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4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露天煤矿富水炮孔间隔装药爆破及效果评价
1
作者
张鹏飞
程虹铭
杨小彬
《煤炭技术》
2025年第2期27-30,共4页
为实现露天煤矿富水炮孔间隔装药爆破,研发专用间隔器及装药工艺。选定现场2个富水区开展富水炮孔间隔装药爆破试验,现场间隔装药合格率大于80%,所选的2个试验区爆破后粒径小于1.5 m的岩块比例分别为99.77%和99.69%,大块率分别为0.23和0...
为实现露天煤矿富水炮孔间隔装药爆破,研发专用间隔器及装药工艺。选定现场2个富水区开展富水炮孔间隔装药爆破试验,现场间隔装药合格率大于80%,所选的2个试验区爆破后粒径小于1.5 m的岩块比例分别为99.77%和99.69%,大块率分别为0.23和0.31,铲装后的根底率分别为1.3%和2.1%,与连续装药爆破的大块率和根底率相当。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富水炮孔间隔装药爆破评价模型,以大块率、根底率、炸药单耗和单孔装药耗为评价指标,得到2个试验区间隔装药爆破与连续装药爆破的效果综合评价均为较好,即富水炮孔间隔装药爆破可实现与连续装药爆破相当的爆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富水炮孔
间隔装药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轴循环加卸载岩石非均匀变形演化特征
被引量:
25
2
作者
杨小彬
韩心星
+3 位作者
刘恩来
张子鹏
汪腾蛟
张立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9-456,共8页
为了研究循环加卸载下岩石材料的力学响应机制,开展了花岗岩试件单轴循环加卸载非均匀变形演化试验研究。采用CCD相机对试验过程中试件的变形图像进行采集,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分析了循环加卸载过程中试件的非均匀变形、局部化影响特...
为了研究循环加卸载下岩石材料的力学响应机制,开展了花岗岩试件单轴循环加卸载非均匀变形演化试验研究。采用CCD相机对试验过程中试件的变形图像进行采集,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分析了循环加卸载过程中试件的非均匀变形、局部化影响特征参数演化规律。研究发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非均匀变形现象越来越明显;非均匀变形统计指标Sw随着加载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加剧;当试件出现局部化现象后,后续循环随着应力的增大及循环次数的增加,其挤压位移和局部化带影响宽度皆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加卸载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非均匀变形
局部化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残余应力的砂岩损伤理论模型
被引量:
13
3
作者
杨小彬
秦跃平
叶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07-2811,共5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重力恒载蠕变渗流实验系统开展了砂岩恒定围压下的循环加载试验,得到不同围压下砂岩的应力应变过程。考虑岩样加载过程中的非线性变形特性,假定了轴向应力是轴向应变和球形应力函数;利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分析岩样损伤演化...
采用自行研制的重力恒载蠕变渗流实验系统开展了砂岩恒定围压下的循环加载试验,得到不同围压下砂岩的应力应变过程。考虑岩样加载过程中的非线性变形特性,假定了轴向应力是轴向应变和球形应力函数;利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分析岩样损伤演化过程中能量耗散及转化关系;将受载岩样应力分为有效弹性部分和损伤部分,弹性部分受载损伤演化,损伤部分最终演化为残余应力;基于损伤力学基本原理,理论推导建立了三轴压缩情况下考虑残余应力的砂岩损伤本构关系,并对理论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损伤本构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岩石受载损伤全应力应变过程,也能反映出围压对岩石损伤能量耗散的影响规律,随着围压的增大,砂岩需要损伤演化消耗的机械能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演化
残余应力
理论模型
非线性变形
不同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轴循环荷载下砂岩损伤耗能比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39
4
作者
杨小彬
程虹铭
+2 位作者
吕嘉琦
侯鑫
聂朝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51-3757,3766,共8页
为了研究循环载荷下岩石能量演化特征,引入耗能比η,开展砂岩不同围压下轴向循环加卸载试验,探究全应力-应变过程中η值演化特征,进而探讨岩石试样循环加卸载作用下损伤变形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应全应力-应变曲线的5个阶段,η值...
为了研究循环载荷下岩石能量演化特征,引入耗能比η,开展砂岩不同围压下轴向循环加卸载试验,探究全应力-应变过程中η值演化特征,进而探讨岩石试样循环加卸载作用下损伤变形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应全应力-应变曲线的5个阶段,η值演化过程可划分为线性下降、稳定发展、缓慢增加、突然增加和平缓变化5个阶段,在η值整个演化过程呈现'勺'演化特征,该特征充分反映了试样变形演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及损伤演化程度;随着围压的增大,η值整体呈现减小趋势;同一应变水平下,不同围压下η值在线性下降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差值逐渐减小,在缓慢增加阶段、突然增加阶段差值逐渐增大,在平缓变化阶段差值减小并趋于一个稳定值;分析循环加载下岩石材料参数演化特征,考虑围压作用及耗能比演化规律,建立岩石试样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演化理论公式,并进行了试验曲线拟合,验证了该理论公式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耗能比
演化特征
围压
三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循环加卸载下花岗岩非均匀变形演化的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
28
5
作者
杨小彬
韩心星
+2 位作者
刘恩来
张子鹏
王逍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32-2739,共8页
为了研究岩石材料在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与非均匀变形的对应关系,开展了花岗岩试件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利用声发射系统和CCD相机分别对试样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和试件表面的变形图像进行采集,结合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
为了研究岩石材料在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与非均匀变形的对应关系,开展了花岗岩试件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利用声发射系统和CCD相机分别对试样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和试件表面的变形图像进行采集,结合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试件非均匀变形演化过程中的声发射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每次循环加载过程中,非均匀变形的最小点皆与应力卸载的最低点相对应。而自局部化带启动后,每次循环加载过程中的非均匀变形的最大点滞后于循环加载应力的顶点。非均匀变形演化与声发射信号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循环加载过程中非均匀变形的首次转折增大点对应声发射信号增加的起点,非均匀变形的最大点对应声发射信号平静期的起点。随循环次数增加,非均匀变形程度与Felicity比呈负相关关系,即非均匀变形越大,损伤程度越大,Felicity比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加卸载
非均匀变形
声发射信号
局部化带
Felicity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循环加载岩石界面滑移位移演化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
11
6
作者
杨小彬
周杰
+1 位作者
宋义敏
韩心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41-3048,共8页
在岩土工程实践中,岩石界面摩擦滑移会引起工程失稳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岩石界面的滑移问题往往处于一种往复加载状态,目前大多数学者对于岩石界面滑移问题的研究往往是在单一的加载状态下进行的,而对于往复加载状态研...
