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辣椒素复合载药薄膜的制备及药物释放 被引量:2
1
作者 史雁暇 李引乾 +2 位作者 杨帅龙 曹新宇 马永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64,共5页
利用静电纺丝法和溶液法分别制备了具有微纳米纤维结构、串珠结构和较密实结构的聚乳酸/辣椒素复合载药薄膜(分别称为薄膜Ⅰ、薄膜Ⅱ和薄膜Ⅲ)。研究了不同载药量(5%、10%和15%,质量分数)和不同微结构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药物释放研... 利用静电纺丝法和溶液法分别制备了具有微纳米纤维结构、串珠结构和较密实结构的聚乳酸/辣椒素复合载药薄膜(分别称为薄膜Ⅰ、薄膜Ⅱ和薄膜Ⅲ)。研究了不同载药量(5%、10%和15%,质量分数)和不同微结构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药物释放研究表明:PLA/Cap复合载药薄膜的微结构和载药量都对药物释放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当载药量为5%和10%(质量分数)时,药物释放行为主要受载药薄膜的微结构影响,释放速度由快到慢为:薄膜I、薄膜Ⅱ、薄膜Ⅲ;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药物释放速度加快,且3种载药薄膜的辣椒素释放速度之间的差别减小。当载药量达15%(质量分数)时,载药量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较微结构的影响更加显著,3种载药薄膜的药物释放行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聚乳酸 载药 电纺 药物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位置调制系统的偏振模色散监测方案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梓骁 罗风光 +2 位作者 李斌 胡杭听 杨帅龙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实现对脉冲位置调制传输系统光纤信道中偏振模色散的动态监测,提出了一种新型偏振膜色散监测方案,并基于监测原理构建了数学模型。该方案基于单边带内不同偏振信号相位差实现,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等优点。结果表明,本方... 为了实现对脉冲位置调制传输系统光纤信道中偏振模色散的动态监测,提出了一种新型偏振膜色散监测方案,并基于监测原理构建了数学模型。该方案基于单边带内不同偏振信号相位差实现,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等优点。结果表明,本方案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差分群延时与偏振态的动态监测,即当差分群延时在0ps^100ps范围内时,可准确监测;同时证实了其与信号速率关系较小,能够适应不同速率的系统,且可对脉冲位置调制传输系统的偏振模色散进行实时动态监测。该方案是一个高效可行的偏振模色散监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偏振膜色散监测 光纤信道 单边带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存时间对SMP/Fe_3O_4形状回复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黄晓明 张晶晶 +3 位作者 张香兰 杨帅龙 马永梅 曹新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0,共5页
首先制备了形状记忆性良好、在热场和磁场中都可响应的SMP/Fe3O4纳米复合材料,将样品在形变固定后,储存不同时间,分别在热场和磁场中考察储存时间对SMP/Fe3O4回复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储存时间10min及储存时间为12h的样品的形状回复率... 首先制备了形状记忆性良好、在热场和磁场中都可响应的SMP/Fe3O4纳米复合材料,将样品在形变固定后,储存不同时间,分别在热场和磁场中考察储存时间对SMP/Fe3O4回复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储存时间10min及储存时间为12h的样品的形状回复率均在95%以上,存储时间对于热场和磁场中形变回复性能的影响具有类似的规律,即:形变固定后储存时间延长,其起始回复温度升高,回复诱导期增长,回复的温度区间变宽。XRD、DSC、DMA测试结果表明,随储存时间的延长,样品的结晶度增加,样品熔点和熔融温度区间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相应的SMP/Fe3O4回复性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高分子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Fe3O4纳米复合物 结晶 储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偶联合成草酸酯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杨帅龙 高姣 《煤炭与化工》 CAS 2022年第3期145-147,152,共4页
基于我国富煤少油的基本国情,发展煤化工产业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煤制乙二醇技术越来越受到煤化工行业的重视。CO偶联合成草酸酯作为煤制乙二醇的关键步骤,在制备过程中,催化剂载体类型、助催化剂、Pd负载量、催化剂还原温度、CO偶联... 基于我国富煤少油的基本国情,发展煤化工产业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煤制乙二醇技术越来越受到煤化工行业的重视。CO偶联合成草酸酯作为煤制乙二醇的关键步骤,在制备过程中,催化剂载体类型、助催化剂、Pd负载量、催化剂还原温度、CO偶联反应温度、原料气配比、空速、杂质等都直接影响草酸酯的选择性和收率。通过对各个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其变化规律,为科研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乙二醇 CO偶联 草酸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