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凉感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魏艳红 杨家龙 +4 位作者 夏益峰 殷明 李兼玲 曹建华 周家良 《棉纺织技术》 CAS 2025年第1期56-59,共4页
为拓宽聚乳酸(PLA)纤维在服装、家纺、一次性卫材等领域的应用,在PLA纤维中加入天然矿石纳米级玉石粉、高导热性物质氮化铝、薄荷精油微胶囊,经熔融纺丝开发了3种凉感PLA纤维,研究其力学性能,对比分析了其织物的凉感性能。结果表明:与纯... 为拓宽聚乳酸(PLA)纤维在服装、家纺、一次性卫材等领域的应用,在PLA纤维中加入天然矿石纳米级玉石粉、高导热性物质氮化铝、薄荷精油微胶囊,经熔融纺丝开发了3种凉感PLA纤维,研究其力学性能,对比分析了其织物的凉感性能。结果表明:与纯PLA纤维相比,加入凉感添加剂后,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有所降低,玉石凉感PLA纤维降低的幅度最小。3种凉感PLA织物的接触凉感值(qmax)有显著提高,均具有良好的凉感效果,玉石凉感PLA织物的凉感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凉感 玉石粉 氮化铝 薄荷精油微胶囊 导热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连续弧等离子点火器仿真与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家龙 于婷婷 陈明敏 《燃气轮机技术》 2010年第2期34-38,共5页
文章建立了适用于燃气轮机的连续弧等离子点火发生器稳定电弧的有限元数学模型,采用多物理场耦合的计算方式对等离子弧的温度场、电磁场、速度场以及电极表面的电流密度进行了数值模拟。按照数值模拟结果修改了等离子点火发生器喷嘴结... 文章建立了适用于燃气轮机的连续弧等离子点火发生器稳定电弧的有限元数学模型,采用多物理场耦合的计算方式对等离子弧的温度场、电磁场、速度场以及电极表面的电流密度进行了数值模拟。按照数值模拟结果修改了等离子点火发生器喷嘴结构设计。通过试验,可实现小电流激发空气等离子体并获得稳定的等离子射流火焰,满足燃气轮机可靠点火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点火 多物理场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H_2O纳米流体的热导率与粘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赵宁波 郑洪涛 +2 位作者 李淑英 杨磊 杨家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6,共7页
为研究Al_2O_3纳米颗粒对H_2O基液热导率与粘度的影响,本文基于"两步法"制备了相对稳定的Al_2O_3-H_2O纳米流体,分别采用瞬态热线装置与流变仪实验研究了不同因素(超声处理时长、纳米颗粒体积分数与温度)影响下的Al_2O_3-H_2... 为研究Al_2O_3纳米颗粒对H_2O基液热导率与粘度的影响,本文基于"两步法"制备了相对稳定的Al_2O_3-H_2O纳米流体,分别采用瞬态热线装置与流变仪实验研究了不同因素(超声处理时长、纳米颗粒体积分数与温度)影响下的Al_2O_3-H_2O纳米流体热导率与粘度变化规律,对比了不同纳米流体热导率与粘度理论模型的适用性。根据静置稳定性分析发现,添加适当分散剂并进行超声处理是提高纳米颗粒均匀性与纳米流体稳定性的重要方法。实验测量结果表明,随着超声处理时长的增加、纳米颗粒体积分数的提高以及温度的升高,纳米流体与基液之间的相对热导率与相对粘度会有所提高;并且Vajjha模型与Corciones模型的理论预测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热导率 粘度 纳米颗粒 氧化铝 超声处理 两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值燃料燃烧室等离子点火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郑洪涛 张志浩 +2 位作者 刘潇 李智明 杨家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6-852,共7页
为了探究等离子点火较常规点火方式在低热值燃料燃烧室点火过程中的优势,本文研究了某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的点火过程,确定了最优点火位置和最佳点火工况,采用非定常数值仿真技术,通过燃烧流场截面温度变化判断点火成功与否,模拟该燃烧室... 为了探究等离子点火较常规点火方式在低热值燃料燃烧室点火过程中的优势,本文研究了某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的点火过程,确定了最优点火位置和最佳点火工况,采用非定常数值仿真技术,通过燃烧流场截面温度变化判断点火成功与否,模拟该燃烧室燃用低热值气体时的点火及火焰传播过程。结果表明:点火位置需位于负速度区且有足够浓度的可燃气才能够点火成功,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最佳点火位置为Z=50 mm、Y=25 mm附近;O等离子体的添加能够一定程度上的减小临界点火功率、临界点火持续时间和点火延迟时间;点火功率、位置、持续时间和等离子体浓度共同决定能否点火成功。