在岩土工程实践中,岩石界面摩擦滑移会引起工程失稳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岩石界面的滑移问题往往处于一种往复加载状态,目前大多数学者对于岩石界面滑移问题的研究往往是在单一的加载状态下进行的,而对于往复加载状态研究较少;为了研究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界面滑移位移场演化特征,设计并开展了花岗岩试件恒定围压下的双剪模型试验研究。利用CCD相机采集界面滑移过程中的散斑图像,并利用白光数值散斑相关方法对该组花岗岩试件在实验过程中的位移场、摩擦滑移位移在循环加卸载情况下的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①在循环加卸载作用下,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位移场会发生明显的摩擦滑移,且当循环到一定次数,试件会发生整体黏滑现象;②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位移场随着循环加卸载发生明显的时空演化特征,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剪切位移增大和减小区域,同时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位移存在明显的累积,表现为位移演化的分区性及剪切位移场累积效应。时间上存在剪切位移演化相对于剪切应力的滞后性;③相同剪应力水平下,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垂直位移整体趋势有所降低,界面咬合程度增加,水平滑动位移有所增加,界面分区滑动机制改变,加载端和自由端存在明显的黏滑现象;④在试件发生整体黏滑前后,剪切位移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发生不同的变化;黏滑前,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剪切位移缓慢增大,黏滑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剪切位移明显增大;即黏滑前后,界面滑移速率由小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加载
岩石界面滑移
摩擦滑动
黏滑现象
位移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等幅循环加载岩石变形局部化带位移演化规律
被引量:
12
7
作者
杨小彬
韩心星
+1 位作者
王逍遥
张子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41-1048,共8页
岩石是一种非均质天然工程材料,在工程中往往处于一种循环往复加载状态之中,研究循环加载过程中岩石的变形局部化演化规律,为岩土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持。将循环加载简化为等幅循环和分级等幅循环2种加载条件,开展红砂岩试件的2...
岩石是一种非均质天然工程材料,在工程中往往处于一种循环往复加载状态之中,研究循环加载过程中岩石的变形局部化演化规律,为岩土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持。将循环加载简化为等幅循环和分级等幅循环2种加载条件,开展红砂岩试件的2种循环加载方式下的实验研究,采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相机对试验过程中试件的变形图像进行采集,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分析了等幅循环加载过程中试件变形局部化带位移演化规律。分析发现:循环加载全过程中,局部化带位移随加卸载应力呈现波动上升变化;相对于加载应力的变化,位移演化存在时间滞后性,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位移存在明显的累积效应。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局部化带位移顶点相对于加载应力顶点的滞后时间数值于循环前期呈平稳波动、循环后期呈上升波动;局部化带位移底点相对于卸载应力底点的滞后时间数值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呈现平稳波动。整个循环过程中,当加载或卸载到同一应力水平时,局部化带的位移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每次循环过程中的同一应力水平下,卸载过程的位移数值大于加载过程的位移数值。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局部化带位移存在明显的缓慢演化阶段和加速演化阶段。在试件破坏前,卸载底点处的局部化带位移值明显趋近于加载顶点处的局部化位移值,该局部化带位移演化特征可以作为循环加载过程中岩石试件或结构失稳破坏的一个前兆信息。研究可为循环荷载下的岩土工程材料或结构的失稳破坏提供新的特征力学监测量,即在某一特定应力环境中,当低应力状态的变形量值与相对高应力状态的变形量值都随时间发生增大且低应力对应的变形量值增加速率明显大于高应力对应的变形量值增加速率时,岩土材料或结构将会发生失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幅循环加载
局部化带位移
时间滞后
累积效应
前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轴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砂岩能量变化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杨小彬
刘恩来
+1 位作者
韩心星
吴伟达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4期21-24,共4页
通过砂岩试样的单轴等幅循环加卸载实验,分析试样变形过程中能量变化特征。分析实验结果,发现卸载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应变滞后现象;分析滞后能发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滞后能逐渐减小;不同的等幅加卸载过程,岩样能量分布...
通过砂岩试样的单轴等幅循环加卸载实验,分析试样变形过程中能量变化特征。分析实验结果,发现卸载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应变滞后现象;分析滞后能发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滞后能逐渐减小;不同的等幅加卸载过程,岩样能量分布略有不同,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耗散能逐渐减小,弹性能基本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循环加卸载
残余应变
耗散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埋综采面采空区遗煤CO产生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杨小彬
聂朝刚
+2 位作者
张子鹏
熊紫琛
裴艳宇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年第1期51-59,共9页
为探究浅埋综采面采空区遗煤氧化过程中的CO产生规律,本文以高家梁矿浅埋煤层为研究对象,与阳泉矿深埋煤层相对比,利用油浴升温氧化系统对高家梁矿不同煤层的综采工作面煤样和阳泉矿煤样进行了升温氧化实验。研究表明:高家梁矿浅埋深各...
