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HA关于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抗菌治疗以及并发症的处置的科学声明解读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天伦 钟巧青 +6 位作者 倪国华 杨达峰 罗睿恒 李凤娟 王雅 肖轶 刘珍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2期-,共6页
本次科学声明是2005年版本的更新,美国心脏协会的各专业学组如风湿热、心内膜炎、川崎病学组、青少年心血管病学学组均参与了本次科学声明的撰写.本次科学声明也包括美国心脏病学协会和美国心脏协会以循证为基础的诊断与治疗推荐意见.... 本次科学声明是2005年版本的更新,美国心脏协会的各专业学组如风湿热、心内膜炎、川崎病学组、青少年心血管病学学组均参与了本次科学声明的撰写.本次科学声明也包括美国心脏病学协会和美国心脏协会以循证为基础的诊断与治疗推荐意见.鉴于感染性心内膜炎(IE)这一疾病的复杂性,故需要内科医生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团队共同监管患者.本次科学声明旨在加强医务人员对这一虽然不常见但是致死风险很高的疾病的认识和管理.但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情复杂易变,在遵循指南的同时也不应忽略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抗生素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场健康筛查的重要性--《美国心脏协会的政策声明》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天伦 钟巧青 +11 位作者 邓煦 杨达峰 李凤娟 赵伊遐 张成龙 李菲 井然 肖轶 刘珍珍 王雅 郭彩艳 缪思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2期9-16,共8页
美国的医疗体系正在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使得医疗部门更多地关注疾病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管理,特别是对于心血管疾病(CVD)。医疗机构不能只是在医院等临床医疗单元推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管理,更应该积极的与用人单位,学校,... 美国的医疗体系正在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使得医疗部门更多地关注疾病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管理,特别是对于心血管疾病(CVD)。医疗机构不能只是在医院等临床医疗单元推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管理,更应该积极的与用人单位,学校,社区基层的医疗服务站点和公共卫生部门合作,力图改善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现状。也就是说应该重新认识预防的重要性。目前,最为激烈的争论就是是否必须将现有的利益导向型医疗经济转换为预防为主的医疗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预防 健康筛查 职场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天伦 张之炯 +5 位作者 贾真 林少平 彭咏梅 刘异 吴比 李菁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采用开放试验与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方法观察国产卡维地洛(Cv)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并与国产阿替洛尔(At)作对比。Cv开放试验组30例中显效20例(667%),有效6例(200%),总有效率26例(8... 采用开放试验与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方法观察国产卡维地洛(Cv)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并与国产阿替洛尔(At)作对比。Cv开放试验组30例中显效20例(667%),有效6例(200%),总有效率26例(867%);随机双盲双模拟组中A组(Cv组)25例中总有效21例(840%),B组(At)25例中总有效18例(720%)。治疗4周前后血压下降幅值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少而轻。提示国产Cv系一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病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卡维地洛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咨询促进无危险因素人群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预防心血管疾病——2017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推荐声明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天伦 钟巧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7-18,共2页
2017年7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小组(USPSTF)发表了一项推荐声明: 行为咨询(即健康饮食和体育活动)有助于减少那些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成人患心血管病的几率,该推荐声明旨在对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成年人加强行为咨询以促进健康饮食和... 2017年7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小组(USPSTF)发表了一项推荐声明: 行为咨询(即健康饮食和体育活动)有助于减少那些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成人患心血管病的几率,该推荐声明旨在对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成年人加强行为咨询以促进健康饮食和体育运动从而达到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方法学 科学声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该怎样结成统一联盟?——华盛顿智库会议共识
5
作者 杨天伦 钟巧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2期-,共2页
2014年6月20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心脏智库会议.作为一个'行动呼吁',该次会议界定了心血管病新的防治模式和方法,帮助解决心血管疾病合并高代谢风险的问题.20余位专家代表组织和参与了这次讨论.会议达成如下共识:代谢综合征是... 2014年6月20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心脏智库会议.作为一个'行动呼吁',该次会议界定了心血管病新的防治模式和方法,帮助解决心血管疾病合并高代谢风险的问题.20余位专家代表组织和参与了这次讨论.会议达成如下共识:代谢综合征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状态,是一个逐渐变化的、动态的过程,由一系列已知及未知的危险因素组成,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理想模式是在疾病发生前即能准确地判断这些风险,鉴别疾病的亚型、识别疾病的不同阶段,以更好地开展心血管疾病的防范和治疗.这种新的防治模式的提出、确定和引申需要建立共识的,并持续发展这一防治模式,对这种模式不断进行认证,在未来继续优化这一防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代谢综合征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小时动态血压的地位进一步提升——2011年英国高血压指南的解读
6
作者 杨天伦 杨达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01期27-29,共3页
2011年8月,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联合英国高血压学会(British Hypertension Society,BHS)对2006年高血压诊疗指南进行更新(2011版NICE指南^([1])),该指南结合近... 2011年8月,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联合英国高血压学会(British Hypertension Society,BHS)对2006年高血压诊疗指南进行更新(2011版NICE指南^([1])),该指南结合近年来新获得的临床研究证据,对高血压的防治做了新的建议,其要点具体如下:1关于高血压的规范化测量和筛查NICE指南强调需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血压测量的专业技能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7
作者 夏珂 郭兰燕 +3 位作者 赵震宇 Ali Sheikh Md Sayed 李非 杨天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9-184,共6页
