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发现一种新的含羟基、铌-镁氧化物新矿物——福元铌矿 被引量:2
1
作者 佘海东 范宏瑞 +4 位作者 展云翔 谷湘平 李晓春 杨奎锋 王其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共3页
铌具有熔点高、耐腐蚀、耐磨和超导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特种钢铁、超导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是发展低碳绿色能源产业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床,也是中国最大的铌矿床。据统计,在该矿床已发现的矿物... 铌具有熔点高、耐腐蚀、耐磨和超导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特种钢铁、超导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是发展低碳绿色能源产业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床,也是中国最大的铌矿床。据统计,在该矿床已发现的矿物达210余种,其中新矿物23种;铌矿物近31种,其中新矿物10种。福元铌矿是近期在该矿床发现的又一种新的含铌矿物,呈红褐色至褐色,板状,自形至半自形,粒度约为40~60μm,通常与鄂博铌矿、铌钙矿、烧绿石、磁铁矿及碳酸盐矿物等共生。福元铌矿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含羟基、镁-铌氧化物类矿物,理想化学式Mg_(7)Nb_(6)O_(18)(OH)_(8),铌氧化物平均含量为67.3%,属于三方晶系,空间群P 3(#147)。福元铌矿是鄂博铌矿水热蚀变后的产物,且Nb_(2)O_(5)含量显著升高。福元铌矿新矿物的发现增加了白云鄂博可用铌金属选冶矿物种类,也表明了蚀变作用过程中Nb的弱迁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矿物 福元铌矿 含羟基铌镁氧化物 白云鄂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成矿带两期金成矿-岩浆-构造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兴辉 梁改忠 +5 位作者 吴金检 杨奎锋 范宏瑞 曾庆栋 张哲铭 胡芳芳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543,共18页
东昆仑成矿带为青藏高原北部重要的稀贵金属成矿带,被誉为我国重要的“金腰带”,已经发现金矿床(点)约169处,主要集中在五龙沟、沟里和大场金矿集区。近几年的勘查找矿工作在主力矿区(五龙沟、沟里矿集区)外围有重大突破,显示其深部及... 东昆仑成矿带为青藏高原北部重要的稀贵金属成矿带,被誉为我国重要的“金腰带”,已经发现金矿床(点)约169处,主要集中在五龙沟、沟里和大场金矿集区。近几年的勘查找矿工作在主力矿区(五龙沟、沟里矿集区)外围有重大突破,显示其深部及外围金资源潜力巨大,亟需进一步加深对其金成矿背景、成矿模式、成矿规律的研究。东昆仑成矿带金矿床与区域广泛分布的岩浆岩显示密切的空间关系,但目前缺乏系统性探究并总结金矿化与岩浆作用的成因关系。本文在详细描述沟里和五龙沟矿集区金矿床成矿特征基础上,总结了热液独居石原位U-Pb定年结果,精确限定阿斯哈、岩金沟、红旗沟和黄龙沟金矿成矿年龄分别为227.1±6.5Ma、237.3±3.0Ma、236.7±3.7Ma和422.2±2.4Ma,表明存在志留纪-泥盆纪和三叠纪两期金矿化作用,并以三叠纪最为强烈。金矿床中均发育不同世代黄铁矿,其结构和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多阶段的成矿流体演化。黄铁矿硫同位素和特征微量元素比值研究表明,东昆仑成矿带沟里矿集区和五龙沟矿集区金矿床成矿流体均与同时代岩浆活动有关,岩浆热液在不同金矿床中贡献程度不同。东昆仑成矿带岩浆岩主要形成于志留纪-泥盆纪(440~390Ma)和三叠纪(260~210Ma),与金矿化时间一致,显示出密切的成因关系,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同时期长英质岩浆流体出溶。两期成矿-岩浆作用分别对应原特提斯洋和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板块回撤-断离等构造演化背景,在五龙沟和沟里地区形成典型的构造-岩浆-金成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岩浆作用 成矿年龄 成矿流体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岩型矿床重稀土元素富集机制
3
作者 黄龙 范宏瑞 +3 位作者 杨奎锋 苏建辉 高剑峰 李晓春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79-2290,共12页
