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椰子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
1
作者 黄碧兰 徐立 +3 位作者 符运柳 李志英 王敏瑞 杨庆全 《福建热作科技》 2025年第1期12-15,共4页
通过对椰子小孢子发育时期细胞学、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花苞、花蕾形态和花药颜色等观察,从而直接判断小孢子的发育时期,选择合适的单核靠边期小孢子。结果表明,椰子花器的外部形态变化与小孢子发育时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供试椰子的小孢... 通过对椰子小孢子发育时期细胞学、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花苞、花蕾形态和花药颜色等观察,从而直接判断小孢子的发育时期,选择合适的单核靠边期小孢子。结果表明,椰子花器的外部形态变化与小孢子发育时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供试椰子的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时,花苞的纵径为65.5~69.8 cm、横径为9.1~10.1 cm,花蕾纵径为0.912~1.284 cm、横径为0.331~0.608 cm,花瓣的厚度为0.34~0.36mm,花药长度为0.611~0.898 cm、宽度为0.160~0.238cm。为通过观察椰子花苞、花蕾和花药的外观形态来确定花药发育时期,从而确定花药培养最佳时期对应的花苞和花蕾标准,进而为花药单倍体培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小孢子 发育时期 花器形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蜻蜓凤梨AfFT3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
2
作者 荆永琳 王小冰 +3 位作者 李俊国 陈浪欣 杨庆全 徐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1-421,共11页
【目的】克隆蜻蜓凤梨成花素基因AfFT3,并鉴定其生物学功能,为深入解析凤梨科植物开花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克隆AfFT3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探究其在低温(18℃)、常温(25℃)和高温(35℃... 【目的】克隆蜻蜓凤梨成花素基因AfFT3,并鉴定其生物学功能,为深入解析凤梨科植物开花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克隆AfFT3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探究其在低温(18℃)、常温(25℃)和高温(35℃)及外源乙烯处理下的表达情况,采用农杆菌浸花法将AfFT3基因转入拟南芥,观察转基因植株表型,通过异源表达预测其生物学功能。通过酵母单杂交试验初步鉴定其启动子与AfEIN3蛋白的互作关系。【结果】从蜻蜓凤梨中克隆获得AfFT3基因全长570 bp,编码区(CDS)序列为465 bp,编码154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为17.3 kD,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无跨膜螺旋区,含有PKC、PKA、cdc2、INSR和GSK3等多个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同源序列比对发现,AfFT3蛋白中有2个氨基酸残基^(138)Trp和^(140)Gln突变为^(138)Met和^(140)Glu。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属于PEBP家族的FT-like蛋白亚家族,与TFL-like亚家族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对照(大棚正常条件下栽培植株)相比,高温和低温处理下AfFT3基因在蜻蜓凤梨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升高。在高温、常温和低温条件下,使用外源乙烯处理后,AfFT3基因在蜻蜓凤梨中的相对表达量均较对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在常温处理下其相对表达量最高。共获得6个转基因拟南芥株系(L_(1)~L_(6)),其中转基因株系L_(3)和L_(6)较转空载体拟南芥和野生型拟南芥延迟抽薹8 d。通过分段扩增获得AfFT3基因启动子3段序列(AfFT3-P1、AfFT3-P2和AfFT3-P3),长度分别为390、1077和552 bp,通过酵母单杂试验推测启动子序列AfFT3-P1和AfFT3-P3可与AfEIN3蛋白发生互作。【结论】高温、低温胁迫和乙烯均不同程度诱导AfFT3基因的高效表达,但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乙烯对AfFT3基因的表达诱导效果较常温有所降低,其转基因株系延迟抽薹,说明AfFT3基因参与调控蜻蜓凤梨开花过程,且响应温度和乙烯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蜻蜓凤梨 AfFT3基因 开花 温度 乙烯 功能鉴定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1-磷酸鞘氨醇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庆全 熊升林 易光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1-磷酸鞘氨醇(S1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将12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9例)、冠心病组(63例),用Leaman积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冠心病及Leaman积...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1-磷酸鞘氨醇(S1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将12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9例)、冠心病组(63例),用Leaman积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冠心病及Leaman积分与血清hs-CRP、血浆中S1P、HDL相关S1P和non-HDL相关S1P含量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1)冠心病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7.10±3.37)mg/L比(1.91±2.12)mg/L,P=0.014];冠心病组Leaman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0.45±5.25)分比(3.25±2.35)分,P<0.01];(2)冠心病组血浆S1P水平高于对照组[(415.90±211.08)pmol/ml比(326.45±153.76)pmol/ml,P=0.046],冠心病组HDL-S1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9.38±142.57)pmol/ml比(225.01±102.00)pmol/ml,P=0.072],冠心病组non-HDL-S1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1.41±73.65)pmol/ml和(7.61±6.76)pmol/ml,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TG、LDL-C、non-HDL-S1P和hs-CRP与冠心病独立相关,而HDL-S1P与冠心病无相关性;(4)冠状动脉Leaman积分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on-HDL-S1P和hs-CRP与冠状动脉积分独立相关,其中以hs-CRP最为明显。结论 hs-CRP和nonHDL相关S1P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冠状动脉疾病 1-磷酸鞘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