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探究经典名方泻白散对过敏性哮喘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宗统 徐东川 +4 位作者 刘瑾 李晓晶 张会敏 王雯慧 隋在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9,共13页
目的本研究拟从宿主-肠道菌群-代谢的角度探讨泻白散保护过敏性哮喘大鼠可能的微观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过敏性哮喘模型组(M组)和泻白散组(Xiebaisan组)。通过卵清白蛋白(OVA)诱导建立大鼠过敏性哮喘模型;HE... 目的本研究拟从宿主-肠道菌群-代谢的角度探讨泻白散保护过敏性哮喘大鼠可能的微观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过敏性哮喘模型组(M组)和泻白散组(Xiebaisan组)。通过卵清白蛋白(OVA)诱导建立大鼠过敏性哮喘模型;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取结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观察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的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HPLC-Q-TOF/MS)分别进行血清样本和肺组织样本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HE染色显示:与NC组相比,Xiebaisan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哮喘大鼠肺部组织形态结构;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M组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与M组相比,Xiebaisan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肠道微生态得以改善;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显示:Xiebaisan组能够调节氨基酸代谢、mTOR等通路,且部分回调M组引起的差异代谢物表达;肺组织样本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显示,Xiebaisan组能够调节碳代谢、血管平滑肌收缩信号通路和cAMP等信号通路,且部分回调M组引起的差异代谢物表达。结论泻白散可能通过改善肺组织形态结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以及调控mTOR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信号通路和cAMP等信号通路影响氨基酸代谢、碳代谢等途径发挥对过敏性哮喘大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白散 过敏性哮喘 肠道菌群 非靶向代谢组学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皮酚纳米乳对A549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瑾 杨宗统 +4 位作者 隋在云 李晓晶 姜伟洲 李克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5-939,共5页
目的研究复方丹皮酚纳米乳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康莱特注射液组(1400 mg/kg),复方丹皮酚纳米乳低、中、高剂量组(48、96、192 mg/kg)。从给药当天开始,每5 d... 目的研究复方丹皮酚纳米乳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康莱特注射液组(1400 mg/kg),复方丹皮酚纳米乳低、中、高剂量组(48、96、192 mg/kg)。从给药当天开始,每5 d测量移植瘤最长径和最短径,计算肿瘤体积,绘制生长曲线。给药结束后取肿瘤组织,HE染色观察其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Bax、Bcl-2、COX-2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丹皮酚纳米乳高剂量组能抑制肿瘤体积的增长;中、高剂量组肿瘤细胞核分裂相减少,细胞坏死和凋亡增多,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Bcl-2、COX-2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复方丹皮酚纳米乳能促进A549裸鼠移植瘤细胞坏死和凋亡,抑制细胞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Bax蛋白表达,抑制COX-2、Bcl-2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皮酚纳米乳 人肺腺癌A549细胞 移植瘤 BAX Bcl-2 CO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代谢探讨不同饮食条件下高脂血症大鼠发病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宗统 孙铁锋 +4 位作者 李晓晶 徐东川 袁敏 靳光乾 王雯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14-1323,共10页
目的 本研究拟对比两种不同高脂饮食方式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肠道菌群变化与短链脂肪酸代谢特征,以宿主-肠道菌群-代谢角度探讨高脂血症可能的微观机制。方法 SPF级SD大鼠分为:正常饮食组(CG组):饲喂大鼠维持饲料;高脂饮食组(HFD1组):每... 目的 本研究拟对比两种不同高脂饮食方式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肠道菌群变化与短链脂肪酸代谢特征,以宿主-肠道菌群-代谢角度探讨高脂血症可能的微观机制。方法 SPF级SD大鼠分为:正常饮食组(CG组):饲喂大鼠维持饲料;高脂饮食组(HFD1组):每天足量饲喂高脂饲料;限饲高脂饮食组(HFD2组):每天限量饲喂高脂饲料80 g,不限量饲喂维持饲料。8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和肾周脂肪病理学变化;取结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观察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并检测结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结果 与CG组相比,HFD1组和HFD2组大鼠摄食量下降,体重升高;血清中TC、TG、LDL-C均显著升高;肝组织发生明显脂肪变性,肾周脂肪出现炎性病变;高脂干预后大鼠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显著变化,其中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菌群结构和功能变化明显,总短链脂肪酸、乙酸、丁酸、异丁酸下降显著。结论 两种高脂饮食方式均能引起大鼠高脂血症,且发病机制基本一致,均与脂质代谢以及肠道菌群紊乱有关。每日限制一定的高脂饲料饲喂量不仅能够降低高脂饲料对大鼠食欲的影响,还能提高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制备的稳定性,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大鼠高脂模型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必通颗粒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瑾 杨宗统 +1 位作者 袁敏 梁瑞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12-2315,共4页
