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结核病合并骨结核患者血清中KL-6和OPN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申福国 杨钰 +3 位作者 孔维丽 石寒冰 刘国华 杨增敏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1-93,共3页
目的:探究肺结核病合并骨结合患者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和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19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20例... 目的:探究肺结核病合并骨结合患者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和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19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20例肺结核合并骨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30名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KL-6和OPN表达水平及肺功能检测[用力肺活量(FVC)、总肺容量(TL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通过与对照组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观察组血清KL-6和OPN表达水平及肺功能检查结果与肺结核合并骨结核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KL-6和OPN表达水平[分别为(252.89士65.24)kU/L和(441.31土32.29)m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2.30士42.98)kU/L和(167.56士17.59)m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92,P=0.001;t=17.613,P=0.002);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KL-6和OPN的表达水平经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存在线性相关(r=0.014,P=0.743)。观察组患者FVC[(65.42士12.49)L]、TLC[(79.52士6.88)L]、FEV水平[(75.62士9.97)L]均低于对照组[(94.60+1.41)L、(98.12士0.98)L、(92.59土1.30)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31,P=0.001;t=14.712,P=0.002;t=9.268,P=0.000)。结论:肺结核病合并骨结核患者血清中KL-6、OPN表达水平升高,能够有效提升诊断效果,帮助患者尽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血清 KL-6 OPN 研究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 MTB/RIF、TB-IGRA检测与传统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增敏 芮敏劼 +5 位作者 嵇辉 张国英 洪练青 黄振超 陈其义 陈林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评估传统组织病理学(简称“病理”)检查与Gene MTB/RIF(简称“Xpert”)、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0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的131例患者资料,男79例,女52... 目的:评估传统组织病理学(简称“病理”)检查与Gene MTB/RIF(简称“Xpert”)、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0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的131例患者资料,男79例,女52例;年龄18~90岁(50±18.0岁);颈椎7例,胸椎39例,胸腰段11例,腰椎57例,腰骶椎12例,骶椎5例。所有患者术前进行TB-IGRA检测,然后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得病灶组织,分别进行病理检查与Xpert检测。病理检查结果分四类:Ⅰ类为确诊结核、Ⅱ类为倾向于结核,Ⅲ类为疑诊结核,Ⅳ类为未确诊结核。Ⅰ类、Ⅱ类病理结果支持脊柱结核诊断,Ⅲ类、Ⅳ类不支持脊柱结核诊断。计算三者的阳性率与阴性率。以病理检查为参照标准,计算Xpert、TB-IGRA的敏感度、特异度,三者单独检测的阳性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进行比较,计算Kappa值评估两者的一致性,并绘制Xpert、TB-IGRA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Xpert、TB-IGRA检测的价值。结果:所有患者中,病理确诊为结核85例(64.9%,95%CI为56.6%~73.2%),病理未确诊结核46例(35.1%,95%CI为26.8%~43.4%);Xpert检测阳性79例(60.3%,95%CI为51.0%~68.1%),阴性52例(39.7%,95%CI为31.9%~49%),发现RNA聚合酶β亚基的编码基因(rpoB)突变6例(4.6%,95%CI为0.95%~8.20%);TB-IGRA检测阳性99例(75.6%,95%CI为68.1%.83.0%),阴性32例(24.4%,95%CI为17.0%~31.9%)。病理检查与Xpert检测联合诊断脊柱结核89例(67.9%,95%CI为59.02%~75.32%),未确诊结核42例(32.1%,95%CI为24.68%~40.98%)。病理检查与TB-IGRA检测联合诊断脊柱结核107例(81.7%,95%CI为74.97%~88.39%),未确诊结核24例(18.3%,95%CI为11.61%~25.03%)。Xpert检测敏感度为87.1%(74/85),特异度为91.3%(42/46);TB-IGR检测敏感度为90.6%(77/85),特异度为52.2%(24/46)。病理检查与Xpert检测联合诊断脊柱结核的阳性率为67.9%(89/131);病理检查与TB-IGRA检测联合诊断脊柱结核的阳性率为81.7%(107/131);三者联合诊断脊柱结核的阳性率为82.4%(108/131)。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参照,TB-IGRA联合病理检查阳性率高于病理检查(χ^(2)=9.435,P=0.002),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病理检查(χ^(2)=9.855,P=0.002),也高于Xpert与病理检查联合(χ^(2)=16.681,P<0.001)。病理检查与Xpert两种检测确诊脊柱结核的Kappa值为0.76(95%CI为0.631~0.873),一致性好;病理检查与TB-IGRA两种检测确诊脊柱结核的Kappa值为0.46(95%CI为0.295~0.616),一致性较好。Xpert检测诊断脊柱结核的AUC为0.892;TB-IGRA检测诊断脊柱结核的AUC为0.751。结论:TB-IGRA检测敏感性较高,Xpert检测特异性较高,并且能发现利福平耐药突变;二者联合病理学检查对诊断脊柱结核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诊断 组织病理检查 GENE MTB/RIF检测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验室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3
作者 嵇辉 杨增敏 陈其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0期3097-3100,共4页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验室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验室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78.18%,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1个月后,2组握力均增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2组晨僵时间、20 m步行时间均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2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ESR、MPV、PDW及血清CRP、血浆IgA、IgG、IgM、R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C3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10.91%,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患者实验室指标,增强免疫功能,提高疗效,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桂枝芍药知母汤 实验室指标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前后路手术C7棘突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忠 马金柱 +1 位作者 杨增敏 刘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总结前后路一期手术时应用自体C7棘突骨行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30例脊髓前后方均有压迫的CSM患者采用一期前后路手术,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9~70岁,平均54.5岁;术前JOA评... 目的:总结前后路一期手术时应用自体C7棘突骨行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30例脊髓前后方均有压迫的CSM患者采用一期前后路手术,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9~70岁,平均54.5岁;术前JOA评分4~13分,平均7.6±2.5分。后路手术时切取C7棘突骨作为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的材料。观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和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0~5.0h,平均3.5h;术中出血量270~600ml,平均380ml。未发生脊髓神经症状加重、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随访6~50个月,平均24.2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9~15分,平均13.7±1.8分,平均改善率为72%,其中优7例,良18例,好转5例。椎间植骨全部获得融合,未见植骨块塌陷和移位,内固定无松动和断裂。结论:对脊髓前后方均有压迫的CSM患者采用一期前后路手术减压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将后路手术时切取的自体C7棘突骨用于前路椎间植骨具有取骨简便、融合率高及相对节省治疗费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一期 前后路手术 减压 C7棘突 椎间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