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甲苯乙酮与芳香醛和芳香胺的Mannich反应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大成 章国林 +1 位作者 杨宇 钟裕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694-1696,共3页
关键词 MANNICH反应 芳香醛 芳香胺 对-甲苯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叔丁氧羰基-β-环己基天冬氨酸苄酯的合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大成 范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8-500,共3页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Benzyl Ntertbutyloxycarbonylβcyclohexylaspartate(Ⅰ)we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Starting from cheap and accessible Laspartic acid,the key intermediate of βcyclohexyl Ntertbutyloxycarbony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Benzyl Ntertbutyloxycarbonylβcyclohexylaspartate(Ⅰ)we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Starting from cheap and accessible Laspartic acid,the key intermediate of βcyclohexyl Ntertbutyloxycarbonylaspartate(Ⅱ)was prepared by esterification of aspartic acid via cyclohexanol catalyzed by sulfuric acid and further acylation via Boc2O.The synthesis of the title compound of(Ⅰ)was performed by benzylization of(Ⅱ)through benzyl bromide.The method is facile and the yield is higher than that in literatures.The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verified by1H NMR and mp.,or by the corresponding authentic compounds.The discussion of the preparative conditions of Ⅰ and Ⅱ was also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叔丁氧羰基-β-环己基天冬氨酸苄酯 合成 N-叔丁氧羰基-天冬氨酸β-环已酯 天冬氨酸β-环已酯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移动数据业务的十个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大成 《通讯世界》 2000年第10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移动数据业务 移动通信 业务设置方式 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移动数据业务问题
4
作者 杨大成 《中兴通讯技术》 2000年第5期12-15,共4页
文章首先提出了普及移动业务的基本条件,进一步探讨了移动数据业务的速率极限及指标、移动数据业务的覆盖以及该业务的两种开设方式等问题,最后设想了开放移动数据业务的3个实施阶段。
关键词 移动数据业务 系统能力 业务速率 覆盖 开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4-羟基苯基)-3-氧代-1-芳基丙氨基)-N-(5-甲基异唑-3-基)苯磺酰胺的合成及其抗糖尿病活性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映霞 晏菊芳 +6 位作者 范莉 张蔚瑜 苏小燕 陈欣 唐雪梅 周祖文 杨大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26-1031,共6页
由磺胺甲唑、对羟基苯乙酮和芳香醛反应直接合成了13个未见报道的β-氨基酮,反应选择性发生在羰基α位。产物结构通过1HNMR、13CNMR、MS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试验显示,低浓度范围,所得化合物不仅对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和α-... 由磺胺甲唑、对羟基苯乙酮和芳香醛反应直接合成了13个未见报道的β-氨基酮,反应选择性发生在羰基α位。产物结构通过1HNMR、13CNMR、MS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试验显示,低浓度范围,所得化合物不仅对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和α-葡萄糖苷酶有一定抑制活性,而且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反应元件(PPRE)具有中等强度的激动活性,8个化合物的激动活性超过40%,其中化合物11的活性达到7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反应元件 对羟基苯乙酮 磺胺甲唑 β-氨基酮 MANNICH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氨酸与异亮氨酸在金/银核-壳复合纳米粒子上的吸附状态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光明 虞丹尼 +1 位作者 黎司 杨大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78-1482,共5页
研究了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拉曼光谱及其在金/银核-壳复合纳米粒子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归属、分析了不同振动模式引起的振动峰位变化.拉曼光谱中,亮氨酸的甲基摇摆(ω(CH_3))拉曼位移为962,945,924 cm^(-1),甲基变形(δ_(as)(CH_... 研究了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拉曼光谱及其在金/银核-壳复合纳米粒子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归属、分析了不同振动模式引起的振动峰位变化.拉曼光谱中,亮氨酸的甲基摇摆(ω(CH_3))拉曼位移为962,945,924 cm^(-1),甲基变形(δ_(as)(CH_3))为1454,1408,cm^(-1),异亮氨酸的分别为922 cm^(-1)和1448,1420,1394 cm^(-1).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不同浓度的SERS中,各对应基团振动峰位差异更明显.初步阐述了亮氨酸与异亮氨酸浓度与SERS关系,并推测了在金/银核-壳复合粒子表面的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金/银核-壳复合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产灵菌红素家族红色色素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色素性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春燕 牟希 +7 位作者 张媛 陈瑶 杨大成 郑鹄志 郑波 周佳海 蒋勇军 谢建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对分离自重庆酉阳喀斯特槽谷石漠化地区土壤的1株产红色色素的细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鉴定,进一步对该色素的溶解性、抑菌性和稳定性行进了研究,测定了其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同时,采用硅胶色谱柱对色素进行了纯化,... 