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分线元地震采集方法在沙漠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学武 孙得福 张剑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线元细分观测系统是在常规二维观测系统三维面元理论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全新的二维观测系统。通过合理地布设炮检点位置 ,达到线元可分的目的。该观测系统与常规二维观测系统相比 ,可以在不改变观测系统的前提下增强过障碍能力 ,还可通过... 线元细分观测系统是在常规二维观测系统三维面元理论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全新的二维观测系统。通过合理地布设炮检点位置 ,达到线元可分的目的。该观测系统与常规二维观测系统相比 ,可以在不改变观测系统的前提下增强过障碍能力 ,还可通过变线元处理为资料解释提供多种不同覆盖次数的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元细分观测系统 二维观测系统 变线元处理 勘探程度 地表 沙漠地区 炮检点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暂堵转向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学武 周美红 +2 位作者 王军 杜周 房玉凤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9年第7期62-65,共4页
针对特低渗主力油藏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水驱特征及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加快,通过常规压裂技术挖潜剩余油,容易引起含水大幅上升。因此,在见水原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暂堵转向重复压裂配套技术研究,在现场应用中... 针对特低渗主力油藏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水驱特征及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加快,通过常规压裂技术挖潜剩余油,容易引起含水大幅上升。因此,在见水原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暂堵转向重复压裂配套技术研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控水增油效果,为中高含水期低产井的治理提供了方向和依据,对长6油藏的稳产工作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 中高含水期 常规压裂 暂堵转向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塬油田长4+5油藏开发特征及稳产技术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学武 张鹏 +2 位作者 周美红 江涛 雒文杰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4,共4页
为了探索姬塬油田长4+5油藏的开发规律和制定合理的技术措施,以油藏开发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入手,分析了不同开发方式、不同开发技术政策对油藏稳产的影响,提出了不同开发阶段稳产技术对策。
关键词 姬塬油田 开发特征 稳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技术在厚油层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学武 周美红 +4 位作者 康治华 王凯 刘强灸 张鹏 江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1年第3期60-62,93,共4页
靖安油田盘古梁西长6油藏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藏,砂体叠合程度高,油层厚度大。油藏由于受储层物性和天然裂缝等因素影响,定向井投产后表现为初期产能较高,但递减较大,为了摸索更适合该油藏的井网,提高储量动用程度,为此开展水平井试验开... 靖安油田盘古梁西长6油藏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藏,砂体叠合程度高,油层厚度大。油藏由于受储层物性和天然裂缝等因素影响,定向井投产后表现为初期产能较高,但递减较大,为了摸索更适合该油藏的井网,提高储量动用程度,为此开展水平井试验开发,从目前效果看水平井初期产量高于周围定向井3~5倍,初期递减小,水平井开发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厚油层 初期产量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渗油藏分注地质标准及注采剖面劈分方法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学武 周美红 +3 位作者 张宏涛 王军 房玉凤 牛金玲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9年第5期104-106,115,共4页
超低渗透C油藏,砂体叠合程度高,非均质性强、层间层内干扰大,注入水不均匀推进,给油藏高效开发带来了一定难度,本文通过分注地质标准和注采剖面劈分方法的进一步研究,目的为分层注水技术政策的完善,提高分层开发区油藏开发水平,以及在... 超低渗透C油藏,砂体叠合程度高,非均质性强、层间层内干扰大,注入水不均匀推进,给油藏高效开发带来了一定难度,本文通过分注地质标准和注采剖面劈分方法的进一步研究,目的为分层注水技术政策的完善,提高分层开发区油藏开发水平,以及在同类油藏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非均质性强 分层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旗油田高含水期油藏挖潜技术及应用效果
6
作者 杨学武 周美红 +4 位作者 康治华 沈焕文 江涛 张鹏 刘强灸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12-15,共4页
针对吴旗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油田的稳产难度大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油藏开发特征和存在问题,主要采取精细注水技术和剩余油挖潜系列技术,对老油田实施各种措施挖潜,有效的提高油田采收率,确保了油田的稳产。