为探究浅埋综采面采空区遗煤氧化过程中的CO产生规律,本文以高家梁矿浅埋煤层为研究对象,与阳泉矿深埋煤层相对比,利用油浴升温氧化系统对高家梁矿不同煤层的综采工作面煤样和阳泉矿煤样进行了升温氧化实验。研究表明:高家梁矿浅埋深各煤样在低温40℃时消耗O2产生CO体积分数达到1×10^(-4);各煤样在氧化升温过程中的耗氧速率、CO产生速率和放热强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加;高家梁矿浅埋深煤样产生了40℃和130℃两个临界温度,分别对应加速氧化反应起点和剧烈氧化反应起点,而阳泉矿深埋煤层煤样只有一个不明显临界温度,且相对滞后,达100℃~120℃;在相同煤温下,高家梁矿浅埋深各煤样CO产生量和产生速率、O2的消耗量和消耗速率均明显大于阳泉矿深埋煤层;高家梁矿浅埋深各煤层比阳泉矿煤层更早进入加速氧化阶段,且所需温度更低。可见,煤层埋藏越浅,升温氧化时煤的耗氧速率和CO产生速率越快,升温对浅埋深煤样的氧化放热促进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浅埋
遗煤氧化
CO产生规律
油浴升温氧化
临界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改进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工作面低氧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
12
10
作者
杨小彬
王逍遥
+1 位作者
周世禄
张子鹏
《矿业科学学报》
2019年第5期434-440,共7页
为了更有效合理地解决煤矿工作面中低氧问题,以神东某煤矿工作面监测数据为样本,考虑监测物理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进行改进,构建工作面氧气浓度预测模型,编制改进的GRNN模型程序。将预测...
为了更有效合理地解决煤矿工作面中低氧问题,以神东某煤矿工作面监测数据为样本,考虑监测物理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进行改进,构建工作面氧气浓度预测模型,编制改进的GRNN模型程序。将预测氧气浓度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证明改进后的GRNN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准确度和泛化能力,比改进前GRNN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更适合于煤矿工作面低氧问题的预测;利用改进的GRNN模型分析了工作面进、回风压力及进风温度对工作面及回风平巷氧浓度的影响,为矿井工作面低氧预测及工作面低氧防治技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问题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泛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西汉语传播的历史、现状和问题研究--以圣保罗为例
被引量:
4
11
作者
杨小彬
徐捷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8年第3期68-73,共6页
文章在巴西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讨论汉语在巴西传播的历史和现状,并从学生学习动机、教材开发和教师结构3个方面分析了汉语在巴西传播的历史和现存问题,试图说明当前汉语在巴西的传播与中巴发展战略伙伴关系迅猛发展的要求不...
文章在巴西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讨论汉语在巴西传播的历史和现状,并从学生学习动机、教材开发和教师结构3个方面分析了汉语在巴西传播的历史和现存问题,试图说明当前汉语在巴西的传播与中巴发展战略伙伴关系迅猛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指出大力加强汉语在巴西传播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国际传播
巴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甲烷氧化菌混合菌群对煤样瓦斯吸附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杨小彬
韩心星
+1 位作者
王洪凯
廖山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3-125,172,共4页
随煤矿采掘深度增加,瓦斯治理越来越困难,利用合理的微生物来进行矿井瓦斯治理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思路。本文选取自主培养的甲烷氧化菌混合菌群液浸泡后的煤样、浸水煤样及原煤开展煤样瓦斯吸附解吸试验,试验研究结果发现,经过甲烷氧化菌...
随煤矿采掘深度增加,瓦斯治理越来越困难,利用合理的微生物来进行矿井瓦斯治理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思路。本文选取自主培养的甲烷氧化菌混合菌群液浸泡后的煤样、浸水煤样及原煤开展煤样瓦斯吸附解吸试验,试验研究结果发现,经过甲烷氧化菌混合菌群液浸泡后的煤样的瓦斯吸附量大于原煤的瓦斯吸附量,大于浸水煤样的瓦斯吸附量,分析试验数据得到代表煤样极限吸附量的瓦斯吸附常数a值也存在相同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治理
甲烷氧化菌群
吸附解吸
瓦斯吸附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应力包裹体的掘进工作面岩爆力学分析模型探究
被引量:
3
13
作者
杨小彬
周杰
张子鹏
《矿业科学学报》
2019年第4期337-342,共6页
地下岩巷掘进工作面经常会发生局部动力现象或动力灾害(如岩爆)。为研究其发生机理,根据封闭应力假说建立含应力包裹体的掘进工作面简化力学模型;基于弹性力学基本理论,推导了含应力包裹体的掘进工作面应力分布公式及最大主应力公式;基...
地下岩巷掘进工作面经常会发生局部动力现象或动力灾害(如岩爆)。为研究其发生机理,根据封闭应力假说建立含应力包裹体的掘进工作面简化力学模型;基于弹性力学基本理论,推导了含应力包裹体的掘进工作面应力分布公式及最大主应力公式;基于最大主应力准则,当岩巷掘进工作面距离包裹体一定距离时,沿最大主应力方向破裂面之间的岩石会在上覆岩层及应力包裹体联合作用下向采掘空间运移,形成V形爆坑。本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掘进工作面岩爆现象,并为预防岩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岩爆
应力包裹体
最大主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轴压缩下砂岩裂隙演化规律研究
14
作者
杨小彬
韩心星
+1 位作者
王浩
刘恩来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5,共3页
基于恒定围压下砂岩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认为压缩过程中的体积应变是由基体材料的弹性体积应变和裂隙体积应变组成,通过计算得到裂隙体积应变在压缩过程中各阶段随各应力、应变的变化关系,从而得到裂隙演化...
基于恒定围压下砂岩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认为压缩过程中的体积应变是由基体材料的弹性体积应变和裂隙体积应变组成,通过计算得到裂隙体积应变在压缩过程中各阶段随各应力、应变的变化关系,从而得到裂隙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压缩
弹性体积应变
裂隙体积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应力包裹体耦合作用的煤与瓦斯压出静力学分析
15
作者
杨小彬
韩心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2-137,共6页
为了分析煤矿采掘过程中煤与瓦斯压出机理,基于"封闭应力"假说,假设采掘煤体中存在局部应力集中或者能量集中的应力包裹体,综合考虑封闭应力、采动应力及瓦斯压力的联合作用,建立含应力包裹体煤体受力模型;根据弹性力学基本理...