稀土元素,特别是重稀土元素(HREE),因其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备受关注。华南地区分布有大量的离子吸附型矿床,长期占据着全球重稀土资源供应的主要地位。然而,由于这些矿床的开发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生态破坏,因此许多... 稀土元素,特别是重稀土元素(HREE),因其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备受关注。华南地区分布有大量的离子吸附型矿床,长期占据着全球重稀土资源供应的主要地位。然而,由于这些矿床的开发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生态破坏,因此许多矿床已被暂停开采。在这种背景下,寻找和开发新型重稀土资源变得尤为迫切。碳酸岩型矿床作为全球稀土资源的最主要来源,虽然大多数以轻稀土元素(LREE)为主,但也有少数矿床显示出重稀土元素(HREE)的相对富集,展现出巨大的资源潜力。因此,开展碳酸岩或碳酸岩型矿床中重稀土富集机制的研究,对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总结了碳酸岩岩浆形成及演化过程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特别是轻-重稀土的分异行为,指出在大多数地质过程中,轻稀土在碳酸岩相中的富集程度通常高于重稀土,导致碳酸岩体系主要富含轻稀土。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已报导的相对富重稀土的碳酸岩或碳酸岩型矿床(包括我国新疆的巴楚碳酸岩、秦岭地区的黄龙铺-华阳川碳酸岩,纳米比亚的Lofdal矿床,马拉维的Songwe Hill岩体,加拿大Arshma矿床等)稀土元素分异和富集机制进行了总结,明确了源区成分、熔体演化、流体演化、水岩作用、热液改造等因素都可以导致重稀土相对富集,其中流体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以及流体-围岩-矿石相互作用是导致重稀土富集的关键因素。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世界最大的稀土矿——白云鄂博的重稀土富集现象。最后,对碳酸岩体系重稀土的富集机理研究及资源利用提出了展望,旨在为该类矿床重稀土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提供参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 重稀土富集 轻-重稀土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发现两种铌、钪新矿物:鄂博铌矿和翟钪闪石 被引量:1
4
作者 佘海东 刘双良 +4 位作者 范宏瑞 谷湘平 李晓春 杨奎锋 王其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6-1469,共4页
稀土元素和铌元素具有独特的磁—光—电物理特性及高熔点等优点,且能与其它元素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大幅提高低碳能源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发展低碳绿色新能源产业的关键矿产资源。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床... 稀土元素和铌元素具有独特的磁—光—电物理特性及高熔点等优点,且能与其它元素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大幅提高低碳能源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发展低碳绿色新能源产业的关键矿产资源。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床,同时也伴生有大量的铁、铌、钪、钍及萤石等矿产资源,且具有非常复杂的矿物组成和共生组合。据统计,在该矿床已发现的矿物达200余种,其中新矿物20种。鄂博铌矿和翟钪闪石是近期在该矿床发现的两种新矿物。其中,鄂博铌矿,呈黄褐色至褐色,板状,自形至半自形,粒度约为20~100μm,该矿物是一种结构简单的镁—铌氧化物类矿物,理想化学式Mg_(4)Nb_(2)O_(9),铌氧化物平均含量为58.0%,属于三方晶系,空间群P3c1(#165)。翟钪闪石,呈淡黄色或淡蓝色,长柱状,自形—半自形,粒度可达350μm,该矿物是一种含钪的角闪石族矿物,理想化学式为NaNa_(2)(Mg_(4)Sc)(Si_(8)O_(22))F_(2),钪氧化物平均含量为6.4%,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2/m(#12)。两个新矿物的发现,不仅增加了白云鄂博可用铌、钪金属选冶矿物种类,进而助力资源高效利用,而且也是人类不断了解、认识大自然,并利用自然界物质的重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矿物 鄂博铌矿 翟钪闪石 白云鄂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三山岛金矿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奎锋 朱继托 +3 位作者 程胜红 刘玄 江鹏 范宏瑞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2-282,共11页
胶东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金矿聚集区,矿床类型以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主。发育在三山岛–仓上断裂内部的三山岛金矿床是胶东西北部蚀变岩型金矿的典型代表。最新的勘探结果显示,三山岛金矿在大于2 km的垂深处仍有很好的金矿化,而... 胶东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金矿聚集区,矿床类型以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主。发育在三山岛–仓上断裂内部的三山岛金矿床是胶东西北部蚀变岩型金矿的典型代表。