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魏均田制建置散论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康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90-100,共11页
建国以来,国内学者对北魏均田制建设发生的历史渊源已发表了一系列讨论文章,一种倾向性意见是将均田制的建设不同程度上归之于拓跋族畿内计口受田制度在北中国的推演。在此认识基础上,关于北魏均田制的措置实施范围,近年有同志提出了鲜... 建国以来,国内学者对北魏均田制建设发生的历史渊源已发表了一系列讨论文章,一种倾向性意见是将均田制的建设不同程度上归之于拓跋族畿内计口受田制度在北中国的推演。在此认识基础上,关于北魏均田制的措置实施范围,近年有同志提出了鲜卑族是北朝均田制实施的重点对象。与此相左,程应鏐先生认为均田制令未曾在鲜卑族和新民聚居的畿内以及近畿地区实行,均田的真正实施对象是居于中原地区的汉族坞壁主、荫附以及自耕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均田制 鲜卑族 计口受田 魏书 均田令 中原地区 拓跋 商品经济 统治者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宋时期山水画观及其文化构成
2
作者 杨康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32-137,117,共7页
西方以自然风景为主要题材的画作最初产生于十七世纪荷兰雷斯达尔、霍贝玛的笔下,至于描写自然美的文学创作,按照布克哈特的认识,是由十四世纪意大利的佩脱拉克发端的。相同体裁的文学美术创作在中国至晚于晋宋间已经问世。时下有不少... 西方以自然风景为主要题材的画作最初产生于十七世纪荷兰雷斯达尔、霍贝玛的笔下,至于描写自然美的文学创作,按照布克哈特的认识,是由十四世纪意大利的佩脱拉克发端的。相同体裁的文学美术创作在中国至晚于晋宋间已经问世。时下有不少论文以中西方不同的自然观解释中国山水文艺的时间领先,如此研究无疑能触及传统文化的深层,但就此产生的结论往往由于论证过程的跳跃性而缺乏说服力。我以为在这一课题目前研究水平的状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观 十七世纪 传统文化 自然美 美术创作 宗炳 主要题材 王微 中国山水画 庄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