为了分析煤矿采掘过程中煤与瓦斯压出机理,基于"封闭应力"假说,假设采掘煤体中存在局部应力集中或者能量集中的应力包裹体,综合考虑封闭应力、采动应力及瓦斯压力的联合作用,建立含应力包裹体煤体受力模型;根据弹性力学基本理论,推导含应力包裹体瓦斯煤体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当采掘工作面距离应力包裹体一定距离时,瓦斯煤体将沿着最大主应力方向发生破坏,当采掘工作面靠近应力包裹体时,煤体受上覆岩层、应力包裹体、瓦斯的联合作用沿着最大主应力方向发生动力现象并形成楔形或唇形孔洞;且采动影响系数决定着动力现象后孔洞的大小。分析结果为煤与瓦斯动力现象再认识提供了新思路,为其防治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压出
应力包裹体
最大主应力
瓦斯
采掘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变形场和能量演化研究
被引量:
60
16
作者
宋义敏
姜耀东
+2 位作者
马少鹏
杨小彬
赵同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52-1356,1365,共6页
以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作为试验观测手段,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对一种红砂岩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变形场和能量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利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相机记录试验加载全过程的试件表面散斑场图像,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试验图像...
以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作为试验观测手段,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对一种红砂岩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变形场和能量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利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相机记录试验加载全过程的试件表面散斑场图像,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试验图像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试件表面变形场、变形局部化区域的位移错动量值和试件表面变形能密度量值,并对变形局部化带的位移演化和变形能量演化特征进行分析。从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岩石试件变形局部化带的位移演化在加载峰值前基本上保持线性演化规律,而其位移错动加速与加载峰值点相对应,岩石试件加载峰值后阶段的承载力变化主要受变形局部化带的位移演化影响;岩石试件在加载过程中的能量释放和能量积累规律与局部化带的演化有关,体现出局部能量释放和整体能量释放两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破坏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变形局部化
能量演化
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采空区自然发火数值模拟
被引量:
48
17
作者
秦跃平
刘伟
+2 位作者
杨小彬
罗维
郝永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77-1183,共7页
为了研究非达西渗流下的采空区自然发火情况,对4种不同平均粒度的破碎岩样分别进行了稳态渗流实验,再对得到的数据按非达西方程处理,然后进行二元拟合得到非达西渗透系数K与孔隙率n和粒度d的关系式以及非达西流因子β与n和d的关系式。...
为了研究非达西渗流下的采空区自然发火情况,对4种不同平均粒度的破碎岩样分别进行了稳态渗流实验,再对得到的数据按非达西方程处理,然后进行二元拟合得到非达西渗透系数K与孔隙率n和粒度d的关系式以及非达西流因子β与n和d的关系式。依据流体动力相似准则的雷诺准则将这些关系式推广应用到实际采空区,结合采空区动态移动的特点,建立了移动坐标下的采空区漏风流场、氧浓度场和温度场相耦合的自然发火数学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编制了数值解算程序。以河东矿31005工作面的采空区为例,解算得到了不同推进速度下的氧浓度场和垮落煤岩温度场的分布情况,比较分析后得出加快推进速度能显著降低该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达西渗流
采空区
自然发火
渗透系数
非达西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土材料变形局部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4
18
作者
潘一山
杨小彬
+1 位作者
马少鹏
徐秉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1-284,共4页
采用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研究了岩土材料破坏过程出现的变形局部化现象 ,得到了花岗岩、煤、土 3种材料变形局部化开始时刻、宽度、倾角及演化规律 ,实时、定量地跟踪和测定了岩土材料破坏的全过程 .
关键词
变形局部化
白光数字散斑
岩土材料
花岗岩
煤
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粒瓦斯放散数学模型及数值解算
被引量:
44
19
作者
秦跃平
王翠霞
+1 位作者
王健
杨小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66-1471,共6页
为了研究煤粒瓦斯的解吸和放散规律,设计了煤粒瓦斯解吸实验,得到不同粒径煤样在不同初始压力条件下累积解吸量随时间变化的实测曲线。根据达西定律,建立煤粒瓦斯放散的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对数学模型进行处理,利用Visual Basic语...
为了研究煤粒瓦斯的解吸和放散规律,设计了煤粒瓦斯解吸实验,得到不同粒径煤样在不同初始压力条件下累积解吸量随时间变化的实测曲线。根据达西定律,建立煤粒瓦斯放散的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对数学模型进行处理,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计算机程序对数学模型进行解算,得出煤粒内部瓦斯压力变化规律和煤粒内不同压力下的累积解吸量。通过对比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得出瓦斯从煤粒中放散出来符合达西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粒
瓦斯
解吸
放散
数学模型
数值解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粒度对采空区遗煤氧化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7
20
作者
秦跃平
宋宜猛
+1 位作者
杨小彬
秦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32-135,共4页
为研究采空区遗煤粒度的大小对氧化速度的影响,利用程序控温的方法设计了遗煤的升温氧化实验,测得了实验炉出口侧在一定温度下的氧气浓度,计算了几种粒径的煤样在一定温度下的耗氧速度,比较了几种粒径煤样在不同温度时的耗氧速度的大小...