最新的勘探结果显示,三山岛金矿在大于2 km的垂深处仍有很好的金矿化,而且三山岛金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主矿体均发育在断裂内部的断层泥之下,断裂的形成和演化对金矿床的形成及矿体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作者通过不同尺度的构造分析后发现,在三山岛金矿床形成过程中,区域构造应力场的状态发生过明显的转变,由成矿前的右行张扭,转变为成矿初期的NNW-SSE向挤压左行剪切应力场,三山岛主断裂也在成矿期发生左行挤压逆冲活动,主断裂封闭,主断裂内的断层泥逐渐形成,封堵成矿热液于断层泥之下,形成三山岛矿区大规模的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西北部 三山岛金矿 构造控矿规律 区域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陆缘裂谷系沉积物源与超大型稀土矿床含矿白云岩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奎锋 范宏瑞 +1 位作者 胡芳芳 王凯怡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5-784,共10页
白云鄂博群尖山组H4岩性段石英砂岩中的碎屑锆石年龄纪录了华北克拉通北缘两期重要的构造岩浆事件,一组年龄集中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初期(2379~2596Ma),另一组年龄集中在古元古代晚期(1761~1946Ma),该结果与白云鄂博地区基底岩石的... 白云鄂博群尖山组H4岩性段石英砂岩中的碎屑锆石年龄纪录了华北克拉通北缘两期重要的构造岩浆事件,一组年龄集中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初期(2379~2596Ma),另一组年龄集中在古元古代晚期(1761~1946Ma),该结果与白云鄂博地区基底岩石的锆石年龄相吻合。白云鄂博群沉积碳酸盐岩的全岩207Pb-206Pb等时线年龄1649±45Ma,代表了白云鄂博群的沉积时代。白云鄂博地区沉积灰岩、白云岩与含矿白云岩的Pb同位素组成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在Pb同位素组成和构造图解中,含矿白云岩都集中在地幔演化线附近,靠近亏损地幔端元[(206Pb/204Pb)i=15.04~16.49,(207Pb/204Pb)i=15.17~15.28,(208Pb/204Pb)i=31.20~36.40],而白云鄂博群中的灰岩、白云岩则位于造山带演化线附近,靠近深海沉积物端元[(206Pb/204Pb)i=17.28~19.35,(207Pb/204Pb)i=15.47~15.69,(208Pb/204Pb)i=36.62~3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群 碎屑锆石 含矿白云岩 PB同位素 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地区碳酸岩脉侵位序列与稀土元素富集机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奎锋 范宏瑞 +1 位作者 胡芳芳 王凯怡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23-1529,共7页
白云鄂博地区发育大量的火成碳酸岩脉。按照矿物组成,碳酸岩脉可分为白云石型、白云石-方解石共存型和方解石型。野外穿插关系表明,白云石型碳酸岩脉形成得早,而方解石型碳酸岩脉形成得晚。白云鄂博地区的碳酸岩浆存在由白云石型到共存... 白云鄂博地区发育大量的火成碳酸岩脉。按照矿物组成,碳酸岩脉可分为白云石型、白云石-方解石共存型和方解石型。野外穿插关系表明,白云石型碳酸岩脉形成得早,而方解石型碳酸岩脉形成得晚。白云鄂博地区的碳酸岩浆存在由白云石型到共存型再到方解石型的先后结晶顺序和演化趋势。碳酸岩脉的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表明,随着碳酸岩脉中方解石矿物组分的增加,轻稀土元素的含量呈明显富集趋势,而长期的结晶分异作用正是稀土元素,尤其是轻稀土元素在晚期岩浆中强烈富集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碳酸岩脉 侵位序列 稀土元素富集机制 白云鄂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峰山安化—溆浦断裂带变形特征及ESR定年 被引量:34
8
作者 杨奎锋 杨坤光 马昌前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3-269,共7页
安化—溆浦断裂是雪峰山西部一条重要的区域性断裂带。宏观上呈向NW突出的弧形 ,由数条从溆浦向南撒开的主断裂及其次级分支断层组成。显微构造、断层岩与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集中在 16 0℃附近 )均显示 ,断裂带以浅层脆性变形为... 安化—溆浦断裂是雪峰山西部一条重要的区域性断裂带。宏观上呈向NW突出的弧形 ,由数条从溆浦向南撒开的主断裂及其次级分支断层组成。显微构造、断层岩与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集中在 16 0℃附近 )均显示 ,断裂带以浅层脆性变形为主 ,最深动力变质岩仅为糜棱岩化绢云母千枚岩。断层岩中石英脉ESR(电子自旋共振 )定年显示 ,断裂在燕山期 (15 6 .9~ 136 .2Ma ,119.8~ 90 .6Ma)热流体活动强烈 ;而发育在上述两个时间段内的石英脉 ,不论在野外产状、显微构造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由此初步推断 ,这两个时间段之间应是雪峰山中生代挤压与伸展运动的反转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山 安化-溆浦断裂带 ESR(电子自旋共振)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巨型REE-Nb-Fe矿区矽卡岩化时代:单颗粒金云母Rb-Sr法定年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奎锋 范宏瑞 +5 位作者 胡芳芳 李向辉 柳建勇 赵永岗 刘爽 王凯怡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8-1022,共5页
