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蛋白精料补充料对泌乳期放牧牦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
作者 袁金泉 张潇戈 +4 位作者 别欣亚 周亚楠 杨得玉 冯宇哲 崔占鸿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1-6,72,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精料补充料并补充两种主要过瘤胃氨基酸对泌乳期放牧牦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24头泌乳牦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高蛋白组(HP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66%...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精料补充料并补充两种主要过瘤胃氨基酸对泌乳期放牧牦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24头泌乳牦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高蛋白组(HP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66%的精料补充料,中蛋白组(MP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5.05%的精料补充料并额外添加0.23%过瘤胃赖氨酸和0.03%过瘤胃蛋氨酸,低蛋白组(LP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3.57%的精料补充料并额外添加0.46%过瘤胃赖氨酸和0.07%过瘤胃蛋氨酸。预试期8 d,正式试验40 d。结果表明,(1)瘤胃发酵参数中,三组之间乙酸和丙酸具有显著差异的趋势(0.05≤P<0.1);(2)低蛋白精料补充料不影响三组之间的优势菌门,HP组的脱硫菌门(Desulfobacterota)丰度显著高于MP组和LP组(P<0.05),HP组克里斯滕森菌科R-7群(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MP和LP组(P<0.05)。综上得出,降低泌乳期牦牛精料补充料的粗蛋白水平并补充相应的过瘤胃氨基酸在不改变瘤胃中优势菌群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降低脱硫菌门的丰度减少疾病发生,从而有助于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牦牛 低蛋白质精料补充料 放牧加补饲 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暖季补饲矿物质盐砖对放牧牦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血液和被毛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杨得玉 黄文植 +3 位作者 冯宇哲 薛斌 张晓卫 崔占鸿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118,共14页
为探讨放牧条件下补饲矿物质盐砖对牦牛生产力的影响,选取12头2.5岁体重接近[(139±6)kg]的健康公牦牛,随机等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开展了全放牧组(CG组)和放牧+补饲矿物质盐砖组(SG组)2个控制性放牧试验,研究了暖季补饲矿物质盐砖... 为探讨放牧条件下补饲矿物质盐砖对牦牛生产力的影响,选取12头2.5岁体重接近[(139±6)kg]的健康公牦牛,随机等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开展了全放牧组(CG组)和放牧+补饲矿物质盐砖组(SG组)2个控制性放牧试验,研究了暖季补饲矿物质盐砖对放牧牦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血液及被毛矿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G组牦牛总增重为20.75 kg,平均日增重为244 g·d^(-1);SG组牦牛总增重为39.45 kg,平均日增重为464 g·d^(-1),较CG组提高90.12%。SG组牦牛对牧草的干物质消化率(DMD)显著高于CG组(P<0.05),试验第30和90天SG组对牧草粗蛋白消化率(CPD)和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NDFD)显著高于CG组(P<0.05),试验第30和60天SG组对牧草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ADFD)显著高于CG组(P<0.05)。SG组牦牛瘤胃丁酸、异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以及NH3-N的产量显著高于CG组(P<0.05),试验第30天CG和SG组的pH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第60和90天SG组的pH显著低于CG组(P<0.05)。试验第30天CG组牦牛血清中Ca、P、Mg、K、Fe含量与SG组差异不显著(P>0.05),CG组Na、Co含量显著高于SG组(P<0.05),SG组血清Cu、Zn、Mn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试验第60和90天CG组血清Ca、P、Na含量与SG组差异不显著(P>0.05),SG组血清Mg、K、Fe、Cu、Zn、Mn、Co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试验第30天CG组被毛中Ca、Mg、Na、K、Mn含量与SG组差异不显著(P>0.05),CG组被毛Fe含量显著高于SG组(P<0.05),SG组被毛中Cu、Zn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试验第60和90天CG组被毛中Ca、Na、K含量与SG组差异不显著(P>0.05),SG组被毛中Mg、Fe、Cu、Zn、Mn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综上,暖季补饲矿物质盐砖能提高牦牛体增重,以及对牧草的养分消化率,促进瘤胃发酵,增加矿物质元素在血液的代谢以及被毛的沉积,改善暖季放牧牦牛矿物质营养平衡状况,挖掘牦牛的生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质盐砖 暖季放牧牦牛 日增重 瘤胃发酵 矿物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产品故障特征的目标选择性拆卸序列规划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得玉 徐志刚 +2 位作者 朱建峰 苏开远 刘维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0-170,共11页