对于该组分燃料,当活性粒子O的浓度达到4%时,只需要1 kW左右的点火功率就能够点火成功,较同等条件下的常规点火功率降低了90%左右。等离子点火的方式能够在低热值燃料燃烧室的点火方面有很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燃烧室 低热值燃料 等离子体 点火能量 点火位置 点火时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 Gbit/s DP-QPSK Transponder模块技术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家龙 胡毅 邹晖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8-30,48,共4页
文章介绍了40 Gbit/s DP-QPSK(双极化四相相移键控)模块的调制技术、相干接收技术和总体方案设计以及在模块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利用DP-QPSK调制技术和相干接收技术,实现了40 Gbit/s光系统的长距离传输。40 Gbit/s DP-QPSK具有很... 文章介绍了40 Gbit/s DP-QPSK(双极化四相相移键控)模块的调制技术、相干接收技术和总体方案设计以及在模块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利用DP-QPSK调制技术和相干接收技术,实现了40 Gbit/s光系统的长距离传输。40 Gbit/s DP-QPSK具有很高的光谱效率以及较大的色散和偏振模色散容限,可以更好地提高线路利用率,提高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光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化四相相移键控调制 相干接收 模数转换 数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环境的舰船动力装置监控系统平台开发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家龙 曹云鹏 +1 位作者 路勇 孙文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228-231,共4页
针对我国舰船动力监控的技术现状,对国内外几种典型舰船动力监控系统做了比较.采用美国RockWell工业控制网络技术,针对机舱中柴油机、燃气轮机及泵辅系统监控特点,完成了舰船机舱动力装置设备网(DeviceNet)、控制网(ControlNet)和以太网... 针对我国舰船动力监控的技术现状,对国内外几种典型舰船动力监控系统做了比较.采用美国RockWell工业控制网络技术,针对机舱中柴油机、燃气轮机及泵辅系统监控特点,完成了舰船机舱动力装置设备网(DeviceNet)、控制网(ControlNet)和以太网(EtherNet)三层网络体系构架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开发,模拟实现了船舶机舱动力装置监控的功能.该平台具有在舰船动力装置监控应用上的智能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网络环境 机舱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分配对同轴分级燃烧室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蔡文波 安辞 +3 位作者 唐自佳 刘潇 杨家龙 郑洪涛 《燃气轮机技术》 2021年第1期1-7,26,共8页
本文以天然气同轴分级燃烧室为研究对象,采用FGM燃烧模型模拟研究了低工况下第一级燃油量对燃烧室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中心级燃料量不变,增大第一级燃料量可有效增大甲烷燃烧面积,同时燃料量增大到一定值时火焰面前端出现“M... 本文以天然气同轴分级燃烧室为研究对象,采用FGM燃烧模型模拟研究了低工况下第一级燃油量对燃烧室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中心级燃料量不变,增大第一级燃料量可有效增大甲烷燃烧面积,同时燃料量增大到一定值时火焰面前端出现“M”型分布趋势;在中心级燃料退出后,燃烧产生的高温易将中心级结构烧蚀,当燃料量继续增加,中心级燃料退出前后1300 K等值线区域分布位置及形状均无明显差别,在保证燃料当量比不变的情况下,中心级燃料退出与否对燃烧效率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级 同轴分级 燃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地膜自然老化与人工老化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蔡洪江 司马义.努尔拉 +2 位作者 张苏莉 杨家龙 买买提江.依米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80-1583,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加速光老化与自然气候暴露老化试验两者的相关性。