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玛曲湿地资源保护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彦斌 《甘肃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68-70,共3页
结合甘肃玛曲湿地的自然地理概况,通过分析该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价值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玛曲湿地资源的对策建议:在充分尊重自然现状和规律的基础上,以保护为前提,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最终在促进湿地生物多样性保... 结合甘肃玛曲湿地的自然地理概况,通过分析该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价值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玛曲湿地资源的对策建议:在充分尊重自然现状和规律的基础上,以保护为前提,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最终在促进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利用上取得统一和谐,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效益,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曲湿地 资源 生物多样性 保护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煤尘环境下掘进空间煤岩界面感知与精准识别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云 童亮 +6 位作者 来兴平 曹胜根 闫保旭 刘永孜 孙浩强 杨彦斌 何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76-3290,共15页
巷道掘进过程中煤岩识别技术是掘进机截割头自动调整的核心,同样是制约矿山智能化建设的关键难题之一。针对当前采掘失衡,掘进工作面缺乏成熟有效的煤岩识别方案,现有基于图像的煤岩识别模型存在分割精度差、无法灵活部署等问题,提出一... 巷道掘进过程中煤岩识别技术是掘进机截割头自动调整的核心,同样是制约矿山智能化建设的关键难题之一。针对当前采掘失衡,掘进工作面缺乏成熟有效的煤岩识别方案,现有基于图像的煤岩识别模型存在分割精度差、无法灵活部署等问题,提出一种应用在掘进工作面下基于图像分割的煤岩截割界面感知与精准识别方法。该方法结合掘进工作面实际截割情况,采用Mobile-NetV2特征提取网络作为DeepLabV3+的主干网络,使模型更好地兼顾分割精度和模型复杂度;将空洞空间卷积池化金字塔模块输出的高级特征进行通道注意力(SE)操作,分配通道权重以强化对重点特征信息的训练;在主干网络输出的浅层特征引入通道空间注意力(CA)机制,使浅层特征图中的低级表征信息加权,从而设计出融合双注意力机制于DeepLabV3+的煤岩截割界面识别模型。同时搭建煤尘环境下煤岩识别实验平台模拟掘进机截割后形成的煤岩截割面,研发巷道掘进过程中煤岩截割界面采集方法,并以实际矿井的掘进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验证该煤岩识别模型的分割精度以及实际应用性。研究结果表明:SE-CA-DeepLabV3+模型的平均交并比和平均像素精度分别为97.15%和98.51%,相较于其他模型具有更优的分割性能。将所建立模型对来自陕北试验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原始煤岩图像进行验证,平均误差为0.7%,每秒传输帧数为43 fps,满足井下现场应用部署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截割界面 SE-CA-DeepLabV3+ 巷道掘进 煤岩识别平台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镶嵌在氢化氮化硅中纳米非晶硅粒子光吸收的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威 张丽 +3 位作者 甄兰芳 杨彦斌 韩理 傅广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3-918,共6页
采用量子限制效应模型对镶嵌有纳米非晶硅粒子的氢化氮化硅薄膜的光吸收进行了理论模拟,探讨了由吸收谱分析给出该结构薄膜光学参数的方法,并通过对不同氮含量样品的讨论给出了量子限制效应和纳米硅粒子表面的结构无序对薄膜光吸收特性... 采用量子限制效应模型对镶嵌有纳米非晶硅粒子的氢化氮化硅薄膜的光吸收进行了理论模拟,探讨了由吸收谱分析给出该结构薄膜光学参数的方法,并通过对不同氮含量样品的讨论给出了量子限制效应和纳米硅粒子表面的结构无序对薄膜光吸收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随氮含量的增加,薄膜有效光学带隙增大,该结果与薄膜中纳米硅粒子平均尺寸的减小引起的量子限制效应的增强相关,而小粒度纳米硅粒子比例增加所引入的较高微观结构无序度和较多缺陷将会导致薄膜低能吸收区吸收系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非晶硅 量子限制效应 结构无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孔径冲击倾向性煤样破坏特征能量演化规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来兴平 任杰 +4 位作者 单鹏飞 崔峰 曹建涛 刘伯伟 杨彦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01-2610,共10页