针对实际拆卸过程中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特别是产品普遍存在的故障问题,对拆卸序列方案选择的影响,提出了考虑产品故障特征的目标选择性拆卸序列规划方法.为便于表达产品拆卸信息,构建了拆卸混合图模型;通过提取产品故障特... 针对实际拆卸过程中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特别是产品普遍存在的故障问题,对拆卸序列方案选择的影响,提出了考虑产品故障特征的目标选择性拆卸序列规划方法.为便于表达产品拆卸信息,构建了拆卸混合图模型;通过提取产品故障特征,构建了产品故障矩阵,并运用专家意见法推导了零部件故障特征与拆卸模型元素的关联度矩阵;为更新拆卸混合图模型,运用模糊三角函数确定了零部件故障特征对拆卸模型元素的影响度,并根据影响度和专家阈值对拆卸模型元素与拆卸信息进行修正以得到故障拆卸混合图模型;最终,基于产品的故障拆卸混合图模型结合拆卸序列优化算法生成了最优的拆卸序列方案.本文以涡轮减速器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更切合实际的拆卸过程,较好地解决了产品故障对拆卸造成的模糊影响,极大地提高了拆卸序列方案的可行性和拆卸效率,降低了拆卸的盲目性,案例证明所提方法对于解决拆卸序列规划问题更切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故障特征 关联度矩阵 故障拆卸混合图模型 拆卸序列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析因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畅 王召同 +1 位作者 杨得玉 田楚楚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4-315,共2页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DEMATEL算法探寻事故发生作用机理、致因因素、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度,建立了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因素的研究模型。研究表明:政府企业、生产管理、人本因素、资源条件4个致因因素对目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存在...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DEMATEL算法探寻事故发生作用机理、致因因素、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度,建立了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因素的研究模型。研究表明:政府企业、生产管理、人本因素、资源条件4个致因因素对目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存在较为显著性的影响,其次是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致因因素 影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屠宰场反刍动物瘤胃内容物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得玉 薛斌 崔占鸿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第2期61-64,共4页
青海省作为牦牛主产区,牦牛屠宰场废弃物多,且瘤胃内容物占废弃物的大半,如何做好再利用,意义重大。本文从屠宰场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作为饲料实现资源再利用和生物发酵饲料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屠宰场瘤胃内容物资源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屠宰场 瘤胃内容物 微生物发酵 生物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蝙蝠算法的选择性拆卸序列规划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卓悦 徐志刚 +1 位作者 沈卫东 杨得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20-2127,2135,共9页