【方法】以乌鲁木齐天山区南端农田自然老化试验田和人工加速光老化试验箱作为检测地膜老化试验手段,对A、B、C三种不同配方的农用地膜进行老化前后力学性能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加速光老化与自然气候暴露老化试验两者的相关性。【方法】以乌鲁木齐天山区南端农田自然老化试验田和人工加速光老化试验箱作为检测地膜老化试验手段,对A、B、C三种不同配方的农用地膜进行老化前后力学性能分析,并研究了辐照强度、温度、老化时间对农用地膜老化寿命的影响。【结果】自然老化和人工老化试验都表明B膜抗老化性相对其它2个膜样较好。【结论】人工老化与自然老化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变化规律非常吻合。说明用340nm荧光紫外灯辐照度控制在0.68W/m2、黑板温度为60℃、冷凝温度为60℃、光照3h、冷凝3h试验条件下,可模拟出人工加速光老化试验的老化速率是自然气候环境下暴露试验的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膜 老化试验 紫外灯 辐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重整对环管燃烧室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游滨川 刘潇 +3 位作者 刘倩 杨家龙 郑洪涛 刘恩惠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11-1818,共8页
为了探究等离子催化重整燃料较纯甲烷燃料在环管燃烧室燃烧过程中的优势,本文完成了重整燃料组分的实验测量与环管燃烧室单头部燃烧的数值模拟工作。采用湍流模型Realizable k-ε对环管燃烧室的冷/热态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烷空... 为了探究等离子催化重整燃料较纯甲烷燃料在环管燃烧室燃烧过程中的优势,本文完成了重整燃料组分的实验测量与环管燃烧室单头部燃烧的数值模拟工作。采用湍流模型Realizable k-ε对环管燃烧室的冷/热态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烷空速大于394 mL/(gcat·h)时,燃料热值增加率为正值;对于环管燃烧室,由于重整气燃料中水蒸气含量的增加,导致重整气燃料燃烧时高温区温度低于纯甲烷燃料的高温区温度;同时,相对于采用纯甲烷燃料燃烧,重整气燃料燃烧时的NO_(x)排放量降低了1个数量级。所做研究表明等离子催化协同重整气燃料在环管燃烧室降低NO_(x)排放方面有着更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催化剂 甲烷重整 燃气轮机 环管燃烧室 NO_(x)排放 实验研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低排放塔式分级燃烧室主燃级喷嘴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景贺 刘潇 +3 位作者 刘恩惠 李淑英 杨家龙 郑洪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5-253,共9页
为了满足船舶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的需求,设计了一种低排放塔式分级燃烧室,并对其主燃级喷嘴进行结构优化,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详细研究了不同喷嘴结构下燃烧室的流场特性及性能参数。结果表明,主燃级由直射式喷嘴更换为空气雾化喷嘴时,可... 为了满足船舶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的需求,设计了一种低排放塔式分级燃烧室,并对其主燃级喷嘴进行结构优化,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详细研究了不同喷嘴结构下燃烧室的流场特性及性能参数。结果表明,主燃级由直射式喷嘴更换为空气雾化喷嘴时,可有效避免旋流器壁面燃油积碳;燃烧室内油气掺混水平提高,出口温度分布品质改善,出口NO和CO排放量分别降低71.4%和60%。针对空气雾化喷嘴,燃油管道出口与喷嘴出口之间的高度与其内径之比(H/D)对燃烧室油气分布特性和中截面温度分布的影响远高于其空气出口结构形式,H/D过大或过小时,油气掺混水平恶化,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燃烧室出口径向温度分布系数随H/D的增大而减小。综合分析燃烧室油气分布、温度分布和性能参数,确定最优喷嘴的H/D=2,空气出口结构为圆柱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燃气轮机 燃烧室 喷嘴 雾化 掺混特性 流场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分级对旋流火焰的动态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志浩 巩耀禛 +2 位作者 刘潇 杨家龙 郑洪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88-2098,共11页
