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超前物探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增林 杜平 郭子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62-165,共4页
针对保德、黄玉川煤矿属带压开采煤矿,存在奥灰水突水隐患,故在巷道掘进前必须进行物探超前探。根据超前物探技术中的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和直流电法探测技术,通过二者相结合探明工作面前方及顶的底板的含水性、构造等异常情况。研究结果表... 针对保德、黄玉川煤矿属带压开采煤矿,存在奥灰水突水隐患,故在巷道掘进前必须进行物探超前探。根据超前物探技术中的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和直流电法探测技术,通过二者相结合探明工作面前方及顶的底板的含水性、构造等异常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直流电法超前探测和瞬变电磁超前探测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通过两种探测方法的成果相互对比分析,综合考虑找出异常体的位置是相当有效的。两种方法都对低阻(水体)敏感性强,瞬变电磁横向分辨率高和直流电法纵向分辨率高,两种方法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能准确的确定异常体的具体位置,2种方法施工都简单,施工效率高,在防治水害方面有突出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灰水 超前物探 瞬变电磁 直流电法 防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波透视探测煤层冲刷带试验研究
2
作者 任永强 郭子鹏 杨增林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144-148,共5页
为提高对采煤工作面内部冲刷带等地质构造异常体探查准确性,利用无线电波透视方法进行现场应用试验,并通过模拟信号收发两端接收场强绘制出变化曲线,总结规律性分布特征,当电磁波穿透异常区域后,曲线分布呈现出“蝙蝠翼状”的明显特征,... 为提高对采煤工作面内部冲刷带等地质构造异常体探查准确性,利用无线电波透视方法进行现场应用试验,并通过模拟信号收发两端接收场强绘制出变化曲线,总结规律性分布特征,当电磁波穿透异常区域后,曲线分布呈现出“蝙蝠翼状”的明显特征,且异常构造体对信号具有较强的吸收衰减影响,经过试验论证与正向推演,证明采用无线电波坑透物探方法对冲刷带的范围探查与精度确定具有科学依据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带 无线电波 坑透技术 电磁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波反射法探测回采工作面断层技术应用
3
作者 杜平 杨增林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109-113,共5页
为更快捷探明井下构造情况,采用无线电波反射法对工作面断层进行探测。对无线电波传播、反射原理进行分析,通过数值模拟掌握无线电波在空巷传播以及反射能量突变规律:整体上电磁波在无障碍空巷内传播时其H_(x)分量的场强值与距离大致呈... 为更快捷探明井下构造情况,采用无线电波反射法对工作面断层进行探测。对无线电波传播、反射原理进行分析,通过数值模拟掌握无线电波在空巷传播以及反射能量突变规律:整体上电磁波在无障碍空巷内传播时其H_(x)分量的场强值与距离大致呈线性关系;与无断层工作面相比,存在断层的工作面接收点会在相应位置发生突变,突变幅度随着断层距离增大而减小。在数值模拟基础上,开展12407工作面无线电波反射法勘探,结果证明:无线电波反射法可以对断层构造进行辅助探查,较大落差的断层更有助于反射电磁波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波勘探 反射法 地质异常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物探方法在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增林 杜平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1期355-360,共6页
煤矿回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顶底板的水害、回采煤层及回采煤层顶底板岩层的地质构造等容易造成瓦斯突出、水害等严重事故。为了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必须探测回采工作面顶板的含水性和顶板以及回采工作面内部的地质构造情况。以神东某... 煤矿回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顶底板的水害、回采煤层及回采煤层顶底板岩层的地质构造等容易造成瓦斯突出、水害等严重事故。为了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必须探测回采工作面顶板的含水性和顶板以及回采工作面内部的地质构造情况。以神东某矿12407工作面为例,利用音频电穿透法、坑道无线电波透视法和瞬变电磁法三种工作面物探方法对顶板和工作面内部进行探测。通过音频电穿透法和瞬变电磁法相结合探查回采工作面顶板富水性以及地质构造情况;通过坑道无线电波透视法和瞬变电磁法相结合探查回采工作面内部富水性以及地质构造情况。三种物探方法探测成果进行相互对比分析、验证和总结,有效地探查了12407工作面顶板和工作面内部的富水性以及地质构造情况。三种物探方法施工简单、施工效率高,探测成果相互补充,有效地圈定了地质异常体的位置和范围,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灾害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电穿透法 瞬变电磁法 坑道无线电波透视法 富水性 地质构造 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病患者持续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效果研究
5
作者 杨增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2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对进行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病患者持续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河北省固安县人民医院骨科接受关节置换术的76例骨关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 目的:探讨对进行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病患者持续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河北省固安县人民医院骨科接受关节置换术的76例骨关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关节置换术及常规止血处理。术后,为两组患者均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抗凝治疗。在此基础上,为B组患者持续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出血量、术中每分钟的出血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值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出血量、术中每分钟的出血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进行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病患者持续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对其手术的出血量无明显的影响,可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骨关节病 低分子肝素钠 阿司匹林 抗凝治疗 手术的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