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柏地黄汤治疗肾病举隅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尚凌 刘丽媛 《江西中医药》 2016年第4期31-32,共2页
知柏地黄丸源于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原方为滋味八味丸,是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组成,是治疗滋阴降火的代表方。通过对知柏地黄汤在肾病中的治疗运用,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
关键词 知柏地黄汤 糖尿病肾病 紫癜性肾病 IGA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血肌酐尿毒症1例诊治报告
2
作者 杨尚凌 柳文晶 +1 位作者 杨芳 章俊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第12期708-708,共1页
关键词 特高血肌酐尿毒症 临床表现 血液透析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健脾益肝方口服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邓兰 彭国林 +2 位作者 蒋益兰 江摩 杨尚凌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6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健脾益肝方口服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TACE及对症治疗,治疗组行TACE联合口服中药健脾益肝方;TACE治疗3次,中药至... 目的观察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健脾益肝方口服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TACE及对症治疗,治疗组行TACE联合口服中药健脾益肝方;TACE治疗3次,中药至少服用12周。结果治疗组6个月及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1%、71.43%、35.71%,均高于对照组的65.79%、47.37%、15.79%(P均<0.05);术后3个月,两组肿瘤控制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肝功能指标、血清甲胎蛋白(AFP)下降,卡氏评分增加,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均<0.05)。结论 TACE联合健脾益肝方口服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可改善症状及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血清AFP,从而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原发性肝癌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中药疗法 健脾益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治疗经行头痛50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赵锐 杨尚凌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929-931,共3页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治疗经行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解放军第184医院中医科接受治疗的经行头痛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治疗经行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解放军第184医院中医科接受治疗的经行头痛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入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治疗,持续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疼痛主观评分、治疗效果、血清学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血清学指标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前列腺素F_(2α)(prostaglandin,PGF_(2α))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PGE_2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经行头痛程度,具体机制与其优化患者血清中血管舒缩因子含量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行头痛 半夏白术天麻汤 内皮素-1 前列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熊宁 杨尚凌 +6 位作者 王强 侯新明 朱东升 倪建毛 吴姗燕 曾海珍 秦永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途径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3月采用VSD封堵器对13例(男8例,女5例)VSD(4例合并膜部瘤)患者进行封堵治疗。患者年龄4—35岁,平均(15.2±10.7)岁,胸部超声提... 目的:探讨经导管途径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3月采用VSD封堵器对13例(男8例,女5例)VSD(4例合并膜部瘤)患者进行封堵治疗。患者年龄4—35岁,平均(15.2±10.7)岁,胸部超声提示VSD的直径为4—12mm,平均(5.4±1.2)mm。在X线透视及超声监视下通过建立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分别于术后1、3和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12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成功率为92%。术后即刻超声及造影显示完全封堵11例,微量残余分流1例,10min后造影显示分流消失。术后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但无心肌受损表现,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1例嵴内型VSD由于距主动脉较近,封堵未成功。结论:采用经导管途径治疗VSD是安全有效的、近期效果良好,但远期效果有待更大规模的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导管插入术 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与化疗联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52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小街 杨尚凌 +1 位作者 彭国林 黄凤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3期178-179,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唑来膦酸与化疗联用治疗方案针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所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共计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2... 目的研究并分析唑来膦酸与化疗联用治疗方案针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所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共计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26例。观察组采取唑来膦酸与化疗联用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化疗治疗方案。治疗期间为2个周期。针对两组患者骨转移疼痛缓解情况进行详细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8.46%(23/26),对照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65.38%(17/26)。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方式针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有着疗效确切、显效时间短等特点,综合优势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化疗 恶性肿瘤 骨转移疼痛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