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工降雨模拟河南淮河流域潮土非点源氮输出
被引量:
3
1
作者
袁远
杨海洋
+3 位作者
王江彦
申冲
杨国馨
吴明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31,共9页
为研究淮河流域农田非点源输出、区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以河南淮河流域典型土壤(潮土)及其是否秸秆还田为对象,人工模拟0.5、1.0、1.5、2.0、2.5、3.0 mm·min^(-1)降雨强度下的径流、泥沙和氮输出负荷。结果表明:降雨强度...
为研究淮河流域农田非点源输出、区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以河南淮河流域典型土壤(潮土)及其是否秸秆还田为对象,人工模拟0.5、1.0、1.5、2.0、2.5、3.0 mm·min^(-1)降雨强度下的径流、泥沙和氮输出负荷。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相同时间段内的累积径流量、累积泥沙量、氮输出量以及三者的产出速率均越大;径流中氮元素的浓度在降雨初期的20 min内变化较大,具初期冲刷效应,随后波动并趋于相对稳定或略有降低,其平均浓度在未掺混秸秆时以2.0 mm·min^(-1)降雨强度时最大,其次为3.0mm·min^(-1),掺混秸秆后以1.5 mm·min^(-1)时最大;未掺混秸秆时氮元素泥沙输出量占总输出量的98.25%以上,但掺混秸秆后输出量有所降低(最低值为65.12%)。秸秆还田后,分别可在<1.0 mm·min^(-1)与<1.5 mm·min^(-1)的低降雨强度下减少径流与泥沙流失量,高降雨强度下则增加泥沙流失量;径流氮元素浓度比未掺混秸秆的高,增加了氮元素的累积输出量。累积径流量与累积泥沙量间及两者分别与氮元素输出量之间均存在良好的幂函数与对数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00以上。研究表明,降雨强度、秸秆还田均对径流、泥沙、氮输出等产生影响,引起氮输出明显变化的降雨强度在未掺混秸秆时为1.0 mm·min^(-1),在掺混秸秆时为1.5mm·min^(-1);减少农田非点源氮输出负荷的重要途径包括控制产流初期氮流失与泥沙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
氮输出
人工降雨
秸秆还田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降雨强度和秸秆还田对淮河流域褐土非点源氮输出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杨海洋
袁远
+3 位作者
王江彦
申冲
杨国馨
吴明作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2,共8页
【目的】研究降雨强度和秸秆还田对氮输出的影响,为淮河流域农田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等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南淮河流域典型土壤(褐土)为对象,人工模拟0.5、1.0、1.5、2.0、2.5、3.0mm/min降雨强度下径流、泥沙、氮输出负荷。【结果...
【目的】研究降雨强度和秸秆还田对氮输出的影响,为淮河流域农田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等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南淮河流域典型土壤(褐土)为对象,人工模拟0.5、1.0、1.5、2.0、2.5、3.0mm/min降雨强度下径流、泥沙、氮输出负荷。【结果】降雨强度越大,相同时间段内的累积径流量、泥沙量、全氮输出量以及三者的产生速率均较大;径流中氮质量浓度在降雨初期的20 min内变化较大,具有初期冲刷效应,随后波动但最终趋于相对稳定或略有降低,平均质量浓度在未掺混秸秆时以2.0 mm/min时最大,其次为3.0 mm/min,掺混秸秆时以1.5 mm/min时最大;未掺混秸秆时氮通过泥沙输出的量占总输出量的92.8%以上,掺混秸秆时其比例降低至59.7%。秸秆还田后,低降雨强度下可减少径流与泥沙流失量,高降雨强度下增加泥沙流失量;径流中全氮质量浓度比未掺混秸秆的高,增加了氮的累积输出量。【结论】降雨强度与秸秆还田均对径流、泥沙、全氮输出等产生影响,可能存在引起全氮输出量明显变化的降雨强度,未掺混秸秆时约为1.0 mm/min,掺混秸秆时为1.5 mm/min;减少农田非点源氮输出负荷的重要途径包括控制产流初期氮流失与泥沙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氮输出
人工降雨
径流
泥沙
秸秆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庆市某镇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杰云
杨国馨
+1 位作者
余薇薇
万巧玲
《市政技术》
2017年第3期136-138,共3页
以重庆市某镇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为例,在不增加用地的基础上,通过对预处理部分的优化、好氧区曝气方式的调整、化学除磷系统的增设、污泥脱水系统的改造等措施,使得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排放,厂区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单...
