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拮抗大豆斑疹病菌放线菌菌株的筛选和促生作用及防效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炫栋 杨孙玉悦 +4 位作者 高润杰 余俊杰 郑丹沛 倪峰 蒋冬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46-1557,共12页
大豆斑疹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严重影响大豆生产。为了避免化学杀菌剂的诸多缺点,添加生防菌逐渐成为防治大豆斑疹病的一种替代策略。然而,对大豆斑疹病生防菌剂开发和防效研究却鲜有报道。本试验采用梯度稀释涂布法从多种植物根际土壤... 大豆斑疹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严重影响大豆生产。为了避免化学杀菌剂的诸多缺点,添加生防菌逐渐成为防治大豆斑疹病的一种替代策略。然而,对大豆斑疹病生防菌剂开发和防效研究却鲜有报道。本试验采用梯度稀释涂布法从多种植物根际土壤样本中共分离出186株放线菌菌株。利用共培养法和牛津杯法筛选到8株拮抗大豆斑疹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glycines, Xag)的放线菌,其中拮抗能力最强的是Sl-3菌株,发酵滤液抑菌圈直径为(32.5±1.5)mm。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16S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Sl-3菌株为丁香链霉菌(Streptromyceslilacinus)。丁香链霉菌Sl-3菌株乙酸乙酯粗提物具有良好的抑制Xag生长的效果。采用96孔板法测定粗提物最低抑菌浓度为64μg mL^(–1)。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Sl-3菌株的粗提物对Xag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影响细胞分裂、细胞膜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粗提物还能抑制Xag胞外多糖的产生,影响生物膜形成,降低Xag的侵染毒力。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测定结果显示,粗提物处理会对Xag细胞表面的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的化学和生理指标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Xag细胞表面物质的结构及组成变化。促生试验结果显示Sl-3菌株发酵滤液能够促进大豆植株生长。盆栽试验结果显示,丁香链霉菌Sl-3发酵滤液对大豆斑疹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达到93.17%,且提前预防效果优于发病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丁香链霉菌 大豆斑疹病菌 抑菌作用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藤黄链霉菌St-79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和促生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马静静 潘妍妍 +2 位作者 杨孙玉悦 王嘉琦 蒋冬花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3-638,共16页
【目的】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细菌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生产。本研究获得一株有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放线菌菌株,探索其对白叶枯病的防效和促进水稻生长的作用,为生防菌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梯度稀释涂布法、... 【目的】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细菌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生产。本研究获得一株有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放线菌菌株,探索其对白叶枯病的防效和促进水稻生长的作用,为生防菌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梯度稀释涂布法、共培养法和牛津杯法筛选拮抗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的放线菌菌株;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利用共培养法分析目标菌株的抗菌谱;通过96孔板微量稀释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微生物粘附碳氢化合物法等探究目标菌株的抑菌作用;通过发酵滤液浸种与菌液喷洒土壤的方法探究其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利用盆栽试验探索目标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从不同生境土壤中分离出140株放线菌菌株,最终筛选得到一株对Xoo具有强拮抗活性的放线菌菌株St-79,其发酵滤液抑菌圈直径为64 mm,并鉴定其为硫藤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thioluteus)。菌株St-79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大豆细菌性斑疹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glycines)、油菜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和番茄细菌性叶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均有拮抗作用。其乙酸乙酯粗提物具有良好的抑制Xoo生长的效果,粗提物对Xoo的最低抑菌浓度为8μg/mL,最低杀灭浓度为32μg/mL;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粗提物对Xoo细胞有很强的损伤作用;粗提物还能改变Xoo细胞内膜通透性,降低Xoo细胞的疏水性。促生试验结果显示,菌株St-79发酵滤液能够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菌株St-79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日本晴、甬优15、甬优1540上的相对防效为65.95%~87.23%,病斑抑制率为69.85%~95.8%,且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结论】获得一株有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放线菌,其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可以促进水稻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硫藤黄链霉菌 水稻白叶枯病菌 发酵滤液 生物防治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红曲霉Mp-21 MpMcrA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妍妍 王嘉琦 +1 位作者 杨孙玉悦 蒋冬花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1-18,共8页
McrA为最近在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中发现的全局调控因子,具有调控丝状真菌生长发育和次级代谢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找到并克隆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中mcrA基因,将其命名为MpMcrA。分析MpMcrA蛋白质理化... McrA为最近在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中发现的全局调控因子,具有调控丝状真菌生长发育和次级代谢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找到并克隆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中mcrA基因,将其命名为MpMcrA。分析MpMcrA蛋白质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亚细胞定位、信号肽、跨膜区域及磷酸化位点、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以及蛋白质二级结构。利用ProtParam、ProtScale、PSORTII、SignalP4.1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pMcrA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MpMcrA基因长1356 bp,其中含有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编码410个氨基酸,与构巢曲霉序列比对蛋白相似性高达64%。预测结果显示,MpMcrA属于亲水蛋白,位于细胞核可能性大,不存在跨膜区域,不属于膜蛋白;不存在剪切位点,不属于分泌蛋白;基因含有54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可能存在5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蛋白结构大部分为无规则卷曲,整体结构较松散。对MpMcrA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了基因特征和分析结果。初步确定MpMcrA基因为构巢曲霉同源mcrA基因,在红曲霉中未见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红曲霉 全局调控因子 生长发育 次级代谢 生物信息学 MpMcr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霉繁殖相关wetM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4
作者 王炫栋 杨孙玉悦 +3 位作者 胡凌鸣 何智鹏 丁允章 蒋冬花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8-13,共6页
红曲霉(Monascus spp.)是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极为丰富的食药用丝状真菌,其繁殖能力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前提。以实验室保藏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Mp-21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转录组(RNA-Seq)测序获得菌株转录本数据后进行注释分... 红曲霉(Monascus spp.)是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极为丰富的食药用丝状真菌,其繁殖能力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前提。以实验室保藏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Mp-21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转录组(RNA-Seq)测序获得菌株转录本数据后进行注释分析,首次克隆出红曲霉繁殖相关wetM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wetM基因开放阅读框内(ORF)长度为1659 bp,负责翻译552个氨基酸,分子式C_(2605)H_(4067)N_(781)O_(831)S_(18),分子量60199.76,理论等电点(pI)8.15。进一步对wetM基因中的ORF序列分析得到的WetA蛋白与其他丝状真菌中的WetA蛋白在最后的90个氨基酸显示出极高的相似度,有一定的同源性,其保守结构域含有多个结构类型,属于非典型结构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繁殖相关基因 wetM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