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知识图谱归纳链接预测的负采样方法
1
作者 刘洪波 陈越 +2 位作者 杨奎武 吴皓 张潮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42-147,160,共7页
知识图谱归纳链接预测模型在训练过程中需要使用正例三元组和负例三元组,而当前的随机负采样方法容易产生低质量的负例三元组,影响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性的负采样方法。首先,获取被替换实体周围的k跳邻居... 知识图谱归纳链接预测模型在训练过程中需要使用正例三元组和负例三元组,而当前的随机负采样方法容易产生低质量的负例三元组,影响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性的负采样方法。首先,获取被替换实体周围的k跳邻居节点集合;其次,从该集合中挑选相似度高的实体替换原三元组中头实体或者尾实体,从而生成负例三元组;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在归纳链接预测模型中,并在WN18RR和FB15K-237数据集上进行归纳链接预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模型,该方法在MRR指标最高提升10.47个百分点,在Hits@10指标最高提升16.02个百分点。通过负样本质量分析,进一步说明该负采样方法生成高质量的负例三元组,提升模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归纳链接预测 负采样 k跳邻居 相似性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编码的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低时延广播传输机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奎武 郭渊博 +1 位作者 马骏 郑康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39-1245,共7页
针对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Delay Tolerant Mobile Sensor Networks,DTMSN)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广播传输机制(Netcoding-based Broadcast Transmission scheme,NBT)。NBT中,基站(Base Station,BS)将原始数据分批进行传输,每个批次... 针对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Delay Tolerant Mobile Sensor Networks,DTMSN)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广播传输机制(Netcoding-based Broadcast Transmission scheme,NBT)。NBT中,基站(Base Station,BS)将原始数据分批进行传输,每个批次包含的原始数据包的数量一定;BS将同一批次数据包以单播方式传输给不同传感器节点时采用的编码向量互不相关,传感器节点之间采用泛洪的机制交换彼此缺少的编码数据包。由于BS对原始数据包进行了编码,因此传感器节点具有相同编码数据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减小了节点间的数据相关度,有效降低了广播时延。在随机路点移动模型(Random WayPoint,RWP)下的仿真结果表明,与目前广播时延最小的泛洪机制相比,NBT能够在通信开销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广播传输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 网络编码 广播 随机移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状态的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奎武 郑康锋 +2 位作者 杨义先 郭世泽 武斌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8-146,共9页
针对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DTMSN,delay tolerant mobile sensor networks)提出一种基于节点运动状态的数据传输(MSD,motion state-based delivery)策略。MSD使用2个通信频率,传感器节点利用基站在频率f1上的广播信号完成自身运动状... 针对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DTMSN,delay tolerant mobile sensor networks)提出一种基于节点运动状态的数据传输(MSD,motion state-based delivery)策略。MSD使用2个通信频率,传感器节点利用基站在频率f1上的广播信号完成自身运动状态和传输概率的计算,并以此作为利用频率f2进行消息转发的依据。为了提高性能,MSD中利用消息生存时间和自身消息优先传输机制来完成消息队列的管理。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几种DTMSN数据传输策略相比,MSD能够以较低的通信开销和传输延迟达到较高的数据传输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 队列管理 随机运动模型 消息副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自适应连接探测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奎武 郑康锋 +2 位作者 钮心忻 杨义先 郭世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82-1289,共8页
连接探测效率对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Delay-Tolerant Mobility Sensor Network,DTMSN)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在对随机路点(Random Way-Point,RWP)移动模型统计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RWP的DTMSN自适应连接探测机制(Adapt... 连接探测效率对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Delay-Tolerant Mobility Sensor Network,DTMSN)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在对随机路点(Random Way-Point,RWP)移动模型统计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RWP的DTMSN自适应连接探测机制(Adaptive Contact-Probing Scheme,ACPS)。其基本思想是节点根据每次移动过程中连接到达率的不同,自适应地调整连接探测次数和探测时间,通过提高探测效率和探测准确性来降低探测能量开销和连接发现延迟。仿真结果表明,与固定周期探测机制(Fixed-cycle Probing Scheme,FPS)相比,ACPS能够以较低的能量开销取得更高的探测成功率和更短的连接发现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 连接探测 随机移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DMA通信中匹配滤波器的FPGA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奎武 张丙杰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1期63-65,共3页
匹配滤波器因具有大的时间带宽积而在扩频和 CDMA通信中受到极大重视 ,不仅作为快速捕获和 RAKE分集等传统技术的最佳方案 ,而且在多用户检测、智能天线、多速率甚至是软切换等方面也都能发挥其优势 ;对匹配滤波器捕获的基本原理进行了... 匹配滤波器因具有大的时间带宽积而在扩频和 CDMA通信中受到极大重视 ,不仅作为快速捕获和 RAKE分集等传统技术的最佳方案 ,而且在多用户检测、智能天线、多速率甚至是软切换等方面也都能发挥其优势 ;对匹配滤波器捕获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并着重讨论了其多种 FPGA实现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序列扩频 数字匹配滤波器 折叠滤波 部分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信道特征提取的物理层密钥生成方法
6
作者 杨奎武 龚荻菲 魏江宏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0期119-123,共5页