目的:检测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在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在湘雅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87名,根据糖代谢... 目的:检测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在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在湘雅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87名,根据糖代谢情况分为单纯冠心病组(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CHD组,n=31)、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CHD combine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group,CHD+IGT组,n=28)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CHDcombin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group,CHD+DM组,n=28),另选健康体检者31例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DPN水平;为所有受试对象测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测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和肝、肾功能等,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结果:1)CHD组、CHD+IGT组、CHD+DM组患者血浆ADPN水平均低于NC组(P<0.05);2)与CHD组相比,CHD+DM组ADPN水平最低,CHD+IGT组次之,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DPN与HDL-C呈正相关(r=0.483,P<0.01),与hs-CRP和冠脉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489,P<0.05;r=–0.252,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ADPN浓度降低;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浆ADPN浓度更低,且随着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降低更显著;冠心病与糖代谢异常是影响血浆ADPN浓度改变的两个重要因素,血浆ADPN水平显著降低反映了上述两种疾病状态的叠加作用。ADPN联合HDL-C,hs-CRP,Gensini积分等血清学指标可为判断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冠心病 糖代谢异常 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患者AngⅡ和NO与IGF-1关系研究及通心络疗效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琦琳 杨天伦 +5 位作者 孙明 李元建 汤参娥 陈锋 贺石林 陈方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研究临床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一氧化氮(NO)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相关性,探讨通心络干预疗效。方法观察入选的40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TC>5.72mmol·L-1或LDL-C>3.64mmol·L-1)和35名健康体检者... 目的研究临床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一氧化氮(NO)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相关性,探讨通心络干预疗效。方法观察入选的40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TC>5.72mmol·L-1或LDL-C>3.64mmol·L-1)和35名健康体检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检测血清中AngⅡ、NO、IGF-1和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的变化,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AngⅡ与IGF-1以及NO与IGF-1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将4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双盲分成两组,通心络组:20例,在常规饮食控制基础上,予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粒为0.26g),每日3次,安慰剂组:20例,在常规饮食控制基础上服用安慰剂,疗程为8wk,观察通心络对上述指标以及血脂的影响。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NO和IGF-1含量明显降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下降,而AngⅡ、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明显增高。高胆固醇血症患者AngⅡ与IGF-1呈负相关(r=-0.406,P<0.01),NO与IGF-1呈正相关(r=0.718,P<0.001)。使用通心络治疗8wk后,IGF-1、NO明显增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AngⅡ和可溶性E-选择素降低。结论IGF-1含量降低可能是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机制,通心络提高IGF-1水平可能是其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内皮保护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血管紧张Ⅱ 一氧化氮 胰岛素样生 长因子 通心络 内皮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洁 谢晶 +2 位作者 姜懋 黄娟娟 杨天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217,共6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一种常见但易被忽视的疾病,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上呼吸道阻塞而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并伴有缺氧、鼾声、白天嗜睡等症状的慢性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OSAS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一种常见但易被忽视的疾病,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上呼吸道阻塞而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并伴有缺氧、鼾声、白天嗜睡等症状的慢性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OSAS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引起高血压的发生。OSAS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及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如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次数。主要可通过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口腔矫正、药物及改变生活方式等进行改善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发病机制 诊断标准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26
10