为研究采空区遗煤粒度的大小对氧化速度的影响,利用程序控温的方法设计了遗煤的升温氧化实验,测得了实验炉出口侧在一定温度下的氧气浓度,计算了几种粒径的煤样在一定温度下的耗氧速度,比较了几种粒径煤样在不同温度时的耗氧速度的大小,拟合了几种粒径的煤样在一定温度时耗氧速率的曲线。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煤样氧化速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粒径较小的煤样,耗氧速度增加较快。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氧化速度有随着煤粒度的增大而减小的规律性,并且当温度高于70℃时耗氧速率和煤样粒径之间满足负指数关系。实验加深了对采空区遗煤自燃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采空区
遗煤
氧化速度
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露天煤矿富水炮孔间隔装药爆破及效果评价
1
作者
张鹏飞
程虹铭
杨小彬
机构
山西中煤平朔爆破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技术》
2025年第2期27-30,共4页
文摘
为实现露天煤矿富水炮孔间隔装药爆破,研发专用间隔器及装药工艺。选定现场2个富水区开展富水炮孔间隔装药爆破试验,现场间隔装药合格率大于80%,所选的2个试验区爆破后粒径小于1.5 m的岩块比例分别为99.77%和99.69%,大块率分别为0.23和0.31,铲装后的根底率分别为1.3%和2.1%,与连续装药爆破的大块率和根底率相当。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富水炮孔间隔装药爆破评价模型,以大块率、根底率、炸药单耗和单孔装药耗为评价指标,得到2个试验区间隔装药爆破与连续装药爆破的效果综合评价均为较好,即富水炮孔间隔装药爆破可实现与连续装药爆破相当的爆破效果。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富水炮孔
间隔装药
效果评价
Keywords
open-pit coal mine
water-rich blast holes
interval loading of explosiv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分类号
TD23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轴循环加卸载岩石非均匀变形演化特征
被引量:
25
2
作者
杨小彬
韩心星
刘恩来
张子鹏
汪腾蛟
张立辉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共伴生能源精准开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补连塔煤矿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9-45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2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0904071)
文摘
为了研究循环加卸载下岩石材料的力学响应机制,开展了花岗岩试件单轴循环加卸载非均匀变形演化试验研究。采用CCD相机对试验过程中试件的变形图像进行采集,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分析了循环加卸载过程中试件的非均匀变形、局部化影响特征参数演化规律。研究发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非均匀变形现象越来越明显;非均匀变形统计指标Sw随着加载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加剧;当试件出现局部化现象后,后续循环随着应力的增大及循环次数的增加,其挤压位移和局部化带影响宽度皆有所增大。
关键词
循环加卸载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非均匀变形
局部化
位移
Keywords
cycl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digital speckle correlation method
non-uniform deformation
localization
displacement
分类号
TD31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残余应力的砂岩损伤理论模型
被引量:
13
3
作者
杨小彬
秦跃平
叶飞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07-281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04071
512742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0QZ01)
文摘
采用自行研制的重力恒载蠕变渗流实验系统开展了砂岩恒定围压下的循环加载试验,得到不同围压下砂岩的应力应变过程。考虑岩样加载过程中的非线性变形特性,假定了轴向应力是轴向应变和球形应力函数;利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分析岩样损伤演化过程中能量耗散及转化关系;将受载岩样应力分为有效弹性部分和损伤部分,弹性部分受载损伤演化,损伤部分最终演化为残余应力;基于损伤力学基本原理,理论推导建立了三轴压缩情况下考虑残余应力的砂岩损伤本构关系,并对理论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损伤本构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岩石受载损伤全应力应变过程,也能反映出围压对岩石损伤能量耗散的影响规律,随着围压的增大,砂岩需要损伤演化消耗的机械能也越大。
关键词
损伤演化
残余应力
理论模型
非线性变形
不同围压
Keywords
Creep testing
Curve fitting
Deformation
Energy dissipation
Residual stresses
Rock pressure
Sandstone
Thermodynamics
Unloading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轴循环荷载下砂岩损伤耗能比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39
4
作者
杨小彬
程虹铭
吕嘉琦
侯鑫
聂朝刚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
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51-3757,376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904071,No.51274207)~~
文摘
为了研究循环载荷下岩石能量演化特征,引入耗能比η,开展砂岩不同围压下轴向循环加卸载试验,探究全应力-应变过程中η值演化特征,进而探讨岩石试样循环加卸载作用下损伤变形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应全应力-应变曲线的5个阶段,η值演化过程可划分为线性下降、稳定发展、缓慢增加、突然增加和平缓变化5个阶段,在η值整个演化过程呈现'勺'演化特征,该特征充分反映了试样变形演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及损伤演化程度;随着围压的增大,η值整体呈现减小趋势;同一应变水平下,不同围压下η值在线性下降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差值逐渐减小,在缓慢增加阶段、突然增加阶段差值逐渐增大,在平缓变化阶段差值减小并趋于一个稳定值;分析循环加载下岩石材料参数演化特征,考虑围压作用及耗能比演化规律,建立岩石试样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演化理论公式,并进行了试验曲线拟合,验证了该理论公式的合理性。
关键词
循环荷载
耗能比
演化特征
围压
三轴
Keywords
cyclic loading
energy consumption ratio
evolution law
confining pressure
triaxial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循环加卸载下花岗岩非均匀变形演化的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
28
5
作者
杨小彬
韩心星
刘恩来
张子鹏
王逍遥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伴生能源精准开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32-273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274207
No.50904071)~~
文摘
为了研究岩石材料在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与非均匀变形的对应关系,开展了花岗岩试件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利用声发射系统和CCD相机分别对试样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和试件表面的变形图像进行采集,结合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试件非均匀变形演化过程中的声发射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每次循环加载过程中,非均匀变形的最小点皆与应力卸载的最低点相对应。而自局部化带启动后,每次循环加载过程中的非均匀变形的最大点滞后于循环加载应力的顶点。非均匀变形演化与声发射信号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循环加载过程中非均匀变形的首次转折增大点对应声发射信号增加的起点,非均匀变形的最大点对应声发射信号平静期的起点。随循环次数增加,非均匀变形程度与Felicity比呈负相关关系,即非均匀变形越大,损伤程度越大,Felicity比越小。
关键词
循环加卸载
非均匀变形
声发射信号
局部化带
Felicity比
Keywords
cycl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non-uniform deformation
acoustic emission signal
localisation band
Felicity ratio
分类号
TU454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循环加载岩石界面滑移位移演化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
11
6
作者
杨小彬
周杰
宋义敏
韩心星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41-304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2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0904071)
文摘
