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外来中药睡茄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1
作者 陈彦 张建军 +8 位作者 王林元 李一芃 何晶 李林泽 王淳 郭宝林 杨彬睿 杜军 陈亮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5期888-896,共9页
睡茄是印度阿育吠陀医学的常用药物,应用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增强机体活力、抗焦虑、改善睡眠等多种功效,在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等亚洲国家及西方各国广泛应用。我国目前在云南红河谷成功引种,但尚未作为中药使用,缺乏中... 睡茄是印度阿育吠陀医学的常用药物,应用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增强机体活力、抗焦虑、改善睡眠等多种功效,在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等亚洲国家及西方各国广泛应用。我国目前在云南红河谷成功引种,但尚未作为中药使用,缺乏中药药性研究。本文以新外来中药的研究范式为指导,对睡茄的1717篇中外文献进行分析,包括临床试验、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安全性等,对其中药药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为睡茄的药性为味甘、微苦,平;归心、肝、肾、脾经;功能主治为安神益智、疏肝解郁、补肾益精、益气健脾;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健忘、肝郁气滞、烦躁不安、肾虚精亏、性欲淡漠、气虚乏力、神疲倦怠;用法用量为水煎服,每日3~10 g;研粉吞服3~6 g。本研究将促进睡茄引入我国的“中药化”进程,为其临床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促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茄 新外来中药 中药药性 应用现状 临床应用 功能主治 性味归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外来中药哈伦加纳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2
作者 梁唯灿 贾宇鑫 +7 位作者 陈彦 张建军 郭宝林 王林元 杨彬睿 杜军 陈亮 王淳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5期880-887,共8页
哈伦加纳Harungana madagascariensis Lam.ex Poir.为金丝桃科灌木,分布于中非共和国、刚果、肯尼亚、马达加斯加等地。是非洲传统药用植物,用于治疗炎症、感染、胃肠道疾病、妇科疾病、呼吸道疾病、疟疾、贫血等。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 哈伦加纳Harungana madagascariensis Lam.ex Poir.为金丝桃科灌木,分布于中非共和国、刚果、肯尼亚、马达加斯加等地。是非洲传统药用植物,用于治疗炎症、感染、胃肠道疾病、妇科疾病、呼吸道疾病、疟疾、贫血等。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中医理论分析,探讨哈伦加纳的中药性能,为挖掘哈伦加纳的中医药价值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哈伦加纳具有抗菌、抗氧化衰老、抗寄生虫、抗贫血、保护肝脏、调节血糖、调节血压、解痉镇痛、保护心肌等多种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以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研究为基础,结合药效药理研究成果,采用中医理论分析与外来中药研究方法,最终得出哈伦加纳的中药性能为苦、寒,归脾、胃、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导滞消胀、杀虫截疟、养血。用于疮疡肿毒,食积腹胀,泄泻痢疾,虫积疟疾,血虚萎黄。内服入煎剂,2~5 g。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本文对哈伦加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研究与理论探讨,赋予了哈伦加纳的中药性能,挖掘了哈伦加纳的应用价值,对将哈伦加纳作为新的药用资源引入我国和促进新外来中药的应用发展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伦加纳 新外来中药 应用历史 中药药性 功能主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外来中药非洲马铃薯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3
作者 曹亚茹 王林元 +6 位作者 叶丹妮 王聪慧 张建军 王淳 杨彬睿 杜军 陈亮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5期897-903,共7页
随着我国的开放和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研究,对外来天然药物的研究数量日益增加,国外药用资源中药化的研究得到了推动。非洲马铃薯(Hypoxis hemerocallidea Fisch.ex C.A.Mey.&Avé... 随着我国的开放和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研究,对外来天然药物的研究数量日益增加,国外药用资源中药化的研究得到了推动。非洲马铃薯(Hypoxis hemerocallidea Fisch.ex C.A.Mey.&Avé-Lall.)为仙茅科小金梅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部非洲,是一种被称为“南非圣药”的南非传统药物,著名的索托和祖鲁族药用植物。本研究通过对非洲药用资源非洲马铃薯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结合中医药理论对非洲马铃薯的中药药性进行理论分析,采用“文献研究→理论探讨→实验验证→实践应用”的研究策略,归纳出非洲马铃薯药用部位为球茎,中药药性概括为味辛、苦,性凉,归脾、胃、大肠、肝经;具有清热泻火、燥湿止泻、解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火热上炎、消渴多饮、晕眩、痢疾、泄泻、癌症肿痛、跌仆伤痛;用量为2~6 g。非洲马铃薯在非洲应用广泛,国内学者也开始对其药用价值进行研究。明确其中药药性有利于非洲马铃薯的引进,为推广扩大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外来药用资源的引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铃薯 中药药性 药用资源 非洲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外来中药紫锥菊对虚寒、虚热证小鼠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禅缔 余淑惠 +7 位作者 朱映黎 杨彬睿 杜军 刘晓菲 张建军 王林元 陈亮 王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315-1321,共7页
目的 对新外来中药紫锥菊中药寒热药性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将110只小鼠随机分成11组,即空白组、虚热模型组、虚热西洋参组、虚热紫锥菊低剂量组、虚热紫锥菊中剂量组、虚热紫锥菊高剂量组、虚寒模型组、虚寒人参组、虚寒紫锥菊低剂量组... 目的 对新外来中药紫锥菊中药寒热药性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将110只小鼠随机分成11组,即空白组、虚热模型组、虚热西洋参组、虚热紫锥菊低剂量组、虚热紫锥菊中剂量组、虚热紫锥菊高剂量组、虚寒模型组、虚寒人参组、虚寒紫锥菊低剂量组、虚寒紫锥菊中剂量组和虚寒紫锥菊高剂量组,每组10只。虚热组小鼠灌胃甲状腺片溶液160 mg/kg,虚寒组小鼠灌胃氢化可的松溶液25 mg/kg,每日1次,连续14天制备虚热及虚寒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cAMP/cGMP、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变化。结果 与虚热模型组相比,紫锥菊组小鼠整体状态有一定程度改善,体质量、胸腺及脾脏指数明显改善(P<0.05),cAMP、cAMP/cGMP及T3、T4含量显著降低(P<0.05),TP、ALB、TC、TG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虚寒模型组相比,紫锥菊组小鼠整体状态无明显改善,胸腺及脾脏指数、cAMP、cAMP/cGMP、TP、ALB、TG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体质量、T3、T4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本研究证明紫锥菊寒凉的中药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锥菊 虚热证 虚寒证 外来中药 寒热药性 环核苷酸 甲状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