关键词 吴旗油田 油田稳产 高含水期油藏 油田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火成岩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7
作者 苌衡 龚奇 +2 位作者 欧阳睿 黄俊峰 杨学武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1期49-53,共5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古生代曾发生过多期大规模火山活动 ,但从地震剖面上多数难以看出火山活动的痕迹。火山活动与塔中地区沉积埋藏史和热史密切相关 ,对生、储、盖、圈、运、保等成藏条件有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早二叠世晚期火山活动对志...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古生代曾发生过多期大规模火山活动 ,但从地震剖面上多数难以看出火山活动的痕迹。火山活动与塔中地区沉积埋藏史和热史密切相关 ,对生、储、盖、圈、运、保等成藏条件有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早二叠世晚期火山活动对志留系和石炭系古油藏影响尤甚。通过对塔中地区中西部火成岩的产状、分布规律、岩电性特征及形成期次的研究 ,揭示了火成岩对油气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活动 塔中地区 火成岩 石油地质 期次 地震剖面 志留系 油气 电性特征 古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油田C_(6)低渗透油藏水驱后储层特征变化规律 被引量:6
8
作者 邵晓岩 杨学武 +4 位作者 孟令为 岳文成 莫磊 蔡涛 刘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7-112,共6页
针对W油田C_(6)低渗透油藏水驱前后储层特征变化规律不明确的问题,通过X衍射、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压汞实验、相渗实验以及真实砂岩微观渗流实验等方法,研究了油藏注水前后储层岩性、物性及渗流特征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储层特征变化的... 针对W油田C_(6)低渗透油藏水驱前后储层特征变化规律不明确的问题,通过X衍射、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压汞实验、相渗实验以及真实砂岩微观渗流实验等方法,研究了油藏注水前后储层岩性、物性及渗流特征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储层特征变化的机理及影响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水驱后,黏土矿物总量整体呈减少趋势,方解石含量增加,在黏土矿物中,伊利石含量减小,绿泥石含量稍有增加;岩样长期水驱前后,物性好的岩样孔喉中值半径变大,渗透率增大,非均质性变弱;物性较差的岩样孔喉中值半径变小,渗透率降低,非均质性变强;水驱后的相渗曲线整体向左偏移,岩石的亲水性减弱,残余油饱和度增大,见水时间更早,含水上升更快;注入水长期冲刷对储层造成一定伤害,水驱油的驱替效果变差。研究成果为低渗透油藏的描述、开发效果评价及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水驱 矿物组成 物性 渗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技术在低渗透油田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7
9
作者 郑明科 沈焕文 +6 位作者 王碧涛 赵辉 陈弓启 杨学武 王晓辉 张鹏 王贵文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12期32-36,共5页
低渗透油田由于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后,油藏水驱状况变差、水驱油效率降低,含水上升速度加快,油藏稳产形势严峻,常规手段控水稳油及提高采收率难度加大。因此,本文通过借鉴东部油田成功案例,结合低渗透油藏储层... 低渗透油田由于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后,油藏水驱状况变差、水驱油效率降低,含水上升速度加快,油藏稳产形势严峻,常规手段控水稳油及提高采收率难度加大。因此,本文通过借鉴东部油田成功案例,结合低渗透油藏储层特征及室内实验基础上,应用聚合物纳米微球在油层中深部封堵和驱油的双重特性,开展先导性矿场试验,注入后试验井组水驱状况变好,试验井组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有效丰富了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稳产技术体系,为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调驱 矿场实践 最终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鹏 孟令为 +6 位作者 杨学武 许志雄 蔡涛 刘可 贺艳玫 李宏伟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4期52-54,62,共4页
D区A油藏目前处于双高开发阶段,但油层原始物性条件好,因套损井导致储量失控区域多,剩余油挖潜空间大。本文从基础地质特征和油田开发特征入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剩余油分布进行刻画,通过对补孔改层和开窗侧钻井的措施挖潜实践,明确了... D区A油藏目前处于双高开发阶段,但油层原始物性条件好,因套损井导致储量失控区域多,剩余油挖潜空间大。本文从基础地质特征和油田开发特征入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剩余油分布进行刻画,通过对补孔改层和开窗侧钻井的措施挖潜实践,明确了现阶段潜力层的测井特征,并指出了下步挖潜剩余油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剩余油 补孔改层 开窗侧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水体积压裂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沈焕文 李化斌 +3 位作者 张鹏 杨学武 王晓辉 王贵文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11期36-39,共4页
