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包水乳状液管流蜡沉积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居衡 米瑞雪 +2 位作者 全青 王鹏宇 宫敬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5年第10期11-14,共4页
以高含蜡原油、水为实验介质,探索了油包水乳状液在管流实验条件下的蜡沉积规律,着重研究了温度及含水率条件的影响,分别从沉积物质量、碳数分布和含水量的角度,定量分析了油包水乳状液管流蜡沉积的相关机理。结果表明:沉积物质量随含... 以高含蜡原油、水为实验介质,探索了油包水乳状液在管流实验条件下的蜡沉积规律,着重研究了温度及含水率条件的影响,分别从沉积物质量、碳数分布和含水量的角度,定量分析了油包水乳状液管流蜡沉积的相关机理。结果表明:沉积物质量随含水率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沉积物含水量却始终增大,同时沉积层厚度与含水率关系图谱中拐点含水率随温度降低而前移,由此揭示了多相管流蜡沉积中胶凝作用的影响,这将为油水混输管道的设计、运行和管理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油包水乳状液 蜡沉积环道实验 含水率 蜡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KF的海上天然气井数据驱动软测量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丹 康琦 +2 位作者 杨居衡 宫敬 张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4-92,共9页
油气田数字化、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数据驱动软测量模型已逐步应用于海上天然气生产系统流量、压力等关键状态变量的监测。为进一步提高数据驱动软测量模型准确度和生产监测水平,开展基于非线性滤波技术的软测量研究,结合... 油气田数字化、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数据驱动软测量模型已逐步应用于海上天然气生产系统流量、压力等关键状态变量的监测。为进一步提高数据驱动软测量模型准确度和生产监测水平,开展基于非线性滤波技术的软测量研究,结合压力传感器观测数据与所建外源输入非线性自回归模型库,建立了单个无迹卡尔曼滤波器(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以及“先融合后滤波”(FF1)和“先滤波后融合”(FF2)等2种融合UKF,实现单井流量和井口压力的在线校正估计。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UKF的软测量在纯模型软测量的基础上提高了准确度,且单个UKF、FF1、FF2等3种软测量方案的准确度和计算时间都满足在线估算需求;(2)所建模型库中,基于深度前馈网络灰箱模型构造的UKF准确性和稳定性较高,满足了生产的需要;(3)对比了3种软测量方案的优劣,认为FF1的全局准确性更高、耗时更少,推荐作为首选软测量方案。结论认为,研究结果对智能化海上油气田建设具有引导性作用,所推荐的软测量方案具有较强的工程适用性,为未来构建智慧油气田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生产系统 软测量 数据驱动 数据融合 最优估计 融合滤波 智慧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胶凝作用的油包水乳状液管流蜡沉积模型研究
3
作者 李清平 陈海宏 +1 位作者 王玮 杨居衡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9-184,共6页
含蜡原油输送中蜡沉积速率的预测与含蜡管道清管作业等密切相关,目前蜡沉积预测主要基于经验回归式和机理模型。考虑传统分子扩散动力学理论,本文首次将胶凝粘附机理引入蜡沉积动力学模型,建立管道内油包水乳状液蜡沉积预测模型。基于... 含蜡原油输送中蜡沉积速率的预测与含蜡管道清管作业等密切相关,目前蜡沉积预测主要基于经验回归式和机理模型。考虑传统分子扩散动力学理论,本文首次将胶凝粘附机理引入蜡沉积动力学模型,建立管道内油包水乳状液蜡沉积预测模型。基于渤海含蜡原油环道蜡沉积实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利用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反应油包水乳状液管道内蜡沉积速率随含水率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与仅考虑分子扩散的蜡沉积动力学模型相比,本文所建模型预测精度更高,对转折点含水率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更好;与以往的蜡沉积预测模型相比,本文所建立模型更符合管流蜡沉积规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包水乳状液 管流 蜡沉积 动力学模型 分子扩散 胶凝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