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非质子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孟龙 范维玉 南国枝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6期45-48,共4页
用实验考察了氧化亚锡、钛酸四丁酯和六水合三氯化铁等 3种非质子酸催化剂在石油酸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在 180~ 2 30℃下 ,石油酸与一元醇的摩尔比为 0 .5 ,氧化亚锡或钛酸四丁酯用量占石油酸用量的 1%~ 2 % ,反应 3~ 4... 用实验考察了氧化亚锡、钛酸四丁酯和六水合三氯化铁等 3种非质子酸催化剂在石油酸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在 180~ 2 30℃下 ,石油酸与一元醇的摩尔比为 0 .5 ,氧化亚锡或钛酸四丁酯用量占石油酸用量的 1%~ 2 % ,反应 3~ 4h后都可使石油酸的酯化率达 99%。在石油酸与二元醇的摩尔比为 2 .2时 ,氧化亚锡用量占石油酸用量的 2 % ,反应 4h可使二元醇羟基的酯化率达 99%。氧化亚锡可重复使用 ,且酯液的后处理工艺简单。在 12 0~ 140℃下 ,石油酸与一元醇的摩尔比为 0 .33~ 0 .40 ,六水合三氯化铁的用量占石油酸用量的 2 1% ,反应 4h可使石油酸的酯化率达到 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酸 石油酸酯 催化剂 氧化亚锡 钛酸四丁酯 六水合三氯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包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研究 Ⅲ. 稠油官能团组分与极性组分的油-水界面张力考察 被引量:24
2
作者 范维玉 陈树坤 +2 位作者 杨孟龙 宋远明 赵福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共5页
从稠油官能团组分与极性组分油 水界面张力的角度 ,研究了稠油各组分的界面活性及其在水包油型乳状液中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测定了官能团四组分以及极性四组分的油 水界面张力 ,考察了组分浓度、水相 pH值、温度、盐度等因素对油 ... 从稠油官能团组分与极性组分油 水界面张力的角度 ,研究了稠油各组分的界面活性及其在水包油型乳状液中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测定了官能团四组分以及极性四组分的油 水界面张力 ,考察了组分浓度、水相 pH值、温度、盐度等因素对油 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稠油极性四组分的甲苯溶液 水的界面张力大小顺序为 :饱和分 >芳香分 >胶质 >沥青质 ;官能团四组分的顺序为 :中性分 >碱性分 >酸性分和两性分。酸性分、两性分及沥青质均具有低界面张力的特性 ,尤其在碱性 (pH =11~ 12 )条件下 ,界面张力很低 ,是稠油中主要的界面活性组分。碱性条件下更有利于O/W型超稠油乳状液的稳定。官能团组分更能揭示稠油中活性组分的内在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包油乳状液 稳定性 稠油组分 界面张力 官能团组分 极性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位滴定法测定原油酸值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兴玉 范维玉 +2 位作者 陈树坤 南国枝 杨孟龙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57,共4页
从测定酸值用的滴定溶剂中筛选出能够快速溶解原油(特别是稠油)的溶剂,考察了原油中的水与无机盐对电位滴定法测定原油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异丙醇/四氢呋喃/水混合溶剂(体积比=50.0:24.5:25.0:0.5)能快速溶解稠油,在电位滴定法... 从测定酸值用的滴定溶剂中筛选出能够快速溶解原油(特别是稠油)的溶剂,考察了原油中的水与无机盐对电位滴定法测定原油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异丙醇/四氢呋喃/水混合溶剂(体积比=50.0:24.5:25.0:0.5)能快速溶解稠油,在电位滴定法中用该滴定溶剂测定原油酸值准确、快速。对滴定曲线有明显突跃的原油。原油中水与无机盐对原油酸值测定结果没有影响。对滴定曲线没有明显突跃的原油,当水含量≤5%或无机盐含量≤100μg/g时,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小;但水含量>5%或无机盐含量>100μg/g时,原油酸值随水含量或无机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值 油酸 无机盐 电位滴定法 溶剂 快速溶解 水含量 原油 盐含量 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系列特稠油乳化降粘剂及其O/W型乳状液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范维玉 刘兴玉 +2 位作者 南国枝 杨孟龙 胡德燕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48-50,共3页