对分离自重庆酉阳喀斯特槽谷石漠化地区土壤的1株产红色色素的细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鉴定,进一步对该色素的溶解性、抑菌性和稳定性行进了研究,测定了其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同时,采用硅胶色谱柱对色素进行了纯化,通过薄层层析、质谱和光谱扫描对色素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菌在30℃培养时,色素产量较高。该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性优于其他有机溶剂,在530 nm处有最大紫外吸收峰;该红色素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无抑菌作用;对极端pH值较敏感,尤其是强碱性pH值。且其光和热稳定性良好,耐氧化能力较强,耐还原能力较弱;金属离子对该色素有不同程度的消色作用,Cu^(2+)的消色作用最明显。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与多株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16S rRNA序列一致。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该色素的分子质量为324.2,与灵菌红素的分子质量非常接近,但光谱扫描结果与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菌红素 粘质沙雷氏菌 色素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Turbo码的type Ⅲ HARQ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亚峰 杨鸿文 杨大成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9-146,共8页
从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两方面对type III HARQ在无线信道环境下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与其它两种HARQ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应用更新理论,得出了type I HARQ和type II HARQ 方案分别在AWGN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下吞吐量的闭式解,对... 从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两方面对type III HARQ在无线信道环境下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与其它两种HARQ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应用更新理论,得出了type I HARQ和type II HARQ 方案分别在AWGN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下吞吐量的闭式解,对于type III HARQ虽无闭式的解,但给出了积分形式的解。此外,采用Turbo码为前向纠错码,对三种HARQ分别在AWGN和Rayleigh衰落信道条件下的吞吐量和残余FER等性能做了仿真。结果显示,对于任意的BF信道,包括AWGN信道,type III HARQ的性能总是比type II HARQ好,而type II HARQ总比type I HARQ好。而且,type III HARQ的优越性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Q 递增冗余 TURBO码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CDMA数字中频接收机 被引量:12
9
作者 许晓东 王文博 杨大成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7-92,共6页
本文建立了宽带CDMA的阻塞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数字中频接收机的实现方案,并对主要电路的性能要求作了分析,给出了关键器件设计与实现的方法。
关键词 阻塞 宽带通信 数字中频接收机 码分多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新药雷洛昔芬的曲利本红共振瑞利散射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范莉 刘绍璞 杨大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在 pH1.4的醋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中,曲利本红和雷洛昔芬自身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均很微弱,只在470nm处有很弱的散射信号,但当它们结合形成离子缔合物后,RRS大大增强,而且产生了新的散射峰,在310~530nm范围内呈现高的散射强度,且以396n... 在 pH1.4的醋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中,曲利本红和雷洛昔芬自身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均很微弱,只在470nm处有很弱的散射信号,但当它们结合形成离子缔合物后,RRS大大增强,而且产生了新的散射峰,在310~530nm范围内呈现高的散射强度,且以396nm处的散射信号最强 ;RRS强度在0~6.3mg·L-1的范围内与雷洛昔芬的质量浓度成正比 ;方法灵敏度高,对雷洛昔芬的检出限(σ=3)为10.9μg·L-1,而且选择性、稳定性俱佳,由此建立了一种用RRS法测定痕量雷洛昔芬的方法 ;方法用于Evista片中雷洛昔芬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雷洛昔芬 曲利本红 药物分析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复杂度的MIMO-OFDM信道估计新方法 被引量:16
11
作者 许国平 张欣 杨大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97-800,共4页
该文基于m序列设计了一种适合多天线收发-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的时域信道估计新方法。在时域OFDM符号之间插入附加循环前缀(CP)的m序列作为训练序列,在接收端将去掉循环前缀的接收序列与指定的循环移位m序列作相关运算,然后利用... 该文基于m序列设计了一种适合多天线收发-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的时域信道估计新方法。在时域OFDM符号之间插入附加循环前缀(CP)的m序列作为训练序列,在接收端将去掉循环前缀的接收序列与指定的循环移位m序列作相关运算,然后利用m序列的二值自相关特性获得信道的冲激响应估计,从而得到信道的频率响应估计。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新方法在系统开销小、计算复杂度低的情况下可以取得比传统算法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天线收发-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 信道估计 M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我国移动数据通信产业的思考