在岩土工程实践中,岩石界面摩擦滑移会引起工程失稳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岩石界面的滑移问题往往处于一种往复加载状态,目前大多数学者对于岩石界面滑移问题的研究往往是在单一的加载状态下进行的,而对于往复加载状态研究较少;为了研究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界面滑移位移场演化特征,设计并开展了花岗岩试件恒定围压下的双剪模型试验研究。利用CCD相机采集界面滑移过程中的散斑图像,并利用白光数值散斑相关方法对该组花岗岩试件在实验过程中的位移场、摩擦滑移位移在循环加卸载情况下的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①在循环加卸载作用下,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位移场会发生明显的摩擦滑移,且当循环到一定次数,试件会发生整体黏滑现象;②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位移场随着循环加卸载发生明显的时空演化特征,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剪切位移增大和减小区域,同时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位移存在明显的累积,表现为位移演化的分区性及剪切位移场累积效应。时间上存在剪切位移演化相对于剪切应力的滞后性;③相同剪应力水平下,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垂直位移整体趋势有所降低,界面咬合程度增加,水平滑动位移有所增加,界面分区滑动机制改变,加载端和自由端存在明显的黏滑现象;④在试件发生整体黏滑前后,剪切位移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发生不同的变化;黏滑前,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剪切位移缓慢增大,黏滑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剪切位移明显增大;即黏滑前后,界面滑移速率由小变大。
关键词
循环加载
岩石界面滑移
摩擦滑动
黏滑现象
位移场
Keywords
cyclic loading
rock interface slip
friction sliding
stick-slip phenomenon
displacement field
分类号
TD31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等幅循环加载岩石变形局部化带位移演化规律
被引量:
12
7
作者
杨小彬
韩心星
王逍遥
张子鹏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共伴生能源精准开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41-104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2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0904071)
文摘
岩石是一种非均质天然工程材料,在工程中往往处于一种循环往复加载状态之中,研究循环加载过程中岩石的变形局部化演化规律,为岩土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持。将循环加载简化为等幅循环和分级等幅循环2种加载条件,开展红砂岩试件的2种循环加载方式下的实验研究,采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相机对试验过程中试件的变形图像进行采集,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分析了等幅循环加载过程中试件变形局部化带位移演化规律。分析发现:循环加载全过程中,局部化带位移随加卸载应力呈现波动上升变化;相对于加载应力的变化,位移演化存在时间滞后性,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位移存在明显的累积效应。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局部化带位移顶点相对于加载应力顶点的滞后时间数值于循环前期呈平稳波动、循环后期呈上升波动;局部化带位移底点相对于卸载应力底点的滞后时间数值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呈现平稳波动。整个循环过程中,当加载或卸载到同一应力水平时,局部化带的位移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每次循环过程中的同一应力水平下,卸载过程的位移数值大于加载过程的位移数值。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局部化带位移存在明显的缓慢演化阶段和加速演化阶段。在试件破坏前,卸载底点处的局部化带位移值明显趋近于加载顶点处的局部化位移值,该局部化带位移演化特征可以作为循环加载过程中岩石试件或结构失稳破坏的一个前兆信息。研究可为循环荷载下的岩土工程材料或结构的失稳破坏提供新的特征力学监测量,即在某一特定应力环境中,当低应力状态的变形量值与相对高应力状态的变形量值都随时间发生增大且低应力对应的变形量值增加速率明显大于高应力对应的变形量值增加速率时,岩土材料或结构将会发生失稳破坏。
关键词
等幅循环加载
局部化带位移
时间滞后
累积效应
前兆信息
Keywords
constant amplitude cyclic loading
displacements of localization bands
time lag
cumulative effect
precursor information
分类号
TD31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轴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砂岩能量变化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杨小彬
刘恩来
韩心星
吴伟达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4期21-2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4071
51274207)
文摘
通过砂岩试样的单轴等幅循环加卸载实验,分析试样变形过程中能量变化特征。分析实验结果,发现卸载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应变滞后现象;分析滞后能发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滞后能逐渐减小;不同的等幅加卸载过程,岩样能量分布略有不同,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耗散能逐渐减小,弹性能基本保持稳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循环加卸载
残余应变
耗散能
Keywords
rock mechanics
cyclic loading
residual strain
energy dissipation
分类号
TU458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综采面采空区遗煤CO产生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杨小彬
聂朝刚
张子鹏
熊紫琛
裴艳宇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年第1期51-5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42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0904071)。
文摘
为探究浅埋综采面采空区遗煤氧化过程中的CO产生规律,本文以高家梁矿浅埋煤层为研究对象,与阳泉矿深埋煤层相对比,利用油浴升温氧化系统对高家梁矿不同煤层的综采工作面煤样和阳泉矿煤样进行了升温氧化实验。研究表明:高家梁矿浅埋深各煤样在低温40℃时消耗O2产生CO体积分数达到1×10^(-4);各煤样在氧化升温过程中的耗氧速率、CO产生速率和放热强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加;高家梁矿浅埋深煤样产生了40℃和130℃两个临界温度,分别对应加速氧化反应起点和剧烈氧化反应起点,而阳泉矿深埋煤层煤样只有一个不明显临界温度,且相对滞后,达100℃~120℃;在相同煤温下,高家梁矿浅埋深各煤样CO产生量和产生速率、O2的消耗量和消耗速率均明显大于阳泉矿深埋煤层;高家梁矿浅埋深各煤层比阳泉矿煤层更早进入加速氧化阶段,且所需温度更低。可见,煤层埋藏越浅,升温氧化时煤的耗氧速率和CO产生速率越快,升温对浅埋深煤样的氧化放热促进作用更强。
关键词
采空区
浅埋
遗煤氧化
CO产生规律
油浴升温氧化
临界温度
Keywords
goaf
shallow buried
leftover coal oxidation
CO production law
oil bath heating oxidation
critical temperature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改进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工作面低氧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
12
10
作者
杨小彬
王逍遥
周世禄
张子鹏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矿业科学学报》
2019年第5期434-44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42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0904071)
文摘
为了更有效合理地解决煤矿工作面中低氧问题,以神东某煤矿工作面监测数据为样本,考虑监测物理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进行改进,构建工作面氧气浓度预测模型,编制改进的GRNN模型程序。将预测氧气浓度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证明改进后的GRNN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准确度和泛化能力,比改进前GRNN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更适合于煤矿工作面低氧问题的预测;利用改进的GRNN模型分析了工作面进、回风压力及进风温度对工作面及回风平巷氧浓度的影响,为矿井工作面低氧预测及工作面低氧防治技术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低氧问题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泛化能力
Keywords
hypoxia problem
GRNN
prediction model
generalization ability
分类号
TD727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西汉语传播的历史、现状和问题研究--以圣保罗为例
被引量:
4
11
作者
杨小彬
徐捷源
机构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巴西中文学校圣保罗大学东语系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8年第3期68-73,共6页