选取超声波波速相近的不同孔径煤样进行垂交加载实验,通过声发射监测加载过程中信号携带能量变化搜寻煤样加载过程中关键特征破坏节点,探究不同孔径煤样在加载破坏前能量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孔径增加,煤样峰值强度降低,同时,声... 选取超声波波速相近的不同孔径煤样进行垂交加载实验,通过声发射监测加载过程中信号携带能量变化搜寻煤样加载过程中关键特征破坏节点,探究不同孔径煤样在加载破坏前能量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孔径增加,煤样峰值强度降低,同时,声发射振铃计数有效降低,表明随着孔径的增加煤样损伤破坏减少。受孔径增大影响,关键破坏能量特征点也逐渐增多,并且破裂阶段特征点的弹性能耗散比K升高,表明孔洞实现了在峰值破坏前能量分级逐步释放的效果。通过卸压孔的方式可以实现煤层失稳破坏前卸压和分级释能,通过增大孔径可以增加关键位置,从而更好地诱导煤层失稳破坏,增大能量耗散。孔洞煤样加载过程中破坏特征能量的演化规律可为煤层开采过程中卸压释能提供参考,为避免动力灾害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灾害 卸压 特征能量 孔洞试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沉降煤泥水全流程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彦斌 屈进州 +1 位作者 朱子祺 周安宁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114,共9页
针对湿法选煤工艺中难沉降煤泥水净化处理过程存在的煤泥沉降困难、处理效率低、成本高等难题,从煤泥水源头控制、煤泥水处理方法及煤泥水终端处理装备等方面着手,结合神东矿区难沉降煤泥水处理的生产实际,讨论了煤泥减量化技术和药剂... 针对湿法选煤工艺中难沉降煤泥水净化处理过程存在的煤泥沉降困难、处理效率低、成本高等难题,从煤泥水源头控制、煤泥水处理方法及煤泥水终端处理装备等方面着手,结合神东矿区难沉降煤泥水处理的生产实际,讨论了煤泥减量化技术和药剂制度优化、水质调节、电磁场强化、微波处理、微生物处理、高效浓缩压滤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难沉降煤泥水全流程处理技术在工业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煤泥减量化技术是难沉降煤泥水处理的源头,通过采用驰张筛等对物料进行高效干法脱粉,可减少进入煤泥水系统的煤泥量;对于已建成且工艺比较成熟的选煤厂,常采用优化工艺流程、减小筛板筛篮筛缝、调整操作工艺参数等措施减少次生煤泥产率;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条件下,采用无压给料重介旋流器、减小矸石脱介筛筛缝、单独处理矸石稀介质、单独沉降并处理高频筛筛下水等措施减少矸石细泥的混入;加强生产组织和水量管理,有助于控制煤泥水系统的水量,防止粗颗粒物料的混入。难沉降煤泥水处理技术是煤泥水处理的核心,可向煤泥水中加入无机钙盐等高价金属阳离子,以调节煤泥水水质,促使煤泥颗粒凝聚;采用电磁振动高频筛等对浓缩池入料进行深度分级,有效降低煤泥产率;通过改进浓缩、压滤工艺流程及设备,采用电场、磁场、微波场处理和微生物絮凝药剂来协调强化对煤泥水的絮凝沉降效果,降低化学药剂对环境的副作用。煤泥水终端处理装备是难沉降煤泥水处理的落脚点和抓手,目前主要朝着大型化、国产化、高效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沉降煤泥水 煤泥减量化 脱粉 水质调节 微生物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分采层间坚硬岩层破断致灾机理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来兴平 尉迟小骞 +2 位作者 崔峰 杨彦斌 霍军鹏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5-1063,共9页
针对分层分采层间坚硬岩层破断诱发动力灾害的复杂难题,通过运用物理相似模拟试验与力学分析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新疆宽沟煤矿B_(2)与B_(4-1)煤层之间的坚硬岩层受双重回采影响下的破断演化过程,发现层间坚硬岩层破断致灾机理源于其悬... 针对分层分采层间坚硬岩层破断诱发动力灾害的复杂难题,通过运用物理相似模拟试验与力学分析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新疆宽沟煤矿B_(2)与B_(4-1)煤层之间的坚硬岩层受双重回采影响下的破断演化过程,发现层间坚硬岩层破断致灾机理源于其悬臂结构的破断释能,建立层间岩层悬臂梁结构模型,推导出层间岩层临界破断状态下的挠曲线及转角方程,得出层间岩层破断的致灾总能量、悬臂结构强度和覆岩载荷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覆岩越重,其施加于悬臂结构的致灾能量就越大,悬臂结构越长,其聚集的弹性能就越多,而悬臂结构越坚硬,则其破断释放的能量越多,这三者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层间坚硬岩层破断时诱发动力灾害。由此,提出爆破切顶措施,有效扩展需破断岩体的原生裂隙及结构弱面,降低坚硬岩层的轴向强度,破坏岩层的完整性,使得大范围悬顶事件基本杜绝,为矿井后续安全开采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分采 层间坚硬岩层 物理相似模拟 悬臂梁结构 爆破切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煤厂定额体系对降本增效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彦斌 王妍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S01期144-148,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选煤厂经济效益,降低运营成本,从影响选煤厂成本指标中选取了材料、电力、人工3个关键指标开展定额体系研究。采用定额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建立了选煤厂三大定额体系:以移动加权平均结合费用定额与数量定额相结合制定材料定额... 为进一步提高选煤厂经济效益,降低运营成本,从影响选煤厂成本指标中选取了材料、电力、人工3个关键指标开展定额体系研究。采用定额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建立了选煤厂三大定额体系:以移动加权平均结合费用定额与数量定额相结合制定材料定额;以设备单位能耗产出最大化为目标,以各系统最优化配置为原则,根据原煤煤质数据和工艺参数与电耗关系制定电力定额;以管理服务定额、设备巡视定额、检修工时定额、装车工作定额分类制定人工劳动定额。采用数据库软件,利用编程平台建立定额管理信息系统,并将定额全部应用于绩效考核与分配。从运行效果可以得出,加强定额管理与应用有助于提升选煤厂经营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本增效 材料管控 电力定额 劳动定额 绩效分配 选煤厂定额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动力煤选煤厂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彦斌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7年第S1期23-26,共4页