目的 研究淋必通颗粒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影响。方法 64只大鼠随机取12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52只采用前列腺背叶注射消痔灵方法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普乐安片组及淋必通颗粒低、中、高剂量... 目的 研究淋必通颗粒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影响。方法 64只大鼠随机取12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52只采用前列腺背叶注射消痔灵方法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普乐安片组及淋必通颗粒低、中、高剂量组。1个月后,检测大鼠体质量、前列腺质量,ELISA法检测前列腺组织IL-6、IL-10水平,HE染色观察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淋必通颗粒中、高剂量组及普乐安片组大鼠前列腺指数、IL-6水平降低(P<0.05,P<0.01),IL-10水平升高(P<0.05),大鼠前列腺组织无菌性炎症病变程度明显改善。结论 淋必通颗粒能有效改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IL-6水平、升高IL-10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必通颗粒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IL-6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链球菌和犬源巴氏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宗统 李超 +9 位作者 姜世浩 于鹏 孙强 孙军昌 王冬冬 罗宁 王森 黄凯 王守春 尹燕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1,F0003,共5页
为确诊4例送检的表现为咳嗽吐血、猝死犬的病因,采集严重病变的肺脏通过PCR检测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犬副流感病毒以及犬腺病毒4种常见病毒;并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药敏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 为确诊4例送检的表现为咳嗽吐血、猝死犬的病因,采集严重病变的肺脏通过PCR检测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犬副流感病毒以及犬腺病毒4种常见病毒;并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药敏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分离到2株犬链球菌及2株巴氏链球菌,2种细菌通过小鼠分别进行人工发病试验,复制出与病死犬相似的病理变化,且从小鼠体内再次分离到这2种细菌,由此确定犬链球菌和巴氏链球菌分离物均为致病菌。养殖场结合药敏试验成功对该病进行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犬 犬链球菌 巴氏链球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病死犬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超 王作昭 +6 位作者 王玉英 康泰 项路娟 黄凯 纪鸿翔 杨宗统 尹燕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0-91,共2页
为更全面地掌握犬源细菌的流行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本试验对2012-2015年采集自某规模化养殖场的60余份病死犬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参考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了部分分离菌对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3年共计分离鉴定出28株... 为更全面地掌握犬源细菌的流行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本试验对2012-2015年采集自某规模化养殖场的60余份病死犬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参考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了部分分离菌对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3年共计分离鉴定出28株病原菌和条件致病菌,混合感染为犬细菌感染的主要形式;分离菌普遍呈多重耐药,以大肠杆菌耐药性最为严重。犬的细菌感染应在临床引起足够的重视,临床治疗应合理有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源细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6种常见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罗宁 王冬冬 +5 位作者 杨宗统 孙举 徐守振 王守春 尹燕博 徐彪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共6页
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和猪巨细胞病毒(PCMV)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参考相关文献及序列比对结果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 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和猪巨细胞病毒(PCMV)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参考相关文献及序列比对结果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可同时检测以上6种病毒的多重PCR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对临床病例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灵敏度高,对6种病毒的最低核酸检测量分别为12.8pg(PRRSV)、46pg(CSFV)、16pg(PRV)、23.5pg(PCV-2)、72pg(PPV)、8.6pg(PCMV),对猪流感病毒(SIV)、猪乙型脑炎病毒(J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PoRV)无特异性扩增。应用该方法对临床145份样品进行检测,总阳性率为83.45%,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阳性率为69.66%。说明所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敏感,可用于猪群中上述6种猪病病原的单一感染或混合感染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瘟病毒 猪伪狂犬病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猪细小病毒 猪巨细胞病毒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输血疗法与输血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杜志国 杨宗统 +2 位作者 姜世浩 郭颖 尹燕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4-57,共4页