内蒙古白云鄂博REE-Nb-Fe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在白云鄂博东矿体的东南侧,分布有大面积的晚古生代花岗岩。花岗岩与赋矿白云岩(H_8)呈直接的侵入接触关系,接触带发育强烈的矽卡岩化和小型铁矿化。我们在东矿采坑南侧22线1598... 内蒙古白云鄂博REE-Nb-Fe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在白云鄂博东矿体的东南侧,分布有大面积的晚古生代花岗岩。花岗岩与赋矿白云岩(H_8)呈直接的侵入接触关系,接触带发育强烈的矽卡岩化和小型铁矿化。我们在东矿采坑南侧22线1598m平台北倾探矿钻孔650~660m岩芯段,首次发现两段矽卡岩化蚀变带。对矽卡岩中的金云母进行超低本底Rb-Sr法定年,获得309±12Ma年龄。结合矽卡岩与矿体的侵入接触关系,可以认为,晚古生代花岗岩虽已深入到矿体下部,但其侵位时间应晚于矿区最后一期强烈的稀土矿化事件,它对白云鄂博矿床来说只是一次后期破矿的构造—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Rb-Sr法定年 晚古生代花岗岩 REE-Nb-Fe矿床 白云鄂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赛乌素金矿成矿流体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奎锋 刘爽 +1 位作者 胡芳芳 范宏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79-2084,共6页
内蒙古赛乌素金矿是华北地台北缘金成矿带内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金的矿化类型是以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为主。矿体的形成与外围的晚古生代碱性花岗岩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主要经历了四期流体成矿作用。成矿前期伴随花岗岩体的侵位及岩浆... 内蒙古赛乌素金矿是华北地台北缘金成矿带内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金的矿化类型是以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为主。矿体的形成与外围的晚古生代碱性花岗岩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主要经历了四期流体成矿作用。成矿前期伴随花岗岩体的侵位及岩浆热液的活动,在早期近东西向的断层带内充填乳白色石英大脉,构成矿脉的主体,但无金成矿;初期成矿阶段富含 CO_2-CH_4-H_2O 的流体活动,叠加在石英大脉之上,形成块状黄铁矿—浅色石英矿体;主期成矿阶段,混合了地表水的岩浆期后热液与围岩发生物质交换,形成富含 CH_4-H_2O 的流体和网脉状多金属硫化物—烟灰色石英矿体,主成矿期热液温度的降低及流体组成的变化是金沉淀成矿的主要原因;成矿后期形成的碳酸盐—石英脉体,基本无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成矿作用 赛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矿床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及找矿启示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奎锋 范宏瑞 +5 位作者 邱正杰 李晓春 佘海东 刘双良 李洪涛 张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95-2909,共15页
白云鄂博矿床是全球最大的稀土-铌-铁矿床。本文对白云鄂博矿床主矿、东矿赋矿白云岩、不同类型稀土-铌-铁矿石和富钾板岩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地球化学成分分析,揭示了成矿元素稀土、铌和主要蚀变元素钠、钾、氟、磷的空间分布规... 白云鄂博矿床是全球最大的稀土-铌-铁矿床。本文对白云鄂博矿床主矿、东矿赋矿白云岩、不同类型稀土-铌-铁矿石和富钾板岩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地球化学成分分析,揭示了成矿元素稀土、铌和主要蚀变元素钠、钾、氟、磷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白云鄂博主采坑比东采坑具有更高的稀土含量,矿体由外围向中心、由浅部向深部有明显的稀土元素(尤其是中-重稀土元素)富集的现象,矿体深部具有更大的中-重稀土元素找矿潜力;成矿元素铌的异常范围与重稀土的异常范围相吻合,表明二者具有密切的共生关系;蚀变元素氟的异常范围与稀土-铌-铁矿体的分布范围相一致,是重要的沉淀成矿元素;蚀变元素磷的异常要明显超过稀土-铌-铁矿体的分布范围,是重要的迁移载体元素;钠化蚀变主要出现在矿体下盘含稀土白云岩中,代表早期高温蚀变过程;钾化蚀变主要发育在矿体上盘的富钾板岩中,代表晚期低温蚀变过程;钾化、萤石化及磷的异常是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最主要的浅部和外围示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铌-铁矿床 矿化-蚀变元素分布规律 找矿启示 白云鄂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中区明下段末期构造应力场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奎锋 杨坤光 曾佐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2-86,共5页