作者 熊丹 杨天伦 +2 位作者 张琼 陈龙 刘爱忠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青年AMI患者健康教育的要点,提高患者的疾病知晓程度,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AMI患者,查阅病案记录,分析...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青年AMI患者健康教育的要点,提高患者的疾病知晓程度,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AMI患者,查阅病案记录,分析青年组(年龄≤45岁)患者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与老年组(年龄≥60岁)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青年组AMI患者69例,占同期收治AMI患者的14.2%,其中男性59例(85.5%),女性10例(14.5%)。青年组患者吸烟、饮酒、高血脂、超重比例高于老年组,高血压、糖尿病比例低于老年组。冠状动脉造影提示青年组无意义病变和单支病变构成比高于老年组,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构成比低于老年组。结论:青年AMI患者临床特点与老年人不同,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青年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睡眠质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晨峰血压达标率 被引量:16
11
作者 胡兴祥 徐维芳 +3 位作者 彭漪 杨天伦 孙梅琴 余国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2-49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睡眠质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晨峰血压达标率的差异。方法:采用修订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某院心内科门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10人进行睡眠质量评估,根据PSQI总分将患者分为睡眠优良组(0~5分)、睡眠良好组(6~10分)、睡... 目的:观察不同睡眠质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晨峰血压达标率的差异。方法:采用修订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某院心内科门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10人进行睡眠质量评估,根据PSQI总分将患者分为睡眠优良组(0~5分)、睡眠良好组(6~10分)、睡眠较差组(11~15分)与睡眠很差组(16~21分),分别130、191、164、125人。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晨峰血压达标标准,比较不同的睡眠质量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达标率。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不良发生率为47.4%;睡眠优良组、睡眠良好组的晨峰血压达标率均高于睡眠较差组和睡眠很差组(54.2%、50.5%vs.37.8%、25.6%,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晨峰血压达标率保护因素为催眠药物应用(OR=2.83,95%CI:2.13~3.82)和降压药物联合应用(OR=0.96,95%CI:0.65~1.72),危险因素是PSQI指数高(OR=-0.85,95%CI:-0.63^-1.55)和高血压分级级别高(OR=-1.81,95%CI:-1.42^-2.98)。结论:本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不良发生率较高,睡眠不良与患者晨峰血压达标率低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质量 高血压 老年 晨峰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效果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文艳 孙明 +2 位作者 周宏研 裴志芳 杨天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6-689,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对慢性心衰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79例慢性心衰患者 ,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进行ACE基因分型 ,得到II ,ID ,DD三种基因型。所有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ngⅡ水平 ,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对慢性心衰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79例慢性心衰患者 ,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进行ACE基因分型 ,得到II ,ID ,DD三种基因型。所有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ngⅡ水平 ,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左室射血分数 ;经常规方法治疗后 ,复查上述指标 ,并比较不同ACE基因型的治疗效果。结果 :DD型慢性心衰患者LVDD ,AngⅡ水平较其余两型患者更大、更高 ,且治疗后AngⅡ水平的下降幅度最大 (P <0 .0 5 )。结论 :国人ACEI/D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可能有关。DD型患者体内可能存在较高的内分泌激活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慢性心衰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ngⅡ DD 治疗后 治疗效果 PCR) 酶基因 多聚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IL-18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军 邓桂元 +2 位作者 杨天伦 马琦琳 罗秀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0-576,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浆白介素-18(IL-18)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及危险分层的相关性,分析IL-18水平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浆白介素-18(IL-18)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及危险分层的相关性,分析IL-18水平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ACS患者150例,采用GRACE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进行危险分层.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冠心病常规治疗,观察MACE发生的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浆中IL-18水平,并分析血浆IL-18水平与GRACE评分及危险分层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基线IL-18水平及GRACE评分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ACS患者GRACE危险分层中高危组(>140分)IL-18水平显著高于中危组(109~140分)和低危组(≤108分)(P<0.05),中危组IL-18水平高于低危组(P<0.05);将IL-18水平从低到高按四分位数分成Q1~Q4组,Q4组GRACE评分及高危百分比高于Q4以下组(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表明IL-18水平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基线IL-18水平及GRACE评分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曲线下工作面积分别为0.887和0.914,两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8水平的检测和GRACE评分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预测有较好价值,IL-18可能成为ACS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8 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变化及高胰岛素血症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非 杨天伦 +1 位作者 赵震宇 夏珂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77-1182,共6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水平变化情况,以及高胰岛素血症对其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证实为冠心病的患...