从大型动力煤选煤厂设备运行维护的特点、维修的信息化管理、设备备品配件管理、专业化队伍管理、设备优化与创新管理以及人员培训管理等方面,探讨如何建立大型动力煤选煤厂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关键词 大型动力煤选煤厂 设备信息化管理 维修管理制度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肺汤联合MitoQ对TGF-β1诱导的人肺泡上皮细胞HPAEpiC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丽娟 肖泓 +7 位作者 兰成仲 杨彦斌 祁向荣 欧阳丽 张晓丽 王凤英 金其花 孙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70-276,共7页
目的探讨益肺汤联合线粒体辅酶Q(MitoQ)对生长转化因子(TGF-β1)诱导的人肺泡上皮细胞HPAEpiC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细胞株HPAEpiC为研究对象,采用TGF-β1(10 ng/ml)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模型进行实验。设置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模... 目的探讨益肺汤联合线粒体辅酶Q(MitoQ)对生长转化因子(TGF-β1)诱导的人肺泡上皮细胞HPAEpiC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细胞株HPAEpiC为研究对象,采用TGF-β1(10 ng/ml)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模型进行实验。设置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模型+MitoQ组、模型+益肺汤含药血清组、模型+MitoQ+益肺汤含药血清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益肺汤联合MitoQ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分析益肺汤联合MitoQ对细胞内E-cadherin、ColⅠ、α-SMA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GRP7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细胞ColⅠ、α-SMA mRNA表达、GRP78蛋白表达及ROS荧光强度明显增加,细胞E-cadherin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肺汤联合MitoQ组细胞内ColⅠ、α-SMA mRNA表达有效降低(P<0.05),E-cadherin mRNA表达增加(P<0.01),细胞内GRP78蛋白表达及ROS荧光强度降低(P<0.05)。结论益肺汤联合MitoQ对TGF-β1诱导的人肺泡上皮细胞HPAEpiC上皮间质转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肺纤维化潜在的治疗药物,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下调ColⅠ、α-SMA mRNA及GRP78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 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肺汤 人肺泡上皮细胞 线粒体辅酶Q 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山地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胡新洲 杨进成 +5 位作者 适秀安 刘坚坚 杨彦斌 安正云 李红彦 张云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17-22,共6页
为探索云南省山地专用优质油菜品种云花油早熟1号的最佳播期、密度和施肥量组合,实现良种与高产栽培技术配套应用,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在4个不同海拔区域研究云花油早熟1号最适宜的播种期、种植密度及尿... 为探索云南省山地专用优质油菜品种云花油早熟1号的最佳播期、密度和施肥量组合,实现良种与高产栽培技术配套应用,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在4个不同海拔区域研究云花油早熟1号最适宜的播种期、种植密度及尿素施用量及其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3个因子对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A(播种期)> B(种植密度)> C(尿素施用量),播种期与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性水平;播种期对生育期、倒伏指数、白粉病病情指数、单株有效角果、角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及单株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少,而尿素施用量对生育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不明显。云花油早熟1号在玉溪油菜种植山区最适宜的播种期应选择在8月25~30日、每667 m2种植密度为1.6万~2.0万株、种肥及苗肥共施30~35 kg尿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油菜 播期 密度 施肥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回采速度诱发冲击地压实践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旭东 孙秉成 +3 位作者 杨彦斌 张晓宇 李柱 刘昆轮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7期5-8,共4页
