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关节的矢状断层影像解剖学 被引量:3
1
作者 余勉 马兆龙 +3 位作者 杨月鲜 杨广夫 段保国 刘国强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2-605,共4页
目的:给髋关节疾患的影像学诊断提供矢状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用成年男尸右下肢髋部标本5侧,先作髋关节矢状位MR扫描,冰冻后每侧标本切制成6个矢状断层标本。结果:观察每一断层标本内髋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韧带、滑膜皱壁及坐骨... 目的:给髋关节疾患的影像学诊断提供矢状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用成年男尸右下肢髋部标本5侧,先作髋关节矢状位MR扫描,冰冻后每侧标本切制成6个矢状断层标本。结果:观察每一断层标本内髋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韧带、滑膜皱壁及坐骨神经等结构的形态特征,位置关系及其在连续断层上的变化规律,并配有MR扫描影像。测量如下:股骨头最大矢状及垂直径分别为 47.3mm与 45.9 mm,股骨头顶部关节软骨最厚为 2.9 mm,髓臼最大矢状径为 49.1mm,股骨头韧带宽为 4.5 mm,髓臼横韧带厚度为 2.3 mm,坐骨神经最厚为 2.9 mm。结论:髋关节的矢状断层解剖各结构的形态、位置关系及变化规律,为医学影像学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矢状断层 影像解剖学 影像学诊断 尸体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肾巨大软骨肉瘤1例 被引量:6
2
作者 韩博 何滨 +1 位作者 杨广夫 刘宁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9-399,共1页
关键词 软骨肉瘤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深静脉MRV成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博 杨广夫 +9 位作者 何滨 姚晓群 刘建军 闫新成 李金柱 刘晖 杨小军 富宪民 张文奎 张保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颅内深静脉的MRV的表现。材料和方法:对120例正常人进行T1WI、T2WI、T2WI-FLAIR、DWI磁共振检查,排除颅内疾病后用3D-PC法进行颅内深静脉MRV成像。结果:大脑大静脉(VOG)、大脑内静脉(ICV)、基底静脉(BVR)、丘纹静脉(TSV... 目的:探讨正常人颅内深静脉的MRV的表现。材料和方法:对120例正常人进行T1WI、T2WI、T2WI-FLAIR、DWI磁共振检查,排除颅内疾病后用3D-PC法进行颅内深静脉MRV成像。结果:大脑大静脉(VOG)、大脑内静脉(ICV)、基底静脉(BVR)、丘纹静脉(TSV)的显示率分别为100%、100%、85%、97.5%。VOG按照构成情况分为5型:Ⅰ型,由左右ICV和左右BVR构成(83例);Ⅱ型,由左右ICV和单支BVR构成(19例);Ⅲ型,由左右ICV构成(10例);Ⅳ型,由单支ICV和左右BVR构成(6例);Ⅴ型,由单支ICV和单支BVR构成(2例)。大脑深静脉的引流:BVR引流至VOG106例,引流至ICV4例;ICV120例均引流至VOG;VOG120例均引流至直窦;直窦引流至窦汇65例,引流至右侧横窦39例,引流至左侧横窦16例。结论:MRV是显示颅内深静脉解剖形态的有效无创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V 颅内深静脉 大脑大静脉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息肉的CT仿真内窥镜表现与病理分型的关系
4
作者 娄明武 胡卫东 +1 位作者 杨广夫 鄂占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 :研究胆囊息肉的CT仿真内窥镜 (CTVE)表现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选择 3 2例术前行CTVE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息肉者 ,比较其病理类型与CTVE表现的关系。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胆囊息肉的数目、大小、形态、部位、... 目的 :研究胆囊息肉的CT仿真内窥镜 (CTVE)表现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选择 3 2例术前行CTVE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息肉者 ,比较其病理类型与CTVE表现的关系。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胆囊息肉的数目、大小、形态、部位、基底有无蒂结构CTVE所见均不同。结论 :胆囊息肉的CT仿真内窥镜表现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胆固醇息肉是一种多发于体、颈部有蒂的直径小于 10mm的球型或乳头型息肉 ,炎性息肉是一种无蒂的多发于胆囊体部的球型或不规则型息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胆囊息肉 CT仿真内窥镜 病理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跖趾骨正常变异的X线研究
5
作者 陈志刚 郭琪 +5 位作者 马钦华 杨广夫 吴化应 鱼搏浪 马茂林 钱致中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56-59,98,共5页