以重庆市某镇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为例,在不增加用地的基础上,通过对预处理部分的优化、好氧区曝气方式的调整、化学除磷系统的增设、污泥脱水系统的改造等措施,使得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排放,厂区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单位能耗降低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级污水处理厂
升级改造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降雨模拟河南淮河流域潮土非点源氮输出
被引量:
3
1
作者
袁远
杨海洋
王江彦
申冲
杨国馨
吴明作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31,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800405-04)。
文摘
为研究淮河流域农田非点源输出、区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以河南淮河流域典型土壤(潮土)及其是否秸秆还田为对象,人工模拟0.5、1.0、1.5、2.0、2.5、3.0 mm·min^(-1)降雨强度下的径流、泥沙和氮输出负荷。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相同时间段内的累积径流量、累积泥沙量、氮输出量以及三者的产出速率均越大;径流中氮元素的浓度在降雨初期的20 min内变化较大,具初期冲刷效应,随后波动并趋于相对稳定或略有降低,其平均浓度在未掺混秸秆时以2.0 mm·min^(-1)降雨强度时最大,其次为3.0mm·min^(-1),掺混秸秆后以1.5 mm·min^(-1)时最大;未掺混秸秆时氮元素泥沙输出量占总输出量的98.25%以上,但掺混秸秆后输出量有所降低(最低值为65.12%)。秸秆还田后,分别可在<1.0 mm·min^(-1)与<1.5 mm·min^(-1)的低降雨强度下减少径流与泥沙流失量,高降雨强度下则增加泥沙流失量;径流氮元素浓度比未掺混秸秆的高,增加了氮元素的累积输出量。累积径流量与累积泥沙量间及两者分别与氮元素输出量之间均存在良好的幂函数与对数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00以上。研究表明,降雨强度、秸秆还田均对径流、泥沙、氮输出等产生影响,引起氮输出明显变化的降雨强度在未掺混秸秆时为1.0 mm·min^(-1),在掺混秸秆时为1.5mm·min^(-1);减少农田非点源氮输出负荷的重要途径包括控制产流初期氮流失与泥沙流失。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
氮输出
人工降雨
秸秆还田
淮河流域
Keywords
farmland non-point source
nitrogen output
artificial rainfall
straw returning
Huaihe River watershed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雨强度和秸秆还田对淮河流域褐土非点源氮输出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杨海洋
袁远
王江彦
申冲
杨国馨
吴明作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2,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800405-04)。
文摘
【目的】研究降雨强度和秸秆还田对氮输出的影响,为淮河流域农田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等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南淮河流域典型土壤(褐土)为对象,人工模拟0.5、1.0、1.5、2.0、2.5、3.0mm/min降雨强度下径流、泥沙、氮输出负荷。【结果】降雨强度越大,相同时间段内的累积径流量、泥沙量、全氮输出量以及三者的产生速率均较大;径流中氮质量浓度在降雨初期的20 min内变化较大,具有初期冲刷效应,随后波动但最终趋于相对稳定或略有降低,平均质量浓度在未掺混秸秆时以2.0 mm/min时最大,其次为3.0 mm/min,掺混秸秆时以1.5 mm/min时最大;未掺混秸秆时氮通过泥沙输出的量占总输出量的92.8%以上,掺混秸秆时其比例降低至59.7%。秸秆还田后,低降雨强度下可减少径流与泥沙流失量,高降雨强度下增加泥沙流失量;径流中全氮质量浓度比未掺混秸秆的高,增加了氮的累积输出量。【结论】降雨强度与秸秆还田均对径流、泥沙、全氮输出等产生影响,可能存在引起全氮输出量明显变化的降雨强度,未掺混秸秆时约为1.0 mm/min,掺混秸秆时为1.5 mm/min;减少农田非点源氮输出负荷的重要途径包括控制产流初期氮流失与泥沙流失。
关键词
非点源氮输出
人工降雨
径流
泥沙
秸秆还田
Keywords
nitrogen loss
rainfall intensity
surface runoff
sediment loss
soil amendment with straw
分类号
S157.3 [农业科学—土壤学]
X508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庆市某镇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杰云
杨国馨
余薇薇
万巧玲
机构
重庆市渝北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重庆市建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市政技术》
2017年第3期136-138,共3页
文摘
以重庆市某镇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为例,在不增加用地的基础上,通过对预处理部分的优化、好氧区曝气方式的调整、化学除磷系统的增设、污泥脱水系统的改造等措施,使得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排放,厂区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单位能耗降低约30%。
关键词
镇级污水处理厂
升级改造
效果分析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工降雨模拟河南淮河流域潮土非点源氮输出
袁远
杨海洋
王江彦
申冲
杨国馨
吴明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降雨强度和秸秆还田对淮河流域褐土非点源氮输出影响研究
杨海洋
袁远
王江彦
申冲
杨国馨
吴明作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庆市某镇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效果分析
陈杰云
杨国馨
余薇薇
万巧玲
《市政技术》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