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黄龙山林区景观格局动态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敏 赵鹏祥 +2 位作者 郝红科 杨延征 袁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115,共7页
黄龙山林区是陕西五大林区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氛围(和启孝,1991),同时又是陕西黄土高原森林分布最集中、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庇护陕北黄土高原南部、渭北高原和关中平原的主要生态屏障。以前对黄龙山的研究... 黄龙山林区是陕西五大林区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氛围(和启孝,1991),同时又是陕西黄土高原森林分布最集中、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庇护陕北黄土高原南部、渭北高原和关中平原的主要生态屏障。以前对黄龙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的群落特征、类型划分、群落动态、和优势种群更新等方面(侯琳等,2006;康永祥等,2007;相辉等,2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指数 FRAGSTATS 景观动态 森林景观格局 黄龙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五省(区)耕地质量等别差异性比较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凤娇 杨延征 上官周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0-236,共7页
为了明确西北地区耕地等别分布特征及在全国耕地等别中的整体水平,以西北5省(区)农用地分等国家级汇总成果为基础,分析了西北地区耕地等别数量特点、耕地等别空间分异特征和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中、低等地分布广泛,... 为了明确西北地区耕地等别分布特征及在全国耕地等别中的整体水平,以西北5省(区)农用地分等国家级汇总成果为基础,分析了西北地区耕地等别数量特点、耕地等别空间分异特征和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中、低等地分布广泛,面积比例高达93.04%,耕地平均等别比全国平均等别9.8等低2.1个等别;西北地区各自然质量等地和利用等地分布的总体趋势基本一致,高等地主要分布在陕西(60.82%和86.48%),中等地主要分布在新疆(50.99%和50.54%),低等地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陕西(53.4%、31.76%和46.87%、26.31%),青海和宁夏耕地面积较小,且以中低等地为主;各经济等地分布略有不同,即高等地主要分布在新疆(85.12%),中等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和陕西(60.86%和26.98%),低等地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陕西(48.95%和30.74%),青海省以低等地为主,宁夏以中低等地面积比例较大;西北地区耕地质量主要受到地貌结构、土壤条件和农田基本建设3类因素的影响,且各类影响因素在西北各省域内的分布差别主要决定于各省(区)主导因素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控制西北地区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质量 分等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刀式PDC钻头布齿方法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延征 王镇全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9年第5期41-42,共2页
在讨论刮刀式PDC钻头布齿设计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锥顶部出现的偏磨问题,提出了新的刮刀式PDC钻头局部最大密度布齿的方法。通过调整布齿间距强化磨损严重部分,同时确保刮刀式PDC钻头切削齿的整体切削性能,延长钻头使用寿... 在讨论刮刀式PDC钻头布齿设计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锥顶部出现的偏磨问题,提出了新的刮刀式PDC钻头局部最大密度布齿的方法。通过调整布齿间距强化磨损严重部分,同时确保刮刀式PDC钻头切削齿的整体切削性能,延长钻头使用寿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PDC钻头的布齿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钻头 切削齿 布齿设计布齿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流动空间分布差异研究——以航空航天科学技术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丹丹 汪涛 杨延征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3-90,共8页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Pajek)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ArcGIS9.2),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期刊)的核心期刊中2000—2009年间航空航天领域存在合作单位的文章为原始数据,构建航空航天科学技术领域知识流动的社会网络和空...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Pajek)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ArcGIS9.2),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期刊)的核心期刊中2000—2009年间航空航天领域存在合作单位的文章为原始数据,构建航空航天科学技术领域知识流动的社会网络和空间网络,研究我国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规律以及大学、研究所、企业(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交流情况,试图将社会学的理论应用于地理学。研究结论为了解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情况提供依据,为知识流动量化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知识流动 空间分析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大通径可捞式免钻塞筛管完井技术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曲庆利 关月 +3 位作者 聂上振 袁照永 杨延征 魏海菊 《石油矿场机械》 2014年第12期55-58,共4页