为研究乌东煤矿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面回采速度对冲击地压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测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回采速度微震事件能量释放特征和构造应力区的能量变化特征,建立了综放面回采速度动态调控方法,并在实际回采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为研究乌东煤矿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面回采速度对冲击地压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测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回采速度微震事件能量释放特征和构造应力区的能量变化特征,建立了综放面回采速度动态调控方法,并在实际回采中得到很好的应用。研究表明:回采速度与微震事件能量具有相关性,回采速度达到6 m/d时微震事件能量突增,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大幅度提高。理论计算得出构造应力区发生冲击地压临界值为1.29×105J,回采速度从4 m/d增加到6 m/d,应力梯度区和高应力区的能量突增,且速度为6 m/d应力梯度区的能量变化最明显。同时基于日微震事件特征和单位推进度微震事件特征确定的动态调控阈值,为实现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特厚煤层 回采速度 冲击地压 微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种田乡紫花苜蓿与燕麦混播模式效果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锦晶 杨彦斌 +2 位作者 闫炜 王新凯 刘娜 《南方农业》 2023年第7期139-142,共4页
为有效利用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种田乡撂荒地,保护基本农田,同时缓解畜禽牧草饲料不足问题、拓宽饲草料来源,采用不同方式(间条播、混条播、混条播)和不同比例(紫花苜蓿和燕麦混播比例为3∶1、2∶2、1∶3)开展紫花苜蓿和燕麦混播试验,在... 为有效利用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种田乡撂荒地,保护基本农田,同时缓解畜禽牧草饲料不足问题、拓宽饲草料来源,采用不同方式(间条播、混条播、混条播)和不同比例(紫花苜蓿和燕麦混播比例为3∶1、2∶2、1∶3)开展紫花苜蓿和燕麦混播试验,在不同时间段测定牧草植株密度、高度和鲜草产量,在只施加农家肥条件下比较紫花苜蓿与燕麦不同混播方式与比例的生产性能,探索旱地紫花苜蓿和燕麦最佳生产播种模式。结果表明,混撒播方式下牧草出苗率偏低且分布零星,无法开展产量评价,技术模式不适合平川区;在紫花苜蓿与燕麦3∶1间条播的播种模式下,紫花苜蓿半年植株损失量比其单播降低64%,燕麦对紫花苜蓿抓苗和保苗效果显著;7月初,该模式下燕麦增高最明显,比单播燕麦增高30%;该模式下燕麦、紫花苜蓿均获得了最高的鲜草产量,667 m~2产量分别为360、377 kg。试验证实,旱作紫花苜蓿与燕麦3∶1间条播在平川区综合生产性能最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 紫花苜蓿 燕麦 混播模式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种田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区高效防护林体系营建技术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道军 王有元 +2 位作者 杨彦斌 苟树屏 张华堂 《甘肃林业科技》 1999年第4期31-35,共5页
针对全省荒漠区自然地理条件差、防护林效能低的现状,提出了高效防护林建设的初步技术框架。强调了按荒漠化景观、立地条件及防护功能等因子划分生态序列,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树种、林网结构,以期实现高效防护、高效收益,并为有效防治... 针对全省荒漠区自然地理条件差、防护林效能低的现状,提出了高效防护林建设的初步技术框架。强调了按荒漠化景观、立地条件及防护功能等因子划分生态序列,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树种、林网结构,以期实现高效防护、高效收益,并为有效防治荒漠化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防护林 树种选择 配置模式 营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林业生态效能角度谈荒漠化防治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道军 王有元 杨彦斌 《甘肃林业科技》 2000年第1期28-32,共5页
通过阐述林业的生态环境效应 ,结合甘肃土地荒漠化和林业建设的实际 ,论述了林业建设与土地荒漠化的利害关系。并最终强调 :甘肃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决定了林业在生态环境及国民生产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关键词 林业 防治 生态环境效应 土地荒漠化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 with graded-band-gap silicon oxide buffer layer