为解决资源受限的物联网设备难以实现复杂的物理层密钥生成这一难题,文中利用ZigBee传感器设备信道快速切换能力,提出一种基于信号强度(RSS)和多信道共同采样的物理层密钥生成方法。首先借助多径时变信道的随机性,基于信道选择策略和探... 为解决资源受限的物联网设备难以实现复杂的物理层密钥生成这一难题,文中利用ZigBee传感器设备信道快速切换能力,提出一种基于信号强度(RSS)和多信道共同采样的物理层密钥生成方法。首先借助多径时变信道的随机性,基于信道选择策略和探测协议,在2.4 GHz频段的多个通信子信道上对RSS进行多轮间隔采样;然后对采样值进行矩阵缓存、均值滤波及量化;最后通过密钥协商协议得到会话密钥。该方法创新性地将多信道RSS作为密钥生成特征信息,可有效降低特征采样值间的相关性及信道相干时间对采样速度的限制,从而大幅提升密钥的生成速率和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真实室内移动环境下,所提方法的密钥生成速率可达到10 bit/s以上,且能够对恶意攻击产生有效的抑制。该方法简单高效,易于在物联网设备上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 密钥生成 信道特征 密钥一致性 信号强度 物联网 会话密钥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可组合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紫楠 郭渊博 +2 位作者 杨奎武 黄惠新 杨占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5-191,共7页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是指对一个物理实体输入一个激励,利用其不可避免的内在物理构造的随机差异输出一个不可预测的响应.针对传感器节点的计算、存储和通信能力有限等问题,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提出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系统的概念,并在此基础...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是指对一个物理实体输入一个激励,利用其不可避免的内在物理构造的随机差异输出一个不可预测的响应.针对传感器节点的计算、存储和通信能力有限等问题,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提出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系统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最后在通用可组合框架内给出新协议抵抗静态敌手的安全性证明.相比于传统基于公钥加密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新协议不使用任何可计算的假设,而是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系统的安全属性实现,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计算和通信开销.该协议涉及较少的交互次数,认证协议计算仅仅需要散列函数、对称加密和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证密钥交换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系统 通用可组合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UFS的不经意传输协议 被引量:2
8
作者 郭渊博 张紫楠 杨奎武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8-43,共6页
不经意传输(OT,oblivious transfer)协议是密码学中的一个基本协议。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给出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系统(PUFS,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 system)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不... 不经意传输(OT,oblivious transfer)协议是密码学中的一个基本协议。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给出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系统(PUFS,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 system)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不经意传输协议(POT,PUFS based OT),最后在通用可组合(UC,universal composition)框架内给出POT协议抵抗静态敌手的安全性证明。相比于传统基于公钥加密的OT方案,POT协议不使用任何可计算的假设,而是基于PUFS的安全属性实现,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计算和通信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经意传输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系统(PUFS) UC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自组网区域路由协议分析与最优半径配置 被引量:2
9
作者 周长林 朱卫东 杨奎武 《无线电工程》 2005年第1期25-26,49,共3页
介绍了无线自组网的特点。讨论了其区域路由协议(ZRP)性能、参数及网络通信业务流量,并对区域内(IARP)通信量、区域间(IERP)通信量及ZRP总通信业务量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建立最优区域路由半径模型和极值算法,实现了无线自组网区域路由半... 介绍了无线自组网的特点。讨论了其区域路由协议(ZRP)性能、参数及网络通信业务流量,并对区域内(IARP)通信量、区域间(IERP)通信量及ZRP总通信业务量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建立最优区域路由半径模型和极值算法,实现了无线自组网区域路由半径最优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网 无线 路由协议 通信量 通信业务 业务流 最优 配置 网络通信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标模式下IEEE802.15.4网络漏洞分析及利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文博 郭渊博 +1 位作者 隋雷 杨奎武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358-364,共7页
IEEE802.15.4因其低速率、低成本、低功耗和高质量特点,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标准,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其安全漏洞一旦被攻击者发现并利用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为发现当前协议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对IEEE802.15.4协议的MAC层... IEEE802.15.4因其低速率、低成本、低功耗和高质量特点,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标准,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其安全漏洞一旦被攻击者发现并利用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为发现当前协议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对IEEE802.15.4协议的MAC层标准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信标广播漏洞和GTS管理机制等漏洞,并给出了信标同步扰乱、阻止节点接入、空闲时隙抢占和空闲节点仿冒4种漏洞利用模式。漏洞及其利用模式的发现可为研究人员改进协议设计的安全性提供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802.15.4 信标广播 GTS管理机制 漏洞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波插值图像压缩的对抗样本发放与方法
11
作者 张田 杨奎武 +1 位作者 张万里 胡学先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672-678,共7页
对抗样本防御技术是深度学习安全研究的重要一环。当前,对抗样本防御技术研究具有滞后性,只能针对对抗样本生成技术被动地改进,且往往需要根据具体的模型进行大量的训练,成本高、灵活性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滤波插值图像压缩... 对抗样本防御技术是深度学习安全研究的重要一环。当前,对抗样本防御技术研究具有滞后性,只能针对对抗样本生成技术被动地改进,且往往需要根据具体的模型进行大量的训练,成本高、灵活性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滤波插值图像压缩的对抗样本防御方法(de la Vallée Poussin Filtered Interpolation for Image Compression, VPC),采用预处理的方式进行对抗样本防御,方法分为两个模块:压缩与重构模块。两个模块通过采样切比雪夫节点,利用滤波插值多项式进行图像压缩与重构。该方法无需训练,能够使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 DNN)在干净样本集上保持高准确率,在典型的对抗样本集上拥有较强的防御效果,且能够与任何DNN模型相结合,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对抗样本防御 滤波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