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辩证法
1
作者
杨庭芳
程传阁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11,共6页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探索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过程中一个伟大的理论、实践的创造,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全面系统地考察新经济政策中所包含的认识辩证法和策略辩征法思想,研究和继承列宁这笔...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探索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过程中一个伟大的理论、实践的创造,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全面系统地考察新经济政策中所包含的认识辩证法和策略辩征法思想,研究和继承列宁这笔精神遗产,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经济文化
国家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
苏维埃俄国
新经济政策
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
辩证法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列宁主体客体理论的进展与突破——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到《哲学笔记》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庭芳
程传阁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年第6期10-16,共7页
【正】 随着当代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列宁学”种种思潮相继出现,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均从不同的侧面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几年来,我国理...
【正】 随着当代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列宁学”种种思潮相继出现,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均从不同的侧面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列宁的认识论思想,特别是对他的哲学代表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哲学笔记》进行了更全面、更深层的研究。在这方面争论热烈,分歧突出,或褒或贬,莫衷一是。引起研究者尤为注意的倾向是,高估《哲学笔记》而尖锐指责《唯批》为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提出《唯批》与《哲学笔记》相“对立”、“断裂”的观点。作者认为,要做到科学评价列宁这两部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实践活动
相互关系
关系问题
认识论思想
逻辑学
发展规律
列宁
机械唯物主义
客体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列宁关于技术的哲学理论与当代技术革命
3
作者
杨庭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1期25-29,44,共6页
列宁关于技术的哲学理论,是列宁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在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技术及其革命的各个侧面,作了深入的探讨与论述。在理论上不仅继承和加深了马克思关于...
列宁关于技术的哲学理论,是列宁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在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技术及其革命的各个侧面,作了深入的探讨与论述。在理论上不仅继承和加深了马克思关于技术及其革命的思想,而且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出了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革命
列宁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
马克思主义
新特点
科学技术
生产力革命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唯物辩证法核心问题
4
作者
杨庭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1年第2期25-29,共5页
段若非同志在《哲学研究》1980年第2期上,发表了题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中的一个问题》一文(以下简称“段文”),对哲学界一向认为的列宁确定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或核心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段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早已详...
段若非同志在《哲学研究》1980年第2期上,发表了题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中的一个问题》一文(以下简称“段文”),对哲学界一向认为的列宁确定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或核心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段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早已详细考察了辩证法规律之间的内部联系,着重研究并确定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列宁在辩证法核心问题上没有什么发展,如认为列宁在这个问题上有重大贡献,就是违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核心问题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
辩证法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辩证矛盾
核心地位
唯物辩证法
内在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强企业科技进步宏观管理的思考
5
作者
杨庭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1-33,共3页
党的十三大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提出要逐步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现代化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科技与经济的交汇点。企业昌则国昌,企业富则民富。企业科技进步的...
党的十三大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提出要逐步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现代化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科技与经济的交汇点。企业昌则国昌,企业富则民富。企业科技进步的水平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同时也反映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加强企业科技进步的宏观管理,大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机制的形成,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并使其同步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科学技术
宏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辩证法
1
作者
杨庭芳
程传阁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系
武汉大学政教系
出处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11,共6页
文摘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探索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过程中一个伟大的理论、实践的创造,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全面系统地考察新经济政策中所包含的认识辩证法和策略辩征法思想,研究和继承列宁这笔精神遗产,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
列宁
经济文化
国家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
苏维埃俄国
新经济政策
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
辩证法
政治
分类号
B15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列宁主体客体理论的进展与突破——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到《哲学笔记》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庭芳
程传阁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年第6期10-16,共7页
文摘
【正】 随着当代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列宁学”种种思潮相继出现,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均从不同的侧面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列宁的认识论思想,特别是对他的哲学代表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哲学笔记》进行了更全面、更深层的研究。在这方面争论热烈,分歧突出,或褒或贬,莫衷一是。引起研究者尤为注意的倾向是,高估《哲学笔记》而尖锐指责《唯批》为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提出《唯批》与《哲学笔记》相“对立”、“断裂”的观点。作者认为,要做到科学评价列宁这两部代表作,
关键词
主体
实践活动
相互关系
关系问题
认识论思想
逻辑学
发展规律
列宁
机械唯物主义
客体范畴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列宁关于技术的哲学理论与当代技术革命
3
作者
杨庭芳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1期25-29,44,共6页
文摘
列宁关于技术的哲学理论,是列宁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在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技术及其革命的各个侧面,作了深入的探讨与论述。在理论上不仅继承和加深了马克思关于技术及其革命的思想,而且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出了新的贡献。
关键词
新技术革命
列宁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
马克思主义
新特点
科学技术
生产力革命
生产方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唯物辩证法核心问题
4
作者
杨庭芳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1年第2期25-29,共5页
文摘
段若非同志在《哲学研究》1980年第2期上,发表了题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中的一个问题》一文(以下简称“段文”),对哲学界一向认为的列宁确定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或核心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段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早已详细考察了辩证法规律之间的内部联系,着重研究并确定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列宁在辩证法核心问题上没有什么发展,如认为列宁在这个问题上有重大贡献,就是违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的“混乱”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核心问题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
辩证法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辩证矛盾
核心地位
唯物辩证法
内在联系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企业科技进步宏观管理的思考
5
作者
杨庭芳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1-33,共3页
文摘
党的十三大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提出要逐步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现代化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科技与经济的交汇点。企业昌则国昌,企业富则民富。企业科技进步的水平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同时也反映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加强企业科技进步的宏观管理,大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机制的形成,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并使其同步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科学技术
宏观管理
分类号
F270.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辩证法
杨庭芳
程传阁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列宁主体客体理论的进展与突破——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到《哲学笔记》
杨庭芳
程传阁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列宁关于技术的哲学理论与当代技术革命
杨庭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唯物辩证法核心问题
杨庭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加强企业科技进步宏观管理的思考
杨庭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