15
作者 史振亮 季云 +5 位作者 于威 杨彦斌 丛日东 陈英娟 李晓苇 傅广生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44-47,共4页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μc-Si:H) solar cell with graded band gap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 oxide(μc-SiOx:H) buffer layer is prepared by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exhibits improved performan...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μc-Si:H) solar cell with graded band gap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 oxide(μc-SiOx:H) buffer layer is prepared by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exhibits improved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the cell without it. The buffer layer moderates the band gap mismatch by reducing the barrier of the p/i interface, which promotes the nucleation of the i-layer and effectively eliminates the incubation layer, and then enhances the collection efficiency of the cell in the short wavelength region of the spectrum. The p/i interface defect density also decreases from 2.2 × 10^12cm^-2to 5.0 × 10^11cm^-2. This graded buffer layer allows to simplify the deposition process for the μc-Si:H solar cel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ded SiOx buffer layer p/i interface solar cel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作业安全防护罩的研究应用
16
作者 曹榕 张静 杨彦斌 《通讯世界》 2022年第8期61-63,共3页
在配电网继电保护工作中,需要对运行设备、端子等进行密封,目前常采用的方法为使用胶带进行密封,但该方法安全性较低,密封性能不佳,容易造成设备损坏或威胁人员安全,引发安全事故。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能够代替胶带的安全防护罩... 在配电网继电保护工作中,需要对运行设备、端子等进行密封,目前常采用的方法为使用胶带进行密封,但该方法安全性较低,密封性能不佳,容易造成设备损坏或威胁人员安全,引发安全事故。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能够代替胶带的安全防护罩,并对其参数及优点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或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防护罩 胶带 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钙根充糊剂在对乳牙根尖周病患儿进行根管充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安小斌 杨彦斌 +2 位作者 胡东彦 杨霞 薛元珍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6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根充糊剂在对乳牙根尖周病患儿进行根管充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16例乳牙根尖周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儿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56)。采用氢氧化...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根充糊剂在对乳牙根尖周病患儿进行根管充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16例乳牙根尖周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儿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56)。采用氢氧化钙根充糊剂对试验组患儿进行根管充填治疗,采用常规方法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根管充填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进行根管充填治疗的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进行根管充填治疗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将氢氧化钙根充糊剂应用于对乳牙根尖周病患儿进行根管充填治疗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根尖周病 氢氧化钙根充糊剂 根管充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