以翔实的地震、钻孔资料为基础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对黄骅坳陷中区明下段末期的古构造应力场进行的模拟,获得成藏关键时刻凹陷内部空间的应力状态。指出挤压应力场中的相对低值区是油气聚积的有利区域,因为区内不仅存在开放的断裂系统... 以翔实的地震、钻孔资料为基础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对黄骅坳陷中区明下段末期的古构造应力场进行的模拟,获得成藏关键时刻凹陷内部空间的应力状态。指出挤压应力场中的相对低值区是油气聚积的有利区域,因为区内不仅存在开放的断裂系统,而且是最小主应力的汇聚中心,是油气运移的指向。该模拟结果可为分析油气运移、聚积规律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为油气藏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构造应力场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西北部早白垩世区域应力场演化及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奎锋 范宏瑞 胡芳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18-119,共2页
胶东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金矿集区,其所在的华北克拉通在古生代末-早中生代,经南(大别-苏鲁)北(兴蒙)两条东西向碰撞造山带的焊接成为欧亚大陆东缘的一部分,随后强烈卷入到北北东向的滨太平洋构造域,使区内大陆地壳的演化进入了一个崭新... 胶东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金矿集区,其所在的华北克拉通在古生代末-早中生代,经南(大别-苏鲁)北(兴蒙)两条东西向碰撞造山带的焊接成为欧亚大陆东缘的一部分,随后强烈卷入到北北东向的滨太平洋构造域,使区内大陆地壳的演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陆内造山阶段。这一剧烈的构造体制转折,标志着前中生代盆山系统演化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胶东西北部 晚中生代 构造应力场 郯庐断裂带 构造体制转折 盆山系统 区域应力场 三山岛 碰撞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三山岛金矿中深部成矿流体对比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58
14
作者 姜晓辉 范宏瑞 +4 位作者 胡芳芳 杨奎锋 蓝廷广 郑小礼 金念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27-1340,共14页
三山岛金矿位于胶东西北部,属于典型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该矿床为中温、中低盐度H2O-CO2-NaCl±CH4流体;中深部成矿流体对比研究表明,在纵深超过2000m范围内,成矿流体具有较一致的成矿流体介质条件,主成矿均一... 三山岛金矿位于胶东西北部,属于典型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该矿床为中温、中低盐度H2O-CO2-NaCl±CH4流体;中深部成矿流体对比研究表明,在纵深超过2000m范围内,成矿流体具有较一致的成矿流体介质条件,主成矿均一温度为170~330℃,成矿压力为50~255MPa。H、O、C同位素表明,深源流体参与了成矿作用,很可能是与金矿床伴生的基性幔源岩浆脱水形成的岩浆水,在地壳浅部遭受到大气降水的混合,而S同位素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矿区浅表在成矿晚期可能受到了表生硫影响而导致δ34S偏高。水岩反应、成矿应力场转变及表面吸附电化学还原反应等导致金沉淀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深部矿体 破碎蚀变岩型 三山岛金矿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晚古生代闪长质-花岗质岩石年代学框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8
15
作者 范宏瑞 胡芳芳 +2 位作者 杨奎锋 王凯怡 刘勇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33-2938,共6页
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分布着由辉长岩、辉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及钾长花岗岩等基性-中酸性-碱性花岗岩组成的闪长质-花岗质杂岩体,它们曾被认为是泥盆纪至侏罗纪多期次侵位的产物,而新的年代... 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分布着由辉长岩、辉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及钾长花岗岩等基性-中酸性-碱性花岗岩组成的闪长质-花岗质杂岩体,它们曾被认为是泥盆纪至侏罗纪多期次侵位的产物,而新的年代学资料揭示这些侵入体都是在晚古生代形成的。白云鄂博地区15件不同岩性的锆石LA-ICP-MS U-Pb测年表明,其侵位年龄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仅发生在263~281Ma狭窄时间段内,峰期年龄269Ma。这表明白云鄂博矿床的形成与这些闪长质-花岗质岩石的侵入活动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也为重新认识华北克拉通北缘晚古生代构造环境及演化史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年代学 闪长质-花岗质侵入体 晚古生代 地质意义 白云鄂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牟平邓格庄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64
