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稻壳基无定形碳的负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穆泊源 杨宗松 +1 位作者 董伟 王宗花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19-4028,4050,共11页
碳基材料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最常用的电极材料,然而低温使基于碳基电极的锂离子电池(LIB)容量损失巨大。本文将农业废弃物——稻壳通过高温碳化制得多孔碳,多孔为锂离子(Li^(+))提供更多传输路径及活性位点,并促进Li^(+)在低温下的传输与... 碳基材料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最常用的电极材料,然而低温使基于碳基电极的锂离子电池(LIB)容量损失巨大。本文将农业废弃物——稻壳通过高温碳化制得多孔碳,多孔为锂离子(Li^(+))提供更多传输路径及活性位点,并促进Li^(+)在低温下的传输与扩散。研究发现,不同碳化温度对稻壳衍生活性炭(RHC)的微观结构有影响,基于不同RHC电极构建的电池性能也不同。其中,碳化温度为1 000℃获得的RHC-10负极具有最高的剩余可逆比容量,在0.2 C和2 C倍率下循环100圈后可达230和147 mAh/g;在不同倍率下循环10圈后再次在0.2C倍率下循环时,仍能保持最高的可逆比容量;在-20和-40℃可逆比容量分别可达175和98 mAh/g,表现出优异的低温充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形碳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低温性能 稻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