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非海相三叠纪生物地层及其界线研究
1
作者
杨基端
曲立范
+5 位作者
周惠琴
程政武
周统顺
侯静鹏
李佩贤
孙素英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4-16,共3页
中国的三叠系非常发育,中、下三叠统在昆仑—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以陆相为主,少量海陆交互相。南方以海相为主。局部地区有海陆交互相或陆相沉积。上三叠统在北方为陆相,在南方以海陆交互相为主,陆相次之。 近十多年来对非...
中国的三叠系非常发育,中、下三叠统在昆仑—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以陆相为主,少量海陆交互相。南方以海相为主。局部地区有海陆交互相或陆相沉积。上三叠统在北方为陆相,在南方以海陆交互相为主,陆相次之。 近十多年来对非海相地层的层序、界线划分、时代归属、分布规律、生物群特征等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三叠统
分布规律
晚三叠世
生物地层
海陆
中三叠统
上二叠统
石千峰组
烧房沟组
晚二叠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中地区晚石炭世维斯发期的大孢子组合
2
作者
罗正江
王睿
+2 位作者
程显胜
阿丽亚
杨基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3,共4页
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M-1井的石炭系大孢子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盆地晚石炭世维斯发期大孢子组合,并与河北开平盆地上石炭统本溪组和太原组、内蒙古的太原组、甘肃靖远地区靖远组、宁夏石咀山地区羊虎沟组以及法国萨尔-罗林地区等国内外相...
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M-1井的石炭系大孢子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盆地晚石炭世维斯发期大孢子组合,并与河北开平盆地上石炭统本溪组和太原组、内蒙古的太原组、甘肃靖远地区靖远组、宁夏石咀山地区羊虎沟组以及法国萨尔-罗林地区等国内外相当层位的大孢子组合进行了对比,确定化石所在层位的地质时代为晚石炭世维斯发期。首次报道塔中地区晚石炭世大孢子组合,对明确塔中地区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的时代及全盆地开展生物地层工作以及油气勘探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晚石炭世
大孢子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二叠-三叠系界线及事件学术讨论会简讯
3
作者
杨基端
《地质论评》
CAS
1987年第3期298-298,274,共2页
1986年11月4日至8日在四川广元市召开了“中国二叠-三叠系界线及事件”现场学术讨论会。该会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地质学会共同组织的。参加会议的来自地质矿产部、煤炭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
关键词
三叠系
上寺
古生物
生物化石
界线剖面
蛇菊石
学术讨论会
二叠纪
新灾变论
地层剖面
古地磁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准噶尔盆地早、中侏罗世大孢子的发现及其意义
4
作者
杨基端
孙素英
《地质学报》
1982年第4期373-380,387-388,共10页
一、前言 准噶尔盆地陆相侏罗系发育较好,分布广泛,尤其在盆地南缘的玛纳斯—乌鲁木齐—吉木萨尔一带出露完整。这套地层的下、中部基本上是以灰绿色为主的砾岩、砂岩、泥岩夹煤层,最厚约3000多米,上部为一套红色或杂色为主的碎屑沉积,...
一、前言 准噶尔盆地陆相侏罗系发育较好,分布广泛,尤其在盆地南缘的玛纳斯—乌鲁木齐—吉木萨尔一带出露完整。这套地层的下、中部基本上是以灰绿色为主的砾岩、砂岩、泥岩夹煤层,最厚约3000多米,上部为一套红色或杂色为主的碎屑沉积,厚1000多米。1976年在西北地层工作会议上将新疆陆相侏罗系划分为六个组并统一命名为: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头屯河组、齐古组和喀拉扎组。但对其时代的划分一直存在着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木萨尔
八道湾组
乌鲁木齐
发现
大孢子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非海相三叠纪生物地层及其界线研究
1
作者
杨基端
曲立范
周惠琴
程政武
周统顺
侯静鹏
李佩贤
孙素英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4-16,共3页
文摘
中国的三叠系非常发育,中、下三叠统在昆仑—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以陆相为主,少量海陆交互相。南方以海相为主。局部地区有海陆交互相或陆相沉积。上三叠统在北方为陆相,在南方以海陆交互相为主,陆相次之。 近十多年来对非海相地层的层序、界线划分、时代归属、分布规律、生物群特征等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关键词
下三叠统
分布规律
晚三叠世
生物地层
海陆
中三叠统
上二叠统
石千峰组
烧房沟组
晚二叠世
分类号
P5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中地区晚石炭世维斯发期的大孢子组合
2
作者
罗正江
王睿
程显胜
阿丽亚
杨基端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3,共4页
文摘
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M-1井的石炭系大孢子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盆地晚石炭世维斯发期大孢子组合,并与河北开平盆地上石炭统本溪组和太原组、内蒙古的太原组、甘肃靖远地区靖远组、宁夏石咀山地区羊虎沟组以及法国萨尔-罗林地区等国内外相当层位的大孢子组合进行了对比,确定化石所在层位的地质时代为晚石炭世维斯发期。首次报道塔中地区晚石炭世大孢子组合,对明确塔中地区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的时代及全盆地开展生物地层工作以及油气勘探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晚石炭世
大孢子
对比
Keywords
Tarim basin
Late Carboniferous
megaspore
correlation
comparison
分类号
Q91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二叠-三叠系界线及事件学术讨论会简讯
3
作者
杨基端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1987年第3期298-298,274,共2页
文摘
1986年11月4日至8日在四川广元市召开了“中国二叠-三叠系界线及事件”现场学术讨论会。该会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地质学会共同组织的。参加会议的来自地质矿产部、煤炭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
关键词
三叠系
上寺
古生物
生物化石
界线剖面
蛇菊石
学术讨论会
二叠纪
新灾变论
地层剖面
古地磁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分类号
F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准噶尔盆地早、中侏罗世大孢子的发现及其意义
4
作者
杨基端
孙素英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质学报》
1982年第4期373-380,387-388,共10页
文摘
一、前言 准噶尔盆地陆相侏罗系发育较好,分布广泛,尤其在盆地南缘的玛纳斯—乌鲁木齐—吉木萨尔一带出露完整。这套地层的下、中部基本上是以灰绿色为主的砾岩、砂岩、泥岩夹煤层,最厚约3000多米,上部为一套红色或杂色为主的碎屑沉积,厚1000多米。1976年在西北地层工作会议上将新疆陆相侏罗系划分为六个组并统一命名为: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头屯河组、齐古组和喀拉扎组。但对其时代的划分一直存在着分歧。
关键词
吉木萨尔
八道湾组
乌鲁木齐
发现
大孢子
意义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非海相三叠纪生物地层及其界线研究
杨基端
曲立范
周惠琴
程政武
周统顺
侯静鹏
李佩贤
孙素英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塔中地区晚石炭世维斯发期的大孢子组合
罗正江
王睿
程显胜
阿丽亚
杨基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二叠-三叠系界线及事件学术讨论会简讯
杨基端
《地质论评》
CAS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疆准噶尔盆地早、中侏罗世大孢子的发现及其意义
杨基端
孙素英
《地质学报》
198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