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IV/SPN共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建树
王雪峰
+2 位作者
张秀英
穆婧雯
徐文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8,共9页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IV)患者肺部的细菌重复感染是导致严重疾病和死亡的关键因素,IV与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共感染造成的不良后果为患者带来严重负担,其具体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如何更好利用IV/SPN共感染小鼠...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IV)患者肺部的细菌重复感染是导致严重疾病和死亡的关键因素,IV与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共感染造成的不良后果为患者带来严重负担,其具体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如何更好利用IV/SPN共感染小鼠动物模型进行后期基础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IV/SPN共感染模型中动物的选择、病原类型的选择、造模不同时间的选择、共感染模型的鉴定以及应用进行综述,为今后IV/SPN共感染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肺炎链球菌
共感染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晶Ni_(88)P_(12)合金薄膜的AFM和STM研究
2
作者
杨建树
蔡群
+4 位作者
董树忠
李和兴
邓景发
孙洁林
李民乾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739-741,共3页
本文报导利用STM(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和AFM(AtomicForceMicroscope)对化学淀积的非晶及高温晶化后的Ni88P12合金薄膜表面的形貌进行了研究,观察到非晶合...
本文报导利用STM(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和AFM(AtomicForceMicroscope)对化学淀积的非晶及高温晶化后的Ni88P12合金薄膜表面的形貌进行了研究,观察到非晶合金膜是由纳米大小的微粒聚成微米大小的颗粒构成的,晶化后颗粒长大变为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
薄膜
AFM
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体内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谭娇梅
乔红群
+2 位作者
丁亚军
王虎斌
杨建树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的体内抗菌作用。方法选取SPF级ICR小鼠,选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及金黄色葡萄球菌(n=22)、粪肠球菌(n=18)和化脓性链球菌(n=63)3株临床分离的致病菌...
目的研究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的体内抗菌作用。方法选取SPF级ICR小鼠,选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及金黄色葡萄球菌(n=22)、粪肠球菌(n=18)和化脓性链球菌(n=63)3株临床分离的致病菌,以0.5m L最低致死菌量腹腔注射细菌感染小鼠,建立小鼠败血症模型;于造模1h后,分别静脉注射给予不同浓度的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和利奈唑胺注射液药液,记录给药后1~7d小鼠存活数,用BLISS法计算ED50、ED95及P值。结果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及3株临床分离的致病菌的ED50值在1.57~3.52mg/kg,ED95值在3.86~8.21mg/kg,均明显优于对照药利奈唑胺注射液(P<0.01)。结论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对所测标准菌株及临床分离的致病菌有较好的体内抗菌作用,其作用明显优于同类药利奈唑胺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
败血症
体内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层多孔硅的SPM研究
4
作者
胡舜涛
杨建树
+3 位作者
袁帅
蔡群
董树忠
侯晓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2-75,共4页
多层多孔硅是采用交替变化脉冲腐蚀电流密度的方法制成的多孔度周期性变化的多孔硅结构,我们用AFM对多层多孔硅结构的侧向解理的截面进行观测,得到了不同多孔度层及其界面处的图像。发现不同周期中相同条件下腐蚀得到的多孔硅层,...
多层多孔硅是采用交替变化脉冲腐蚀电流密度的方法制成的多孔度周期性变化的多孔硅结构,我们用AFM对多层多孔硅结构的侧向解理的截面进行观测,得到了不同多孔度层及其界面处的图像。发现不同周期中相同条件下腐蚀得到的多孔硅层,其层厚随周期的不同而不同,从而限制了多孔硅发光峰半宽的缩小。对多层多孔硅的电化学腐蚀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多层
多孔硅
多层结构
S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V/SPN共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建树
王雪峰
张秀英
穆婧雯
徐文涛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374521)
国家传承创新中心重点病种项目(2023-247)。
文摘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IV)患者肺部的细菌重复感染是导致严重疾病和死亡的关键因素,IV与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共感染造成的不良后果为患者带来严重负担,其具体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如何更好利用IV/SPN共感染小鼠动物模型进行后期基础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IV/SPN共感染模型中动物的选择、病原类型的选择、造模不同时间的选择、共感染模型的鉴定以及应用进行综述,为今后IV/SPN共感染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流感病毒
肺炎链球菌
共感染
动物模型
Keywords
influenza virus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co-infection
animal model
分类号
R-33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晶Ni_(88)P_(12)合金薄膜的AFM和STM研究
2
作者
杨建树
蔡群
董树忠
李和兴
邓景发
孙洁林
李民乾
机构
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739-741,共3页
文摘
本文报导利用STM(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和AFM(AtomicForceMicroscope)对化学淀积的非晶及高温晶化后的Ni88P12合金薄膜表面的形貌进行了研究,观察到非晶合金膜是由纳米大小的微粒聚成微米大小的颗粒构成的,晶化后颗粒长大变为晶粒。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
薄膜
AFM
STM
Keywords
morphology,,amorphous,,crystallization
分类号
TG139.8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G115.21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体内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谭娇梅
乔红群
丁亚军
王虎斌
杨建树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省药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5-428,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的体内抗菌作用。方法选取SPF级ICR小鼠,选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及金黄色葡萄球菌(n=22)、粪肠球菌(n=18)和化脓性链球菌(n=63)3株临床分离的致病菌,以0.5m L最低致死菌量腹腔注射细菌感染小鼠,建立小鼠败血症模型;于造模1h后,分别静脉注射给予不同浓度的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和利奈唑胺注射液药液,记录给药后1~7d小鼠存活数,用BLISS法计算ED50、ED95及P值。结果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及3株临床分离的致病菌的ED50值在1.57~3.52mg/kg,ED95值在3.86~8.21mg/kg,均明显优于对照药利奈唑胺注射液(P<0.01)。结论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对所测标准菌株及临床分离的致病菌有较好的体内抗菌作用,其作用明显优于同类药利奈唑胺注射液。
关键词
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
败血症
体内抗菌作用
Keywords
Tedizolid phosphate injection
Septicemia
In vivo activity
分类号
R978.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层多孔硅的SPM研究
4
作者
胡舜涛
杨建树
袁帅
蔡群
董树忠
侯晓远
机构
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2-75,共4页
文摘
多层多孔硅是采用交替变化脉冲腐蚀电流密度的方法制成的多孔度周期性变化的多孔硅结构,我们用AFM对多层多孔硅结构的侧向解理的截面进行观测,得到了不同多孔度层及其界面处的图像。发现不同周期中相同条件下腐蚀得到的多孔硅层,其层厚随周期的不同而不同,从而限制了多孔硅发光峰半宽的缩小。对多层多孔硅的电化学腐蚀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多层
多孔硅
多层结构
SPM
Keywords
AFM
multilayer porous silicon
multilayer structure
分类号
TN20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IV/SPN共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杨建树
王雪峰
张秀英
穆婧雯
徐文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晶Ni_(88)P_(12)合金薄膜的AFM和STM研究
杨建树
蔡群
董树忠
李和兴
邓景发
孙洁林
李民乾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体内抗菌作用研究
谭娇梅
乔红群
丁亚军
王虎斌
杨建树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层多孔硅的SPM研究
胡舜涛
杨建树
袁帅
蔡群
董树忠
侯晓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