12
作者 杨大成 《通信世界》 2000年第S7期7-17,共2页
关键词 移动数据业务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终端 通信产业 移动因特网 移动通信技术 话音业务 空中接口 系统能力 因特网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线网络规划中的双斜率传播模型校正算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韦再雪 张涛 杨大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14-2417,共4页
为了解决无线网络规划中传播预测的准确性问题,并提高双斜率传播模型的实用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迭代式双斜率传播模型校正算法,通过实验和仿真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并给出了与单斜率传播模型的校正效果的对比,证明了双斜... 为了解决无线网络规划中传播预测的准确性问题,并提高双斜率传播模型的实用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迭代式双斜率传播模型校正算法,通过实验和仿真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并给出了与单斜率传播模型的校正效果的对比,证明了双斜率传播模型的校正效果优于单斜率传播模型,更适合在无线网络规划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规划 双斜率传播模型 传播模型校正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 EV-DO建设需进行分期滚动网络规划,避免投资浪费
14
作者 杨大成 《移动通信》 2007年第10期54-54,共1页
在“2007年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研讨会”上,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杨大成介绍了CDMA2000 1x EV-DO规划特点,并探讨了CDMA2000 1X EV-DO建设策略。杨大成指出,中国联通在进行1x EV-DO建设时应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需进行分期滚动网... 在“2007年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研讨会”上,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杨大成介绍了CDMA2000 1x EV-DO规划特点,并探讨了CDMA2000 1X EV-DO建设策略。杨大成指出,中国联通在进行1x EV-DO建设时应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需进行分期滚动网络规划,避免投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DO 网络规划 滚动 浪费 投资 CDMA2000 北京邮电大学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研究(Ⅰ) 被引量:9
15
作者 奉平 陈旭东 +1 位作者 杨大成 付英姿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26-328,共3页
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研究(Ⅰ)奉平陈旭东(西南师范大学环境化学研究所重庆,630715)(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系广州,510641)杨大成,付英姿(西南师范大学化学系重庆,630715)关键词:魔芋葡... 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研究(Ⅰ)奉平陈旭东(西南师范大学环境化学研究所重庆,630715)(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系广州,510641)杨大成,付英姿(西南师范大学化学系重庆,630715)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KGMP),高岭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絮凝作用 絮凝剂 KG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SCDMA系统中信道估计算法的性能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10
16
作者 常永宇 黄莉莉 杨大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10-1113,共4页
TD-SCDMA系统中普遍采用Steiner信道估计算法,但是由于信道估计器受背景噪声的影响,会造成信道冲激响应的幅度和时延比真实值大。该文提出了两种对Steiner信道估计的改进方法,它们分别设定了一定的门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这种处理,系... TD-SCDMA系统中普遍采用Steiner信道估计算法,但是由于信道估计器受背景噪声的影响,会造成信道冲激响应的幅度和时延比真实值大。该文提出了两种对Steiner信道估计的改进方法,它们分别设定了一定的门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这种处理,系统的输出性能得到明显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SCDMA 信道估计 门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武宗义 杨大成 +1 位作者 侯彬 陈玉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0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组(57例)和常规治疗组(53例),通心络胶囊组术前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7d,术后继...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组(57例)和常规治疗组(53例),通心络胶囊组术前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7d,术后继续服药0.5年;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在PCI术前、术后24h、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采肘静脉血,检测hs-CRP、IL-6mRNA、内皮素(ET)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6个月后再次行CAG检查,了解再狭窄情况及再次冠脉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IL-6mRNA表达、hs-CRP、ET较术前降低,通心络胶囊组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1)。hs-CRP的变化与IL-6mRNA表达的变化一致。术后6个月,两组FMD均明显升高,通心络胶囊组升高更明显(P<0.01)。随访期间,通心络胶囊组心绞痛发生率、再次PCI、累计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再狭窄率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明显抑制PCI术后炎症反应,保护、改善内皮功能,从而减少随访期间心绞痛发生率、再次PCI、累计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再狭窄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管成形术 心肌保护 通心络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需要的是脚踏实地