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水平变化情况,以及高胰岛素血症对其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30例(CAD组),冠心病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29例(CAD+HIns组);另设正常对照3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RBP4水平;同时测患者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测腰围、臀围,计算腰/臀比(waist-to-hipratio,WHR),测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SBP)与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DBP);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餐后2 h胰岛素(2-hourpostprandialinslulin,2hP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insulinresistanceindex,HOMA-IR),测血脂水平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尿酸(uric acid,UA)、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acids,FFA)等生物化学指标。结果:CAD+HIns组血浆RBP4水平较CAD组及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CAD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RBP4与BMI,FPG,Fins,2hPIns,HOMA-IR,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A和hsCRP有显著相关性(分别r=0.259,0.331,0.582,0.452,0.600,0.236,–0.290,0.243,0.231;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2hPIns和HOMA-IR是RBP4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RBP4水平不高,合并高胰岛素的冠心病患者血浆RBP4水平显著升高,且血浆RBP4与BMI、血脂、UA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BMI,2hPIns和HOMA-IR是RBP4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4 高胰岛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钙卫蛋白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方晗 谢楠 +3 位作者 秦莉峰 夏珂 方芳 杨天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2-916,共5页
目的: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钙卫蛋白(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8/A9 complex,S100A8/A9)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住... 目的: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钙卫蛋白(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8/A9 complex,S100A8/A9)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126例,其中又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UAP组,n=51),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AMI组,n=50)、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SAP组,n=25);选择同期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NC组)。将ACS患者(UAP组+AMI组)按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又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入院时空腹血清S100A8/A9水平,以及ACS患者(UAP组+AMI组)在入院规范治疗1周后的血清S100A8/A9水平,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组的血清S100A8/A9水平,出院后3个月对ACS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近期预后。结果:1)UAP组、AMI组的血清S100A8/A9水平明显高于SAP组、NC组(均P<0.05);SAP组血清S100A8/A9水平亦高于NC组(P<0.05);而UAP组与AMI组的血清S100A8/A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CS患者经过1周规范治疗后,复查的血清S100A8/A9水平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1);但复查的血清S100A8/A9水平仍高于NC组的正常水平(P<0.01)。3)三支病变组的S100A8/A9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均P<0.05)。4)血清S100A8/A9与ACS患者的近期预后无关(r=0.012,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S100A8/A9水平显著升高;ACS患者随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清S100A8/A9水平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炎症因子 血清钙卫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Fas/Apo-1、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及美托洛尔对其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文艳 孙明 +1 位作者 周宏研 杨天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2-354,共3页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Fas/Apo 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变化及美托洛尔对其影响。  方法 :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n =3 0例 ) ,美托洛尔治疗组 (n =...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Fas/Apo 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变化及美托洛尔对其影响。  方法 :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n =3 0例 ) ,美托洛尔治疗组 (n =3 0例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和 3 0例健康体检者 (正常对照组 )外周血中可溶性Fas/Apo 1及TNF α、AngⅡ水平。同时使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衰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结果 :心衰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Fas/Apo 1、TNF α及Ang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其中可溶性Fas/Apo 1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TNF α及AngⅡ无关 ,但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相关。治疗后美托洛尔组外周血中AngⅡ、TNF α及可溶性Fas/Apo 1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明显。  结论 :可溶性Fas/Apo 1在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心衰患者的左心室具有独立于TNF α及AngⅡ之外的影响。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心衰除了可纠正内分泌紊乱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外周血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紧张素Ⅱ 细胞凋亡 美托洛尔 可溶性Fas/Ap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与FIB、HS-CRP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邢之华 徐采云 +3 位作者 刘卫平 杨天伦 肖艳平 崔寒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4期677-679,共3页
