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木质素化学链气化制备高品质合成气实验研究
1
作者 曹晋曾 魏国强 +2 位作者 张声森 杨希贤 王露 《新能源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7,共7页
造纸副产物碱木质素产量高,环境威胁大,且常规热处理面临碱金属瓶颈,化学链气化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以Ni Fe_(2)O_(4)/ZrO_(2)为氧载体,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结合多种分析方法研究了碱木质素化学链气化反应特性以及外源条件变化... 造纸副产物碱木质素产量高,环境威胁大,且常规热处理面临碱金属瓶颈,化学链气化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以Ni Fe_(2)O_(4)/ZrO_(2)为氧载体,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结合多种分析方法研究了碱木质素化学链气化反应特性以及外源条件变化对合成气生成的影响。热重实验结果表明,木质素/碱木质素的分解主要发生在200~600℃,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热重曲线整体向高温方向移动;微商热重曲线显示,当升温速率为20℃/min时,最大热解速率为0.31%/min。XRD晶型分析表明,惰性氧载体ZrO_(2)并未参与反应,活性氧载体的转化路径为Ni Fe_(2)O_(4)→Fe_(0.64)Ni_(0.36)→NiFe_(2)O_(4)。基于固定床碱木质素化学链气化研究表明,高温对碱木质素分解过程有促进作用,当温度为950℃时,碳转化率为31.45%;氧载体中晶格氧可以促进反应平衡向右移动,碱木质素与氧载体配比为1∶9时,碱木质素碳转化率最高达到45.37%。随着体系氧载体增多,CO产量先升高后降低,CO_(2)产量呈现递增的规律,表明过量的氧载体促进了CO向CO_(2)的转化。适量碱金属可以促进木质素碳转化和合成气的生成,同时抑制CO_(2)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质素 化学链气化 合成气 氧载体 热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蓄热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希贤 漥田光宏 +3 位作者 何兆红 小林敬幸 邓立生 黄宏宇 《新能源进展》 2014年第5期397-402,共6页
作为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换的核心技术,化学反应蓄热是21世纪最为重要的储能技术之一。与传统的潜热储能方式相比较而言,化学反应蓄热的能量储存密度有着数量级的提升,其在工作温度范围以及材料稳定性上的优势显著。本文针对金属氢氧化... 作为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换的核心技术,化学反应蓄热是21世纪最为重要的储能技术之一。与传统的潜热储能方式相比较而言,化学反应蓄热的能量储存密度有着数量级的提升,其在工作温度范围以及材料稳定性上的优势显著。本文针对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氢化物、金属碳酸盐、结晶水合物、金属盐氨合物等几种当前主要的化学蓄热材料,重点阐述了各自的应用机制和工作条件,分析了各种材料的研究现状和亟需解决的科学及应用问题,指出复合以及掺杂型材料的优化制备是化学蓄热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化学蓄热 复合材料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化学蓄热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智辉 漥田光宏 +4 位作者 杨希贤 刘学成 何兆红 大坂侑吾 黄宏宇 《新能源进展》 2015年第4期289-298,共10页
热化学蓄热通过可逆化学反应来储存和释放热量,其蓄热密度高于显热蓄热和相变蓄热,且能够实现能量的长期储存,在未来能源利用领域具有广阔前景。根据热化学蓄热系统的结构,可将其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本文针对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热化学蓄热通过可逆化学反应来储存和释放热量,其蓄热密度高于显热蓄热和相变蓄热,且能够实现能量的长期储存,在未来能源利用领域具有广阔前景。根据热化学蓄热系统的结构,可将其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本文针对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对蓄热材料、环境气氛条件、反应过程优化以及反应器设计等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进行概述与讨论,为热化学蓄热系统的发展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蓄热 开式系统 闭式系统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柴油机尾气脱硫捕集器的干式脱硫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学成 黄宏宇 +4 位作者 大阪侑吾 何兆红 杨希贤 王智辉 王南南 《新能源进展》 2015年第4期299-304,共6页
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中脱除氮氧化合物(NOx)的催化剂易受硫的侵蚀而中毒。为避免SOx对净化NOx催化剂的毒害作用,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将脱硫捕集器置于脱除NOx催化剂的系统之前来捕获柴油机尾气中的氧化硫(SOx)。本文针对贵金属催化剂、... 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中脱除氮氧化合物(NOx)的催化剂易受硫的侵蚀而中毒。为避免SOx对净化NOx催化剂的毒害作用,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将脱硫捕集器置于脱除NOx催化剂的系统之前来捕获柴油机尾气中的氧化硫(SOx)。本文针对贵金属催化剂、金属碳酸盐、金属氧化物等几种主要应用于柴油机脱硫捕集器的干式脱硫材料,主要阐述了各自的脱硫原理及性能,并分析了各种脱硫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工业化应用前景,并指出了高性能且价格低廉的金属氧化物是未来应用于柴油机脱硫捕集器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尾气 脱硫捕集器 干式脱硫材料 脱硫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姚炜珊 侯雅磊 +4 位作者 魏国强 张声森 杨希贤 邓丽芳 许仕博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92,共11页
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的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极端天气等气候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开展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是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和构建绿色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分别从物... 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的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极端天气等气候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开展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是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和构建绿色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分别从物理利用、化学利用及生物利用的角度综述了当前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解析了主要资源转化技术特点及优势与不足。重点阐述了二氧化碳加氢催化、高温化学链裂解、光催化等资源转化技术特点及影响机制,归纳了催化剂在不同体系中的作用机理,展望了具有应用前景的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资源化利用 物理法 化学法 生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气制低碳烯烃催化剂研究进展
