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射艺“身体素养”论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庭颂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90,共10页
运用文献梳理法比较和阐释了"Physical Literacy"与"身体素养"的殊异,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典籍中"身体素养"的涵义和哲学意蕴,得出其本然含有身心一元论与具身认知理论,继而提出"身体素养"是中国... 运用文献梳理法比较和阐释了"Physical Literacy"与"身体素养"的殊异,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典籍中"身体素养"的涵义和哲学意蕴,得出其本然含有身心一元论与具身认知理论,继而提出"身体素养"是中国古代体育教育的题中之意。以中国传统射艺为中心视角,梳理出其身体素养蕴藏了:(1)气力与心志相统一;(2)精神修养与形体历练并行不悖;(3)仪礼与德艺整体发展;(4)日用之间、内外交养、日新至臻的身体素养论。察其要旨,古人修身强调道艺双修、德美育成,重视体育运动中的身体审美性质,在仪式性场域中实践社会伦常,融洽群己行为,体现出鲜明的中国体育特色。中国古代的体育运动在素养教育与体格培育两方面与现代体育理念遥相契应,深化中国传统射艺价值研究不仅能够建构凸显中国特质的身体素养理论,亦有助于重新定位传统射艺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射艺 身体素养 精神修养 体格培育 身心一元 具身认知 生活礼仪化 礼仪生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消“博士论文发表要求”的再审思——基于“三角协调模式”的视角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庭颂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71,共9页
“博士论文发表要求”引起的争议使其成为联结教育理论与评价实践的现实论题。其根本价值在于提升培养质量、促进知识生产创新,但在教育实务中的运行机制表现为:目标置换、学术竞争、行政管理和功能锁定。究其机理,评价路径的过度依赖... “博士论文发表要求”引起的争议使其成为联结教育理论与评价实践的现实论题。其根本价值在于提升培养质量、促进知识生产创新,但在教育实务中的运行机制表现为:目标置换、学术竞争、行政管理和功能锁定。究其机理,评价路径的过度依赖、评价标准的“学术GDP主义”、评价结果的“利害攸关”强化了内卷现象。实践表明:“一刀切”地废除“博士论文发表要求”并不可取。基于“三角协调模式”提出因应之方在于三方协调推进:学术层面需要科学确定多维度评价标准,健全多层次、差别化评价体系;市场层面需加强学术评议指导,落实第三方主体职责;行政层面落实分流疏导机制,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论文发表要求 学术评价 三角协调模式 量化标准 破“五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子》“自生”思想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庭颂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34-39,146,共7页
对《列子》"自生"思想的研究,不应将视角局限在对"道"的解析。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列学名家是在物的层面开启对"自生"的注解。从道家思想的价值旨趣上看,"自生"的主体应该是万物,强调万物生长之... 对《列子》"自生"思想的研究,不应将视角局限在对"道"的解析。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列学名家是在物的层面开启对"自生"的注解。从道家思想的价值旨趣上看,"自生"的主体应该是万物,强调万物生长之自然性,因此自然是"自生"的内在之义。如果将老子"自生"思想概括为"道自然而万物生",将庄子"自生"思想概括为"道在物中而物自然生",那么《列子》"自生"思想则明确了"生物者不生",提出"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的生成路线,是其卓然于诸子自生论的精彩所在。解析寓言故事中的隐匿线索,《列子》内蕴着一幅完整自恰、一以贯之的"自生"画卷。梳理、提炼、阐释"自生"哲学思想,对于万物视野的树立、因循个体特性促进社会管理等问题现实问题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子》 自生 万物 因循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