目的:检测冠心病中医不同证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为冠心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将179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浊内阻、阴寒凝滞、心肾阴虚、... 目的:检测冠心病中医不同证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为冠心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将179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浊内阻、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型6组,选对照组30例,测定FIB、HS-CRP水平。结果:①各组中FIB测值高于正常的比例阳以气虚衰型最高,具体测值为阳气虚衰型>阴寒凝滞型>痰浊内阻型>气阴两虚型>心血瘀阻型>心肾阴虚型>对照组;冠心病中医证型中HS-CRP测值为心血瘀阻型>阳气虚衰型>痰浊内阻型>阴寒凝滞型>对照组>气阴两虚型>心肾阴虚型。②7组的FIB及HS-CRP水平的两两比较的21对中,均为6对有统计学差异,15对无统计学差异;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阳性率在冠心病的6证型组中有统计学差异。结论FIB、HS-CRP对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尤其是FIB在阳气虚衰型,HS-CRP在心血瘀阻型中的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纤维蛋白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中医辩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福辛普利、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纤维化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国龙 梁晓秋 +2 位作者 谢秀梅 杨天伦 孙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评价氯沙坦、福辛普利、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及心脏重构效应。 方法:SHR随机分为氯沙坦组、福辛普利组、氨氯地平组和对照组。分别治疗8周、16周后对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有关指... 目的:评价氯沙坦、福辛普利、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及心脏重构效应。 方法:SHR随机分为氯沙坦组、福辛普利组、氨氯地平组和对照组。分别治疗8周、16周后对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有关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①各治疗组治疗8周、16周收缩压显著下降,心脏重量指数及左心室重量指数显著降低,福辛普利组治疗16周较其他两治疗组左心室重量指数指标减低。②治疗8周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仅福辛普利组下降,治疗16周各治疗组均下降,尤以福辛普利组明显。③治疗8周福辛普利、氯沙坦两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下降;治疗16周各治疗组均下降,福辛普利组两指标较氨氯地平组下降显著,但仅前指标较氯沙坦组下降明显。④治疗8周及16周氯沙坦组血浆及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增加。治疗8周福辛普利组心肌组织AngⅡ下降,治疗16周福辛普利、氨氯地平两组组织Ang Ⅱ均下降,前组较后组显著。 结论:3种药物均能有效逆转心肌肥厚及抗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纤维化,以福辛普利作用显著,其作用与拮抗心肌组织Ang Ⅱ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高血压 药物疗法 氯沙坦 福辛普利 治疗 氨氯地平 心肌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18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凡 钱志勇 +2 位作者 彭志勇 杨天伦 张赛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00-102,84,共4页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2例IE患者易患因素按比率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35.17%),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24.73%),风湿性心脏病(13.19%)等;最常见症状为发热(97....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2例IE患者易患因素按比率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35.17%),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24.73%),风湿性心脏病(13.19%)等;最常见症状为发热(97.25%)和贫血(88.46%);2次血培养培养出同一病原菌中,最常见细菌为血液链球菌(11.76%),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1.03%);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膜赘生物的检出率为95.05%。119例经外科手术治疗者中,2例(1.68%)死亡;63例经内科治疗者中,6例(9.52%)死亡,原因主要为脑栓塞及急性心衰。结论近年来IE的易患因素与以往不同的是先天性心脏病比率增高,而风湿性心脏病比率下降;病原菌以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为主,但呈多样化、复杂化特点;血培养的阳性率亟待提高;及时手术治疗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心脏病 感染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与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传昶 杨天伦 +10 位作者 蒲晓群 郑昭芬 余再新 陈晓彬 陈凡 莫龙 胡大军 谢启应 贺林 邓金华 孟霜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3-696,共4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CCC)形成与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的方法 ,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 3组 :A组 :狭窄 90 %~ 94 % ;B组 :狭窄95 %~ 99% ;C组 :狭窄 10 0 %。采...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CCC)形成与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的方法 ,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 3组 :A组 :狭窄 90 %~ 94 % ;B组 :狭窄95 %~ 99% ;C组 :狭窄 10 0 %。采用Rentrop标准评价CCC形成 ,将 2 6 6例患者分为CCC形成组与无CCC形成组 ;对CCC形成组者 ,按Werner冠状动脉侧支连接 (CC)标准评价CCC功能 ,分为CC 0级、CC 1级、CC 2级 3组 ,比较分析 2 6 6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CAD患者、4 0 1支冠状动脉CCC形成和功能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C组CCC形成比例高于A与B组 (P <0 .0 5 ) ,B组CCC形成比例高于A组 (P <0 .0 5 ) ;CCC形成组与无CCC形成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比例、MI、血清HDL C及LDL 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在CCC形成患者中 ,CC 2级组血清HDL C最高、LDL C最低 ,CC 0级组血清HDL C水平最低、LDL C最高 (P<0 .0 5 )。结论 :在严重狭窄冠状动脉中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是CCC形成与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CCC形成比例随着狭窄程度加重而升高 ;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CAD患者 ,血清HDL C及LDL C水平与CCC的形成无关 ;但与CCC功能有关 ,HDL C水平高者CCC功能好 ,而LDL C水平高者则CCC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C HDL—C LDL—C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血清 患者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