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锚杆与抗滑桩协同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开业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7-192,共6页
自然状态下边坡稳定性较差,滑塌失稳时常发生,常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因此,通过构建二级边坡滑塌失稳模式,运用极限分析上限法与强度折减技术推导了给定安全系数条件下的抗滑桩侧有效抗力表达式。并探究了锚杆分布形式、抗滑桩位置及桩身... 自然状态下边坡稳定性较差,滑塌失稳时常发生,常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因此,通过构建二级边坡滑塌失稳模式,运用极限分析上限法与强度折减技术推导了给定安全系数条件下的抗滑桩侧有效抗力表达式。并探究了锚杆分布形式、抗滑桩位置及桩身抗力分布模式对桩侧有效抗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对边坡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邵坪高速边坡加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失稳与加固 锚杆 抗滑桩 极限分析 强度折减技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格宾支挡的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开业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6-201,共6页
以蓝山湘江源至高塘坪公路段为工程背景,根据构建的格宾及土体格栅的路基边坡主动和被动破坏模式,运用极限分析原理获得了路基边坡挡土墙发生主、被动破坏时土压力的上限解。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了土体强度参数、格栅加固方式等因素对边... 以蓝山湘江源至高塘坪公路段为工程背景,根据构建的格宾及土体格栅的路基边坡主动和被动破坏模式,运用极限分析原理获得了路基边坡挡土墙发生主、被动破坏时土压力的上限解。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了土体强度参数、格栅加固方式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和主、被动土压力的影响规律。最后,借助数值分析软件对该路段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可为工程路基边坡施工和支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和边坡工程 加筋格宾 土工格栅 路面荷载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处理软土方法在特殊路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开业 《中外建筑》 2015年第8期172-174,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基础建设的不断加快,公路工程穿越软土地基的情况也在逐渐增多,软土作为我国常见的一种土质类型,极易引发公路地基出现差异沉降和路面开裂等现象,对公路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对综合处理软土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基础建设的不断加快,公路工程穿越软土地基的情况也在逐渐增多,软土作为我国常见的一种土质类型,极易引发公路地基出现差异沉降和路面开裂等现象,对公路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对综合处理软土方法在特殊路基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并结合某地区新干线路段的特殊路基设计,提出了相关的见解,以期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为公路工程软土地层处理技术提供具有价值意义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处理 软土 特殊路基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衡枣高速公路收费站拥堵成因和改扩建方案设计要点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开业 《中外建筑》 2015年第10期140-141,共2页
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和物流运输的需求、汽车工业的发展,既有高速互通收费站受建设时设计规范、设计理念的局限,其整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已不能满足当前交通量组成变化需求,甚至成为交通"瓶颈"。结合衡阳至永州枣木浦高速... 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和物流运输的需求、汽车工业的发展,既有高速互通收费站受建设时设计规范、设计理念的局限,其整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已不能满足当前交通量组成变化需求,甚至成为交通"瓶颈"。结合衡阳至永州枣木浦高速公路互通匝道收费站改扩建工程设计实例,就收费站道路工程平面部分,分析总结既有互通收费站交通瓶颈成因,浅析收费站改扩建道路工程中设计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费站改扩建 道路工程 特点:设计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老高速公路交叉时互通设计
5
作者 杨开业 《湖南交通科技》 2010年第2期30-31,68,共3页
通过对娄衡高速七碗枢纽互通的功能、制约因素及方案设计情况的阐述,总结新老高速公路交叉时该类型互通式立交的特点和设计要点。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互通式立交 设计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动态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开业 巩合德 +10 位作者 李敬 刘运通 沙丽清 宋清海 金艳强 大新 李培广 闻国静 陈爱国 庞志强 张一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9-859,共11页
【目的】土壤呼吸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萨王纳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是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但是其排放特征与主要影响因子尚不清楚。【方法】以元江干热河谷(萨王纳)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为对象,利用静态箱法,从2014... 【目的】土壤呼吸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萨王纳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是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但是其排放特征与主要影响因子尚不清楚。【方法】以元江干热河谷(萨王纳)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为对象,利用静态箱法,从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对元江土壤呼吸进行测量,研究了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土壤温度、水分和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雨季高于干季。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分别呈指数和抛物线关系,土壤5和10 cm处温度Q10分别为1.73和1.98,小于全球均值2.0,采用10 cm土壤温度能更好地模拟土壤呼吸。通过土壤温度、湿度与土壤呼吸双因子拟合分析得出元江萨王纳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主要受到水分条件的制约;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年排放量为4.20 t·hm^−2·a^−1,其中雨季2.71 t·hm^−2,占全年碳排放总量的64.5%,干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49 t·hm^−2,占全年碳排放总量的35.5%。全球萨王纳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均值为8.16 t·hm^−2·a^−1。【结论】元江土壤呼吸总量在全球萨王纳生态系统中处于较低位置,主要是因为元江萨王纳生态系统降水量较全球萨王纳低,而降水量与萨王纳地区土壤呼吸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61,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Q10 萨王纳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永玉神笔妙绘天门山
7
作者 杨开业 《艺海》 2001年第3期47-49,共3页
公元2001年2月24日,这一天是黄永玉先生第五次来张家界的第八天。
关键词 黄永玉 天门山 张家界 绘画评论 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