料在涨渡湖水系的分布和赋存特征,可为湖泊沉积物微塑料老化及生物毒性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在阻隔湖泊涨渡湖、七湖、陶家大湖、邻近长江干支流和连通水道设置11个采样点,通过采集表层沉积物,分析了长江-涨渡湖水系沉积物微塑料丰度、尺寸、形状和种类组成。结果显示,长江-涨渡湖水系所有采样点沉积物中均有微塑料存在,其干物质中微塑料平均丰度为2602.25 n/kg,其中涨渡湖的微塑料丰度最高,为5687.69 n/kg。微塑料尺寸主要分布在[20,50]μm,占微塑料总颗粒数的59.04%;尺寸大于100μm时,微塑料丰度随尺寸的增大而减小;薄膜状微塑料最多,占微塑料总颗粒数的56.06%;微塑料种类主要为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氟橡胶和氯化聚乙烯。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湖泊微塑料赋存现状及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表层沉积物 空间分布 长江-涨渡湖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刑事案件的涉案金额识别方法
19
作者 田如君 林川 +3 位作者 黄瑞章 陈艳平 杨志 秦永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56-1563,共8页
针对现有涉案金额识别方法在复杂案件(一案多人)上面临金额的所属关系易混淆及意图多样性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复杂刑事案件的涉案金额识别推理方法。通过分析裁判文书的逻辑结构,抽取文书中的金额相关要素并结合文书的特征构建金额共现图... 针对现有涉案金额识别方法在复杂案件(一案多人)上面临金额的所属关系易混淆及意图多样性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复杂刑事案件的涉案金额识别推理方法。通过分析裁判文书的逻辑结构,抽取文书中的金额相关要素并结合文书的特征构建金额共现图,用图的形式对金额的归属关系进行表示,使用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 GNN)在金额共现图中学习要素节点之间的语义依赖信息和结构信息,获取其深层的节点特征,实现对涉案金额的识别和推理。在公共比赛数据集LAIC2021(Legal AI Challenge 2021)上的准确率(Accuracy, Acc)值达到94.75%,比当前最优模型提升了3.7%,在某省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复杂案件数据集上的Acc值达到7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 涉案金额识别 裁判文书逻辑结构 金额共现图 图神经网络 司法智能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策略探究
20
作者 杨志 《广东蚕业》 2025年第5期65-67,共3页
自然保护区的林业生态环境兼具典型性、脆弱性与珍贵性,一旦遭受有害生物侵袭,极易引发系统性生态危机。因此,精准防控有害生物、降低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是保障自然保护区林业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前提。文章立足自然保护区林业生态特性... 自然保护区的林业生态环境兼具典型性、脆弱性与珍贵性,一旦遭受有害生物侵袭,极易引发系统性生态危机。因此,精准防控有害生物、降低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是保障自然保护区林业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前提。文章立足自然保护区林业生态特性,阐述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以期为自然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林业 有害生物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