开发出了适合辽河油田冷家堡特稠油和胜利油田孤岛特稠油的GL系列乳化降粘剂,对其O/W型乳状液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由这两种特稠油制备的乳状液的流变性具有较大差异。剪切速率在50~800s-1范围内,对于辽河特稠油乳状液,... 开发出了适合辽河油田冷家堡特稠油和胜利油田孤岛特稠油的GL系列乳化降粘剂,对其O/W型乳状液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由这两种特稠油制备的乳状液的流变性具有较大差异。剪切速率在50~800s-1范围内,对于辽河特稠油乳状液,当其内相浓度低于28%时呈牛顿型流体状态,高于30%时呈胀流型流体状态;对于孤岛特稠油乳状液,当其内相浓度低于28%时呈牛顿型流体状态,高于30%时呈假塑性流体状态。剪切速率增加到约800s-1后,两种乳状液(即使内相浓度高达71%时的辽河特稠油乳状液)呈现牛顿流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稠油 化学驱油 乳状液 流变性 乳化降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103油田注水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考察 被引量:9
5
作者 范维玉 杨孟龙 +2 位作者 陈树坤 刘兴玉 南国枝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1999年第2期82-84,共3页
以石油酸和有机胺为原料合成SF103油田注水缓蚀剂。对胜利油田多个采油厂回注水的试验表明,SF103油田注水缓蚀剂适用于中性及偏酸性污水的缓蚀。当缓蚀剂的加入量在10~20mg/L时,其缓蚀效果可达90%左右,平... 以石油酸和有机胺为原料合成SF103油田注水缓蚀剂。对胜利油田多个采油厂回注水的试验表明,SF103油田注水缓蚀剂适用于中性及偏酸性污水的缓蚀。当缓蚀剂的加入量在10~20mg/L时,其缓蚀效果可达90%左右,平均静态腐蚀速率小于0.076mm/a.SF103缓蚀剂的原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生产过程简单且无三废污染,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油田注水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石油酸 油田注水 注入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酸酯的制备及其粘度性质测定 被引量:3
6
作者 范维玉 杨孟龙 +2 位作者 刘兴玉 南国枝 陈树坤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4-58,共5页
针对我国高酸值原油的大量开采与加工,制备了四种典型石油酸酯并对其粘度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石油酸酯类油可达到多种粘度级别(100℃下粘度为3~17mm2/s),并具有良好的粘温性能(粘度指数为90~115)和低温... 针对我国高酸值原油的大量开采与加工,制备了四种典型石油酸酯并对其粘度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石油酸酯类油可达到多种粘度级别(100℃下粘度为3~17mm2/s),并具有良好的粘温性能(粘度指数为90~115)和低温性能。石油酸二元醇二酯的粘度比石油酸一元脂肪醇酯大。以石油酸为原料开发石油酸酯类润滑油和增塑剂产品具有较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酸 石油酸酯 粘度指数 合成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典型石油酸酯的基本性质——倾点、密度及折光率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范维玉 杨孟龙 +2 位作者 陈树坤 南国枝 刘兴玉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8-61,共4页
对我国 4种典型石油酸酯基本性质的研究表明 ,石油酸二元醇二酯的倾点、密度和折射率比石油酸一元脂肪醇酯大。石油酸中脂肪酸含量的增加 ,将显著升高石油酸酯的倾点。石油酸酯类油可达到多种粘度级别 (10 0℃下粘度为 3~ 17mm2 /s) ,... 对我国 4种典型石油酸酯基本性质的研究表明 ,石油酸二元醇二酯的倾点、密度和折射率比石油酸一元脂肪醇酯大。石油酸中脂肪酸含量的增加 ,将显著升高石油酸酯的倾点。石油酸酯类油可达到多种粘度级别 (10 0℃下粘度为 3~ 17mm2 /s) ,并具有良好的粘温性能 (粘度指数为90~ 115 )和低的倾点 (- 5 8~ -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酸 石油酸酯 倾点 密度 折光率 润滑油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