针对产品选择性拆卸序列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蝙蝠算法的产品拆卸序列规划方法.利用Python语言对传统蝙蝠算法进行离散化处理,并在种群更新过程中引入遗传算法的交叉与变异机制,生成遗传蝙蝠算法,以增强解搜索的多样性;在构建适应... 针对产品选择性拆卸序列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蝙蝠算法的产品拆卸序列规划方法.利用Python语言对传统蝙蝠算法进行离散化处理,并在种群更新过程中引入遗传算法的交叉与变异机制,生成遗传蝙蝠算法,以增强解搜索的多样性;在构建适应度函数模型时以拆卸工具的变化次数与拆卸方向的重新定位次数作为评价指标,同时加入零部件的回收收益指标,使适应度函数更加完善.以工业机械臂为实例,利用所提方法进行产品拆卸序列规划求解,对比传统蝙蝠算法以及遗传算法的求解结果,发现在一定的种群数目下,所提方法收敛时间较短;在不同种群数目下,所提方法得到的适应度函数最优值质量较高,从而验证了遗传蝙蝠算法的搜索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拆卸序列规划 蝙蝠算法 遗传算法 拆卸混合图模型 拆卸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犊牛益生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筛选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燕红 王银梦 +2 位作者 杨得玉 刘书杰 崔占鸿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6期5-11,41,共8页
以牦牛犊牛胃肠道内容物作为菌源,筛选出3株同时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起抑制作用的乳酸菌,编号分别为A1、A2和A8。经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A1、A2为乳酸片球菌,A8为戊糖乳杆菌。经体外评价其益生特性,在培养液pH=4时,... 以牦牛犊牛胃肠道内容物作为菌源,筛选出3株同时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起抑制作用的乳酸菌,编号分别为A1、A2和A8。经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A1、A2为乳酸片球菌,A8为戊糖乳杆菌。经体外评价其益生特性,在培养液pH=4时,所有乳酸菌的活菌数均较高;培养液胆盐浓度在3 g/L时,菌株的存活率均在50%。筛选的3株具有潜在益生性抑菌特性的乳酸菌,可为青海地区牦牛犊牛预防腹泻复合益生菌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犊牛 益生乳酸菌 分离鉴定 抑菌特性 体外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90 kg牦牛犊牛硒营养需要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薛国良 操君 +2 位作者 杨得玉 刘书杰 崔占鸿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第6期8-14,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40~90 kg牦牛犊牛硒的维持需要量及净生长需要量,为牦牛犊牛的饲养标准提供基础依据。选取(60±3)d日龄、身体健康、出生体重相近的35头公牦牛犊作为试验动物,分为起始屠宰组(BL组)、中期屠宰组(M组)、末期自由采食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40~90 kg牦牛犊牛硒的维持需要量及净生长需要量,为牦牛犊牛的饲养标准提供基础依据。选取(60±3)d日龄、身体健康、出生体重相近的35头公牦牛犊作为试验动物,分为起始屠宰组(BL组)、中期屠宰组(M组)、末期自由采食组(AL高饲喂水平组)、70%自由采食组(IR70中饲喂水平组)和40%自由采食组(IR40低饲喂水平组)。在试验开始时对BL组进行屠宰,平均体重为48 kg;在平均体重达到约64 kg时对M组进行屠宰;在AL组体重达到约88 kg时,从AL组、IR70组和IR40组各组随机选取5头犊牛进行屠宰。对样品进行处理并测定各组织中的硒含量,计算出试验期间硒的沉积量,根据硒沉积量与EBW和干物质采食量DMI的关系,分别建立牦牛犊牛硒元素生长需要量模型和维持需要量模型。结果表明,硒主要分布于牦牛犊牛的肌肉和内脏,分别占体内总硒量的47.43%和23.85%;硒的维持需要量=-0.1627+0.8322 DMI,硒的净生长需要量=0.0966×EBW0.3483。综上所述,40~90 kg牦牛犊牛硒的维持需要量为0.16 mg·d^(-1),净生长需要量为0.35~0.44 mg·kg^(-1)EB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犊牛 生长需要量 维持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饲条件下生长牦牛瘤胃发酵参数时间变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玉莹 张博 +2 位作者 刘书杰 杨得玉 崔占鸿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第5期46-51,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牦牛在采食前瘤胃降解率、瘤胃发酵参数和消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瘤胃养分降解率变化中,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瘤胃发酵参数中,AY组pH、NH 3-N显著高于PY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牦牛在采食前瘤胃降解率、瘤胃发酵参数和消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瘤胃养分降解率变化中,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瘤胃发酵参数中,AY组pH、NH 3-N显著高于PY组(P<0.05),MCP和淀粉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PY组丙酸显著高于AY组(P<0.05),乙酸、丁酸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消化酶活性中,PY组的纤维素酶显著高于AY组(P<0.05),脂肪酶、淀粉酶和胃蛋白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分析了反刍动物在采食前瘤胃降解率、瘤胃发酵参数及消化酶活性的变化,为屠宰场牦牛瘤胃内容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饲 瘤胃发酵参数 生长牦牛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