文摘
文章在巴西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讨论汉语在巴西传播的历史和现状,并从学生学习动机、教材开发和教师结构3个方面分析了汉语在巴西传播的历史和现存问题,试图说明当前汉语在巴西的传播与中巴发展战略伙伴关系迅猛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指出大力加强汉语在巴西传播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国际传播
巴西
Keywords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Brazil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烷氧化菌混合菌群对煤样瓦斯吸附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杨小彬
韩心星
王洪凯
廖山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铁法能源公司小青矿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3-125,17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4207
50904071)
文摘
随煤矿采掘深度增加,瓦斯治理越来越困难,利用合理的微生物来进行矿井瓦斯治理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思路。本文选取自主培养的甲烷氧化菌混合菌群液浸泡后的煤样、浸水煤样及原煤开展煤样瓦斯吸附解吸试验,试验研究结果发现,经过甲烷氧化菌混合菌群液浸泡后的煤样的瓦斯吸附量大于原煤的瓦斯吸附量,大于浸水煤样的瓦斯吸附量,分析试验数据得到代表煤样极限吸附量的瓦斯吸附常数a值也存在相同的规律。
关键词
瓦斯治理
甲烷氧化菌群
吸附解吸
瓦斯吸附常数
Keywords
gas control, methane-oxidizing mixed microbial consortium,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gas adsorption constant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应力包裹体的掘进工作面岩爆力学分析模型探究
被引量:
3
13
作者
杨小彬
周杰
张子鹏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共伴生能源精准开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矿业科学学报》
2019年第4期337-34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42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0904071)
文摘
地下岩巷掘进工作面经常会发生局部动力现象或动力灾害(如岩爆)。为研究其发生机理,根据封闭应力假说建立含应力包裹体的掘进工作面简化力学模型;基于弹性力学基本理论,推导了含应力包裹体的掘进工作面应力分布公式及最大主应力公式;基于最大主应力准则,当岩巷掘进工作面距离包裹体一定距离时,沿最大主应力方向破裂面之间的岩石会在上覆岩层及应力包裹体联合作用下向采掘空间运移,形成V形爆坑。本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掘进工作面岩爆现象,并为预防岩爆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岩爆
应力包裹体
最大主应力
Keywords
driving face
rock burst
stress inclusion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分类号
TD31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轴压缩下砂岩裂隙演化规律研究
14
作者
杨小彬
韩心星
王浩
刘恩来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5,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4071
51274207)
文摘
基于恒定围压下砂岩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认为压缩过程中的体积应变是由基体材料的弹性体积应变和裂隙体积应变组成,通过计算得到裂隙体积应变在压缩过程中各阶段随各应力、应变的变化关系,从而得到裂隙演化规律。
关键词
三轴压缩
弹性体积应变
裂隙体积应变
Keywords
triaxial compression
elastic volumetric strain
volumetric strain of cracks
分类号
TD31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应力包裹体耦合作用的煤与瓦斯压出静力学分析
15
作者
杨小彬
韩心星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2-13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04071
512742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0QZ01)
文摘
为了分析煤矿采掘过程中煤与瓦斯压出机理,基于"封闭应力"假说,假设采掘煤体中存在局部应力集中或者能量集中的应力包裹体,综合考虑封闭应力、采动应力及瓦斯压力的联合作用,建立含应力包裹体煤体受力模型;根据弹性力学基本理论,推导含应力包裹体瓦斯煤体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当采掘工作面距离应力包裹体一定距离时,瓦斯煤体将沿着最大主应力方向发生破坏,当采掘工作面靠近应力包裹体时,煤体受上覆岩层、应力包裹体、瓦斯的联合作用沿着最大主应力方向发生动力现象并形成楔形或唇形孔洞;且采动影响系数决定着动力现象后孔洞的大小。分析结果为煤与瓦斯动力现象再认识提供了新思路,为其防治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煤与瓦斯压出
应力包裹体
最大主应力
瓦斯
采掘影响系数
Keywords
coal and gas extrusion
stress inclusion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gas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mining and excavation
分类号
TD711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变形场和能量演化研究
被引量:
60
16
作者
宋义敏
姜耀东
马少鹏
杨小彬
赵同彬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52-1356,1365,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资助(No.2010CB226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0972038
No.50904071)
文摘
以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作为试验观测手段,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对一种红砂岩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变形场和能量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利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相机记录试验加载全过程的试件表面散斑场图像,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试验图像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试件表面变形场、变形局部化区域的位移错动量值和试件表面变形能密度量值,并对变形局部化带的位移演化和变形能量演化特征进行分析。从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岩石试件变形局部化带的位移演化在加载峰值前基本上保持线性演化规律,而其位移错动加速与加载峰值点相对应,岩石试件加载峰值后阶段的承载力变化主要受变形局部化带的位移演化影响;岩石试件在加载过程中的能量释放和能量积累规律与局部化带的演化有关,体现出局部能量释放和整体能量释放两种形式。
关键词
变形破坏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变形局部化
能量演化
失稳
Keywords
deformation and damage
digital speckle correlation method
deformation localization
energy evolution
instability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采空区自然发火数值模拟
被引量:
48
17
作者
秦跃平
刘伟
杨小彬
罗维
郝永江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77-118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21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11CB201202)
文摘
为了研究非达西渗流下的采空区自然发火情况,对4种不同平均粒度的破碎岩样分别进行了稳态渗流实验,再对得到的数据按非达西方程处理,然后进行二元拟合得到非达西渗透系数K与孔隙率n和粒度d的关系式以及非达西流因子β与n和d的关系式。依据流体动力相似准则的雷诺准则将这些关系式推广应用到实际采空区,结合采空区动态移动的特点,建立了移动坐标下的采空区漏风流场、氧浓度场和温度场相耦合的自然发火数学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编制了数值解算程序。以河东矿31005工作面的采空区为例,解算得到了不同推进速度下的氧浓度场和垮落煤岩温度场的分布情况,比较分析后得出加快推进速度能显著降低该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
关键词
非达西渗流
采空区
自然发火
渗透系数
非达西流因子
Keywords
non-Darcy seepage
goa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non-Darcy seepage factor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土材料变形局部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4
18
作者
潘一山
杨小彬
马少鹏
徐秉业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1-284,共4页
文摘
采用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研究了岩土材料破坏过程出现的变形局部化现象 ,得到了花岗岩、煤、土 3种材料变形局部化开始时刻、宽度、倾角及演化规律 ,实时、定量地跟踪和测定了岩土材料破坏的全过程 .