低渗透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差,渗流能力差,油井普遍低产低效,如何提高单井产量是低渗透油藏面临的难题,因此为探索低渗透油藏提高单井产量的有效手段,开展了混合水体积压裂新工艺试验,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效增大了泄油面积,提高... 低渗透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差,渗流能力差,油井普遍低产低效,如何提高单井产量是低渗透油藏面临的难题,因此为探索低渗透油藏提高单井产量的有效手段,开展了混合水体积压裂新工艺试验,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效增大了泄油面积,提高了单井产能,本文主要从该工艺特点、适用条件及实施效果进行总结评价,旨在进一步探索低渗透油藏提高单井产量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混合水体积压裂 效果及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狼峁长6油藏水淹井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强灸 樊华 +2 位作者 张鹏 杨学武 蔡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1年第8期34-38,共5页
虎狼峁区长6油藏属于典型的特低渗透油藏,层间储物性差,非均质性强以及小层多且复杂,加之多层同时开发,水驱不均现象较严重,油井还未见效就水淹,给油藏开发带来很大难度。主要从地质特点、开发特征入手,深入研究储层物性特征、水淹井见... 虎狼峁区长6油藏属于典型的特低渗透油藏,层间储物性差,非均质性强以及小层多且复杂,加之多层同时开发,水驱不均现象较严重,油井还未见效就水淹,给油藏开发带来很大难度。主要从地质特点、开发特征入手,深入研究储层物性特征、水淹井见水原因特征等,对目前水淹井的治理技术进行研究,并系统性总结了近年来在水淹井治理的成功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油藏 水淹井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井目标水驱动用程度管理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涛 +3 位作者 杨学武 张彬 刘长春 任金钰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9期74-76,82,共4页
本文在油藏差异化管理基础上,首次在低渗透油藏管理中引入注水井水驱动用程度目标产能管理的概念,通过对油藏精细地质认识以及开发动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制约注水井水驱动用程度提高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制定了不同的开发管理对策... 本文在油藏差异化管理基础上,首次在低渗透油藏管理中引入注水井水驱动用程度目标产能管理的概念,通过对油藏精细地质认识以及开发动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制约注水井水驱动用程度提高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制定了不同的开发管理对策,并在油房庄油田D区C2油藏进行了矿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井目标水驱动用程度 油藏差异化管理 基础地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长6油藏渗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蹇军 蔡涛 +5 位作者 沈焕文 张鹏 刘强灸 杨学武 樊华 莫磊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1年第6期19-21,共3页
油藏投入注水开发以后,其地层原来的润湿性将发生改变,亲油地层逐渐向亲水地层转变,油水相对渗透率也将发生一定变化。因此,通过对注水开发后油水相渗曲线变化特征以及渗透率级差与渗流速度关系的研究,总结出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长6油藏... 油藏投入注水开发以后,其地层原来的润湿性将发生改变,亲油地层逐渐向亲水地层转变,油水相对渗透率也将发生一定变化。因此,通过对注水开发后油水相渗曲线变化特征以及渗透率级差与渗流速度关系的研究,总结出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长6油藏在注水开发水驱油过程中渗流变化规律,从而科学指导油藏开发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渗曲线 渗透率级差 渗流速度 渗流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里湾长6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挖潜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康治华 彭瑞强 +2 位作者 刘广峰 范明理 杨学武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2期65-68,共4页
靖安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藏,具有典型的三低特征,油藏进入中含水期,水驱规律、剩余油分布特征较为复杂,调整难度大,因此研究剩余油对低渗透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靖安油田最具有典型代表的五里湾长6油藏为例... 