1输血疗法国内外现状输血疗法是利用输入正常血液或血液成分进行补血、止血、解毒的有效治疗措施,在治疗一些危重病例时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外兽医临床上更多地利用成分血制剂替代全血制剂,不但节约了血液资源,还降低了输血风险。同... 1输血疗法国内外现状输血疗法是利用输入正常血液或血液成分进行补血、止血、解毒的有效治疗措施,在治疗一些危重病例时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外兽医临床上更多地利用成分血制剂替代全血制剂,不但节约了血液资源,还降低了输血风险。同时宠物血站的建设已十分完善,从供血犬的筛选、血液采集、血液制剂的制备、储存、运输直至使用都做出了详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疗法 血液采集 血液成分 有效治疗措施 输血风险 危重病例 输血反应 兽医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型比格犬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调查
9
作者 刘宏 王森 +6 位作者 黄凯 杨宗统 项路娟 王冬冬 刘永举 王建琳 尹燕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78,共4页
本试验拟对大、中、小体型3个品系的健康成年比格犬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53、CA199进行检测,用犬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53、CA199 ELISA试剂盒,对97只健康成年大体型比格犬、228只中体型比格犬、63只小体型比格... 本试验拟对大、中、小体型3个品系的健康成年比格犬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53、CA199进行检测,用犬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53、CA199 ELISA试剂盒,对97只健康成年大体型比格犬、228只中体型比格犬、63只小体型比格犬的血清进行相关肿瘤标志物浓度测定,为比格犬肿瘤模型筛选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小体型比格犬血清中AFP、CA125、CA153、CEA的浓度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品系犬(P<0.05);而CA199的浓度明显高于中体型比格犬(P<0.05)。大体型比格犬血清中AFP、CEA、CA125、CA153的浓度最高,小体型比格犬血清中CA199最高,推测认为大体型比格犬患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肿瘤的风险较高,小体型比格犬患腺癌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犬 血清 肿瘤标志物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猪常见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罗宁 王群 +8 位作者 张小龙 房保海 姜帆 石玲玲 王冬冬 杨宗统 王守春 徐彪 尹燕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49-2260,共12页
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步检测猪10种常见疫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猪圆环病... 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步检测猪10种常见疫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of swine,TGEV)、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猪巨细胞病毒(porcine cytomegalovirus,PCMV)和口蹄疫病毒(food-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为临床病料的初步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一个新的可靠方法。对10种病毒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设计引物对靶基因进行PCR扩增,将纯化后的靶基因点制成芯片,通过Cy3标记特异性引物扩增病毒得到具有荧光标记的探针,然后与芯片进行杂交,扫描分析结果,建立其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进行检测。应用建立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和普通PCR/RT-PCR方法对1 006份样品进行符合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基因芯片检测10种病毒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度可达10^(5 )copies·μL^(-1),检测中,基因芯片与普通PCR/RT-PCR对1 006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符合率为96.79%以上。初步研究表明,该基因芯片技术可同时同步检测10种猪疫病病毒,可应用于临床病料的初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毒 PCR 基因芯片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菌接产培育SPF级比格犬
11
作者 王旭 王可洲 +13 位作者 胡军 李方正 王冬冬 郭中坤 雷战 杨宗统 齐昊南 原昆鹏 齐佳欣 胡静雷 时启琳 尹月 王建琳 尹燕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4-109,共6页
为了培育无特定病原(SPF)级比格犬,通过无菌接产加隔离饲养的方式对SPF级比格犬培育条件进行探索,分3批次共选择24只遗传背景明确、无不良生产记录、经检测不携带特定病原的种母犬进行配种。在预产期前5天将母犬全身消毒并转移至屏障环... 为了培育无特定病原(SPF)级比格犬,通过无菌接产加隔离饲养的方式对SPF级比格犬培育条件进行探索,分3批次共选择24只遗传背景明确、无不良生产记录、经检测不携带特定病原的种母犬进行配种。在预产期前5天将母犬全身消毒并转移至屏障环境中,无菌接产后立即将仔犬转移至无菌隔离器中饲养。用全价配方奶粉及高压灭菌后的全价颗粒犬粮饲喂仔犬。对国标规定的15种病原及犬冠状病毒、犬疱疹病毒、犬副流感病毒、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共24种病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无菌接产共获得仔犬141只,1月龄仔犬成活率90.78%,24种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通过无菌接产和隔离饲养方式,可成功培育出SPF级比格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接产 隔离饲养 SPF级比格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