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非生物胁迫响应基因研究现状
1
作者 郑亚妮 杨婧宇 +3 位作者 李柔柔 常欢 王丽萍 王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全球气候及环境的变化对经济作物的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干旱、极端温度、盐渍化等非生物胁迫严重制约着经济作物的生产效益。番茄是世界性的经济作物,在全球的蔬菜作物栽培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种植过程中各种非生物胁迫严重... 全球气候及环境的变化对经济作物的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干旱、极端温度、盐渍化等非生物胁迫严重制约着经济作物的生产效益。番茄是世界性的经济作物,在全球的蔬菜作物栽培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种植过程中各种非生物胁迫严重阻碍了我国番茄产业的发展。前人的研究表明,提高番茄自身的抗逆能力以及培育优良抗逆性新品种是抵御非生物胁迫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优质抗逆种质的利用是抗逆育种的必要前提。因此,深入挖掘番茄抗逆基因及其逆境响应机制已经成为当前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分子生物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被证实参与了番茄对逆境的响应。但是,截至目前,抗逆基因的挖掘及机制的研究始终围绕某一逆境因子,缺乏系统性阐述。本文聚焦于番茄在干旱、高温、低温及盐胁迫等非生物逆境下的响应机制,通过综述现有的研究成果,系统梳理番茄在这些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变化、基因表达调控及信号转导途径,旨在为未来的番茄抗逆育种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非生物胁迫 抗逆基因 干旱胁迫 低温胁迫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友好城市与中国出口贸易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婧宇 陈强远 钱则一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0-112,共13页
作为正式协议和制度安排的重要补充,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加强了中外城市之间的信任和深层次交流,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催化剂和助推器。本文从外贸高质量发展视角切入,基于2002—2015年287个中国城市与136个国家或地区的匹配对数据,... 作为正式协议和制度安排的重要补充,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加强了中外城市之间的信任和深层次交流,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催化剂和助推器。本文从外贸高质量发展视角切入,基于2002—2015年287个中国城市与136个国家或地区的匹配对数据,考察了国际友好城市形成的“朋友圈”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城市间的出口贸易。研究发现:(1)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协议使得中国城市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提高了10.0%和11.6%。(2)国际友好城市的贸易促进效应更多源于贸易创造而非贸易转移。(3)除了影响出口集约边际,国际友好城市还从产品种类数和高技术行业所占比例等方面促进了出口扩展边际。(4)以非典和全球金融危机作为事件冲击,国际友好城市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城市出口的风险抵抗能力。(5)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友好城市协议对非“一带一路”倡议国家与地理邻近国家或地区的出口促进效应更明显。以上结果得到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支持。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国际友好城市的经济内涵以及探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友好城市 出口促进效应 非正式制度 风险抵抗 二元边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ockChain的电子公文交换加密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晓坤 邵娜 +3 位作者 刘清源 杨婧宇 陈虹旭 郑永亮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7-43,共7页
电子公文交换系统,需要信息管理领域和类似于区块链中资源交换机制的相互协作,以此优化电子公文的管理机制。为了实现此目标论文提出了一种授权系统,以便利用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进行公文处理。所提出的系统可实现更可靠的监控管理... 电子公文交换系统,需要信息管理领域和类似于区块链中资源交换机制的相互协作,以此优化电子公文的管理机制。为了实现此目标论文提出了一种授权系统,以便利用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进行公文处理。所提出的系统可实现更可靠的监控管理功能和授权功能,部门之间相互委托控制器的功能,并具有数据访问安全系数高等特点。文中提出的方案在优化资源监视机制,提高授权安全级别,减少交易所消耗的资源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电子公文 交换加密 SS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GS-9620改善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炎症的研究
4
作者 杨婧宇 张倩 +2 位作者 陈思 王晓堂 宋国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5年第7期1021-1031,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GS-9620通过调控Th1/Th17相关免疫反应改善咪喹莫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炎症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研究其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建立IMQ诱导的银屑病样炎症模型,通过PASI评分评估皮损严重程度,...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GS-9620通过调控Th1/Th17相关免疫反应改善咪喹莫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炎症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研究其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建立IMQ诱导的银屑病样炎症模型,通过PASI评分评估皮损严重程度,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组织CD4^(+)IL-17^(+)和CD4^(+)IFN-γ^(+)细胞比例,采用ELISA法测定皮肤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并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病理学分析。进一步对正常组、IMQ组和IMQ+GS-9620组小鼠的肠道菌群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GS-9620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GS-9620显著降低了IMQ诱导小鼠的PASI评分,并有效抑制了脾中CD4^(+)IL-17^(+)和CD4^(+)IFN-γ^(+)细胞比例。同时,GS-9620显著下调了皮肤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水平。16S rRNA测序分析显示,GS-9620可显著调节与炎症相关的肠道菌群丰度,包括毛螺菌属(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和Lachnospiraceae_UCG-008)、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ceae_UCG-001)和另枝菌属(Alistipes)等菌属的相对丰度。结论GS-9620通过调控Th1/Th17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有效缓解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此外,其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来改善IMQ诱导的临床症状,这为通过菌群调节治疗银屑病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GS-9620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银屑病样炎症小鼠模型 肠道菌群 GS-9620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