为深入研究分级旋流火焰特性,以分级旋流模型燃烧室为研究对象,对四个不同燃料分级比(Rf)条件下的分级旋流火焰进行了数值研究,在时均燃烧场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燃料分级比为1和3两个工况进行了基于壁面建模的大涡模拟(WMLES)研究... 为深入研究分级旋流火焰特性,以分级旋流模型燃烧室为研究对象,对四个不同燃料分级比(Rf)条件下的分级旋流火焰进行了数值研究,在时均燃烧场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燃料分级比为1和3两个工况进行了基于壁面建模的大涡模拟(WMLES)研究。结果表明:燃料分级比的改变会影响中心回流区(CRZ)的长度和宽度。燃烧室中截面的散点分布图能够显示出不同燃料分级比条件下的燃烧特征。燃料分级比为1时,燃烧室剪切层仅存在零散的涡破碎区;而燃料分级比为3时,伴随涡破碎区还出现了单螺旋分支进动涡核(PVC)。通过FFT变换获得的燃烧室内剪切层速度能谱主频与进动涡核的旋转频率相同,表明内剪切层速度脉动的产生与进动涡核有关。另外进动涡核会使流场内的燃料分布和燃烧模式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进而影响燃烧过程。调整燃料分级比在1附近,能够使分级火焰达到稳定燃烧降低排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旋流火焰 剪切层 回火 大涡模拟 进动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点激光点火直接起爆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虹伯 赵宁波 +2 位作者 郑洪涛 孙成文 杨家龙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51,共9页
针对双点激光点火直接起爆过程中爆轰波的形成、发展和传播问题,采用高精度数值模拟方法求解带化学反应的二维欧拉方程组,研究了不同环境压力情况对流场结构与波系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压力会影响激波强度与爆轰波的传播速度,是决... 针对双点激光点火直接起爆过程中爆轰波的形成、发展和传播问题,采用高精度数值模拟方法求解带化学反应的二维欧拉方程组,研究了不同环境压力情况对流场结构与波系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压力会影响激波强度与爆轰波的传播速度,是决定双点激光点火形成的火核在碰撞过程中能否实现爆轰并维持爆轰波传播的重要因素,利用双激光点相互作用形成强反射激波,有助于实现可燃气的直接起爆;当环境压力在15~120 kPa之间时,火核的碰撞实现了直接起爆,流场中形成稳定传播的爆轰波;爆轰波锋面上横波的碰撞与三波点形成是维持爆轰传播的重要机制,随着环境压力的升高,爆轰波锋面三波点数量增多,横波的传播机制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点火 爆轰波 三波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弧裂解CO_(2)机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锐 游滨川 +3 位作者 刘潇 杨家龙 郑洪涛 马彪 《气体物理》 2022年第1期53-62,共10页
建立了一维滑动弧裂解CO_(2)的反应机理模型.利用对流冷却的特征频率计算横向气流对流引起的等离子体组分损失.将等离子体密度和温度的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中滑动电弧等离子体反应器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模拟结果表明,滑动弧裂... 建立了一维滑动弧裂解CO_(2)的反应机理模型.利用对流冷却的特征频率计算横向气流对流引起的等离子体组分损失.将等离子体密度和温度的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中滑动电弧等离子体反应器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模拟结果表明,滑动弧裂解CO_(2)会产生大量O和O_(2)等活性助燃粒子以及可燃的CO.随着对流冷却特征频率的增加,放电过程中最大电子数密度和电子温度减小,CO_(2)转化率下降.在整个CO_(2)裂解机制中e+CO_(2)→e+CO+O的贡献最大,准稳态中贡献率为90.63%,瞬态中贡献率为98.43%.反应CO+O+M→CO_(2)+M对CO_(2)生成的贡献率最大.在实际应用中,为提高CO_(2)转化率,可以通过增大放电电流,增大e+CO_(2)→e+CO+O的反应速率,同时选择合适的气体流量,避免过大的速度引起CO_(2)转化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裂解 滑动弧 非平衡等离子体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器结构参数对TAPS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苗淼 陆景贺 杨家龙 《燃气轮机技术》 2019年第4期10-14,共5页