靖安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藏,具有典型的三低特征,油藏进入中含水期,水驱规律、剩余油分布特征较为复杂,调整难度大,因此研究剩余油对低渗透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靖安油田最具有典型代表的五里湾长6油藏为例,深入研究进入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五里湾长6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由于不同开发阶段的生产制度、开采速度、注采矛盾、开发特征等原因影响,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致使剩余储量动用难度增大,严重影响了采收率的提高,本文主要从动态分析法、数值模拟法、沉积相法、动态监测法等国内外成熟的剩余油研究方法有机的结合研究五里湾长6油藏剩余油富集规律,并通过认识的规律指导挖潜剩余油,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对其它类似油藏的后期开发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富集规律 剩余油挖潜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减灾避灾种植制度的调整思路及模式初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光立 李林 +7 位作者 刘海军 李建国 李一平 申建斌 杨学武 汪双波 何岳明 陈海凡 《湖南农业科学》 1999年第5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洪涝灾害 减灾避灾 种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制药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要求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严德隆 杨学武 《洁净与空调技术》 1999年第2期2-5,40,共5页
从洁净室设计的角度,对有代表性的有关世界组织及国家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或其指南中有关设计灭菌药品生产的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要求及气流形式、风速和换气次数等规定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 GMP 灭菌药品生产 洁净室 空气洁净度 制药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铁路快件转运产品设计研究
18
作者 杨学武 黄宝静 +3 位作者 朱小山 王永亮 王涵晴 刘柄全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4期120-125,共6页
城际铁路是国家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城际铁路富余运能开展快件转运业务成为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的有益探索。文章从广东省快递业发展趋势、城际铁路开展快件转运业务资源禀赋等方面,分析利用城际铁路开展快... 城际铁路是国家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城际铁路富余运能开展快件转运业务成为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的有益探索。文章从广东省快递业发展趋势、城际铁路开展快件转运业务资源禀赋等方面,分析利用城际铁路开展快件转运业务的可行性。从时效性出发,基于质量屋(HOQ)和KANO模型设计出“随时转”“当日转”“次晨转”3种城际铁路快件转运产品。为验证城际铁路快件转运产品的适应性,选取广清城际铁路及广州东环城际铁路作为试点线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城际铁路富余运能,开展高附加值快件转运业务切实可行,有助于广东省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快件转运产品 KANO模型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开发阶段油藏稳定并提高单井产量技术研究
19
作者 王凯 齐怀彦 +4 位作者 沈焕文 张鹏 马国梁 杨学武 张彬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0年第9期48-51,共4页
随着油田开发的重点向低渗透油藏转移,由于受储层物性、油藏开发阶段的影响,低产低效井增多,影响了油藏的整体开发水平。提高油藏单井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油田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针对不同开发阶段油藏的开发特征和问题,不断... 随着油田开发的重点向低渗透油藏转移,由于受储层物性、油藏开发阶段的影响,低产低效井增多,影响了油藏的整体开发水平。提高油藏单井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油田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针对不同开发阶段油藏的开发特征和问题,不断推广和发展成熟适用的配套技术,同时加大配套稳产新技术及三次采油技术试验,形成适合不同油藏、不同开发阶段的配套技术系列,确保单井产量稳定并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开发阶段 油藏 低产井 稳定 提高单井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叠系油藏裂缝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
20
作者 康治华 李冰岩 +3 位作者 齐怀彦 杨学武 马国梁 李妍娜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0年第10期45-50,共6页
长庆三叠系油藏都为特低渗透油藏,为了改善低孔低渗油藏开发效果,通常对区块采取整体压裂,但该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压裂之后,地层存在天然裂缝继续扩张以及产生新的次生裂缝,虽然能够提升单井产量,但同时也可产生油井产量递... 长庆三叠系油藏都为特低渗透油藏,为了改善低孔低渗油藏开发效果,通常对区块采取整体压裂,但该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压裂之后,地层存在天然裂缝继续扩张以及产生新的次生裂缝,虽然能够提升单井产量,但同时也可产生油井产量递减快、注水水窜等许多新的问题,影响了油田的稳产,因此从裂缝识别技术研究出发,寻找区块的裂缝发育特征,提出下步裂缝治理技术和提高区块开发效果技术,为油藏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识别技术 发育特征 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