18
作者 杨大成 《通讯世界》 2001年第2期47-47,50,51,52,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移动通信产业 移动终端 移动业务 移动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废聚苯之烯泡沫塑料制备水包油乳液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旭东 沈家瑞 +1 位作者 龚宇 杨大成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13-216,共4页
利用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PSF)制备水包油乳液,用离心析水法和快速敏感滴定法评价乳液的稳定性。讨论了含固量、乳化温度、水油体积比以及PH值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泡沫塑料 乳液 稳定性 防水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几个问题
20
作者 杨大成 《通讯世界》 1999年第10期12-19,4,共8页
Five years ago, ISTIC and IDG joined hands to bring out TelecomWorld - alocalized Chinese Technical Monthly Magazine dedicated to thegeneral reade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featuring telecommunicationstechnologies, p... Five years ago, ISTIC and IDG joined hands to bring out TelecomWorld - alocalized Chinese Technical Monthly Magazine dedicated to thegeneral reade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featuring telecommunicationstechnologies, products, services, markets and operations in the realm ofinformation industry with the aim to keep our readers abreast of the major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rket.During the past 5 years, TW has seen the emergence of new telecommumcations technologies and servic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and the fastdeployment of these technologies and services nationwide.The unprecedented success of Internet services in North America andEurope in the early 90s was soon followed by the fast growth of domesticIP networking since 5 years ago. Now, IP has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ofbroadband technology and market, arousing the interest of the domesticinformation industry in introducing state-of-the-art optical transport technology such as SDH, WDM, DWDM, and broadband switching technology such as ATM, as well as high-speed access technology such as FrameRelay xDSL, Gigabit router switch, etc. Besides IP data services, IP Phonehas just been rolled out in most of the major cities and shows sign of promise for the ISPs.On the mobile side, GSM is domnant in domestic market and willcontinue to grow by leaps and bounds, however, domestic market deregulation seems to be offering competitive opportunity for the latecomerCDMA to dip its finger in the pie.With full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in-dustry has seen a rapid growth starting from the early 80s, when the Shang-hai Bell first introduced the advanced SPC switching technology fromabroad and started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domestica]ly, based onthe policy of "bartering markt for technology", which has been proven tobe very successful. This is followed by other national enterprises such asJulong Commnications Equipment Co., Datang Telecommunications Ltd.,Zhongxing Communications Co., Huawei Technology Ltd., etc. The market penetration of the national industry in the area of SPC switching equipments has exceeded 90%. Besides, the national optical communicationsindustry is catching up with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by independently developing 10Gbps SDH system following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the full range SDH system operating at 155Mbps-2.5Gbps.The fundamental reform in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Ministry of lnformation Industry (MII) in place of theformer MPT and the emergence of China Unicom as the second telecomoperator in China will, no doubt, promote the migration of the fast growing domestic informati0n industry into sustal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nextmillen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频谱效率 国产化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