近年来,水平井上部固井下部筛管完井技术在国内油田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后期试油作业中存在问题,即,钻塞时间较长,并且钻塞过程对套管造成不同程度损伤,降低油井寿命甚至报废。为避免上述问题,开展了可捞式免钻塞完井技术研究,但仅限... 近年来,水平井上部固井下部筛管完井技术在国内油田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后期试油作业中存在问题,即,钻塞时间较长,并且钻塞过程对套管造成不同程度损伤,降低油井寿命甚至报废。为避免上述问题,开展了可捞式免钻塞完井技术研究,但仅限于177.8mm(7英寸)管柱,不能满足139.7mm(51/2英寸)管柱需求。介绍了适用于139.7(51/2英寸)管柱的水平井大通径可捞式免钻塞筛管完井技术,管柱包含注水泥器可捞式内滑套、承压盲板等,捞塞操作简便,管柱通径大。现场应用取得较好效果,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可捞 免钻塞 筛管 完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西北地区耕地生产力动态演变及能力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凤娇 杨延征 上官周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7-223,237,共8页
为了明确西北地区耕地生产力及其动态演变过程,掌握该区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整体水平,利用1982—2012年西北地区耕地生产力数据,结合GIS分析描述了该区近30年耕地生产力和耕地压力指数动态演变过程,及该区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整体水平,结... 为了明确西北地区耕地生产力及其动态演变过程,掌握该区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整体水平,利用1982—2012年西北地区耕地生产力数据,结合GIS分析描述了该区近30年耕地生产力和耕地压力指数动态演变过程,及该区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整体水平,结果表明:近30年来,西北地区耕地生产力呈现出小范围波动、连续上涨的发展趋势,从1982年的2078.28kg.hm-2上升至2012年的5643.75 kg.hm-2,翻了近3番,但其年均增长率不稳定,年际间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在1996年到达历史最高水平23%;西北地区耕地生产力在全国的比重明显上升(由1982年的0.455上升到2012年的0.749),但又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耕地粮食生产力指数始终小于1),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区粮食生产中心主要向粮食生产能力较高的新疆和陕西地区集中;西北地区耕地压力指数在阶段性波动变化中呈现出略微减小趋势,耕地压力有所缓解,但其缓解幅度并不大,耕地压力级别始终处在Ⅱ级预警值(0.91~1.10)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粮食生产力 耕地压力指数 耕地生产力相对指数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损井多次补贴用可变径膨胀锥设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言理 聂上振 +2 位作者 齐月魁 杨延征 高振强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85,共7页
针对套损井已补贴段下方无法进行多次补贴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变径膨胀锥,以实现膨胀工具小直径入井、大直径膨胀,从而达到对套损井多次补贴的目的。在设计可变径膨胀锥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膨胀锥闭合过程中的力学计算模型和运动计算模... 针对套损井已补贴段下方无法进行多次补贴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变径膨胀锥,以实现膨胀工具小直径入井、大直径膨胀,从而达到对套损井多次补贴的目的。在设计可变径膨胀锥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膨胀锥闭合过程中的力学计算模型和运动计算模型,得到了膨胀力与推力、楔形角、摩擦系数的函数关系及推力与约束力、摩擦系数的函数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可变径膨胀锥的膨胀力是推力的1.53倍,端面摩擦系数由0.1增大至0.4过程中推力增大8.8kN,由0.5增大至0.8过程中推力增大19.0kN,膨胀锥最大应力454MPa。样机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工具结构设计合理,启动压力3~5 MPa,完全闭合压力52 MPa,膨胀锥最大外径由188.0 mm增大至220.0mm,与常规膨胀锥尺寸相同,膨胀率达17.02%。研究结果表明,可变径膨胀锥的膨胀力随推力增大而线性增大,能够实现膨胀工具小直径入井、大直径膨胀,进一步降低闭合压力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损井 套管补贴 可变径 膨胀锥 力学分析 样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西格玛在提高水平井砾石充填完井效率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言理 杨延征 +3 位作者 聂上振 王树强 王贺强 赵腾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7年第11期42-49,61,共9页
根据大港油田疏松砂岩水平井砾石充填完井工作要求,在提高水平井砾石充填完井效率研究中运用六西格玛设计方法,运用水平井砾石充填参数分析因子设计,根据效应的正态图和效应Pareto图确定影响充填完井效率的主要控制因子,并通过实验设计... 根据大港油田疏松砂岩水平井砾石充填完井工作要求,在提高水平井砾石充填完井效率研究中运用六西格玛设计方法,运用水平井砾石充填参数分析因子设计,根据效应的正态图和效应Pareto图确定影响充填完井效率的主要控制因子,并通过实验设计确定砾石充填完井的最佳冲筛比、排量、砂比、滤失强度,对充填对接工具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控制、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效地提高了水平井砾石充填完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 砾石充填 完井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质量攻关提高砾石充填完井筛管打捞成功率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言理 王晓轩 +4 位作者 曲庆利 王晓梅 杨延征 孙景涛 李海伟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0年第7期5-8,共4页
为解决砾石充填完井筛管打捞成功率低的问题,开展了提高砾石充填完井筛管打捞成功率的质量攻关活动。通过组建质量攻关小组,运用质量攻关方法对影响完井筛管打捞成功率的10条末端因素进行逐项分析,确定了4条重要因素;对4条重要因素进行... 为解决砾石充填完井筛管打捞成功率低的问题,开展了提高砾石充填完井筛管打捞成功率的质量攻关活动。通过组建质量攻关小组,运用质量攻关方法对影响完井筛管打捞成功率的10条末端因素进行逐项分析,确定了4条重要因素;对4条重要因素进行改进,制定并实施对策。结果表明,安全接头拔断力大、冲砂工具设计不合理、捞矛牙强度低、套铣筒尺寸不合理等导致了完井筛管打捞成功率低。通过本次质量攻关活动,将砾石充填完井筛管打捞成功率由原来的57.7%提高到81.6%,实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充填完井 筛管打捞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