本文观察3963例正常儿童青少年(城市组和农村组)跖趾骨正常变异,描述了6种变异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好发年龄和性别,对比了城市组和农村组之间的变异差异,探讨了正常变异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跖趾骨 正常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动脉的门静脉造影诊断小肝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涛 姚家琪 杨广夫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肝动脉的门静脉造影(CTAP)诊断小肝癌及肝内小转移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2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癌或肝转移瘤患者进行CTAP检查,其中肝癌6例,肝转移瘤6例;比较CTAP与常规CT、DSA、碘油造影CT病变检出率。结果:CTAP发现的病... 目的:评价经皮肝动脉的门静脉造影(CTAP)诊断小肝癌及肝内小转移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2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癌或肝转移瘤患者进行CTAP检查,其中肝癌6例,肝转移瘤6例;比较CTAP与常规CT、DSA、碘油造影CT病变检出率。结果:CTAP发现的病灶23个,常规CT 12个,DSA 16个,碘油造影CT 23个。结论:CTAP对发现小肝肿瘤有重要作用,可成为患者介入治疗前的影像检查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动脉的门脉造影 CT 小肝细胞癌 小肝转移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间质性病变HRCT早期表现及其演变过程与病理对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郭佑民 王玮 +5 位作者 邱曙东 刘继汉 杨健 杨广夫 鱼博浪 刘庆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1-25,共5页
应用肺间质性病变的动物模型,对其早期HRCT征象及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和病理学对照。发现在异常影像中,出现最早的是肺小叶间隔增厚、小叶核增粗、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其次为小叶间隔模糊、支气管血管束边缘模糊、毛玻璃样改变、CT... 应用肺间质性病变的动物模型,对其早期HRCT征象及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和病理学对照。发现在异常影像中,出现最早的是肺小叶间隔增厚、小叶核增粗、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其次为小叶间隔模糊、支气管血管束边缘模糊、毛玻璃样改变、CT值增高、实变和胸膜增厚等。作者认为在肺间质性病变的不同时期HRCT表现的病理基础依次是肺间质内的充血、水肿、渗出、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性病变 高分辨CT 病理学 演变
全文增补中
导水管狭窄的MR诊断
8
作者 鱼博浪 王泽忠 +1 位作者 杨广夫 张明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94-397,共4页
分析了35例导水管狭窄的MR表现。结果发现狭窄多发生于导水管远段,少数位于近段或全程狭窄。粘连是导水管狭窄最常见的原因,少数系由导水管先天畸形或胶样变所致。作者认为MR是确诊本病最满意的方法,矢状位正中图可清楚显示狭... 分析了35例导水管狭窄的MR表现。结果发现狭窄多发生于导水管远段,少数位于近段或全程狭窄。粘连是导水管狭窄最常见的原因,少数系由导水管先天畸形或胶样变所致。作者认为MR是确诊本病最满意的方法,矢状位正中图可清楚显示狭窄的部位和范围。并通过100例正常导水管的观察,讨论了导水管狭窄MR诊断的有关问题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管狭窄 NMR 成像 梗阻性 脑积水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肺血管三维成像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杨健 郭佑民 +2 位作者 杨广夫 刘继汉 孙新建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402-408,427,共8页
为了设计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的合理扫描条件、重建方法,探讨其肺血管三维成像的显示级别和伪影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对离体人、狗心肺各两具行肺血管灌注后充气,当pitch为1时,观察不同层厚、FOV和重建间隔对用表面覆盖法进行肺血... 为了设计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的合理扫描条件、重建方法,探讨其肺血管三维成像的显示级别和伪影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对离体人、狗心肺各两具行肺血管灌注后充气,当pitch为1时,观察不同层厚、FOV和重建间隔对用表面覆盖法进行肺血管三维成像的影响。结果:①扫描层厚越薄,FOV越小,重建间隔适当缩小,肺血管的显示级别升高。②阶梯伪影由不连续内插算法引起,与床进速度和重建间隔有关。③拉长伪影决定于层敏感性,受床进速度、pitch和内插算法影响。表明螺旋CT肺血管三维成像受诸多成像因素影响,需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伪影 血管成像 肺血管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间质性病变中肺血管损害的MRI表现和病理对照观察
10
作者 郭佑民 邱曙东 +3 位作者 王玮 杨广夫 刘继汉 刘庆禄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76-78,共3页
通过肺间质性病变的动物模型,对肺血管损害的情况进行了MRI和病理学的对照研究。发现在肺间质病变中,MRI表现为T1WI肺血管走行僵直,边缘模糊不清,呈中等稍低的信号阴影。T2WI肺血管周围有边缘不清、模糊的中等偏高信号阴影。其病理... 通过肺间质性病变的动物模型,对肺血管损害的情况进行了MRI和病理学的对照研究。发现在肺间质病变中,MRI表现为T1WI肺血管走行僵直,边缘模糊不清,呈中等稍低的信号阴影。T2WI肺血管周围有边缘不清、模糊的中等偏高信号阴影。其病理学主要表现为肺血管壁结构疏松、水肿,有少许纤维组织增生。肺血管周围的肺间质充血、水肿。肺泡内充满了浆液性渗出,炎细胞浸润。作者认为MRI检查对于相对早期的肺间质性病变中,有关肺血管损害或肺实质损害的观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性病变 肺血管损害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