利用数值模拟手段探究旋流器叶片角度对双环预混旋流(TAPS)燃烧室性能的影响。针对本文研究的特定结构及工况,结论如下:一级、二级叶片角增大时,参考线上切向速度仅在特定位置变化较明显,燃烧效率与压力损失均呈上升趋势。三级叶片角增... 利用数值模拟手段探究旋流器叶片角度对双环预混旋流(TAPS)燃烧室性能的影响。针对本文研究的特定结构及工况,结论如下:一级、二级叶片角增大时,参考线上切向速度仅在特定位置变化较明显,燃烧效率与压力损失均呈上升趋势。三级叶片角增加,火焰筒中心区域气流切向速度变化较大,回流区体积明显增大,燃烧效率与压力损失也逐渐升高。预测所得压力损失y与燃烧效率z随三级叶片角x的变化关系式分别为:y=0.06317×x+3.31396和z=0.02611×x+97.82139。结果可为燃气轮机TAPS燃烧室的旋流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PS燃烧室 叶片角度 燃烧效率 压力损失 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腔型面对环形激波聚焦起爆的影响
15
作者 陈祥 赵宁波 +3 位作者 郑洪涛 李智明 贾雄斌 杨家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03-1311,共9页
为研究聚焦腔型面对起爆过程的影响和作用规律,以恰当比氢气/空气为反应物,对具有相同深度的半圆形、抛物线形和锥形3种型面聚焦腔诱导的起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半圆形和抛物线形聚焦腔相比,锥形聚焦腔的诱导起爆距... 为研究聚焦腔型面对起爆过程的影响和作用规律,以恰当比氢气/空气为反应物,对具有相同深度的半圆形、抛物线形和锥形3种型面聚焦腔诱导的起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半圆形和抛物线形聚焦腔相比,锥形聚焦腔的诱导起爆距离分别缩短33.5%和12.1%。在3种型面聚焦腔内均发生了激波聚焦对撞和隔板反射造成的2次聚焦现象,其中,半圆形聚焦腔的一次聚焦压力最大,但是其回传压力损失也最大,这使得半圆形聚焦腔在一次聚焦后的火焰速度明显落后于其他结构。抛物线形和锥形聚焦腔内波系演变过程中的腔壁反射激波具有加强二次聚焦的作用,腔壁反射激波越强聚焦诱导的起爆越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轰 激波聚焦 起爆 爆燃转爆轰 聚焦腔 火焰加速 爆炸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等离子发生器实验与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涛 杨家龙 +3 位作者 刘潇 颜世林 游滨川 俞鸿鹏 《气体物理》 2022年第1期70-78,共9页
针对自主设计的等离子体发生器,通过实验分析了常压下等离子热射流形态的发展状况,并对常压下的空气放电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以等离子发生器为原型,将等离子电弧的电场、磁场、温度场以及速度场进行了直接耦合计算,得到了等离子体电弧... 针对自主设计的等离子体发生器,通过实验分析了常压下等离子热射流形态的发展状况,并对常压下的空气放电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以等离子发生器为原型,将等离子电弧的电场、磁场、温度场以及速度场进行了直接耦合计算,得到了等离子体电弧的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布情况.针对不同间隙对放电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放电间隙由1.5 mm增大到3.5 mm时,热射流速度由41.5 m/s增大到62.4 m/s,温度由3650 K降低到1960 K.当间隙过窄时,温度过高将会烧蚀电极,影响电极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放电 等离子体 热射流 实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量比对锥形燃烧器火焰稳定位置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少雷 赵铁铮 +1 位作者 刘潇 杨家龙 《燃气轮机技术》 2022年第1期22-29,共8页
为了探究当量比对锥形燃烧器头部火焰稳定位置及排放特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锥形燃烧器的流动与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分析讨论了当量比从0.54增加至0.78时燃烧器头部的火焰锋面位置与高温区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当量比下火焰指... 为了探究当量比对锥形燃烧器头部火焰稳定位置及排放特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锥形燃烧器的流动与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分析讨论了当量比从0.54增加至0.78时燃烧器头部的火焰锋面位置与高温区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当量比下火焰指数、NO_(x)与CO排放量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速度分布与回流区特征随当量比升高未见明显变化。