16
作者 胡芳芳 范宏瑞 +3 位作者 杨奎锋 沈昆 翟明国 金成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55-2164,共10页
邓格庄金矿是胶东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内第二大石英脉型金矿,金主要产于黄铁矿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腑/细脉中。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邓格庄金矿不同蚀变带岩石和各成矿阶段金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三种类型:H_2O-CO_2包裹体、CO_2-H_2O&#... 邓格庄金矿是胶东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内第二大石英脉型金矿,金主要产于黄铁矿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腑/细脉中。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邓格庄金矿不同蚀变带岩石和各成矿阶段金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三种类型:H_2O-CO_2包裹体、CO_2-H_2O±CH_4包裹体和 H_2O 溶液包裹体。早期乳白色石英中主要赋存原生的 H_2O-CO_2包裹体和次生的 CO_2-H_2O±CH_4包裹体;成矿期黄铁矿石英脉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中的 CO_2-H_3O±CH_4包裹体主要为原生,随机分布,气液比变化较大,有时出现不同相比例的包裹体共存现象,而 H_2O 溶液包裹体明显沿愈合裂隙分布;在成矿晚期的石英和方解石中主要发育原生 H_2O 溶液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成矿前(第1阶段)H_2O-CO_2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T_(h,TOT),至液相)为254℃至365℃,成矿期(第Ⅱ和Ⅲ阶段)CO_2-H_2O±CH_4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T_(h,TOT),至液相)为195~317℃,成矿后(第Ⅳ阶段)H_2O 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T_(h,TOT);至液相)为156~219℃。成矿的初始流体富 CO_2,主成矿期有 CH_4流体加入,成矿晚期则演化为低温的水溶液流体。水/岩反应及流体不混溶可能是邓格庄金矿金沉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脉状金矿床 邓格庄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朝鲜半岛中生代金成矿作用 被引量:49
17
作者 范宏瑞 冯凯 +2 位作者 李兴辉 胡芳芳 杨奎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225-3238,共14页
华北克拉通东部与朝鲜半岛相接,是中朝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北克拉通东部的胶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内皆产出有不同规模的金矿床,并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胶东半岛已发现金矿床(点)近200处,其中三山岛、焦家、新城、玲珑等为世界级金... 华北克拉通东部与朝鲜半岛相接,是中朝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北克拉通东部的胶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内皆产出有不同规模的金矿床,并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胶东半岛已发现金矿床(点)近200处,其中三山岛、焦家、新城、玲珑等为世界级金矿,它们为石英脉型和受构造控制的蚀变岩型,成矿时间主要集中在~120Ma,说明金成矿作用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在同一成矿背景下和同一构造-岩浆-流体成矿系统下完成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幔源岩浆以及幔源岩浆与地壳相互作用产生的地质流体,就位环境与地壳/岩石圈在早白垩世强烈伸展构造变形有关,为克拉通破坏型金矿;与我国辽东相邻的朝鲜半岛北部平安北道等地金矿储量较大,成矿类型与特征辽东五龙金矿类似,为石英脉型矿化,也可能为早白垩世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破坏相关的金矿床;朝鲜半岛南部的韩国金(银)矿床分成侏罗纪中温热液型和白垩纪浅成低温热液型两类,其中侏罗纪热液脉状金矿成矿特征虽与胶东金矿类似,但成矿时代(峰期~160Ma)有显著差异。