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糖甜瓜样本同位素分析稳定性评估及产地溯源研究
1
作者 黄娇娇 杨岚琪 +5 位作者 刘志 王成 何伟忠 刘峰娟 范盈盈 沈琦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555,共10页
为解决当前甜瓜产地溯源稳定性和精度不足的难题,本研究以甜瓜的组织样本(瓜皮、瓜肉、瓜籽)为研究材料,分析样本干燥后60 d存储期内稳定同位素比率δ^(13)C、δ^(15)N、δ^(2)H和δ^(18)O值的动态变化,评估其稳定性;构建偏最小二乘判... 为解决当前甜瓜产地溯源稳定性和精度不足的难题,本研究以甜瓜的组织样本(瓜皮、瓜肉、瓜籽)为研究材料,分析样本干燥后60 d存储期内稳定同位素比率δ^(13)C、δ^(15)N、δ^(2)H和δ^(18)O值的动态变化,评估其稳定性;构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识别新疆、广西、海南3个产区甜瓜。结果表明,存储期内瓜肉组织样本δ^(2)H和δ^(18)O值变化明显,瓜皮和瓜籽样本δ^(2)H和δ^(18)O值较为稳定,主要是由于瓜肉样本含糖量高、易吸湿;PLS-DA通过瓜皮和瓜籽判断新疆、广西、海南甜瓜的准确度高达100%,能够满足产地溯源的精度要求;PLS-DA模型通过瓜肉判断新疆、广西、海南甜瓜的准确度分别为95.5%、90.0%、62.5%,判别准确度相对较低,不足以实现3个省区的产地溯源。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甜瓜及类似高糖含量瓜果的产地溯源提供新思路,为促进优质特色瓜果产业发展及提升地理标志价值、保护产品品牌信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甜瓜 稳定同位素分析 稳定性评估 产地溯源 PLS-DA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8个品种柑橘品质和贮藏性的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岚琪 郭静 +3 位作者 金燕 龙桂友 龙晴柔 盛玲 《保鲜与加工》 CAS 2022年第4期34-45,共12页
以近年来湖南省引进和选育的4个宽皮柑橘品种(春见、早蜜椪柑、金秋砂糖橘、春香)和4个甜橙品种(锦红、橘湘珑、锦秀、橘湘元)果实为材料,分析各品种成熟果实品质、贮藏期间品质变化、贮藏性能差异和贮藏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以近年来湖南省引进和选育的4个宽皮柑橘品种(春见、早蜜椪柑、金秋砂糖橘、春香)和4个甜橙品种(锦红、橘湘珑、锦秀、橘湘元)果实为材料,分析各品种成熟果实品质、贮藏期间品质变化、贮藏性能差异和贮藏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8个品种柑橘成熟果实品质指标和贮藏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宽皮柑橘中的春香贮藏性能最好,可以避开大部分柑橘的上市时间;而金秋砂糖橘最不耐贮藏,适合就近销售或短距离运输。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可滴定酸(TA)含量与失水率和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与V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本结果可为柑橘良种筛选及种植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品种 果实品质 贮藏性 相关性分析 采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品种白毫早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进化选择模式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3
作者 曾文娟 刘珊珊 +3 位作者 张其湘 陈致印 杨岚琪 邹坤 《江苏农业学报》 2025年第8期1616-1627,共12页
本研究首次系统解析了茶树品种白毫早(Camellia sinensis cv.Baihaozao)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与进化规律。通过高通量测序得到总长为909843 bp的11个线性片段(GC含量45.54%),注释到63个功能基因,包括36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24个转... 本研究首次系统解析了茶树品种白毫早(Camellia sinensis cv.Baihaozao)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与进化规律。通过高通量测序得到总长为909843 bp的11个线性片段(GC含量45.54%),注释到63个功能基因,包括36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24个转运RNA编码基因、3个核糖体RNA编码基因和2个假基因(Pseudogene)。ATP合酶编码基因atp1、atp8、atp9,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编码基因cob,细胞色素c氧化酶编码基因cox1、cox2、cox3,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编码基因nad3、nad4、nad4L、nad5、nad9,核糖体蛋白编码基因rpl2、rpl5、rpl16、rps3、rps12、rps13、rps19的K_(a)/K_(s)值均低于1.00,表明这些涉及能量代谢核心功能的基因因强烈的纯化选择而呈现高度保守性。而ccmB(细胞色素c还原酶编码基因)、mttB(膜转运蛋白编码基因)和sdh4(琥珀酸脱氢酶编码基因)的K_(a)/K_(s)值分别为1.16±0.16、1.78±0.42和1.24±0.31,均高于1.00,表明这些基因可能受到正选择的驱动或者处于松弛选择的压力下。在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形成过程中,自然选择的作用(87%)显著高于突变压力的作用(13%)。基于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1.00和△RSCU≥0.08的标准,共筛选到18个密码子,其中88.89%密码子以U/A结尾。茶树品种白毫早与槠叶齐(C.sinensis cv.Zhuyeqi)形成高支持率的单系分支(bootstrap支持率>90%),并且白毫早与多个茶树栽培变种(C.sinensis var.sinensis、C.sinensis var.pubilimba、C.sinensis var.assamica等)聚为一支,与博白大果油茶(Camellia gigantocarpa)、油茶(Camellia oleifera)、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等野生近缘种形成姐妹群,表明山茶属(Camellia)栽培变种与野生近缘种间存在线粒体基因组的显著分化。本研究系统分析了茶树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特征,为茶树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改良提供了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线粒体基因组 结构特征 密码子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