随着当量比升高,高温区的最高温度逐渐升高,火焰稳定位置向燃烧器内部移动。当量比增加至0.66时开始发生回火,继续增加当量比时高温区贴近锥形燃烧器头部壁面与喷嘴,有烧毁燃烧器的危险。NO_(x)排放量随当量比增大而增大,当量比从0.54增加至0.66时,NO_(x)排放量缓慢增加,当量比继续增加至0.78过程中,NO_(x)排放量迅速增加,NO_(x)排放增加了32.4倍。CO排放量随当量比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并在当量比为0.66时达到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燃烧器 火焰位置 部分预混燃烧 NO_(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爆轰燃烧室高度对流场影响
18
作者 赵雄飞 郭虹伯 +1 位作者 杨家龙 夏军宏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31,共5页
为了研究旋转爆轰燃烧室几何结构对旋转爆轰波的影响规律,针对旋转爆轰燃烧室高度对爆轰流场结构和爆轰波传播特性问题,采用2维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爆轰波在4种高度的燃烧室内的参数变化和波系特征。结果表明:在4种高度的燃烧室内爆轰波... 为了研究旋转爆轰燃烧室几何结构对旋转爆轰波的影响规律,针对旋转爆轰燃烧室高度对爆轰流场结构和爆轰波传播特性问题,采用2维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爆轰波在4种高度的燃烧室内的参数变化和波系特征。结果表明:在4种高度的燃烧室内爆轰波均能自持传播,且爆轰流场结构相似;当燃烧室高度为4mm时,爆轰波后的反射激波压力较高;在一定范围内,爆轰波传播速度随燃烧室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爆轰波高度为10、16和20mm时,爆轰波波锋面的压力分别为3.93、4.61、4.69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轰 燃烧室 几何尺寸 流场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助燃高炉煤气燃烧室模拟研究
19
作者 杨天南 游滨川 +2 位作者 杨家龙 李沛泽 刘潇 《燃气轮机技术》 2020年第3期37-42,56,共7页
利用数值模拟手段探究高炉煤气燃烧室热态场分布规律,并探究了等离子中活性粒子氧原子对高炉煤气燃烧室的热态场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燃烧室内高炉煤气燃料浓度呈U字形分布。在燃烧室的头部燃料喷嘴附近形成高温区,在主燃孔后有少部分的... 利用数值模拟手段探究高炉煤气燃烧室热态场分布规律,并探究了等离子中活性粒子氧原子对高炉煤气燃烧室的热态场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燃烧室内高炉煤气燃料浓度呈U字形分布。在燃烧室的头部燃料喷嘴附近形成高温区,在主燃孔后有少部分的高温区;随着活性粒子的加入,高炉煤气燃烧室头部高温区范围增大,火焰筒内的回流区速度更加均匀,燃烧效率提高,由97.38%增加到99.65%。活性粒子浓度越高,等离子助燃高炉煤气燃料燃烧强化效果会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等离子助燃 数值模拟 燃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蜂窝组织炎病的诊疗与预防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家龙 李建荣 +3 位作者 王永良 段银河 刘忠平 陈坤 《中国畜禽种业》 2013年第8期108-108,共1页
山羊蜂窝组织炎,以葡萄球菌或链球菌为主引起的皮下组织、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结缔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炎症可向四周扩散,若经及时有效治疗,预后良好。发生败血症者,预后严重。常发生于四肢或其他部位,应及时给予足量的抗生素治疗... 山羊蜂窝组织炎,以葡萄球菌或链球菌为主引起的皮下组织、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结缔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炎症可向四周扩散,若经及时有效治疗,预后良好。发生败血症者,预后严重。常发生于四肢或其他部位,应及时给予足量的抗生素治疗。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组织炎 山羊 化脓性炎症 预防 诊疗 皮下组织 葡萄球菌 结缔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