关键词
变形局部化
白光数字散斑
岩土材料
花岗岩
煤
土
Keywords
deformation localization
white light digital speckle
rock-soil material
分类号
TU4 [建筑科学—土工工程]
TD313.1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粒瓦斯放散数学模型及数值解算
被引量:
44
19
作者
秦跃平
王翠霞
王健
杨小彬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66-147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11CB201202)
文摘
为了研究煤粒瓦斯的解吸和放散规律,设计了煤粒瓦斯解吸实验,得到不同粒径煤样在不同初始压力条件下累积解吸量随时间变化的实测曲线。根据达西定律,建立煤粒瓦斯放散的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对数学模型进行处理,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计算机程序对数学模型进行解算,得出煤粒内部瓦斯压力变化规律和煤粒内不同压力下的累积解吸量。通过对比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得出瓦斯从煤粒中放散出来符合达西定律。
关键词
煤粒
瓦斯
解吸
放散
数学模型
数值解算
Keywords
coal particles
gas
desorption
emission
mathematical model
numerical solution
分类号
TD712.6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粒度对采空区遗煤氧化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7
20
作者
秦跃平
宋宜猛
杨小彬
秦川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32-13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4091)
文摘
为研究采空区遗煤粒度的大小对氧化速度的影响,利用程序控温的方法设计了遗煤的升温氧化实验,测得了实验炉出口侧在一定温度下的氧气浓度,计算了几种粒径的煤样在一定温度下的耗氧速度,比较了几种粒径煤样在不同温度时的耗氧速度的大小,拟合了几种粒径的煤样在一定温度时耗氧速率的曲线。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煤样氧化速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粒径较小的煤样,耗氧速度增加较快。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氧化速度有随着煤粒度的增大而减小的规律性,并且当温度高于70℃时耗氧速率和煤样粒径之间满足负指数关系。实验加深了对采空区遗煤自燃过程的认识。
关键词
粒度
采空区
遗煤
氧化速度
自燃
Keywords
coal granularity
goaf
remnant coal
oxidation rat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分类号
TD8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TQ53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露天煤矿富水炮孔间隔装药爆破及效果评价
张鹏飞
程虹铭
杨小彬
《煤炭技术》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轴循环加卸载岩石非均匀变形演化特征
杨小彬
韩心星
刘恩来
张子鹏
汪腾蛟
张立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考虑残余应力的砂岩损伤理论模型
杨小彬
秦跃平
叶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三轴循环荷载下砂岩损伤耗能比演化特征研究
杨小彬
程虹铭
吕嘉琦
侯鑫
聂朝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循环加卸载下花岗岩非均匀变形演化的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
杨小彬
韩心星
刘恩来
张子鹏
王逍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循环加载岩石界面滑移位移演化特征试验研究
杨小彬
周杰
宋义敏
韩心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等幅循环加载岩石变形局部化带位移演化规律
杨小彬
韩心星
王逍遥
张子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单轴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砂岩能量变化特征实验研究
杨小彬
刘恩来
韩心星
吴伟达
《煤炭技术》
CAS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埋综采面采空区遗煤CO产生规律实验研究
杨小彬
聂朝刚
张子鹏
熊紫琛
裴艳宇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改进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工作面低氧预测模型研究
杨小彬
王逍遥
周世禄
张子鹏
《矿业科学学报》
201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巴西汉语传播的历史、现状和问题研究--以圣保罗为例
杨小彬
徐捷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甲烷氧化菌混合菌群对煤样瓦斯吸附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杨小彬
韩心星
王洪凯
廖山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含应力包裹体的掘进工作面岩爆力学分析模型探究
杨小彬
周杰
张子鹏
《矿业科学学报》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三轴压缩下砂岩裂隙演化规律研究
杨小彬
韩心星
王浩
刘恩来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基于应力包裹体耦合作用的煤与瓦斯压出静力学分析
杨小彬
韩心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变形场和能量演化研究
宋义敏
姜耀东
马少鹏
杨小彬
赵同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采空区自然发火数值模拟
秦跃平
刘伟
杨小彬
罗维
郝永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岩土材料变形局部化的实验研究
潘一山
杨小彬
马少鹏
徐秉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煤粒瓦斯放散数学模型及数值解算
秦跃平
王翠霞
王健
杨小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粒度对采空区遗煤氧化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秦跃平
宋宜猛
杨小彬
秦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