6
作者 武小燕 赵伟娜 +3 位作者 魏国强 杨希贤 邓丽芳 谢君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335,共13页
低碳烯烃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其核心产品是合成纤维、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极为重要的中间体,低碳烯烃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合成气制低碳烯烃的主要工艺路线进行综述,归纳合成气经费托合成及双... 低碳烯烃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其核心产品是合成纤维、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极为重要的中间体,低碳烯烃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合成气制低碳烯烃的主要工艺路线进行综述,归纳合成气经费托合成及双功能催化体系制备低碳烯烃的主要反应机理,详细讨论了不同工艺路线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总结合成气一步法制备低碳烯烃产物影响因素,解析了不同催化剂的失活机理,最后对未来高效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合成气制低碳烯烃催化剂的高速发展,可为我国“双碳”目标约束条件下由生物质经非石化路线制备低碳烯烃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烯烃 合成气 费托反应 双功能催化 催化剂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凉山彝族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希贤 唐莉英 《设计艺术研究》 2021年第5期32-35,39,共5页
为了解决在乡村改造中出现的"千村一面"、失去建筑装饰特色、丧失民族传统文化等问题。通过分析现状,探索凉山彝族地区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建筑装饰特征,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彝族地区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并进行总结,以提出传统建筑... 为了解决在乡村改造中出现的"千村一面"、失去建筑装饰特色、丧失民族传统文化等问题。通过分析现状,探索凉山彝族地区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建筑装饰特征,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彝族地区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并进行总结,以提出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继承与创新的办法。研究凉山彝族传统建筑装饰,既可以保护与传承凉山彝族地区乡村民居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又能满足村民对更好的居住条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装饰 凉山彝族 继承 创新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校园空间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希贤 唐莉英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9期106-110,共5页
该文作者以使用者为中心,对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校园空间进行使用后评价,收集使用者的反馈信息,从中得出综合评价结果,以便发现目前使用者对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的建筑空间、街道空间、户外活动空间、景观绿化和公共设施五类主要空间... 该文作者以使用者为中心,对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校园空间进行使用后评价,收集使用者的反馈信息,从中得出综合评价结果,以便发现目前使用者对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的建筑空间、街道空间、户外活动空间、景观绿化和公共设施五类主要空间的使用情况和校园空间存在的问题,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校园空间提供优化改造建议,并为其他大学校园设计提供使用后评价体系参考和优化改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后评价 校园景观空间 现状评价分析 更新改造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尝试
9
作者 杨希贤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84-86,共3页
一、了解学生,关心学生高校教育改革的目标,归根结底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使之树立起科学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为此,理论联系实际的讲好《中国革命史》,首先要从培... 一、了解学生,关心学生高校教育改革的目标,归根结底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使之树立起科学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为此,理论联系实际的讲好《中国革命史》,首先要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出发,全面的了解和关心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认真了解分析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学生的思想脉膊,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思想实际确定教学重点,决定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做好史论结合的讲授。这样才能使学生坐下来,听进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中坚 学生思想实际 高校教育改革 马克思主义理论 史论结合 共产主义世界观 中国革命史 教学内容 历史责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碱金属分布及迁移特性
10
作者 曹晋曾 魏国强 +4 位作者 袁浩然 林延 杨希贤 邓丽芳 张声森 《新能源进展》 CSCD 2023年第3期228-238,共11页
生物质能源具有分布广泛,总量巨大,H/C比高的优点。对其充分利用可有效缓解当下的化石能源危机,还可以为“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做贡献。但在其综合利用过程中,其中含有的碱金属元素会带来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利用的... 生物质能源具有分布广泛,总量巨大,H/C比高的优点。对其充分利用可有效缓解当下的化石能源危机,还可以为“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做贡献。但在其综合利用过程中,其中含有的碱金属元素会带来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利用的发展。主要综述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碱金属的迁移特性,对生物质热转化中碱金属分析理论技术、生物质中碱金属含量及赋存形态、碱金属迁移转化影响因素进行论述,并对生物质内碱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区分、碱金属释放的原位检测技术以及碱金属迁移转化过程中各反应之间竞争及促进作用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化学转化 碱金属迁移 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