而白垩纪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化主要发生在100~70Ma,与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相关,为典型的环太平洋斑岩-次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低温贱金属成矿系列。胶东和朝鲜半岛金矿床类型、特征及成矿时间的异同,与区域中生代地质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中生代 成矿作用 胶东半岛 朝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基底岩石锆石年代学及对构造背景的指示 被引量:49
18
作者 范宏瑞 杨奎锋 +2 位作者 胡芳芳 王凯怡 翟明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42-1350,共9页
白云鄂博地区的克拉通基底岩石主要由糜棱岩化花岗片麻岩(2588±15Ma),正长岩、花岗闪长岩(2018±15Ma)和黑云母花岗片麻岩、含石榴石蓝晶石花岗片麻岩(~1890Ma)等组成,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矿床就位于华北克拉通太古代基底之上... 白云鄂博地区的克拉通基底岩石主要由糜棱岩化花岗片麻岩(2588±15Ma),正长岩、花岗闪长岩(2018±15Ma)和黑云母花岗片麻岩、含石榴石蓝晶石花岗片麻岩(~1890Ma)等组成,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矿床就位于华北克拉通太古代基底之上。太古代克拉通基底在早元古代中晚期(2.0Ga)又经历了一次强烈的碰撞造山运动,造成了闪长质与花岗质岩浆侵位,以及1.9Ga片麻岩相变质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年代学 基底岩石 构造环境 白云鄂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超大型REE-Nb-Fe矿区碳酸岩墙的侵位年龄——兼答Le Bas博士的质疑 被引量:47
19
作者 范宏瑞 胡芳芳 +2 位作者 陈福坤 杨奎锋 王凯怡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19-520,共2页
对白云鄂博稀土-铁-铌矿矿区一号碳酸岩墙内锆石U-Ph年龄进行了测定,三颗锆石测定数据点拟合直线与谐合线的上交点年龄为1416±77 Ma,它可能表明了白云鄂博矿区火成碳酸岩墙的侵入时代,而另外1颗锆石的表面年龄(1925±8 Ma)则... 对白云鄂博稀土-铁-铌矿矿区一号碳酸岩墙内锆石U-Ph年龄进行了测定,三颗锆石测定数据点拟合直线与谐合线的上交点年龄为1416±77 Ma,它可能表明了白云鄂博矿区火成碳酸岩墙的侵入时代,而另外1颗锆石的表面年龄(1925±8 Ma)则可能是来自围岩的捕获锆石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U—Pb定年 碳酸岩 白云鄂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西北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侵位深度:来自角闪石温压计和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被引量:33
20
作者 陆丽娜 范宏瑞 +2 位作者 胡芳芳 杨奎锋 蓝廷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21-1532,共12页
本文应用角闪石地质温压计和流体包裹体对胶东西北部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结晶的温压条件、侵位深度进行了讨论。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矿物组合为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碱性长石、铁-钛氧化物、榍石和次生绿泥石,符... 本文应用角闪石地质温压计和流体包裹体对胶东西北部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结晶的温压条件、侵位深度进行了讨论。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矿物组合为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碱性长石、铁-钛氧化物、榍石和次生绿泥石,符合角闪石温压计的使用前提。应用角闪石-斜长石温度计和角闪石全铝压力计所获得的温压条件分别为,郭家岭岩体为694~733℃,1.3~2.4kbar,丛家岩体为702~719℃,2.4~3.9kbar,北截岩体为723~727℃,3.8~4.2kbar。未变形岩石的石英中含有5种类型包裹体,其中CO2-H2O-NaCl包裹体广泛分布,最具有代表性。由CO2-H2O-NaCl包裹体等容线相图计算的温压范围与岩石所获得的温压范围一致,表明角闪石温压计获得的结果是比较可信的。岩体的侵位深度变化较大,其中郭家岭岩体平均为6km,丛家岩体平均为10km,北截岩体平均为13km,显示从东到西侵位越来越深结晶温度越来越高的趋势。不同侵位深度的岩体同时出露到地表暗示了早白垩世以来胶东地区的剥蚀抬升速率可能是不均匀的,西部相对东部抬升更快剥蚀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 地质温压计 流体包裹体 侵位深度 郭家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